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8 14:49: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117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失去神秘感,沒有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節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②、紙片托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因是什么?

      此時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教師控制場面)。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啟發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現大氣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現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①介紹實驗裝置。

      ②模擬操作過程。

      ③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④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么。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規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練習1、2、3。

    【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壓強教學設計15篇04-06

    壓強教學反思04-05

    壓強教學反思04-30

    壓強教學反思15篇04-10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學反思04-02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學反思04-26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學反思04-07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11-05

    液體壓強公式10-12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3篇11-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激情小说 | 中文娱乐在线视频国产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