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18:57: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1.唱歌教學:《牧歌》(民歌);

      2.欣賞教學: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3.學吹堅笛:《蒙古小夜曲》。

      教學目標

      1.學會唱《牧歌》。

      2.通過欣賞,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識,認識馬頭琴音色。

      3.學會用堅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對音樂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有初步體驗。

      教學過程

      (一)唱歌

      1.請學生從課本的譜例上找出描繪顏色的字詞,提示學生討論這些美好的視覺形象是如何通過音樂來展現的。

      2.請學生從譜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1、2小節與5、6小節,9、10小節在節奏上相同;最后四小節基本上是5—8小節的`低五度變化形式。)

      3.采用跟隨錄音比D唱片)哼唱、教師范唱、隨琴教唱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學唱《牧歌》。

      4.組織學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齊唱、小組唱、上下旬接唱等方式進行。

      5.跟隨錄音或鋼琴伴奏放聲高歌。

      (二)欣賞

      1.《牧歌》

      (1)向學生介紹:《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多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合唱等。下面我們聽聽由作曲家霍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錄音。

      (3)提出問題:無伴奏合唱《牧歌》與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據學生回答,介紹無伴奏合唱的有關常識:無伴奏合唱曾經被認為是合唱的最高藝術形式之一。顧名思義,它沒有伴奏樂器,但由人聲不同音色,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同樣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比如我們所聽到的這首無伴奏合唱《牧歌》,在藝術價值、表現意境上與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現的力度和表現幅度上較原民歌的單一聲部要豐富。

      (5)請學生結合教科書中的畫面(教師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圖片)和對蒙古族民歌的介紹文字,談談欣賞這首作品時的感受。

      2.《萬馬奔騰》

      (1)向學生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因為琴頭上雕有馬頭裝飾,故稱之為馬頭琴,馬頭琴的音色比較獨特。馬頭琴的演奏也比較有特點,雖然它與二胡一樣是兩根弦,但演奏時琴弓像大提琴。

      (2)播放錄音。

      (3)參看教科書第33頁的兩幅圖,用語言描述你聽這首樂曲的感受。

      (三)音樂表現──吹豎笛

      1.畫出這首樂曲的拱型旋律線。

      2.了解這首小曲的節奏特點。

      3.自己練習5分鐘,看誰先學會,看誰吹得好。

      4.以不同方式抽查。

      5.鼓勵學生創作一條相關旋律或長音,與之形成對比。

      6.嘗試著練習兩聲部的重奏。

    【《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4-27

    老舍課文《草原》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3-15

    形容地域遼闊的詞語03-10

    《草原》的教學反思04-08

    草原的教學課件06-25

    《草原》的教學反思04-28

    草原的教學課件04-12

    《草原》教學資料07-28

    《草原》教學反思04-06

    草原教學反思05-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