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2 19:28:5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范文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重力與重心

      知識重點: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在具體問題中能找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

      二、重點、難點: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稱可按力的性質和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會用公式G=mg(g=9、8N/kg)計算重力。

      主要內容講解: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2、特征:

      1)物質性:產生力的前提是有物體,而且是兩個物體。

      一個孤立的物體不會存在力,力不能脫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在研究一個物體受力時,不一定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2)相互性:只要有力發生,就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例1、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射出槍口的子彈,能打到很遠的距離,是因為子彈離開槍口后受到一個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說明只是甲對乙有力的作用,乙對甲沒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才會施力,無生命或無動力的物體只會受到力。

      D、任何一個物體,一定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解析:子彈在槍管內受到火藥爆炸所產生的強大推力,使子彈離開槍口時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彈離開槍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并沒有一個所謂的推力,因為不可能找到這個“推力”的施力物體;故不存在,所以A錯。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時乙也推甲,故說法B錯。不論物體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動力,它們受到別的物體作用時,都會施力,馬拉車時,車也拉馬;書向下壓桌子,桌子也向上推書,故C錯。由于自然界中的物體都是相互聯系的,找不到一個孤立的、不受其他物體作用的物體,所以每一個物體既是受力物體,又是施力物體,故說法D正確。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體發生形變。

      2)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即哪些因素影響了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

      1)力的圖示: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要準確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例2、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這個力呢?

      解:首先確定比例如下:

      20N

      根據條件畫出力的圖示如下:

      F

      說明:在力的圖示中,必須明確表示出力的作用點、方向和大小。

      即必須明確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圖。

      在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只需要在圖中畫出力的方向,不畫大小,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受到了力。

      6、力的種類:

      按性質分: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壓力、支持力、浮力、動力、阻力等。

      7、力的測量:彈簧秤

      二、重力與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產生的,而不能說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體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例3、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B、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體在地球上無論怎樣運動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產生兩個效果:一個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體繞地球轉動;另一個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說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決定于地球對物體的作用,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也與物體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無關。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強調:豎直向下不能說成垂直向下,豎直向下指的是與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籠統指垂直方向。

      2)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

      G=mg(g=9、8N/kg)

      強調: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學閱讀課本內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兩極g值最大。一般的處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圍內,可認為g值是恒定的。

      3)測量:懸掛在彈簧秤下,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

      3、重心:

      通俗點講,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點。就是在研究問題時,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就叫物體的重心。

      我們把物體的全部質量壓縮成一點將不影響研究結果,這就是物理學的一種等效代替的思想。

      1)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跟物體的形狀有關。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其重心在此幾何中心上。

      2)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不規則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懸掛法找到。

      歸納: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之上,也可在物體之外。

      3)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狀有關,也與質量分布有關。

      比如:往高處疊放東西,重心不斷隨高度而上移。

      4、重心與穩定:

      重心的高低與支承面的大小決定物體的穩定程度。

      當重力作用線落到物體的支持面以外時,物體就會傾倒。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通過尋找幾何圖形的重心的數學活動,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重心的過程,了解規則幾何圖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幾何中心。

      2、在探索線段、特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任意多邊形的重心活動等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等過程,發展幾何直覺。

      3、了解重心的物理意義,體會數學與物理之間的聯系,能用實驗方法尋找任意多邊形的重心。

      教學重點:通過課題學習的任務、目的、結論等環節,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實驗活動的規范操作,及尋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學用具:平行四邊形、特殊平行四邊形紙模,三角形紙模,一小段木條,帶線的重錘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講解

      活動一:向學生簡略介紹物體重力的產生和重心的含義。

      活動二:探究小木條的重心。

      結論:重心在小木條所在線段的中點上。

      活動三:用帶線的重錘與平行四邊形及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有同一頂點掛起來,找到重力的作用線,這樣做二次,得到二條重力作用線的交點,即為平行四邊形的重心。

      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活動四:探究三角形的重心(讓學生自己動手按活動三的方法做,找出三角形的重心)

      小結: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三條邊的中線的交點上。

      活動五:讓學按照剛才的方法尋找任意四邊形的重心的位置。

      二、本課小結:通過課題學習,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呢?在哪些體會呢?

      三、作業布置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綜合學習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綜合學習一》教學設計03-25

    幼兒學習數字教學設計02-15

    個人課題教學總結01-14

    教學設計范文03-03

    拼音趣味學習教師教學設計02-15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04-26

    《交流學習方法》教學設計04-18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02-1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人成电影网久久影视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亚洲一本中文日韩 |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