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時間:2023-08-18 15:03:21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

      ②了解細菌的形態類型、基本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特點。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巴斯德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探究細菌發現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②通過細菌與動植物細胞比較,推測細菌營養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

      ①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②重視搞好個人衛生。

      二、重點和難點:

      ①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

      ②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細菌的發現

      1、過渡:為什么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卻又不了解細菌呢?

      2、學生閱讀課本58—59頁。

      3、知道了解巴斯的實驗。

      (二)細菌的形態結構:

      1、過渡:細菌很小,卻看不到,那么它們的形態、結構是怎樣的呢?

      2、細菌圖片展示。

      (三)細菌的生殖:

      1、過渡:我們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樣繁殖的?

      2、課件展示。

      (四)課堂練習:

      (五)作業:

      附板書

      第二節細菌

      一、細菌的發現

      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1、形態、球形、桿形、螺旋形;

      2、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

      三、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2

      一、教案背景: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及簡單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學完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之后,進一步讓學生描述器官、系統的概念,以及植物體和人體結構層次的主要內容。本節與各章節內容聯系密切,在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多細胞植物體的組成: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2、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二)能力目標:

      通過分組實驗形成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實驗與交流、表達,體驗科學探究、與人合作的樂趣。通過了解多細胞植物體的組成、人體的'組成等相關知識,激發起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描述植物體和人體的結構層次難點: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教學資源:

      1、自制課件。

      (1)植物體;

      (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3)人體的結構層次。

      2、每小組準備番茄、桔子果實若干個。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討論、設疑、引導等。

      三、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一系列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充滿情趣而積極主動地獲取有關生物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科學觀察的能力。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角色表演,充分展示自我,提高競爭意識。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多種多樣的動物,探究分析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強化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探究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嚴謹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并建立生物與環境統一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列出知道的動物名稱。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匯總,列舉數量最多的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課程新授

      (1)魚的形態特征

      體形為梭形,減少水中運動阻力

      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

      具鰭,用于游泳

      請一位同學到黑板前做板圖:畫一條魚(簡筆畫即可),其他同學在紙上畫。學生分析所展示魚的特征。

      (2)討論證實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胸鰭和腹鰭:保持平衡;尾鰭:保持前進方向。

      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據自身經驗,提出實驗方案。

      (3)課堂小結

      回顧已知的魚類適應水中游泳的特征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2.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4.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讓學生體會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2.協商和辯論這樣保護白頭葉猴。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6-3-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1、瀕臨滅絕

      2、生存環境的破壞與改變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

      三、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五、作業

      1、如果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這個物種已經()

      A、滅絕B、瀕危C、受到威脅D、再生

      2、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遷地保護B、建立自然保護區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數千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卻成為荒山禿嶺,植被減少的原因是()

      A、地殼運動頻繁B、北方寒流長期侵襲

      C、長年干旱,赤地千里D、過度開發破壞生態平衡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2)掌握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工具的使用。

      2、過程和方法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測定土壤中某種微生物的數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關愛地球生命的觀念。

      (2)樹立生物適應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的生物學辨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1、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難點

      1、土壤微生物和選擇。

      2、工具的使用。

      3、實踐活動的組織。

      四、教學策略

      親近大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安全、有序、有效、快樂地完成調查活動,得到合理的結論。

      五、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閱讀教材,初步學習土壤微生物的`分類、生活習性、繁殖等。

      2、用多媒體展示土壤微生物的種類、測定工具的使用、測定方法的選擇、主要過程和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六、教學過程

      1、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選好小組長。

      2、強調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要關愛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害土壤生物。

      (2)要相互協作,注意安全。

      (3)不破壞當地農作物。

      3、選擇適當的地點,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要調查的對象,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調查活動。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興味盎然”、“經久不忘”、“橢圓”、“異口同聲”“胸有成竹”、“人云亦云”等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從內容中體會思想,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最后一段話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樹葉。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從內容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大家贊同這個說法嗎?好,現在就拿出你們收集到的各種樹葉,給大家介紹、證明一下吧。(學生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一堂生物課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全班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有關詞語。(教師隨機點撥。)

      2、分小組讀,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師生利用工具書等合作釋疑。

      4、教師范讀。

      5、全班齊讀,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

      6、學生自由組合后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7、教師簡單介紹:文中的人物“林巧稚”,是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

      2.學生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培養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教學重點: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狀況,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課時分配:2課時

      第一課時:調查

      第二課時:整理、交流、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學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例,什么是調查以小組為單位拿出各自方案通過對比總結,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特別強調安全)

      2、引導學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師分放的新生登記調查表),從而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總結:

      調查的一般方法:

      1、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

      2、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3、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

      布置作業:調查全班同學身高、體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級或學校學生相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自學指導:

      1、翻開課本P9頁,了解這份調查報告的目的、要求和步驟。

      2、找到生物的歸類方法。

      教師總結:

      1、調查步驟:選擇調查范圍、分組、設計調查路線、調查、歸類、整理。

      2、生物歸類:按形態結構特點

      2、按照生活環境

      3、按照用途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 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2、舉例說出生物間制約和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小組討論

      你能說出丸花蜂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課堂展示:

      三、合作探究:

      (一)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存產生的影響。

      選擇你感興趣的圖片,說一說 在自然界中,同種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不同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

      生物因素:指影響生物生活的同種或他種的生物,例如病毒、天敵、害 蟲等。

      包括種間關系和種內關系。

      1、種間關系

      ①互利共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

      ②寄 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有利,一方 有害

      學生閱讀資料后全班討論

      花三分鐘時間看圖思考

      同種生物間有什么關系?

      不同種生物間有什么關系?

      ③競爭:兩種生物共同生活,相互爭奪資源、空間

      ④捕食 :一生物以另一生物為食物

      2、種內關系

      ①種內互助

      ② 種內斗 爭

      討論:

      ① 關系

      ②舉例,說明某生物還受哪些生物影響

      ③生物因素與非生物因素有何不同

      四、質疑反饋

      1、宋代詩人蘇軾在《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 知。”這句詩中描寫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間的`什么樣的關系( )

      A、捕食 B、合作 C、競爭 D、寄生

      3、下列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

      A、狐貍與野兔 B、工蜂與蜂王

      C、水稻與稗草 D、跳蚤與小狗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關注健康問題。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并認識心理健康的意義,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們的身體健康嗎?你們真的健康嗎?

      二、新授

      ㈠給你的健康評評分

      完成P89—90項目測試,看看你能得幾分?健康狀態如何?

      歸歸類,測試項目中有哪些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密切相關?

      與身體健康相關:第2、5、7、9、13、14、16、21、23

      與心理健康有關:第1、3、4、6、7、17、18、20、24、25

      與社會適應相關:1、3、8、10、11、12、15、19、22

      討論:如何保持健康?

      總結:健康的生活不僅需要加強體育鍛煉,搞好個人衛生,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還應當學會與人相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想一想:你覺得自己的健康有什么問題?如果有,應該怎么樣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有些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應當尋求家長、老師或師生的幫助?

      ㈡保持愉快的心情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心情愉快

      積極的健康狀態—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

      討論: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轉移目標

      調節情緒的方法宣泄法

      酸葡萄精神

      討論:宣泄法中應該注意什么?

      (應注意宣泄的對象、地點和場合;方法也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

      閱讀:P93心理咨詢師

      三、練習

      1、與同學交流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相互學習借鑒。

      2、運用本節所學知識和方法,對家人或親友的健康狀況作出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

      四、作業

      完成課課練相應練習

      板書:

      第一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身體轉移目標

      健康心理保持情緒方法宣泄法

      社會適應酸葡萄精神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參與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舉例說出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生物反應器、仿生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的實踐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難點:調查活動的組織、開展與落實。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寫有調查活動內容提示的'幻燈片。學生:收集生物反應器、動物與仿生的有關資料。

      四、課時分配

      兩個課時

      五、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1、動物與生物反應器

      2、動物仿生

      閱讀探討課文資料分析的討論題;閱讀討論有關動物與仿生的內容,提出疑問,相互交流,分析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參與小組討論,并進行適時的啟發和點撥。鼓勵學生積極提出疑問,學會交流,學會傾聽。通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分析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制定調查計劃,編寫好調查提綱,并在課上進行交流,小組之間對展示的調查計劃進行質疑和評價,從而完善各組的調查計劃。

      課外調查。各組同學根據分工,認真收集材料,做好調查記錄。

      調查報告交流會(第二課時)。各組敘述展示各自的調查報告,并與其他組進行交流。

      調查報告展覽。課后各組整理調查報告及圖片資料,以板報形式展出,同學之間互相觀摩,從中吸取知識與經驗。

      幻燈展示調查內容提示,鼓勵學生自主確定調查內容,參與小組討論,巡視、指導學生編寫好調查計劃。在交流調查方案時,鼓勵學生質疑,相互評價,完善調查計劃。教師強調調查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教師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導、幫助的作用,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師生共同總結動物與人類關系。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會用顯微鏡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

      科學知識

      1、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的生物。

      2、知道細菌、霉、病毒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2、體驗到探索微觀世界觀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利用顯微鏡深入到微觀的生命世界——水滴里的微生物家族。

      三、教學儀器:圖片資料和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生物和微生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一單元第1課《水滴里的生物》。

      2、第一部分:觀察采集來的水樣,引出用顯微鏡觀察的活動。

      先讓學生憑借肉眼和放大鏡直接觀察水樣,由此,激發學生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愿望,產生認識微觀世界的好奇心。

      3、第二部分,用顯微鏡尋找并觀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①認識顯微鏡,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及其主要部分的功能。

      ②顯微鏡觀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4、第三部分,認識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種類及分布。

      ①通過閱讀課文資料,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

      ②借助資料,指導學生認識微生物的分布及種類,并知道細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為后面幾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③觀察牙縫和木質菜板上的微生物。

      二、科學探究:

      5、填一填:把顯微鏡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填寫在相應處。

      猜一猜:水滴里有什么呢?我想可能有:

      看一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把看到的不同水滴里的生物畫下來。

      池塘水井水溝水

      雨水

      用顯微鏡觀察了水滴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

      議一議: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師生共同總結。

      三、全課總結:

      6、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這次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7、布置作業:完成實驗冊上有關內容。

    【優秀初中生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01-13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01-13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5-24

    初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3-06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04-18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04-19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通用05-29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15篇05-16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文最新02-15

    優秀教學設計12-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在线免费观看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