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26 17:05: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5篇)

      月光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并理解“蠟燭、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鍵”等詞語。

      2、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在質疑理解、感情朗讀、想像寫話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體會貝多芬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及了解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3、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預習】(課前)

      1、自學生字新詞,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一、聽寫詞語,自由說話,引出問題。

      1、學生聽寫詞語:蠟燭、茅屋等。

      2、學生自由說話:選用剛才聽寫的詞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段話,教師隨機點評。

      3、教師引出問題:究竟是什么打動了貝多芬的心,讓他創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進入問題,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1、貝多芬聽到哪一句話起就心動了?(感情朗讀)

      2、貝多芬從這一句話中聽出了什么?

      (1)盲姑娘家境貧窮(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貧窮?)

      (2)盲姑娘熱愛音樂(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熱愛音樂?)

      (3)師:姑娘雖然雙目失明,但她依然熱愛著生活,姑娘雖然家境貧困,但是她并不放棄對藝術的向往與追求貝多芬的心被觸動了。

      3、貝多芬從兄妹倆的整段對話中還聽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倆之間的相互關懷與體諒等(感情朗讀)。

      (2)師:盲姑娘這么貧窮,但是這么熱愛音樂,又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動了,所以走進茅屋。

      語段二: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1、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見,為什么知道她是貝多芬?

      預設問題二:貝多芬為什么不回答?

      預設問題三:貝多芬彈一首曲子已經滿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為什么還要再彈一首曲子?

      預設問題四:貝多芬為什么稱盲姑娘為“您”?

      2、梳理問題

      3、解決問題(感情朗讀)

      三、入情入景,想象寫話,欣賞音樂。

      1、師生共讀“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語段: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了琴鍵。

      2、重新回到問題:貝多芬此時此刻會想些什么?

      3、進一步了解貝多芬,聯系上文,想像寫話,體會貝多芬內心情感。

      課外資源:我為什么要作曲,因為我有很多想法要釋放出來——貝多芬。

      4、欣賞《月光曲》片段。

      月光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9自然段。

      3、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善良的心。

      教學重點

      領會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的心情。

      教學難點

      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事?

      2、出示貝多芬畫像,簡介貝多芬。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他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音樂才華,十歲舉行公開音樂會,十二歲開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統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貧寒,受盡磨難,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對專制暴政無比憎恨。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舉世聞名的音樂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傳說”(民間流傳的說法。)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關于《月光曲》的傳說的?(第二自然段到課文結束。)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應該怎樣分?

      4、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讀音。

      二、初步理解

      1、默讀課文,想一想,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是哪幾首?

      2、學生默讀思考后討論。

      (1)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彈了兩首曲子。)

      (2)這兩首曲子分別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學的貝多芬譜寫的曲子;第二首是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3)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從哪兒到哪兒講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寫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三、深入理解

      1、指名學生朗讀二至七自然段,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地方。理解幾個詞語:幽靜、入場券、陌生、純熟。教師介紹萊茵河是歐洲的大河之一,流經好幾個國家,包括德國。

      2、貝多芬是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聽到貝多芬自己的彈奏而感到深深的遺憾。)

      3、盲姑娘一家很窮,又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們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倆相依為命。哥哥是個皮鞋匠,妹妹是個瞎子,他們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

      4、姑娘為什么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

      (姑娘很懂事,她聽出哥哥話中不安的意思,能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反過來安慰哥哥,把自己想聽音樂會的強烈愿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從這里可以看出兄妹倆互相體貼,這種感情非常珍貴,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她看不見樂譜只聽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盡管斷斷續續,很不熟練,卻是很不容易的。貝多芬自己彈起來,她立刻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哇!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彈琴的人正是貝多芬本人。這說明她具有音樂才能。貝多芬也深深地為自己能在窮人中有這樣的知音而感動,正是這種激情促使他創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學生朗讀第二至七自然段。

      第2課時

      一、復習舊課

      1、用生字卡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朗讀課文一至七自然段。提問:貝多芬為什么彈完了一曲又彈了一曲?

      二、深入學習

      1、指名朗讀八至十自然段,糾正讀得不正確的地方。

      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就在這樣的氣氛中,皮鞋匠兄妹倆站在他的身旁。)

      2、貝多芬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關系?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樂曲使他產生了聯想。開始,音樂可能是徐緩的,使人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云。再后來,音樂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聯想到月光下風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為什么兄妹倆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的離去?(他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了。)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也給自己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創作收獲。

      三、分辨聯想

      1、在“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了琴鍵”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

      2,在“皮鞋匠靜靜地聽著……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指導。請學生試背第9自然段。

      板書設計

      月光曲

      貝多芬盲姑娘知音

      彈奏想聽感動

      再彈入神動情

      記錄本陶醉激情

      教學反思

      文中是通過皮鞋匠的聯想來表現《月光曲》的內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調、節奏到底是什么呢?這是需要學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講解都會顯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反復地讀,讀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和全班交流。

      月光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積累幽靜、波濤洶涌、陶醉等詞語。

      2、在教師引導下,有感情朗讀課文。

      3、開展想象,根據提示進行說話練習。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重點】

      1、開展想象,根據提示進行說話練習。

      2、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難點】

      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過程】

      一、引新,導入新課

      1、聽音樂,揭示課題:

      月光曲。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名曲背后的故事。

      (音樂月光曲的引入,讓學生伴著優美和諧的曲子,進入課文的情境中,從聽覺上刺激了學生,也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情感因素,對課文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檢查預習,完成填空:

      《月光曲》是由著名的音樂家()譜寫的。

      說說你對貝多芬有什么了解?補充介紹貝多芬。

      (適時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為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品格作鋪墊。)

      2、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月光曲的內容:

      ⑴指名交流。

      ⑵學生自由讀,找出旋律變化的內容,說說理由,指導朗讀。

      ⑶合作讀整段文字。

      (采用倒敘的手法,讓學生從文字上感受《月光曲》所描繪的魅力意境,再利用音樂、圖片進一步從聽覺視覺上刺激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使學生的語言和樂曲融為一體。)

      三、講讀課文,深入感悟

      1、過渡引入故事,理解茅屋這個詞,開展想象,說話練習。

      2、引讀兄妹倆的對話,開展想象,體會貝多芬的心情變化。

      3、學習盲姑娘與貝多芬的對話,開展想象,體會貝多芬的驚喜。

      4、讀句子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顯得格外清幽。體會貝多芬的創作靈感。

      (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月光曲》的創作過程的學習來體會貝多芬的人格魅力,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換位思考,進行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四、回顧前文,點明主題

      1、再讀月光曲的內容,體會作家創作的動力。

      2、再一次感受樂曲的力量。

      (讀,學生表達。)

      3、理解兄妹倆的陶醉。

      4、總結。

      (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感受樂曲帶來的震撼力,提升學生的情感,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板書設計】

      月光曲

      好奇同情激動

      貝多芬走近走進茅屋

      月夜美景

      同情窮人

      月光曲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容,從而體會到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3、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并抄下來。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熱愛勞動人民的偉大的音樂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導語: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即興創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你們誰能把你了解的貝多芬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學生交流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組詞語讀:

      萊茵幽券蠟瞎陌

      盲鍵粼縷恬洶錄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易寫錯的字。

      券:quàn(下邊是“刀”不是“力”)

      恬:tián(不念qià)

      蠟燭:這兩個字的偏旁不一樣。

      幽的筆順:

      3、解詞:(學生互相質疑、解疑)

      幽靜:幽雅寂靜。課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靜。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靜。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樣子。

      4、指名讀課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境中創作出來的?

      三、默讀課文

      把課文中講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找出來,多讀讀,把自己的感受簡單批注下來,同時畫出自己的疑問。

      1、學生獨立默讀,完成批注。

      2、在小組中質疑、解疑,記下在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

      3、在全班交流時提出問題,互相解答。

      四、練習

      出示練習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抄下來。

      微弱的燭光十六七歲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輕紗似的微云雪亮的浪花

      恬靜的臉上大大的眼睛

      波濤涌洶的大海美妙的琴聲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月光曲教學設計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生字:芬、券、盲、純、洶。

      2、新詞:幽靜、純熟、陶醉、斷斷續續、水天相接、記錄、微波粼粼。

      3、重點段:第8、9自然段。

      (二)能力訓練點

      1、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從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不僅要學習貝多芬的卓越才華,更要學習他的善良和愛心。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引起的聯想?主要通過抓重點段落,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來解決。

      (二)貝多芬在即興創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包含的意思來解決。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教學活動設計

      (一)回答課后設計的思考題,勾畫重點詞句。

      (二)自學重點段,討論、交流分辨事物和聯想。

      (三)觀察幻燈片,發揮想象,說說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朗讀)。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2、通讀全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曲。本文寫的是一個傳說,生動地記敘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三)目標完成過程

      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放錄音《月光曲》。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曲,誰知道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對,《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傳說《月光曲》。板書課題。什么叫傳說呢?“傳說”,民間流傳的說法,意思是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這樣。

      2、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朗讀課文(分節朗讀),正音。

      (2)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會組詞):

      (3)新詞:

      幽靜:偏僻、清靜。

      純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練。

      陶醉: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記錄:本指把聽到的話或發生的事寫下來。課文指貝多芬把剛才彈奏的.《月光曲》寫成曲譜。

      斷斷續續:時斷時續,本文指琴聲不連貫。

      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樣子。微小的波浪閃閃發光。

      (4)質疑問難,教師點撥。(簡介貝多芬)

      3、配樂朗讀或范讀課文,學生自悟。

      (1)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事,主要內容是什么?(課文寫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在一個小鎮上為皮鞋匠兄妹彈琴的事,主要是寫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2)《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景中創作的?把文中講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找出來,做上記號,然后讀一讀。

      4、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再讀課文,想想本文按總起、傳說可以分為幾部分。

      本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1)總起。介紹貝多芬,點明題意。

      第二段(2—10)傳說。詳細介紹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2)找學生讀傳說部分,按傳說的起因、經過、結果把第二部分分層,并歸納層意。

      第二部分可分三層:

      第一層(2)講貝多芬散步時聽到一所茅屋里傳出鋼琴聲。

      第二層(3—9)講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一曲后又即興創作并彈奏《月光曲》。

      第三層(10)講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記錄了下來。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了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體會創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分辨事物和聯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重點、難點及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指名讀課文,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寫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2、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一段。

      齊讀課文,思考:從這一段中你學懂了什么?(學懂了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傳說。)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讀第一、二層,思考回答:

      a、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b、從兄妹倆的談話中,你能看出什么?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他會怎樣想?怎樣做?

      c、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彈完了,為什么又彈一曲?

      (a、貝多芬是在秋夜,萊茵河畔一個小鎮的幽靜的小路上。時斷時續的琴聲吸引了他的注意。b、從兄妹倆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兄妹倆親密友愛,互相關心、體諒,手足情深。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很感動,他想我一定要為姑娘彈琴,于是輕輕地推開門進屋。c、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彈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彈完了,貝多芬聽到盲姑娘激動的贊美,想到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琴聲就能分辨出彈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這兒遇到了知音,因此貝多芬也很激動,決定再為盲姑娘彈奏一曲。)

      ②出示幻燈片:閱讀重點段第8、9自然段,聯系上下文回答下面問題:

      a、貝多芬看到了什么?

      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聯系?

      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討論、交流、點撥提高:

      a、貝多芬看到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還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這些都是他看到的實在事物。

      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月光曲》。他彈的是由他看到的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因為茅屋里的一切和窮兄妹倆使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想,使他按起琴鍵來。他用樂曲把這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

      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些都是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產生的聯想。

      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是皮鞋匠從妹妹的表情中產生的聯想。因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她聽得入神了,所以說她“仿佛也看到了”。

      ③指導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第二層。

      (注意體現出窮兄妹倆不同的語氣,盲姑娘與貝多芬的不同語氣。例如,盲姑娘想聽貝多芬演奏的不同語氣,皮鞋匠因買不起入場券的隱隱痛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以及貝多芬說明來意時誠懇、熱情,盲姑娘聽完一曲后的贊美、驚喜,貝多芬見盲姑娘認出自己的深深激動等,都要讀得恰如其分、真實感人。)

      (三)課堂練習

      1、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在事物,哪是由實際事物產生的聯想。分別用“~~”“——”標在書上。

      2、說說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感情的變化過程。(貝多芬同情窮兄妹倆,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動,即興彈奏《月光曲》,抒發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動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

      2、回歸全文,歸納中心。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齊讀指名讀)

      (2)說說文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際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

      2、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

      (1)齊讀第10自然段。

      (2)默讀、思考:

      ①窮兄妹倆完全被音樂陶醉了,想想他們會是什么樣子?(打出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啟發學生想象,用一段流利的話把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表達出來。)

      (一陣風把茅屋里的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大海,在月光照耀下波濤洶涌、向岸邊涌過來、涌過來……兄妹倆如癡如醉,深深地被美妙的琴聲所吸引、感染,貝多芬曲終人去,他們居然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

      ②此時的貝多芬又怎樣?情感有了什么變化?

      (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月光曲》記錄了下來。從“飛奔”一詞可以看出貝多芬的心情異常激動,他要把《月光曲》記錄下來的心情也非常急切。)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要把兄妹倆被琴聲陶醉、貝多芬異常激動的語氣讀出來。)

      (3)回歸全文,歸納中心。

      (讓學生依據板書快速瀏覽全文,然后討論、交流。)

      本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傳說,表現了貝多芬卓越的才華,表達了貝多芬對勞動人民和大自然的熱愛。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放演奏帶,讓學生邊聽邊進入情境,展開豐富的聯想。)

      (1)整篇課文應該用徐緩、抒情的基調讀。

      (2)貝多芬彈奏的《月光曲》的內容:最初月亮升起,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這時用舒緩的語氣讀;繼而月亮升高,穿過微云,這時用逐漸增強、有曲折的語氣讀;接著風起浪涌,寧靜完全被破壞了,這時用高昂激越的語氣讀。

      可以齊讀、指名讀,反復練習,把握好語氣、感情。必要時教師示范讀,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4、指導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師引讀:一陣風_____。月光_____,茅屋里的一切_____,顯得_____。貝多芬望了望_____,借著_____,按起_____。教師打出幻燈片,學生根據老師的指點,邊觀察邊練習背誦。)

      (教師引讀:皮鞋匠_____。他好像_____,月亮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過_____。忽然,海面上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雪亮的_____,_____皮鞋匠看昏_____,月光正照在_____。照著她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_____,_____。學生閉目想象畫面,想象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展開的聯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產生的聯想,達到背誦。)

      (教師引讀: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_____。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_____。他_____,花了_____,把剛才彈的曲子——_____。這段主要寫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怎樣了,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去干什么了?這樣,學生很輕松地達到背誦。)

      (三)總結、擴展

      1、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1)本文在寫作上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談談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根據看到的、聽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這樣寫的好處是使文章內容更具體、更豐富,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讀出文中哪些是由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他好像面對著大海,_____涌過來。她仿佛也看到了,_____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樣寫就把貝多芬對勞動人民和對大自然的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2、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用一段話寫一個實實在在的事物并展開聯想。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默寫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3、閱讀短文,說說哪些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分別用“~~”“——”標出來。

      濃重的大霧彌漫在天地之間。我坐在汽車上,霧鉆進車廂。路邊的樹木只能看出個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樹。我的腦海里忽然展現一個奇特的想法:瞧,這云霧彌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嗎?我們在這山霧中穿行,不正是在騰云駕霧嗎?要是去尋訪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們乘坐的汽車,多像一艘舫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輪船,正劈風斬浪,奮勇向前。

    【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22

    月光曲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18

    小學課文《月光曲》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2-23

    教學大賽一等獎《月光曲》教學設計12-24

    《月光曲》教學課件09-28

    《月光曲》教學反思02-15

    六年級語文《月光曲》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2-23

    月光曲的教學課件09-27

    人教版六年級《月光曲》教學設計模板12-23

    六年級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模板12-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一级日韩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五月综合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