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5 20:54: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關《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

      《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通過“環境情景劇”的形式,力圖使生活再現,同時分析平時生活中的行為哪些是對生態環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從而提出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的建議,并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本課是對前兩課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也是鼓勵學生將科學應用于生活、應用于實踐。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將人類對生態系統影響的行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來。

      2.能正確分析人類保護和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并能對自己的分析說明理由。

      3.能提出3條以上具體保護周圍生態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意識到人類的行為對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

      三、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出3個以上人類保護和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能舉出3個以上實例說明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環境情景劇的表演,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從中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與環境情景劇相關的道具。

      課時建議: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講述:每天,我們都要做出許多決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學穿什么,幾點開始鍛煉等等。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有些看似平常的決定和行為正影響著大環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小行為是怎樣影響大環境的。

      (二)新課教學

      活動1:環境情景劇

      1.提出任務:教材P58有4個情景,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情景,將本組的決定或采取的行動表演出來。

      學生閱讀資料,探討角色分配。

      2.表演。

      3.討論:從情景劇中我們須得到哪些啟示?

      4.交流:這些行為對生態系統的平衡會造成什么影響?今后再作決定或采取行動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向人們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提建議并交流。

      5.閱讀科學在線。

      討論:為什么說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板書設計:

      第十二課小行為大環境

      行為影響環境:

      (1)節約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廢棄物對生態環境有致命危害。

      (3)農藥和汽車尾氣污染大氣。

      《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12課小行為 大環境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對生態系統組成及其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破壞環境的小行為,學生經常遇到,深有體會,教材精選了生活中的四個常見場景,貼近學生生活,并通過“環境情景劇”的形式使生活再現,讓學生在設計和表演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和理解小行為對大環境的影響,從而提出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的建議,并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親歷體會——評判——思想進步的全過程,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意識到人平時的一些小行為或決定對周圍生態環境有著怎樣的重大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教材簡析:

      《小行為大環境》是冀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有序的生態系統》的第三課。本單元包括三課,通過指導學生觀察、閱讀分析和整理資料并使用類比的方法認識生態系統的構成,三課之間是“認識生態系統——模擬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系統”的遞進關系,學生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對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其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課將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意識到人平時的一些小行為、一些看似平常的決定對其周圍生態系統有著怎樣的重大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設計思路:

      在學生對生態系統組成及其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由學生每天常做的決定入手,引發其對“這些小行為對環境影響”的討論,從而導出課題。緊接著通過“環境情景劇”的形式,力圖使生活再現,同時分析平時生活中的行為哪些是對生態環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從而提出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的建議,并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在活動這一主題的基礎上,以“為什么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使學生的認識從自己身邊的小環境,到自己生活的大的生態環境,再延伸到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通過閱讀科學在線,使學生意識到,生物圈是無法代替的,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正確分析人類保護和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并能對自己的分析說明理由。

      2. 能舉出3個以上人類保護和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

      3.能提出3條以上具體保護周圍生態平衡的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將人類對生態系統影響的行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來。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情景劇的表演及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充分體會自己的小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意識到人類的行為對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性,培養其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2.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環境情景劇的表演,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從中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材料準備:

      與環境情景劇相關的道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講述提出問題:

      1906年,美國做出了保護黑尾鹿的決策,結果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平衡。而我們每天也要做出許多決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學穿什么、乘什么交通工具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決定,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大環境?比如,我發現咱們班有的同學打完水,不將水龍頭擰緊。同學們能說說這種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嗎?(學生站起來談看法)

      2.組織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談談你生活中的小行為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組內交流,小組匯總匯報)

      3.引出課題:看來這些看似平常的小行為,也會影響大環境。(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活動1 環境情景劇表演。

      通過上面的交流,同學們都意識到自己的一些小行為同樣會影響到大環境,下面請同學們從課本58-59 頁情景劇或你知道的破壞環境的行為中選擇一個主題表演出來。

      1.出示要求:

      (1)每組選擇一個主題、一個情景。

      (2)表演的情景人物中要有受到破壞的環境和受到傷害的動、植物等角色。重點以動植物、環境遭到破壞的感受及人類破壞給環境帶來的嚴重后果表現出來。并以動 植物、環境的口吻對人類提出要求。

      (3)每組上臺表演的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

      2.學生選題,分工,討論表演方法,并在組內預演。限時5分鐘 (活動中教師不過多干預。巡視,可適當參加意見,幫學生準備材料)

      3.分組表演(學生偏離主題或活動目標時,教師要適時引導)

      4. 活動結束后,請同學們將自己在情景劇中得到的啟示與同學們交流。共同分析這些行為對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什么影響。今后我們再采取行動時應考慮哪些問題?為保護我們的生態系統,你能向大家提出哪些建議?

      5.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6.做出小結。

      (二)保護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1.有人說“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你知道原因嗎?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閱讀P60科學在線。并談談它給你的啟示。

      2.學生閱讀。

      3.學生匯報閱讀帶來的啟示

      小結: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會直接或間接威脅人類的生存。地球的生物圈是無法代替的,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因此,保護生物圈,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師主要對學生環境意識是否提高做出評價)

      四、作業(2項任選一個完成)

      1.請同學們以“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我們應該如何做?”為主題,寫一份倡議書或制作一期宣傳畫報。

      2.與家長一起設計一個合理的環境保護計劃。

      板書設計:

      第十二課 小行為大環境

      行為影響環境:

      (1)節約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廢棄物對生態環境有致命危害。

      (3)農藥和汽車尾氣污染大氣。

      教學反思:

      本課題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的范疇,既普及了科學知識,又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過這一課后感覺這一課的切入點非常的好,通過創設情景,再現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使這種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字面上,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表演很積極,說明同學們在這方面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但是,有些學生的準備不是很充分,針對六年級的年齡特點,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學前進行必要的充分的指導,并且在發言、匯報總結等環節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強,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干預指導,針對課上的積極參與程度,許多學生還沒有展露才華,顯得意猶未盡,所以我考慮一節課的課時是否太少,可以再深化一課時,或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有效的追蹤反饋。

      評價:

      讓同學們在情景劇中得到的啟示與同學們交流。共同分析這些行為對生態系統的平衡會造成什么影響。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破壞環境的小行為,學生經常遇到,深有體會,教材精選了生活中的四個常見場景,貼近學生生活,并通過“環境情景劇”的形式使生活再現,讓學生在設計和表演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和理解小行為對大環境的影響,從而提出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態系統的建議,并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親歷體會——評判——思想進步的全過程,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意識到人平時的一些小行為或決定對周圍生態環境有著怎樣的重大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育學生,無論是知識的,還是能力的,都是很重要的。通過情景劇的表演,真正的讓學生去體會生活,收獲知識。同時對學生人生觀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有關《小行為大環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關《小行為大環境》課件教學設計03-11

    《小露珠》教學設計02-16

    小蝸牛教學設計范文01-04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02-15

    《漂亮的小彩燈》教學設計03-21

    新課標《大還是小》教學設計03-07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案例02-15

    《小青蛙》教學設計15篇01-14

    小蝸牛教學設計8篇01-04

    《小珊迪》教學設計(15篇)04-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