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時間:2020-10-24 17:09: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 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么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么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著,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么?

      生:手表、臺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4、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著很多的數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認識鐘面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生討論,匯報:有12個數字

      師: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是( ),最下面的數是( ),最左邊的數是( ),最右邊的數是( )。

      師:(課件出示)我這里有一個缺了數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字還有什么?(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么?短的針叫什么?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來轉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剛才通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表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那么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 說一說你是怎么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說?

      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教案《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

      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說:“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后說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從早上說起。”

      生撥再匯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表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說一說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么特點呢?

      生:中間有“:”,后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 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分這兩個8時,我們說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說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說?

      小結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說一說

      3、擺一擺:用兩根牙簽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并寫下來。

      4、游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并寫出所畫的時間:說一說要怎么畫?

      四、課末總結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后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節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4、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學游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后一題畫時鐘并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概括。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認識鐘表課件設計05-08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說課稿11-04

    《認識鐘表》教案03-31

    《倍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04-02

    認識鐘表說課稿 15篇11-14

    認識鐘表說課稿15篇11-14

    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3-14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