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0-12-09 09:01: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

      《古詩》的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學生: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導入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我們已學過很多古詩,愿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學生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隨著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學生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復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復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古詩》的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8個生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絕句》這首詩。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引導同學們背誦以前學過的古詩,由此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詩:9 古詩兩首

      (二)自學《絕句》

      1.讀題、解題,作者簡介。

      《絕句》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個字的叫“七絕”這首詩是唐朝另一個著名詩人杜甫寫的,當時唐朝開始衰敗,又發生叛亂,詩人歷盡艱辛才輾轉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間草堂,詩中描寫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麗的景色。

      2.教師范讀。

      強調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學字詞,理解詞語,教師檢查,學生質疑。

      黃鸝:一種小鳥,也叫黃鶯,叫聲很好聽。

      白鷺(lù):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細長,吃小魚,小蝦。

      東吳(wú):古時候的東吳,就是今天江浙一帶。

      鳴:這里指鳥叫。

      翠柳:綠色的柳樹。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嶺: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這時是虛指。“千秋雪”指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萬里:指非常遙遠,不是實指。

      4.檢查自學詩意情況,想像畫面。

      (1)指名讀詩句。

      (2)練說每句詩意。

      (新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鵬在歡唱,蔚藍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鷺從溪上飛起,向遠處天空飛去。遠處,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樣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戶里一樣。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

      (觀看彩圖,誦讀全詩,想像畫面。)

      (整首詩描繪了草堂附近明媚秀麗的景色。)

      5.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1)指導朗讀。

      我們要以歡快的語調,來讀這首詩,讀詩時還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輕重快慢。

      (2)教師范讀。

      (3)學生朗讀。

      兩個/黃鵬//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干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抒發了作者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三)體會寫法

      詩人為什么能描繪出這么美的畫面呢?他運用了什么方法?你們想知道嗎?齊讀全詩,仔細體會。

      (教師總結:古詩是四個不相連屬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圖畫,短短四句寫景,有層次,有遠近,聲情并茂。而且黃翠白綠,眾彩繽紛,形象鮮明活潑,分而不散,從而充分表現了詩人恬靜開朗,躍躍欲歸的內心世界。同時這首詩語言清新質樸,對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

      (四)背誦全詩,體會美感

      (五)布置作業

      1.練說詩意。

      2.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早發白帝城》這首詩。

      教學步驟 :

      (一)復習導入

      1.背誦《絕句》。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創設情境,交代學習方法

      1.給學生演示《早發白帝城》音樂鑒賞的視頻資料。

      2.交代學習方法。

      (1)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五讀法”來學習古詩。什么叫“五讀法”?又該怎樣運用“五讀法”來學習古詩呢?

      (2)出示“五讀法”

      一讀通,咬準音;二讀懂,知大意;三讀精,解詞義;四讀會,達意境;五會讀,有感情。

      (三)指導學習《早發白帝城》

      1.揭題,解題。

      (1)“發”在這里的讀音和意思是什么?(fa)(出發)

      (2)讀了這個題目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早上從白帝城出發)

      (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去哪里?怎么走的?)

      在學習這首詩時就會解決我們的疑問。

      (3)這首詩主要內容是什么?

      2.學生按照“五讀法”開始學習詩句

      (1)一讀通,咬準音。

      ①正字:朝(zhāo)還(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結構),辭(左右結構),猿(左右結構)

      (2)二讀懂,知大意。

      朝:早晨。

      辭:辭別、離開。

      還: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輕舟:輕快的小船。

      萬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讀精,解詞義。

      通讀全詩,根據每句詩所寫的內容,給詩分層。每層寫了什么內容?

      (這首詩分兩層意思來寫,第一層告訴我們詩人出發的時間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第二層寫長江兩岸的景色。)

      ①指名讀第一、二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作者早晨從白帝城出發,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時間離開白帝城出發的?從詩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詩人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從“朝”和“彩云間”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當詩人離開白帝城時,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云間”一詞,除了寫出時間,還寫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點?(很高)

      教師講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講在“彩云間”。

      ③從白帝城到江陵有多遠?詩人乘船走了多長時間?從詩歌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

      (從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遠,詩人乘船只用一天時間就到達江陵了。)

      詩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虛指,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說明船開得很快。

      ④小結:這兩行詩,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讀時,除了要把順水行船速度極快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表達詩人的心情同飛舟一樣輕快。

      ⑤指導朗讀。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⑥第二層是寫長江兩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來寫。

      (抓住“猿聲”和“萬重山”來寫。)

      ⑦作者為什么要寫“猿聲”和“萬重山”?

      明確:當年長江三峽,都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猿猴的叫聲常常會在深山峽谷中引起回聲,一聲接一聲,聲聲不斷地傳播開去。李白乘船順水而下時,在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中,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作者在這里用猿猴的啼叫聲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輕快和沿途景色的壯麗。

      ⑧指導朗讀(注意把“快”的意思讀出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每句的意思。(分組討論,指名說)

      (早晨,作者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遠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一聲接一聲還沒停下來,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1)學生邊看《早發白帝城》的影碟,邊聽師范讀古詩。

      (2)談話: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當年他受到牽連,被判罪,流放到貴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個白帝城的地方,忽然傳來皇帝要釋放他的命令,你們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樣?(十分高興)

      李白在釋放后寫了這首詩,不但描寫了長江兩岸雄偉壯麗的景色,而且表達了自己經過艱難歲月之后,被釋放的喜悅心情。

      (3)為什么說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①順水行船(客觀);②心情愉快,急切盼歸(主觀)。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再讀這首詩,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詩意,還要體會詩人的感情。

      (5)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四)布置作業

      讀李白和杜甫的詩,然后利用隊會時間開一個班級詩會,看誰知道得多,理解得準確。

      教案點評:

      重點是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古詩,最后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在背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讓學生結合對詞語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詩歌的意思。最后,老師再結合詩歌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寫作上的一些特點。針對這種教學思路,同時設計了配合教案的多媒體演示課件,用來輔助老師教學。

      

    【《古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7-08

    郭沫若詩兩首優秀的教學設計08-04

    《郭沫若詩兩首》優秀的教學設計08-04

    《郭沫若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08-01

    《郭沫若詩兩首》優秀教學設計08-05

    郭沫若詩兩首優秀教學設計08-01

    古詩《望岳》優秀教學設計11-16

    《郭沫若詩兩首》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4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12-26

    《郭沫若詩兩首》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aⅴ日本 |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 日韩福利在线看 |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