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教學設計

    時間:2020-12-31 13:31:4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和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及作者對待人生“風雨”的態度。

      2、理解并學習詞中寫景、詠史、抒情和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

      3、感受蘇詞豪放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1、正確理解這兩首詞的思想內容、感情基調和作者的人生態度。

      2、把握這兩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赤壁賦》首段導入:壬戌之秋……。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為豪放派奠基者的蘇軾的詞又是怎樣的風貌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與《赤壁賦》寫于同時期同一地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他的《定風波》。

      二、老師范讀,全班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回顧《赤壁賦》的寫作背景,并總體感知詞的結構。

      1、回顧寫作背景:“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不準僉書公事”,前此一年,蘇軾已經營了東坡,蓋好了雪堂,頗有終老于此的打算。在黃州的那段日子,蘇東坡開始鉆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

      2、讓學生概括詞的結構:

      上片:赤壁

      (描景)

      (鋪墊)

      江:淘盡人物

      赤壁:三國周郎

      江山:多少豪杰

      下片:懷古

      (對照)

      (抒情)

      遙想當年——公瑾——雄姿英發

      多情應笑——我(蘇軾)——早生華發

      四、研討詞中語句的含義及特點:

      1、首句寫景有何特點?

      明確:①境界闊大:“大”“千古”包容著時間和空間的廣泛內涵;②風格雄渾:“東去”二字勢不可擋,“淘盡”二字勢不可回;③顯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④與對歷史、人生的反思結合起來。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脈相承——歷史的長河帶走了一切,就是風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對歷史的詠嘆升華為哲理的詠嘆。

      2、作者為何說“人道是”?

      明確: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處,而是將錯就錯,假托赤壁以抒胸懷。清人朱日浚《赤壁懷古》“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就是這樣說的。

      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

      明確:“穿”以動寫靜,“堆雪”以靜寫動,“驚”“拍”擬人手法生動傳神,“卷”“千”境界廣闊。

      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可補哪三個字?

      明確:“競折腰。”

      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

      明確:初嫁,剛剛出嫁。

      6、“小喬初嫁了”時周瑜二十四歲。赤壁之戰,周瑜三十四歲。蘇軾有意為之,這是為何?

      明確:以絕世美人為英雄作陪襯,使人物不僅有“雄姿英發”的一面,也有溫柔纏綿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風得意”的形象。

      7、“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所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夸張、借代。

      8、概括周瑜的形象。

      明確:少年得志、春風得意、英俊瀟灑、本領高超、扭轉乾坤、從容鎮定。

      9、“多情應笑我”的主語是周瑜?是蘇軾?

      明確: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主語是蘇軾更確切一些。

      10、怎樣理解“人生如夢”?

      明確:①理解一:所謂“人生如夢”,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暫和命運的虛幻易變,也指命運如夢般的難以自我把握。即《臨江仙》詞所說的“長恨此身非我有”。這是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同時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

      ②理解二:蘇軾稟賦中,原來有一種積極用世之意。因此,在與周郎的對比中,表達了一種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帶有一種消極蒼涼的思緒。(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五、理解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態度。

      1、作者寫赤壁“一時多少豪杰”,為什么聚焦于周瑜?

      明確:明寫史,寫周瑜,實寫蘇軾對自身命運的關注:

      周瑜 蘇軾

      年齡:34歲 47歲

      生活: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

      際遇:功成名就 壯志未酬

      這里既有對周瑜的仰慕,更有對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觀照。

      為下文抒發情感作鋪墊。

      2、“多情”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表達了蘇軾對周瑜的仰慕,體現了蘇軾渴望建功立業,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

      3、“人生如夢”是消極悲涼之辭,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對現實不滿的憤激之辭,還是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

      明確: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4、“一尊還酹江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

      明確:①理解一:借酒澆愁。寄托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

      ②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脫、自適、曠達。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

      5、從詞中看到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既執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脫、消解痛苦的曠達。

      六、詞的感情基調:

      關于這首詞,有“熱烈沸騰,豪邁奔放”說,有“消極悲觀,內心矛盾”說,你認為怎樣?

      明確:①理解一,熱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脫的曠達。

      ②理解二,雖有壯志難酬的苦悶,在常人看來也有一些蒼涼消極的思緒,但終究掩蓋不了其豪放曠達的精神。

      七、了解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明確:

      ①寫景不離人,景是人物活動之景。對自然山水的觀照與對歷史人生的反思結合起來,在雄奇壯闊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歷史感和人生感慨。

      ②詠史,寫歷史人物,表達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對自身命運的關注,對自身經歷坎坷、命途多舛的觀照。

      ③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則是在與周瑜形象的對比(詠史)中,感到壯志未酬、華發早生后進行的。其抒發的感情含有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表現了作者的豁達、豪放的人生境界。

      ④三者完美結合,了無痕跡。

      八、背誦這首詞。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06-08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11-12

    關于《蘇軾詞兩首》的教學設計08-05

    《蘇軾詞兩首》 教案12-18

    《辛棄疾詞兩首》教學設計11-16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02-23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06-08

    蘇軾詞兩首知識點07-29

    《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設計07-14

    高中語文必修《蘇軾詞兩首》說課稿08-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二区二三 | 最新肉丝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影视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