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30 15:02: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兒垂釣》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寫本課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古詩的音韻美。

      3、借助圖畫,根據詩句聯系生活想象出小孩釣魚時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

      教學重、難點:

      1、認寫生字。

      2、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卡片。

      學生:觀察人們釣魚時的動作神態,并把觀察所得講給大家聽聽。

      課時安排:1課時

      預習學案:

      1、借助拼音熟讀古詩,認寫本課生字,試著給生字組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試著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老師這里有一幅圖,(出示圖畫)你能看出是誰在干什么嗎?

      (生根據圖上內容進行回答)

      2、有一位大詩人看到這一情景,頗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小兒垂釣》。

      3、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預習交流

      1、昨天老師讓大家預習了古詩,哪位孩子愿意給大家有感情的誦讀一下古詩呢?

      (指名讀—指名評價)

      2、交流生字預習情況。

      三、探究展示

      1、師范讀古詩,學生認真聽,注意老師讀的節奏。

      2、學生自讀古詩。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把詩讀得通暢,讀出詩的一般節奏與韻律。

      3、同桌互相聽讀指正,全班展示評價。

      4、用生字卡片做識字游戲,鞏固生字。

      5、小組內讀古詩,圖文對照領悟詩意,看看能讀懂什么,將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待會提出來。

      6、全班交流讀懂了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討論解決。在最疑惑的地方,教師作精當的點撥,相機指導學生結合詩句和圖畫了解“蓬頭”

      “垂綸”、“稚子”、“借問”、“不應人”等重難點詞語,讓學生了解詩意。

      7、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

      8、采用多種形式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達標檢測

      1、讀一讀,再選一個詞語造句。

      對應 應答 反應 應用題

      倒映 映照 放映 映山紅

      2、背誦古詩。

      五、總結拓展

      1、你喜歡詩中的這個男孩嗎?為什么?

      (預設:喜歡,因為他天真可愛。)

      2、古代的許多詩歌描述兒童的可愛的形象,寫得太好了,我們來讀讀: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清、袁枚)

      ⑵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⑶放牧的孩子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六、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課后審視:

      我在這節課整體把握上,是先由實際生活引入(學生釣魚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古詩內容。通過指名讀、齊讀,讀準字音和讀好節奏,為分析古詩做準備。在分析的過程中抓住兩個詞語“學垂綸”和“怕”,讓學生質疑,進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當分析完后,再帶著自己的感悟來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并講述這個小故事,鞏固所學知識。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2. 學習生字釣、蓬、遙、稚,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

      3. 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詩題

      1. 導入詩題

      2. 理解詩題

      (二)理解詩句

      1. 朗讀全詩

      2. 回顧方法:我們怎樣理解詩句(讀詩→釋詞→調序→解句)

      3. 釋詞解句

      (三)總結練習

      1. 指導朗讀、背誦。

      2. 根據這首詩,想象出一幅畫。

      3. 教師總結。

      (四)鞏固練習

      1. 形近字組詞

      釣( ) 稚( ) 遙( )

      鉤( ) 準( ) 搖( )

      2. 多音字組詞

      3. 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背誦《小兒垂釣》

      (五)板書設計

      8. 古詩二首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釣、蓬、稚、側、莓、苔、招、蕭、促、籬”,會寫“垂、客、借、落、挑、應”。

      (二)、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指導學生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過程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小兒垂釣》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導語: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了許多詩詞,從這些優秀的詩詞中,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感悟到人物的悲歡離合。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詩。

      (學生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2、釋題:

      教師:看到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你搜集到關于詩人的哪些資料?(師生交流,介紹詩人:胡令能,唐代詩人,早年曾是一個手工匠。年輕時背著工具箱從事磨鏡、修釘門鎖等手工。人稱“胡釘鉸”,詩卻寫得很好。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充滿生活氣息,被稱為“胡釘鉸詩”,后隱居莆田,他留下的詩傳送至今僅剩四首。)

      (本部分的設計意圖是即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能通過了解胡令能的經歷,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認寫生字

      1、師示圖: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從課文的插圖入手,即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表達能力,也有助于下一步學習詩句。)

      2、自由讀詩句,用筆畫出不會讀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3、出示生字:釣、蓬、稚、側、莓、苔、招

      多種方式認識生字:

      (1)自由大聲讀.

      (2)給字組詞,開火車組詞領讀。

      ( 3 )說一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比如:加減識字法、聯想識字法、形聲結合識漢字。

      (4)書空“垂、借、應”,描紅并且練習寫一遍。

      垂:注意該字的筆順,看準哪一橫最長再寫。

      (本部分設計得翔實,充分體現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設計意圖。)

      (三)、再讀詩句,感悟詩意

      1.同桌合作讀詩句,把詩句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內討論交流展示讀;找學生比賽讀;看誰讀得流利。

      3.交流理解:你讀懂了哪些字詞?還有哪些字詞不明白。

      4.全班交流通過小組學習或查工具書,師生共同交流理解不懂的字詞。

      側坐:身體歪斜著坐。

      莓苔:莓,指某些果實很小,聚生在球形花托上的植物。苔:苔蘚,生長在陰濕地方,呈墨綠色。莓苔泛指生長在河邊的草叢。

      映:詩中指遮蔽。

      遙:遠遠地。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課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本環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自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5、解決重點問題,理解全詩內容

      (1)這首詩描寫了小孩兒的哪些方面?(描寫了小孩兒的樣子和釣魚時的姿勢)

      (2)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孩兒?(天真可愛,做事情十分認真、專心)

      6、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內容

      7、指導朗讀,讀出小孩兒釣魚時的認真可愛

      (本環節通過教師的指導,提升了學生對詩文的理解感悟。)

      (四)、引導背誦,情感深化

      (1)教師播放音樂,學生伴隨著音樂有感情地背誦。

      (2)學生根據詩意,想像畫面背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啟發學生自己去誦讀、思考、領會,掌握閱讀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讀古詩的能力。)

      五、布置作業:背誦全詩,根據詩意,給詩畫一幅畫。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樣子 蓬頭稚子學垂綸,

      姿勢 側坐莓苔草映身。 專心致志

      神態 路人借問遙招手,

      表現 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認讀并且書寫“稚”“蓬”等生字詞;有感情誦讀詩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范讀和指導書寫掌握生字詞;通過看圖記憶嘗試誦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感受兒童的天真形象,品味作者的輕松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賞析兒童的形象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通過配圖嘗試誦讀詩歌

      三、教學方法

      看圖誦讀、教師范讀、朗讀法、小組討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導入。

      同學們,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一切又都是新鮮的,還記得你們初次學習事物的場景嗎?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同學積極發言)

      同學們都非常積極,你們學習的精神也是旺盛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看這位小朋友,他呀,也是一位正在學習的小孩兒。(板書:小兒垂釣,胡令能)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翻開書本,借助工具書自行解決生字詞。(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

      (2)老師檢查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出示“稚”和“蓬”兩個字檢查讀音并強調結構書寫。

      (3)教師進行范讀,并請同學們歸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話說)

      明確:一個學習釣魚的孩子,向路人遙招手,怕驚嚇了魚兒。

      (三)深入研讀

      (1)詩中極力塑造了一位兒童的形象,我們就來看一看作者塑造了一位什么樣的兒童形象。

      1.仔細閱讀詩歌前兩句,同學們圈點勾畫出描寫兒童外貌的詞語,并進行概括。

      明確:蓬頭——不打扮的自然形象;稚子——天真的孩童(同學舉手發言)

      2.那兒童的動作又是什么樣子的?圈點勾畫關鍵詞語。

      明確:學——學習的形象;側坐——隱藏自己(點同學回答)

      3.出示書中的配圖,進行想象,用詞語概括兒童形象。然后同學大生齊讀前兩句。

      明確:這是一位天真、認真、小心、謹慎的兒童形象

      (2)我們都能親切感受到兒童形象躍然紙上,那么之后又發生了什么呢?讓我們大生齊讀最后兩句詩句。

      明確:怕路人驚嚇了魚兒,遠遠的打招呼給路人,讓路人小點聲。

      (3)那同學們覺得那個字用得好啊?為什么呢?(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遙”,將兒童小心謹慎的樣子十足的展現了出來。

      (4)那路人又因為這個而不高興嗎?(沒有)那路人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呢?

      明確:心情愉悅,而且對孩子還有喜歡的情感。

      (5)那位同學能夠讀出這種感覺,請同學進行朗讀,并進行表揚。

      (6)在一起大聲讀課文,然后進行聯想想象,結合圖片能夠誦讀詩歌。

      明確:最后達成能夠初步有感情誦讀,借助圖片。

      (四)拓展延伸

      組織誦讀比賽。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關兒童的詩歌,雖然說唐詩很多,但是描寫兒童的還是很少的,同學們回去之后,搜集一首描寫兒童形象的詩歌,我們下節課做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整首詩歌的教學中,深刻把握了學生的直觀特點,在解決了筆畫和結構比較難的生字詞后,通過老師范讀,進行初次感受,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深刻把握了朗讀、誦讀、配圖誦讀的多種方式,能讓同學們能夠嘗試初次在課上進行誦讀。另外我也將整首詩歌的重點放在了兒童的形象上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在這方面講解的比較細致。但是可能是因為課上過多的時間留給朗讀和誦讀,導致后面的小結比較倉促,使得整個教案頭重腳輕,這是值得改進的地方,使得本課教學設計更加完善。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小兒垂釣》是人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這首詩描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爛漫的神態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兒形象,使人感到逼真、親切。

      結合本單元反映兒童生活的主題,及學習人物描寫方法的要求,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象,體驗情感,豐富學生的積累,陶冶愛美情操。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能力,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歡主動探究問題。本詩淺顯,借助書上的畫面和注釋,學生理解起來不難,因此,重點可放在引導學生體會情感、培養想象力上。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到朗讀、背誦本詩。

      2、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3、 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學過的關于鄉村兒童生活的詩,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并揭題。

      二、 簡介作者,描述一個與詩有關的故事引生讀詩文:

      ㈠、初讀詩文,讀后表揚學生中好的學習方法,滲透給學生。

      ㈡、結合注釋,再讀詩文,要求邊讀邊想象。

      1、說說腦海中浮現了什么情景?并說出根據詩中的哪些詞句想象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相關的詞句完成詩抄。

      其間解決下列問題:

      ⑴兒童的樣子。

      ⑵“垂綸”的意思,在詩中找出近義詞。

      ⑶兒童專心釣魚的神態動作。

      [說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啟發學生自己去誦讀、思考、領會,掌握閱讀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讀古詩的能力。]

      三、 表演再現,品讀詩句。

      師:我們一起讓自己想象的畫面活起來。

      ㈠、準備階段:

      1、讓學生根據詩文安排環境,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安排?

      2、根據詩文安排角色,為他們改變一下形象,選擇道具,并根據詩文說出理由,幫助理解古詩。

      3、用語言對裝扮后的環境、人物進行生動描述,進行語言訓練 。

      ㈡、表演階段: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師適時穿插詢問:

      問路人:剛才你一臉焦急,怎么現在面露驚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詩?(生吟第一句。)

      問稚子:你遠遠地擺手是想告訴他什么嗎?(板書:暗示、示意)

      你為什么不出聲和他說呢?

      看他走過來你的心情怎樣?你覺得這句詩怎樣讀最能體現你的心情?(生品讀第二句詩)

      3、學生品讀全詩。

      ㈢、背誦積累。

      [說明: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勵學生合理地想象,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自主領會到感情,培養觀察說話的能力,訓練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和樂趣,讓變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韻腳和情感,進入古詩描繪的境界,感受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四、 拓展

      師:詩讀完了,可是故事結束了嗎?此時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根據自己的想象續編故事。

      [說明:問題指引了續編的方向,由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充分的觀察,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練習。]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兒垂釣》說課設計12-16

    《小兒垂釣 》 擴寫02-07

    小兒垂釣原文及賞析12-24

    《小兒垂釣》教案15篇02-18

    擴寫小兒垂釣作文05-22

    改寫《小兒垂釣》匯編15篇02-01

    改寫《小兒垂釣》合集15篇02-01

    改寫《小兒垂釣》(集合15篇)02-01

    改寫《小兒垂釣》(通用15篇)02-01

    改寫《小兒垂釣》通用15篇01-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中文AV | 制服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