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08 16:06:2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精選5篇)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朱、德”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難”,會寫“扁、擔”等8個字,會寫“扁擔、同志”等10個詞語。借助圖片和生活實際理解“扁擔、會師”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以及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3.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識字、寫字。

      2.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朱、德”等14個生字,會寫“扁、擔、伍、師、戰”5個字,會寫“扁擔、會師、隊伍、戰士”4個詞語。

      2.通過看圖,借助關鍵詞的辦法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挑糧環境的惡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通過看圖,借助關鍵詞的辦法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挑糧環境的惡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識朱德,知道扁擔作用

      1.談話導入。

      師:還記得一年級學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嗎?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出示毛澤東的畫像,認識(澤)字。站在他旁邊的是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學習課題中的生字。

      (1)學習生字“朱、德”,借助圖片認識朱德。

      師: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偉人,你對朱德爺爺有什么了解?

      引入課外資料:(教師補充)

      生: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深受人民的愛戴。

      板書:朱德。

      師:讀準“朱德”兩個字,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這兩個字?

      預設1:

      ①學發現(朱)表示姓氏,身邊也有姓朱的人。

      ②我們《道德與法治》的書上有(德)這個字。

      (2)學習生字“扁、擔”,借助圖片認識扁擔。

      出示圖片:扁擔

      師:“擔”本身都四聲,在(扁擔)一詞中要讀成輕聲,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生:“擔”是提手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系,我們擔起的責任就叫“重擔”。

      “扁”是半包圍結構的字,生活中我還知道有(扁豆)(扁桃),鴨子的嘴是(扁扁的)。

      師:你對(扁擔)有什么了解?

      生:扁擔是一種挑東西用的工具,大多用竹子做成。

      3.再讀課題,引發思考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朱德的什么事呢?指導讀課題,復現生字(朱德的扁擔)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內容

      1.小聲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學習生字新詞。

      第一組詞語:xx(同志隊伍)

      (1)朗讀句子,出示圖片,介紹井岡山,看圖理解“會師”。

      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跟毛澤東的隊伍會師了。

      (2)讀出高興的語氣。

      第二組詞語:xx(同志隊伍敵人打仗)

      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跟敵人打仗。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志伍敵仗”這幾個字?鼓勵學生用形聲字歸類的辦法自主識記。

      志:下邊表示心意,與上邊合起來就是意向的意思,“同志”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伍:指古代的軍隊編制的最小單位,五人為伍,后引申為軍隊,隊伍。

      第三組詞語:(陡)(難)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1)指導讀句子,讀準字音。

      (2)學習多音字(難)

      師:在《大禹治水》中出現了“災難”nàn復習讀音,再引導學生發現“難走”讀nán,認讀時除了文中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詞?

      生:難過為難難忘

      師:當讀二聲時,有不好、不容易、不好辦的意思。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習生字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本環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識記生字,鞏固生字,加深記憶。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去()挑糧,戰士們()朱德,就把扁擔(),后來朱德同志又(),并寫上了()。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在通讀課文之后,采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難度,學生自然而然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

      三、走近文本,借助關鍵詞,感受困難重重

      1.朱德同志和戰士們為什么去挑糧?讀一、二自然段。

      2.集體交流。

      生:粉碎敵人圍攻,需要儲備糧食。

      生:產糧食不多,抽出人下山挑糧。

      3.挑糧時戰士們還遇到哪些困難,再聯系生活體驗了解路之長,讀出路途遙遠。

      4.結合圖片,想象路途之險,讀出“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聯系生活展開想象。

      ①結合字理:左耳旁表示山陵,山陵坡度接近于垂直為“陡”。

      ②展開想象:說說你見過的陡峭的山路什么樣?讀詞語(陡峭)(陡坡)

      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生:讀句子,說感受,讀出自己的感受。

      5.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山路難走,戰士們不怕困難爭相挑糧的情景。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通過朗讀加深對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歸類比較,指導書寫生字和新詞

      1.指導書寫“扁、擔、伍、師、戰”5個字。

      師:請你用已有的觀察方法自己先看看這寫字有什么特點?

      一看漢字結構二看高矮和寬窄三看重點筆畫

      生:“擔伍師戰”是左右結構的字,“扁”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2.觀察漢字間架結構,明確關鍵筆畫。

      生:左窄右寬的字有“擔、伍、師”,“戰”要寫的做緊湊右舒展,觀察“戈”的斜鉤從豎中線起筆,寫至右下格向上提,拉長舒展。

      3.描一個寫一個。

      .師:大家互評,夸夸他哪兒寫得好?或糾正沒寫好的地方,再寫一遍,爭取越寫越好。

      4.自主書寫(扁擔、會師、隊伍、戰士)4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繼續鞏固識字,會寫“士、志、軍”3個字,會寫“同志、帶領、紅軍、來回、白天、起來”6個詞語。

      2.通過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3.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重點:

      1.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2.抓住關鍵詞語,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教學難點: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感受扁擔的作用

      1.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很多生字,你們還認識嗎?

      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朱德同志隊伍敵人抽出難走打仗心疼

      不料敬愛帶領隊伍山高路陡

      2.復習內容。

      課件出示,請學生填空說一說,感受“扁擔的作用”

      敬愛的朱德同志用扁擔()。

      心疼領袖的戰士們()扁擔。

      敬愛的朱德同志()新扁擔,寫上“()扁擔”。

      【設計意圖】緊扣課題中的“扁擔”進行復習,既滲透學生對篇章結構的整仁把握能力,又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抓住關鍵詞,感悟偉人的品質

      1.借助關鍵詞,體會“同甘共苦”。

      師: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盡管山高路陡,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士們卻無所畏懼。

      (1)看插圖想象情景。

      師: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士們挑糧的情景。

      ①練習說話。

      師:走在最前面的是誰?誰能看圖用“一塊兒”說一句話?

      師: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生:先指名名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學習動賓短語“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糧食”,關注年齡和動作。

      師:朱德同志穿著什么?帶著什么?挑起什么?

      師:帶領學生完成課后習題。

      生:讀一讀,連一連。

      師:結合文本進行拓展,文中還有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找一找,看誰說的多?

      帶領隊伍、鞏固根據地、儲備糧食、藏起扁擔

      師:照著樣子練習說一組生活中常用的詞組。

      生:打著雨傘、穿著雨衣、彈著鋼琴

      師: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身壯的年輕小伙爭著去、搶著去,作為軍長的朱德同志,當年已經四十多歲也和戰士們一樣爭著去挑糧,而且穿戴和戰士們(一樣),挑的糧食也跟戰士一樣(滿滿的)。

      ②小結人物特點。

      師:同學們,故事學到這兒,你們認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樣的人呢?

      (板書:與戰士同甘共苦)

      ③朗讀體會。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第三自然段第一至三句。(強調兩個“一塊兒”)

      2.聚焦關鍵詞,了解大家越發愛戴朱德的原因。

      (1)用換詞的方法,理解“越發”的意思。

      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師:你能把“越發”換一個詞,句子的意思不變嗎?

      生:可以換成“更加”。大家見了,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2)借助關鍵詞,說說大家越發愛戴朱德的原因。

      ①借助表示時間詞語

      “白天……晚上……”“整夜整夜”

      ②與第二自然段進行勾連。

      白天,朱德同志挑起糧食,走五六十里的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大家看了非常心疼。

      晚上,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戰略,不休息——大家看了非常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理解藏扁擔的良苦用心。

      資料拓展: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戰士,而是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軍長。白天,他和戰士們一起挑糧,晚上,戰士們都休息了,他還要在昏暗的油燈下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有時一工作就是一夜啊。

      ③想象表達:戰士們心疼朱德同志,一定會勸他不要去挑糧了,你就是戰士,你來勸勸。

      引導學生從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路途的遙遠與艱險;朱德的年齡與肩上的重任。

      ④讀句子,認讀“不料”,結合語境理解“不料”。

      師:沒想到朱德同志又找來一根扁擔,還要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為什么?

      ⑤補白朗讀的方式,感悟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重與愛戴。

      大家見了,心里想:________。從此,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⑥補充閱讀,深入感受朱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的高大形象。帶著敬愛之情再讀最后一段。

      相關資料補充

      朱德同志不僅在戰爭年代做到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新中國成立后他依然保持著這種優良作風。1958年,已經是十大元帥之一,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自到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出示照片),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大家對朱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越發愛戴朱德同志了。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生字和新詞

      1.指導書寫“軍、志、士”3個字。

      師:鼓勵學生自主觀察,一看漢字結構二看高矮和寬窄三看重點筆畫。

      2.觀察漢字間架結構,明確關鍵筆畫。

      3.描一個寫一個。

      師:大家互評,夸夸他哪兒寫得好?或糾正沒寫好的地方,再寫一遍,爭取越寫越好。

      4.自主書寫詞語。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了解朱德同志與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事跡,體會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難點

      感受朱德同志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品質,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愛戴之情。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扁擔圖,讓學生觀察,這是什么?(板書:扁擔)指生認讀。仔細觀察,你知道這是誰的扁擔嗎?補全課題:朱德的扁擔,指生認讀。齊讀課題。

      2、指生介紹朱德,師進行補充。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涵:

      1、課題為“朱德的扁擔”,他用這根扁擔做什么嗎?(挑糧上山)為什么要挑糧上山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交流。(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3、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這根扁擔,你發現了什么?(朱德記)他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學生再讀課文,找出答案)體會“藏”

      1、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戰士們為什么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1)朱德同志是軍長,他都要忙些什么呢?(課件出示,學生看圖片試著說一說。)

      (2)教師小結:是啊,清晨,當戰士們還在睡夢中時,朱德同志可能已經在察看地形,進行作戰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務。白天,他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和戰士們一起耕田種地。晚上,當戰士們都進入了夢鄉,他還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思考,研究戰略,可能一工作就會到天明,他的工作這么忙、這么苦,卻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呢?

      3、學生再讀課文,找出體現挑糧累的句子

      課件出示:從井岡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1)五六十里:單靠兩只腳要走上以整天!路遠嗎?誰來讀好這個數字?

      (2)山高路陡:什么是山高路陡呢?(課件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岡山,學生想象:這樣的路會怎么難走呢?誰來讀出山的高,路的險?指名讀。

      體會“同甘共苦”

      過渡: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爭著去,搶著去,作為總司令的朱德同志,當年已經四十多歲的他,也和戰士們一樣爭著去挑糧。(課件出示插圖)

      1、看圖: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一說)教師相機出示草鞋、斗笠。

      2、說話練習: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讀文: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話,學生齊讀。

      4、同學們,故事學到這兒,你們認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樣的人呢?(板書:同甘共苦)這樣一位可親可敬、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讓紅軍戰士敬佩,怎么能不讓紅軍戰士感動,怎么能不讓紅軍戰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這么辛苦,也難怪戰士們會這樣想──(課件出示)

      5、這句話該怎么讀出戰士們的心情呢?試一試。(自由讀,指名讀)

      6、帶著你的擔憂、你的心疼齊讀。

      體會“勸”

      1、在這種情況下,戰士們都勸他不要去挑,你想想:戰士們會怎么勸說朱德同志呢?(思考交流)

      2、多么貼心的話呀,朱德同志聽勸了嗎?他會怎么回答戰士們好心的勸說?(交流)

      體會“做扁擔”

      1、在大家勸說不成的情況下,只好決定把他的扁擔藏起來,戰士們認為只要朱德同志沒有扁擔了,就不能再挑糧食了!這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戰士們的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不料)

      2、讓紅軍戰士們沒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夜那么深了,可他還在煤油燈下用力地劈、認真地削、仔細地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個晚上,當第二天早晨,他拿著扁擔走出來的時候,你看到的朱德司令是什么樣子?(交流)

      3、看到朱德同志連夜趕做的新扁擔,戰士們還忍心再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嗎?因為大家知道,他們藏了,朱德還會再做,這樣只會讓他更累,戰士們不忍心啊!而且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呀,大家是不忍再藏,不能再藏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齊讀)不料,朱德──三個字。所以大家見了(引讀)越發敬愛──他的扁擔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和戰士們(指板書)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戰士們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

      朱德爺爺的這根扁擔,讓我們永遠記住了朱德爺爺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偉人,永遠學習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相信,讀了這個故事的人都會和小朋友一樣受到教育,和小朋友一樣感動。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小伙伴聽,講給你的家人聽,講給你周圍的人聽。

      四、課堂練習:

      1、指導書寫:

      德:左讓右。挑:豎彎鉤比掀更高。

      部:立下面一橫左長右短。

      茅:注意右下不要添一捺。

      2、將今天學的生字各寫三個。

      3、完成課堂作業本的1、2題。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士們為什么藏起扁擔后又不藏扁擔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新詞。

      重點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能正確書寫13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學重點: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士們為什么藏起扁擔后又不藏扁擔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戰士們為什么藏起扁擔后又不藏扁擔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三、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四、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山上

      8. 朱德的扁擔 會師 挑糧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學反思:

      在開課設計時,我以扁擔挑籮筐的`形式出示課文內容,形式的簡單轉換傳遞的是新奇,換來的是學生高漲的參與熱情。整堂課沒有了學習歷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學生們都充滿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進入課文的中心內容。教學時,我先從整體入手,通過初讀感知文意,通過在讀感知人物特點;然后從細節入手,通過課文的重點詞句品析,讓學生逐步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格魅力。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體會到朱德軍長在“挑糧”運動中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10個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識字寫字;學習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介紹課前收集的關于朱德的資料,師補充。

      2、板書課題。認識“朱、扁、擔”三個生字。

      3、全班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不會讀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讀課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5、相機學習第1自然段。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寶寶,認讀生字。

      2、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的生字。

      2、學習課文,體會到朱德軍長在“挑糧”運動中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學習目的

      1、復習生字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朋友,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們嗎?誰能將這些生字寶寶,搬到朱德爺爺扁擔兩頭的籮筐里呢?

      2、(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勢險要。191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3、上一節課,小朋友們想知道有關朱德爺爺的扁擔的許多事情,其中最想了解的是:朱德爺爺干嘛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精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第2—第4自然段:

      1、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

      2、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自由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板書:嚴密封鎖,糧食奇缺)

      3、說得對。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走起路來穩健利落,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

      師: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強調“滿滿的”。)

      師:誰想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師:誰能給他一個評價?(指名評)這個同學哪兒讀得好,可以表揚一下他。

      4、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國家大事;他們希望朱不要過度疲勞……)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想象,把挑糧的困難再現到了我們的面前。是呀,這些就是戰土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師:現在,你能用讀表現出來嗎?(指導學生讀出心疼、關心的語氣)

      師:男女生比賽,比一比誰更關心朱德爺爺,更著急地把他的扁擔藏起來?

      6、真是“藏中見真情”哪!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沒有)

      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仍然)

      師:朱德做扁擔的行為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是的,朱德愿意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

      師:是啊,朱德爺爺的一個“做”,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這種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

      (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

      7、讓我們再次朗讀第2一第4自然段,感受朱德爺爺的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寫字教學

      1、小朋友們,你們看朱德爺爺用扁擔送給咱們4個字。(出示“任、切、材、防”)

      2、請你們來觀察一下,怎么記住“切”這個字?哪位小書法家愿意講給我們聽—下?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4、仔細觀察一下,這4個字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5、學生說,教師評。

      6、學生練寫。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在課后還可以找一些革命先輩的故事來讀一讀,增長自己的知識。

      板書設計:略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05-25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05-26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05-21

    《朱德的扁擔》優秀教學設計02-28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08-30

    《朱德的扁擔》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2-24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6篇09-14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5篇08-04

    朱德的扁擔教學課件04-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视频 | 新97碰碰新版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