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06 16:03: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4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閩西南粵東北 奇葩 騷擾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勻 風雨侵蝕 安然無恙

      和睦相處勤儉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蓋地 清風徐來 蜂擁而來 家道興旺

      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 多起竹樓,傍水而居 樹滿寨,花滿園

      三、了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結 構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 置 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 用 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 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 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

      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

      3.評議

      七、拓展閱讀:這篇文章在介紹永定土樓的特點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近五六年來,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慕名前往閩西永定縣,參觀考察被稱贊為“中國古建筑奇葩”的閩西土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漢斯安德烈先生參觀了土樓后贊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永定土樓,特別是圓形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宏大的,精巧的結構,獨特的風格揚名于世。優美而壯觀的永定圓樓,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有如從地下冒出來的自然生長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環形的屋頂飄浮在煙霧中。

      僅以永定縣苦竹鄉井頭村的深遠樓為例,樓里三圈,直徑80米,周長250米。外圈四層,房子260間;中圈二層,房子60間;里圈一層,房子8間。共有房子328間,里頭住毒害80戶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一塊磚石,全以一擔擔黃土堆積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終完好如新。

      永定圓樓由于土墻環拱,又能保暖隔熱,冬暖夏涼,,易于防衛,便于管理。閩西土樓為什么能歷久不毀,成為我國古建筑藝術的一個奇葩呢?控其奧秘,原來它以黃土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摻少量紅糖、糯米和木屑、竹條等,經過反復揉打、研舂、碾壓,然后夯打土墻,并以木料為梁呆,瓦片為頂蓋,因而異常堅實牢固。

      板書設計: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了解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2.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表達特點。

      3.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并能較準確地加以表達。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做民居資料的收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語: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我國民居的獨特魅力。

      2.齊讀課題。

      3.課文由幾篇短文組成?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民居?

      4.朗讀課前導讀,明確本課學習的重點和學習方向。

      二、學習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點?

      2.學生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教師做適當引導。

      以學定教。從地理位置、獨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結構和文化特征五個方面對客家民居的特點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點句子見后)

      重點語句:

      a. 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見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作者用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圓形圍屋外觀和整體布局的特點,讓讀者感到它的壯觀。

      b.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體現了客家先祖崇尚圓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寧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表格:

      位置 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獨特的作用 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

      特殊的材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黏合劑,以竹片、木條做筋骨

      奇特的結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見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三、學習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樓》

      1.過渡語:我們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樓。

      2.播放課件,學生觀看。

      3.說說傣家竹樓給你怎樣的感覺?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給你怎樣的感覺?

      4.出示表格,明確學習任務。

      5.小組合作,根據課文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全班交流。

      表格:

      位置 濃綠的竹林中獨特的作用 防酷暑和濕氣

      特殊的材料 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蔑;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用瓦頂

      奇特的結構 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樓上進門是一間寬大的堂屋,兩側是用木板和竹蔑隔成的臥室

      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興旺、團結和睦

      重點語句:

      a.傣族人家至盡仍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

      b.“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課件,學生齊讀該段。

      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樓的?這體現了什么?(先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潑水祝福;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候,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體現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興旺、和睦的民族心理)

      四、對比兩篇短文的異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兩篇短文,在描寫內容和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異同?

      2.學生回答,教師做適當指導。

      指導方向:

      a.透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獨特的魅力。

      b.兩種民居的地理環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結構都不同,但人們的向往與追求卻是相同的。

      c.兩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

      五、課堂延伸

      1.請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我國其他民居的資料做簡單介紹。

      2.學生交流,教師出示相關圖片供學生欣賞。

      板書設計:

      各 具 特 色 的 民 居

      “民居奇葩”——客家民居

      “綠色之家”——傣家竹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3

      課文分析: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教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二是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閩西南粵東北、奇葩、騷擾、夯筑、竹篾、布局均勻、風雨侵蝕、安然無恙、

      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清風徐來、蜂擁而來、家道興旺、承前祖

      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多起竹樓,、傍水而居、樹滿寨、花滿園。

      三、了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結構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 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用 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

      (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

      (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

      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

      3、評議。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學反思: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

      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并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

      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綜合實踐課。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學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讀讀記記“和睦、酷熱、蜂擁而至”等詞語。

      ⑵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⑶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⑷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初讀課文,讀準讀通;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研讀,體會特點;深讀探究,領悟方法;歸納總結,感受文化;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領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課件(關于各地民居,如土樓和竹樓的圖片;中國民居郵票圖片);

      2、學生搜集有關中國民居的文字、圖片資料,對相關的知識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資料展示,揭示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風俗各異,“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2、出示民居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

      3、簡介中國民居(見附錄)

      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句。

      2、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同桌交流。

      3、再讀課文,把讀不通順、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4、檢查詞語認讀及理解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3、初步交流:

      ⑴交流閱讀感受,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樓──傍水而居。(或:綠色之家)

      ⑵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4、把握層次

      ⑴客家民居層次:

      第一段(1):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

      第二段(2):詳細介紹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

      第三段(3):寫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義。

      第四段(3):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⑵傣家竹樓層次:

      第一段(1):概括介紹傣族竹樓的建筑環境。

      第二段(2):寫傣族人家“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及緣由。

      第三段(3):講傣族村寨及竹樓的外觀特點。

      第四段(4):說竹樓內部結構簡單、寬敞、別致等特點。

      第五段(5):寫傣家建造竹樓時的傳統習俗及文化內涵。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復習導入

      1、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說說“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2、交流:客家民居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樓“傍水而居”。

      二、合作研讀,體會特點

      1、劃分小組,提出要求:

      ⑴分為“客家民居”組和“傣家竹樓”組。

      ⑵要求:先分讀、議,再相互交流、補充。

      2、合作研讀,完成表格:

      ⑴把“客家民居”組分為三個研讀小組,研究內容: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結 構

      文化特征

      ⑵把“傣家竹樓”組分為三個研讀小組,研究內容: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傍水而居——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結 構

      文化特征

      ⑶研讀方法: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讀后標注、整理歸納,最后填表格。各小組交流整理結果后,推選代表準備介紹客家、傣家民居。

      3、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點。

      ⑴“客家民居”組的各小組代表分別匯報小組研讀成果,小組代表發言后,先本小組其他成員補充,再其他小組補充。

      如:“客家民居”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 置

      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 用

      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 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 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⑵“傣家竹樓”組同樣交流匯報。

      四、深讀探究,領悟方法

      1、探究領悟——《客家民居》

      ⑴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⑵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⑶重點語句理解:

      ①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②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③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體現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圓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寧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⑷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表達方法)

      例如,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具體可感)

      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形象直觀)

      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⑸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依據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2、探究領悟——《傣家竹樓》(方法同上)

      重點語句理解:

      ①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②籬內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

      五、歸納總結,感受文化

      1、客家民居是中國南方山區的建筑奇葩,它那獨特的風格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游客甚至美國的軍事專家。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2、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經濟、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優點。傣家竹樓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吉祥平安、團結和睦、家道興旺)

      3、總結表達方法: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4、歸納章旨:

      《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說明文通過側重描寫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⒌總結: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常年居住在“竹”樓里,幢幢造型獨特,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樓,飄浮在裊裊炊煙和潺潺流水的畫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織成的綠色帷幕中。斑斕多姿的傣族寨子,隨著天地間的長風流水,與自然和為一體。而圓形土樓真無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土樓格局的恢宏,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傳,朝夕相處,團結友愛,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淳樸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勞的民風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1、出示課后“資料袋”一組郵票,介紹來歷:我國從1986年4月12日開始至1991年4月25日,總共發行四套民居郵票,即普23、普25、普26、普27,共發行21枚,從一分的內蒙古民居郵票開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郵票,四套郵票全部為影寫版,由北京郵票廠印制,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黃子孫上下五千年謀生存、圖發展的歷史記錄,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居建筑藝術上不朽的智慧結晶,也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不同民俗風情的人文景觀。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動,圖案漂亮,這方寸之間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這些郵票上的民居故事嗎?

      2、拓展閱讀:關于這組郵票的簡單介紹。(見附錄)

      3、布置作業:(選其一)

      ①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枚民居郵票,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寫一篇說明短文。

      ②假如年是小導游,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也同樣生動地把你喜歡的民居的特色和風情一一向旅客們介紹呢?請你寫一篇導游瓷。

      七、板書設計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民居特點:圓形、八卦布局、設防火墻

      文化特征: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傣家竹樓——綠色之家

      民居特點:多起竹樓,傍水而居

      文化特征:團結和睦,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4篇】相關文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說課稿11-05

    《恩施民居——吊腳樓》閱讀答案04-12

    《狼》的教學設計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02-16

    貓的教學設計02-09

    絕招的教學設計01-10

    英語的教學設計12-29

    英語的教學設計12-29

    《蜂》的教學設計12-24

    《塞下曲》的教學設計12-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视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亚洲色在线影院 |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