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08 10:33:5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課本第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欣賞、操作、交流等活動,發現圖形中的一些簡單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3、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到規律能創造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并會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利用比賽,感知規律

      記憶比賽:男女生分別記憶兩組數據,得出有規律的好記,沒有規律的不好記。得出規律的重要性,引出課題: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數學小精靈聰聰聽說我們學習找規律,也來到了這里。他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說呀,在這春暖花開、春暖花開的季節,光明小學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園聚會了!他們把會場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學們又蹦又跳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師: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燈籠、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裝飾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黃紅、黃紅)

      我們就把這一面黃旗和紅旗看作一組。(板書:一組)

      2. 接下來講解小花、燈籠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隊伍的排列。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都是按順序為一組,一組一組重復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復3次,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

      四、學以致用,擺出規律

      小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闖關,應用規律

      六、聯系生活,找出規律

      七、情感教育,總結本課

      八、教學反思: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科書第85頁例1以及課后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基本技能:讓學生發現、經歷、探究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數學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合作中逐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體會一組圖形重復出現多次就是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水彩筆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感知規律

      師: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小朋友們做幾節律動,看誰的眼睛亮最先學會,好不好?

      (教師示范:拍手兩下拍肩兩下。師重復兩次后邊做邊說:學會的可以跟著老師做。師生一同接著活動,重復四、五遍后教師喊停)

      師:真不錯,那再換一組頭部運動:左右左右左右。(學生隨著老師的示范不由得跟著做下去。)

      師:做得真好!剛才小朋友們為什么學得這么快?

      生:因為動作太簡單。

      生:就是幾個相同的動作重復做下去。

      師:那你們能不能也創造一組這樣的動作讓大家跟著做一做?

      (學生思考,自己比劃。)

      師:好,誰先上來把你創造的動作教給大家,看誰最勇敢。

      生:一邊說邊做。

      師:真棒!創造了這樣特殊的動作讓我們大家做,其他小朋友還有沒有自己的動作。

      師:像這樣的一組動作重復做下去就叫做規律。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課始我安排了“做律動”的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感知了規律的存在。】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觀察場景,探究規律

      師:同學們開了聯歡會,特意把場地裝扮了一下。看,漂亮嗎?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課件)

      生:有花、彩旗、燈籠。

      師:都是什么顏色的?

      生:有紅旗和黃旗,有紅燈籠、藍燈籠,還有紅花和紫花。

      師:它們是亂擺亂放的嗎?

      生:它們排列的也有規律。

      師:那好,我們就來研究都有怎樣的規律。(出示彩旗的課件)彩旗是按怎樣的規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同桌之間合作)

      師: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黃紅黃紅黃紅。

      師:能完整的說一說嗎?

      生:我發現彩旗在排列時是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這樣重復地排列下去的。

      師:很棒,那是以什么為一組排列的呢?請你試著在書上圈出來。

      生:是按黃紅為一組重復地排列的。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找規律已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但要想完整的表達卻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把規律說完整、說清楚,既加深“規律”在學生腦中的印象,又體現了對學生學會完整表達自己思考方法習慣的培養。】

      師:是啊!彩旗是按這樣的規律排列的,再看看燈籠呢?(課件出示燈籠的排列,留給思考的時間)

      生:燈籠是按一個紅兩個藍為一組這樣排列的。

      師:是這樣嗎?(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樣的規律?看誰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為一組排列的。

      師:是的,彩旗是按黃紅一組重復排列的,燈籠是紅藍藍為一組重復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為一組有規律的排列的。從這里找到了這么多的規律,棒極了!

      師:看,誰能猜一猜這個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個紅色三角。

      師:可以怎樣想呢?可以先觀察形狀再觀察顏色。

      生:因為前面的圖形是按一紅一黃有規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紅一黃。

      師:小朋友們同意嗎?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說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環節設計了“想一想”的場景,讓學生在自己喜歡活動中,探究發現規律、體驗規律,使學生在動眼、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加深規律的概念】

      2.圖形的規律

      師:按你找到的規律,把后面空白的圖形涂上顏色。(學生拿出圖涂色)

      教師巡視,發現有涂完的同學,可以讓互相介紹自己的想法。

      師:誰來介紹你的方法?

      生:我是這樣涂的。前面是按綠黃一組重復排列的,到了這里正好是涂綠色和黃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紅紫這樣的順序重復的,后面就要是紅色和紫色。(學生到展示臺前介紹)

      師:你們同意他的想法嗎?

      生:同意!

      師:檢查一下,有沒有涂錯的同學?

      生:沒有。

      師:把紙和彩筆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誰收拾的最快!

      師:看到小朋友們都能找到圖形的規律,頑皮的智慧星想來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圖形藏了起來.

      (課件演示:頑皮的智慧星笑著擋住了每一組其中的一個圖形)

      師:看!智慧星先把誰藏起來了?生:紅色的圓形。

      師:同意嗎?生:同意。(課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師:智慧星又把誰藏起來了?生:黃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師:對嗎?生:對。

      師:這個智慧星的后面是誰?生:綠色的三角形。

      【幾組圖形的規律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出來。當課件演示掌聲想起時,學生的熱情很高,會忍不住也鼓起掌來,充分體驗著成功的快樂,并且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問題。】

      3.猜規律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猜對了。下面,老師也想擺一擺有規律的圖形,請看老師做的。(出示 PPT)。

      師:誰來猜一猜,老師下面接著會怎樣擺?

      生1:會是一個紅色正方形和一個藍色圓形.

      生2:可能是一個黃色的三角形。(教師接著操作)

      師:誰猜一猜,下面會是什么圖形?

      (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兩個藍色的圓形。)

      師: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種多樣,這一次都認為是一個紅色的正方形和兩個藍色的圓形呢?

      生:因為前面就兩個圖形,還沒有找到規律,后面找到了規律了。

      師:是呀,只有圖形重復出示了兩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規律。也就是說圖形的規律不僅要看形狀、顏色,還要看數量。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并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本環節讓學生在猜測圖形的活動中,更加明確規律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培養了推理能力。】

      三、實踐運用,體會規律

      1.85頁做一做。

      2.欣賞規律美

      師:生活中規律也是無處不在的,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規律的圖片,請欣賞。(課件演示)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規律,欣賞規律,讓學生發現原來數學離我們并不遠,原來我們的學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

      3.創造規律

      師:這么多的規律,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其實,你們的雙手就可以創造出很多的規律美。現在請小朋友們當一個小小設計師,發揮你們聰明才智,創造出規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筆創作規律,分組合作,想想該怎樣設計才有規律,然后動手畫一畫。看哪組作品最多。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活動結束后,教師有目的的讓學生展示)

      【在本環節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擺學具的活動中創造規律。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散,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規律,找了規律,并且創造了這么多的規律,希望你們長大后當一個真正的大設計師,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1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規律。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驗證、歸納,并主動與他人開展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逐步優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幫助下,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三、教學準備

      3種點心、2種飲料的貼圖;3件襯衫、2條褲子、3條裙子的貼圖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平時早餐喜歡吃什么?如果給你提供漢堡、饅頭、蛋糕3種點心,(貼3種點心圖)你準備選什么?如果只選1種點心,共有幾種選擇?

      再給你提供牛奶、豆漿2種飲料,(貼2種飲料圖)如果只選1種飲料,共有幾種選擇?

      如果請你選1種飲料再配1種點心做早餐,你準備怎樣搭配?

      談話:看來我們有多種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二)獨立探索,合作交流

      1、獨立探索

      談話:是不是6種呢?每個小朋友動手驗證一下,你能寫寫畫畫表示出各種不同的搭配嗎?

      2、小組交流

      談話:你是怎樣選擇的,說給你小組里的同學聽,比比誰的方法最好。

      3、全班交流

      談話:哪一組先來交流你們的方法。

      展示,并讓展示的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如果學生無序找,讓其余學生評價這種方法好不好。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談話:剛才同學們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問題,通過交流你現在覺得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4、談話:你能用符號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5、教師貼出符號。談話:這是老師用的符號,誰來說說怎樣選擇,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

      (1)邊演示邊小結學生找的順序:先找1種飲料,可以分別和3種點心搭配,兩種飲料就有2個3種不同的搭配,共6種。

      (2)談話:有沒有其他的找法了?邊演示邊小結學生的方法:先找1種點心,可以分別和2種飲料搭配,3種點心一共有3個2種搭配,共6種。

      6、飲料的種數和點心的種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有什么關系?你找到規律了嗎?

      學生回答后板書:飲料的種數X點心的種數=搭配的方法數

      (三)教學“想想做做”

      1、做第2題。談話:早餐吃完了,接下來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學)

      上學前我們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組服裝,說說有些什么衣服?(3件襯衫、2條褲子、3條裙子)

      問題1:穿襯衣和裙子,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學生獨立解決。小組里說說想法。(3X3=9種)

      問題2:穿襯衣和褲子,有幾種不同的搭

      配方法?學生獨立解決。小組里說說想法。(3X2=6種)

      問題3:不管怎樣搭配,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學生獨立解決。小組里說說想法。(方法1:6+9=15種。方法2:3X5=15種)

      問題4:你最喜歡怎樣搭配?

      2、做第1題。談話:穿上你最喜歡的衣服,我們一起到學校去。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少年宮去,(出示路線圖)說說你獲取了什么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小組里說說想法。

      3、談話:少年宮雙休日開設了很多興趣班,你知道星期六開哪些班,星期天開哪些班嗎?如果兩天你都去少年宮你準備怎樣選擇?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

      五、小結拓展

      談話: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規律了嗎?同桌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組合作出題)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安排了一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系,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著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學好本課是比較重要的,是為以后學習其他的“規律”打基礎。

      學情分析

      1、多數班級缺乏良好的學習風氣。班內學生的上進心不強,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負擔,有一種想要放棄但父母與老師盯著又不敢放手的狀態。只要老師與父母一松,他們就不想學。因此,整個年級段很難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

      2、作業質量不高。作業是訓練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有力武器,作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學習的成績。由于本年級段的學生家長多數來自農村,自身文化素質有所欠缺,他們或是不懂教學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識,或是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造成學生的家庭作業存在著嚴重的拖拉現象,作業的質量也無法保證。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期望很高,卻又缺乏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措施,從而造成對教師的壓力增大。

      3、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學生缺乏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對概念的理解不深;計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審題失誤,答題技巧不高;部分學生答題時間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存在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發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找這樣的數學規律:1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相同,這種物體的個數比另一種物體多一。2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圈,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拓展: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

      教學難點:學生能在課上、課后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

    【小學《找規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找規律》教學反思11-07

    找規律數學課件設計05-08

    小學語文《找春天》教學設計02-25

    《找規律》小學數學評課稿02-24

    《找因數》教學設計02-25

    有關《找規律》說課稿范文03-15

    《找規律》說課稿15篇12-06

    找規律說課稿15篇11-03

    找規律說課稿(15篇)11-05

    《找規律》聽后感03-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亚洲国产无线码在线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