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時間:2023-07-19 03:04: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3、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閱讀寓言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伊索寓言,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理解寓言

      1、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2、揭示課題。

      二、認識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點

      1、簡要地介紹伊索。

      2、簡要地介紹《伊索寓言》。

      三、初學《伊索寓言》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生字,從文中找出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讀《伊索寓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這三則寓言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么?

      2、交流。

      (1)《狐貍和葡萄》中的狐貍:

      A、什么是無能為力?

      B、哪些語句能說明它無能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辦法?

      C、齊讀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貫”是什么意思?從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一貫說謊?

      B、兩次大叫有什么不同?指名朗讀。

      C、為什么喊破喉嚨,也沒有人前來幫忙?是不是這些人見死不救?

      D、齊讀寓意。

      (3)《蟬和狐貍》中的蟬:

      A、蟬聰明、機智、善于觀察,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關句子。

      C、我們學過《狐貍和烏鴉》,故事里的烏鴉會受騙,而《蟬和狐貍》里的蟬卻沒有受騙呢?

      3、說說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五、拓展閱讀,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

      1、結合本課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點。

      2、在你讀過得伊索寓言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學到了什么道理?

      3、讀故事,補充寓意。(《賊和他的母親》《大力士神和車夫》《池邊的鹿》)

      4、再讀寓言,體會寫法

      六、總結

      七、布置作業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知道這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從中受到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從中獲得啟示和教益。

      教學準備:課外閱讀《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揭題

      1、 板書“寓言”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什么叫寓言嗎?課外你們讀過或聽過《伊索寓言》哪些故事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伊索和他的寓言嗎?

      2、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伊索寓言》里的三個故事。

      二、 初讀感知

      1、 自由讀文,提出自讀要求:

      (1)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的句子;

      (2)邊讀邊思考:這三則寓言各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 檢查自讀效果:

      (1) 出示詞語卡片:

      狐貍 葡萄 饞得 酸的 驚慌失措 糞便 戒心

      a、 指名讀、搶讀;

      b、 指導“饞”、“慌”與“謊”的寫法;

      (2) 指名讀文,注意指出“狐貍”、“葡萄”中的第二個字的讀音是輕聲,

      (3) 聯系讀文理解“驚慌失措”、“一貫”、“圈套”、“戒心”;

      三、 再讀復述

      1、 自由讀文,試著復述這三個故事;

      2、 指名讀文,復述故事。

      四、 作業布置

      1、 每字寫兩遍。

      2、 課后繼續讀這三則故事,用“||”試著給每個故事分段。

      3、 課外朗讀《伊索寓言》并寫下心得體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感悟,理解寓意

      (一)《狐貍和葡萄》

      1、課文中哪些詞語是描寫這幅抓插圖上的內容的?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明狐貍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4、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后,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一、精讀感悟《牧童和狼》、《蟬和狐貍》

      (一)學習《牧童和狼》

      1、誰能給大家說一說《狼來了》的故事?(指名說)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牧童和狼》)。

      3、默讀這則寓言,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么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4、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5、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6、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蟬和狐貍》

      1、自由讀文,思考:這則寓言與《狐貍和烏鴉》一文中狐貍所用伎倆有何異同?蟬與烏鴉表現一樣嗎?為什么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2、生活中或是電視、其它媒體中聽過或看過這樣的例子嗎?

      三、作業布置

      1、同學或伙伴之間說說這三則寓言

      2、修改讀《伊索寓言》心得體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繼續選讀《伊過寓言集》。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3

      一、知識目標

      1、研讀課文,探討文章主旨。

      2、深入領會作者對寓言新穎獨到的見解。

      3、認真揣摩文中意蘊深刻的語句。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質疑和釋疑的能力。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創新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清思路,探討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對九則寓言闡發的新觀點、新看法。

      教學難點

      1、課文開頭三段和結尾一段所含蘊的意思。

      2、一些疑難語句的理解。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讀后感。作者從一般讀者讀《伊索寓言》所慣常理解的另一面,讀出了新意,對原作做出了自己的“別解”。文章的主題較難把握。教學宜從剖解作者對寓言所作的引申入手,引導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對主題可作充分的討論,切實把握準確文章的寫作主旨。在此基礎上討論理解文章的疑難語句。第一課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第二課時重點解決疑難語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大家以前讀過哪些《伊索寓言》故事?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么你讀了這些故事后,有什么新的理解嗎?我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學貫中西的錢鐘書先生讀了《伊索寓言》后,就對原作有了新的看法。他有怎樣的看法呢?課文就給出了答案。

      二、伊索和作者介紹 (略)

      三、研讀課文,討論主題

      1、聽課文錄音,讀準字音。

      2、學生重點研讀課文4——12段,看看作者對九則寓言分別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解,在討論的基礎上填出下表。 (表中楷書字為要學生填寫的內容)

      總 結:以《伊索寓言》為依托,批判黑暗、荒誕、不公正、無理性的社會現實。

      四、討論作者闡發新義的'方法

      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對原寓意進行闡發新義的?(課后思考和練習一)

      主要用三種方法:

      引申 改頭換面 推演

      五、研讀課文前三段

      1、課文前三段之間是什么關系?哪一段是中心段?

      明確:第2 段是中心段。第一段是比喻,是引出第二段的,第三段是補充說明第二段感想的來歷。

      2、這三段提出了什么觀點?你怎樣評價這種觀點?

      明確:古代好比是人類的小孩子時期,是幼稚的,現代的我們反而年齡長,閱歷深,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正因為如此,古代的觀點是淺薄的,幼稚的,是須要糾正的。《伊索寓言》就是一本古代的書,里邊就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須要加以糾正。

      作者打破人們慣常的心理習慣,新穎而看似不無道理。不過我們也只能把它看作是作者的突發奇想而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方面確實呈現出線性的、累積式的發展,而在文學藝術、文化思想方面就很難說了。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的早期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令后人難以企及。這樣,把古代比作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就說不上是很嚴謹的、科學的說法了。據出推論出來的這一觀點也只能說是作者的一種諧謔了,目的是順理成章地生發下文。

      六、研讀課文最后一段

      討論:《伊索寓言》真的不宜作現代兒童的讀物嗎?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1-2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05-15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精品)05-3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合集]06-03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1-02

    (薦)《伊索寓言》教學設計05-31

    伊索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3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6篇)08-03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0篇(經典)05-3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6篇08-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在线步兵区在线播放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日韩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