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15 15:25: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牛郎織女》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會復述“牛郎織女”這個故事。

      2、引導學生學習生字,積累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默讀課文,會復述“牛郎織女”這個故事。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織女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畫出不認識的字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2、小組內分自然段輪流朗讀,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三)默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第一部分講了什么?第二部分講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概括,梳理提綱: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說話——織女下凡——相識織女

      辛勤勞動——老牛留言——織女被抓——牛郎追趕——隔河相望

      (四)作業

      1、際觀察星空,查閱搜集有關星空的圖片資料,找一找天河、牽牛星、織女星。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讀課文,積累詞語,將找出的好詞填寫在空著的“詞語花籃”上。

      2、二次默讀,回憶第一節課的內容,在書上標注提綱,然后小組交流補充。

      (二)復述故事

      1、練習復述故事,想想怎樣復述得更有條理?

      【讓學生自己總結按照提綱復述的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2、小組里復述故事,推薦代表在全班復述。

      【一定注意讓每個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老師要參加到小組中傾聽學生的復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鞏固延伸

      1、你喜歡牛郎織女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為什么能流傳下來,家喻戶曉?

      【感悟到課文贊揚了牛郎織女勤勞、善良的品質和他們真摯的感情,它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關牛郎星、織女星的資料。

      (四)作業

      1、把牛郎織女的傳說講給別的小朋友聽。

      2、查找其它美麗的傳說故事。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理念】

      1、對故事主題的探尋。扣住“追求幸福”這一主題,以愛情為切入點,從相愛的原因、受到的阻撓、對愛的堅守等方面梳理出問題,層層深入,帶領學生從整體上觀照課文。話題比較有沖擊力,有挑戰性,能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

      2、對表達方法的探究。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來閱讀民間故事,結合具體的文本向學生介紹關于敘事和伏筆的文學知識,學生的感性經驗借助專門的名詞術語,形成了理性知識。給學生新的知識點,高于學生目前知識水平的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是個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評。感受牛郎織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壞者;分析民間故事中老牛和喜鵲意象。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組成的詞語。

      2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1、通讀課文,從跌宕起伏的情節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摯情感。

      2、反復研讀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激發牛郎織女凄慘遭遇的同情和對象征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學準備】

      1、查找和積累有關課文教學的各種資料,正確解讀文本,尋求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2、制作教學課件。學生準備:搜集整理有關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資料,做好前期的閱讀工作,為正確解讀文本提供保證。

      第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 成人熱門話題導入課題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激發興趣入手導入課文的學習。這也就是開發學生的生活資源為課程的學習服務的理念在支撐著教學預案的設計】

      問題搶答:中國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1、老師為什么要向同學們問這樣一個問題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師的心

      看誰是老師的知音。師:情人節好啊!它可以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再像牛郎織女那樣“隔河相望”。

      2、板書課題:13、牛郎織女師生交談中解題:同學們,你們從課題上能得到哪些信息,產生哪些聯想?讓你的大腦中產生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

      3、(思考、討論、交流)

      二、師生共同小結:

      課文以“牛郎織女”為題,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與“織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與“牛”有關,與“織”相連,寓含了他們是勞動人民的范疇。

      三、初讀清障,理清情節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人物:牛郎 老牛 織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掙 扎 洶 舔 拽

      新詞: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掙扎 波濤洶涌

      2、自主識字,讀寫結合。

      小組合作探究,讀準字音,巧記字形,書寫生字。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A、互相指讀生字,讀準字音;

      B、根據字形特點巧記字形,交流評價各人的記憶要訣。

      C、分析生字的結構特點,說說生字書寫中的要點和難點,嘗試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正音和書寫。

      D、“嫂”是平舌音;“棚、掙、洶”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掙、扎”是翹舌音。

      1、輕聲讀課文,反復讀新詞,長句或難讀、易讀錯的句子。對于讀錯的詞句畫出來小組研讀或匯報老師解決。

      2、師生共同解決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將課文讀正確。

      四、粗讀課文,理清故事的情節線索。

      問題引領,激發學生尋求故事的大概情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同學們自讀課文,動筆畫出文中故事的情節發展草圖或文字概括,在小組交流,向老師陳述。

      1、自讀全文,思考故事的情節;

      2、匯報閱讀成果,說說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話來陳述。

      五、課外細讀課文,準備匯報刻畫人物形象的詞句和表達人物心情的重點詞句。

      板書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 敘事

      織女:心靈手巧 伏筆

      追求幸福

      牛郎:勤勞善良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關詞語造句。

      觀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牽牛星、織女星,將觀察的經過寫成一篇短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導入:

      指名復述主要內容。

      牛郎織女后來的生活怎樣了呢?(揭題)

      初讀指導:

      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說說各個自然段主要內容。

      檢查自讀情況:

      朗讀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說說各個自然段主要內容。

      學習第一段:

      指名朗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從語言文字中體會牛郎織女“日子過得極美滿”。(男耕女織、辛勤勞動、生兒育女)

      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學習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發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講了什么話?

      老牛講話時的神情怎樣?

      有感情地朗讀老牛的話。

      老牛死了,牛郎和織女心情怎樣?

      小結:

      善解人意的老牛離開了牛郎,分手前還留下了“把我的皮剝下來留著,碰到緊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話語,也給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織女打下了伏筆。

      布置作業:

      完成文后習題2,指導書寫。

      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第三段:

      牛郎織女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織女有時也會發愁,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織女下嫁人間有何表現?

      默讀第3—5自然段,劃出描寫王母娘娘神態的句子。

      1、王母娘娘更是氣得暴跳如雷,發誓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

      2、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帶領天兵天將闖進牛郎家里,來抓織女。

      3、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兩個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著織女,一起飛向天空。

      4、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劃,霎時間,牛郎的面前出現一條天河。

      5、通過王母娘娘的舉動,可以看出她是個怎樣的人?

      6、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讀出對不講骨肉親情、心狠手辣的專制者的憎恨之情。

      7、默讀第3—5自然段,劃出描寫牛郎與織女的句子。

      A、“織女一邊——————一邊——————”朗讀體會織女不愿離開人間,不愿與親人分離的痛苦情感。

      B、“牛郎———————趕緊——————一出屋門就——————”朗讀體會牛郎的心急如焚。

      8、有感情地朗讀3—5自然段。

      9、第三段講了幾層意思?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小標題。

      A、知道下落,發誓抓回。

      B、闖入家里,抓走織女。

      C、心急如焚,攜子追趕。

      10、根據小標題說說這段課文的內容。

      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6、7自然段,思考這兩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想象:牛郎織女隔著天河相望,他們會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時又會說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課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總結課文:

      1、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織,日子美滿——老牛訣別,忍痛剝皮——王母知情,發誓追回——闖入家里,抓走織女——心急如焚,攜子追趕——劃出天河,牛郎被攔——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鵲搭橋,一年一見”的順序復述課文。

      布置作業: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時間——

      2、觀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牽牛星、織女星,將觀察的結果寫下來。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讀懂課文,感受人物特點,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激情導入(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這個流傳千古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這個故事已經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指生談談。

      2、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故事的字里行間,去細細品味人物以及故事所要表達的感情。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品味人物性格,感受織女之決

      1、請同學們先自由讀課文1至7自然段,邊讀邊用詞概括人物性格特點,劃出“織女之決”最能打動你的一句話,然后想:這兒的“決心”何意?織女為什么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假如你是仙女們中的一位,你會怎樣勸織女?先自學,再小組交流,做好交流準備。

      2、出示:“織女見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

      你讀出了什么?(織女要留在人間的決心很大。“決心”變紅)

      3、“決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拿定主意。”(出示:拿定主意。)

      織女為什么要拿定主意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板書:心地善良)

      4、我們來看前文“交談中,牛郎明白了織女的身份,織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織女是什么身份?(王母娘娘的外孫女,高貴的公主)

      牛郎又有什么遭遇?(父母早逝,貧窮困苦)

      5、一個高貴的公主嫁給一個身份卑微、窮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著什么?會有什么后果?(貧窮、勞苦、卑微、懲罰、甚至付出生的代價)

      6、姐妹們,好好勸勸織女吧。(練習說話)

      (1)織女啊,我們私自下凡,已經違反了天規,你若私嫁凡人那可是死罪,王母娘娘可是心狠手辣呀,她決不會饒你,說不定還會丟了性命呢,還是跟我們回去吧。

      (2)你看牛郎那么窮那么苦,沒爹沒娘,哥哥嫂嫂待他又不好,你嫁給她會過上好日子嗎?我們還是回天庭享受榮華富貴吧!

      (3)你也要替我們想想。你被發現了沒關系,我們也會被你連累的呀。

      (4)織女啊,如果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你會被打入大牢的。

      7、謝謝大家,其實啊,你們都說到織女的心里去了。她也擔憂,她也害怕啊,但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同學們,這是怎樣的決心哪?(把榮華富貴甚至把生死都置之度外的決心)這樣的決心又是怎樣的讓我們感動。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織女見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

      三、體會愛情之美

      1、師生接讀——“從此,牛郎在地里耕種,織女在家里紡織,兩個人辛勤勞動,日子過得美滿。”

      老師這兒有一段黃梅戲的唱段,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象,他們的日子過得有多美滿嗎?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如一個耕種一個織面,一起做家務,一起吃飯,一起看星星,郊游)

      2、三年過去,他們已是相濡以沫,三年后,他們又有了一兒一女。生活過得——美滿。(“挺“字變紅)我覺得這里該換成"好"美滿才對,你是怎么理解這個“挺”字的。(畢竟他們家還是窮,但兩人無拘無束,活的美滿。)師:看,作者用詞多么準確。

      3、追求愛情的他們,日子雖苦,心里也甜哪。讓我們懷著對這份美滿的憧憬,深情的祝福他們吧。一起讀5、6兩節。再接讀第7小節。

      四、任務二: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織女之痛,感情之貞

      人說,天上一天,人間三年。西王母醒來的那一刻,災難便降臨了。聽同學朗讀課文8—10自然段:

      1.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些詞可以體會到?先自學,然后組內交流,做好全班交流準備。

      板書:王母之狠(你從哪里體會到王母的`狠?)

      引導學生抓住動詞體會王母之狠——跳、闖、推、拽、拔、劃

      牛郎之急(你是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心急如焚、心如刀割

      織女之痛(掙扎)

      體會寫作方法的運用:恰當地使用動作、心理描寫能使人物形像更生動、豐滿。

      (1)“痛”可以組成哪些詞?(板書:悲痛、傷痛、痛恨)

      (2)織女“悲痛”的是什么?(與親人離別)

      真是“回頭不見親人面,云也落淚風也悲。”但是,不管忍受多么大的痛,織女卻始終沒有后悔過。誰來讀:

      織女:縱然把我剁成泥,

      心與人間不分離。

      縱然把我化成灰,

      織女還是牛郎妻。

      人間天上拆不散,

      天上人間比冀飛。

      (3)織女“痛恨”的又是什么?(無情的外祖母)王母娘娘為什么這樣絕情?(無情的天規、封建禮教)

      1.讓我們把王母的狠,牛郎的急,織女的痛全部放到文章中去讀。

      (齊讀8—10節)

      2.接讀,出示——從此以后,牛郎在天河這邊,織女在天河那邊,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天河兩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1)“日子久了”,到底有多久?(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甚至永遠)你從這個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板書:忠貞不渝

      (2)就在岸邊等,哪怕把我便成隕石,哪怕把我變成星星,我也要和她隔河(相望),這是牛郎對織女的(決心),也是織女對牛郎的(決心)

      (3)同學們,在字典中“決心”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堅定不移的意志。(出示意思)

      3.他們的堅定不移的意志,他們忠貞不渝的感情終于感動了上蒼。

      學生接讀出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每逢這一天,喜鵲確實比平時少了許多,據說,它們都到天河那搭橋去了。

      4.示圖:這是一座喜鵲搭起來的橋,快看,多美的橋啊!牛郎和織女踏上鵲橋相會。想想,兩個人一年才能見一面,織女會對牛郎說什么?

      (1)牛郎啊,你最近過的好么?你又當爹又當媽帶著兩個孩子太辛苦了。

      (2)織女啊,我們一年才見一次,我真是太想你了。孩子們也都想著你,每天晚上都喊著媽媽媽媽呀……

      5.縱然每年只能相聚一次,縱然千言萬語來不及傾訴,縱然漫漫長夜孤獨而難熬,他們卻始終相信,出示: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五.檢測導結:《牛郎織女》是一則民間傳說故事,每一則民間傳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這個故事表達了善良的勞動人民對( ),還表達了對破壞美好生活專制者的( )。

      六.布置作業

      1、將《牛郎織女》講給低年級的同學聽。

      2、《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和《牛郎織女》并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去讀一讀這些故事,感受中國古代民間文化的魅力。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5

      一、課文導入:

      民間每個節日所不同的習俗,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出示:請同學們為它們連線:

      七夕節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七月初七賞月吃月餅

      元宵節九月初九拜月乞針線

      中秋節八月十五看燈吃湯圓

      “現在同學們知道了,每個民間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為什么會不一樣呢?這可跟他們產生的緣由有密切的關系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們之中的一個:七夕節的由來。”

      二、人物認識:

      放下一張幻燈片:課文中的插圖,讓同學們觀察,圖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紹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織女。

      三、介紹文體:

      《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是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五、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課文主要內容并提出質疑:

      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

      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學生丙: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丁: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六、分析探究:

      老師與同學共同分析課文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答案允許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1)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2)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應該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我認為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過“兩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

      (4)牛郎的童年是與牛在一起的。通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說他是勤勞的孩子。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1)長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干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

      (2)哥嫂怕他分遺產,于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這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才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才會安了家。

      (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織女聽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

      (3)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干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課文小結:

      這節課我們從思想、感情、情節等方面分析了課文,初步了解了民間故事的一些特點,展示了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業。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準備:

      課前查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牛郎織女,誰說說這篇課文講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的什么故事?(愛情故事)牛郎生活在人間上,織女生活在天上,你覺得天上人間的愛情會是怎樣的?

      2.明確目標: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牛郎織女的生活,去感受他們的愛情故事,看大屏幕,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3.預期效果:大家已經對這個故事很熟悉了,相信這節課我們會有更加獨特的收獲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再讀課文,深入理解內容,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升華主題思想。

      1任務呈現:出示任務,讀一讀

      2自主學習

      A牛郎、織女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為什么會結為夫妻?瀏覽或速讀1-7自然段,思考。

      盡管愛的路上會有坎坷和崎嶇,但是牛郎和織女還是相愛了,他們互相欣賞、傾心、愛慕,除了這些他們還有共同之處,那就是(追求幸福),請大家學習課文,體會他們是怎樣相愛的?怎樣走到一起的?你發現了怎樣的牛郎和織女?

      2.默讀課文8-10自然段,體會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

      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牛郎和織女哪怕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表現得堅強不屈。他們的愛感動了天,感動了地,感動了萬物,看,喜鵲來了,他們來干什么了?

      3.朗讀11、12自然段,想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他們會想什么?七月初七他們鵲橋相會會說什么? (2分鐘)

      3展示交流

      牛郎:勤勞善良 織女:心靈手巧 老牛:知恩圖報

      多么美滿的生活,多么純真的愛情,男跟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但是天有不測風云,遇到了什么困難?

      一(1—2)牛郎是個孤苦伶仃的窮孩子,與老牛相依為命

      二(3—5)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并結為夫妻

      三(6—7)牛郎與織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老牛死了

      四(8—10)王母娘娘抓走了織女,牛郎帶著孩子追趕,用玉簪劃出一條天河將他們隔開(高潮)

      五(11—12)牛郎織女從此隔河相望,只能在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在鵲橋上相會

      任務二:根據內容,復述故事。

      (1)生活很苦,人稱牛郎。

      (2)照看周到,老牛親密。

      (4)來到森林,見到織女。

      (3)老牛說話,指點機會。

      (6)男耕女織,日子美滿。

      (9)闖入家中,抓走織女。

      (7)牛郎喂牛,老牛訣別。

      (5)相遇相知,結為夫妻。

      (8)王母知情,發誓嚴懲。

      (10)心急如焚,追趕被阻。

      (12)喜鵲搭橋,一年一見。

      (11)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三、檢測導結

      1.請大家說說“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有哪些?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

      《孟姜女》

      《牛郎織女》

      2.課外鏈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描述了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發世間女子離別相思之情。

      3.寫感受

      學完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從文章內容情節、思想感情,以及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燦爛輝煌等等方面來抒發你們的感受。也可以試著對故事進行改寫。請把你們最想說的和最想做的寫下來。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

      3、感受人物特點,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

      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難點:

      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為之奮斗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講故事了。播放《喜鵲搭橋》的對話。

      2.課前回顧:

      本文體裁是什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指群眾集體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并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

      這些故事大都具有鮮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并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探究故事:

      (從民間故事的特點入手)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簡單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孤苦伶仃 結識織女 生活美滿 不幸降臨 鵲橋相會)

      (二)鮮明的人物性格

      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2.你對故事中的各個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對話,你想對————說——————。

      (三)豐富的想象力

      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現實的想象的內容。

      (四)表達的情感

      師生共同總結。

      三、結束: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并呼吁學生仰望星空,許下心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四、作業布置:

      把《牛郎織女》講給家人聽,并閱讀一則其它民間故事,來校講給同學聽。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偎、衰”等9個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點詞語。

      2.快速默讀課文,掌握主要情節,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感受它們的魅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偎、衰”等9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快速默讀課文,掌握主要情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了解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感受它們的魅力。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他們在老牛的指點下,終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們還會經歷哪些事情呢?

      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板書:牛郎織女(二))

      二、初讀感知,解決生字詞。(課件出示3)

      1.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牛郎織女在人間的生活是怎樣的?

      3.除了這兩個人物外,還有哪些人對情節的發展影響很大?

      板書:老牛、王母

      4.找找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王母——織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親密伙伴

      牛郎、織女----親密愛人

      板書:牽手——分離——相會

      三、感受人物形象(課件出示5)

      1.牽手

      (1)自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織女過著怎樣的幸福生活,品析織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總結:他們生活幸福,美滿。

      板書:織女:善良勤勞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結: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間的距離,那么織女對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這條鴻溝,讓一切變成可能。到這里,你是不是想對這兩人說點什么?

      (課件出示6)

      (贊嘆、欽佩、祝福)

      (2)閱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段的作用。

      生交流、匯報:

      這段描寫了老牛的去世,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趕織女做鋪墊。

      (課件出示7)

      2.分離

      自讀課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聯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課件出示8)

      生總結,交流:

      板書:王母:冷酷自私、兇惡霸道、法力無邊惡人當道,大好姻緣就這么被硬生生地拆開了。

      反過來想想,牽手和王母有沒有關系?面對惡勢力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可以被擊垮、屈服,也可以開出絢麗的花朵。但我們面對這么兇惡的王母,真的很氣憤。

      讀課文,說說此時想說點什么?

      (課件出示7)

      (對王母的氣憤,對牛郎織女的同情、祝福)

      3.相會

      閱讀5—8自然段,思考:牛郎織女被天河隔開,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每年七夕見面?(課件出示9)

      生讀課文,總結,并回答。

      雖然牛郎織女被天河隔開,雖然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但是織女不死心,進行了抗爭,就連喜鵲也被他們感動。綜合這些原因,牛郎織女每年七夕會見面。

      還好,喜鵲知道了他們的渴望,前來幫忙。七夕佳節,是中國情人節,你是不是覺得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更浪漫?

      四、質疑,深化

      1.質疑:為什么牛郎披著牛皮能上天,可是卻過不去天河?(課件出示10)

      2.出示“神話定義”。(群眾集體口頭創作,情節曲折動人,歌頌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美好的感情,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照定義說說看法。(不合情理之處不必深究,因為那是群眾集體口頭創作的;情節曲折動人正是它吸引人之處;表達著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因為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人們身心都極不自由。)

      3.為什么要設計王母這個人物?

      (課件出示11)

      (黑暗勢力,封建社會的現實;反襯織女的勇敢,這段愛情的可貴。)

      4.為什么牛郎織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爭不過,只能表達渴望。

      (板書:想象基于現實。)

      (課件出示11)

      五、小結:

      牛郎織女流傳千古,表達著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無論社會怎樣變遷,這是永恒不變的。

      六、拓展延伸

      這個故事古而有之,在許多文藝作品里都有表達,但總在不斷地變化。讀一讀《迢迢牽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變化。

      【板書設計】

      牛郎織女(二)

      織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王母:冷酷自私、兇惡霸道、法力無邊

      想象基于現實。

      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在讓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收到較好的效果。

      2.我注重對人物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來把握人物形象。同時,通過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引導學生把握神話故事的特點,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神話故事,也要基于現實這個特點。

      美中不足的是,對牛郎織女幸福生活的學習中,我一帶而過,沒有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導致一些學生對這部分印象不深刻,從而影響對人物、情節的理解。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了解民間故事幻想奇麗、情節動人的特點;掌握“棚、咧、梭、釀、腮、偎、眶、礁、拗”等字。

      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閱讀、分析和復述民間故事,注意敘述語言的正確運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為之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學會閱讀、分析、復述民間故事。

      2、難點:對本文中神話手法的理解。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民間故事及其特點。

      2、掌握“棚、咧、梭、釀、腮、偎、眶、礁、拗”等字。

      3、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牛郎織女這個故事流傳了幾千年,人們對這個美麗而辛酸的故事非常喜愛,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美麗的故事。

      (二)幻燈出示牛郎織女的圖片,請一位學生簡要介紹圖片內容。

      (三)幻燈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進行字詞教學。

      給下列字注音:

      棚()咧()梭()釀()

      腮()偎()眶()礁()拗()

      解釋詞語:

      戀戀不舍:形容舍不得離去。

      相依為命:在困難的環境里互相依偎著過活。

      富麗堂皇:華美壯麗、氣象宏大。

      拗不過:無法改變。

      (四)了解民間故事及特點:

      民間故事是一種立足于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口頭文學作品,由于它反映勞動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廣泛地流傳在人民群眾之中。

      特點: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五)聽課文錄音,思考:全文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這就算安了家”)寫牛郎的悲慘遭遇。

      第二部分(從“一天晚上”到“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邊的山坡上”)寫牛郎和織女的追求。

      第三部分(從“再說天上”到最后)寫專制的王母娘娘拆散牛郎一家和牛郎織女勇敢的抗爭。

      (六)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復述故事情節。

      (七)課堂練習:

      什么是民間故事?它有哪些特點?

      (八)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3次,完成課后練習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二)全班匯報。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長大后,哥嫂怕他分遺產,于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固。)

      4、織女是個怎樣的人?(織女是個渴望自由的人,是個善良的人,還是個受苦受累的人。)

      (一)講讀第一部分。

      1、牛郎的哥嫂是怎樣虐待牛郎的?

      明確:叫牛郎吃剩飯、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哥嫂獨占父親留下的家產,把他趕出了家門。

      從牛郎被歌嫂虐待的情節中,可以看出態度的丑惡和人情的淡薄。

      2、牛郎和老牛的親密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吃的草干凈,喝的水干凈,牛身上干凈、牛棚里干凈”,對牛精心飼養、關懷備至。

      老牛對牛郎明白理解,對牛郎的哼曲、說話、商量事情等都能了解。

      寫老牛和牛郎的親密關系,既反襯了牛郎孤苦無依的苦悶,突出牛郎命運的不幸,又表現了牛郎善良、勤勞的品質,為下文牛郎與織女的結合得到老牛的幫助埋下伏筆。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文中第十段是插敘,有何作用?

      交代了織女的身世、遭遇和向往。

      2、課文是怎樣描寫織女對人間生活的喜歡?有何作用?

      明確:課文有一個排比句,渲染織女對勞動、家庭和鄉村景物的喜歡,表明她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和滿足,這樣寫與織女在天上沒有自由、沒有幸福的遭遇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三)分析第三部分。

      默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以下問題(幻燈出示)。

      1、這一部分作者寫了哪四層意思?

      先寫王母娘娘下凡捉拿織女;次寫牛郎披上老牛的皮上天追趕;再寫被王母娘娘畫下天河阻隔,最后寫牛郎織女爭得“鵲橋相會”的權利。

      2、牛郎聽說織女被抓走,采取了哪些做法?

      急趕回家,披上牛皮,挑著孩子,追上天去。

      3、王母娘娘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專制、兇狠、殘暴。

      4、用一句話概括這部分的內容。

      寫牛郎一家被王母娘娘拆散和牛郎織女勇敢的抗爭。

      (四)課文內容小結。

      (五)布置作業:

      思考牛郎織女、王母娘娘、天河的象征意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歸納主題思想。

      2、了解課文的藝術特色。

      3、進一步理解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教學過程]

      (一)理解人物的象征意義。

      牛郎織女:勞動人民的典型。

      王母娘娘:封建統治者、封建勢力的代表。

      天河:封建統治者用來迫害、壓制勞動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二)了解這篇民間故事的藝術特色。

      1、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

      (1)情節:織女逃離天宮與牛郎結為夫婦,王母娘娘畫簪為河,牛郎織女化為星星,“鵲橋相會”等。

      (2)人物:王母娘娘、織女、眾仙女、天兵天將,都是幻想中的神話人物,他們既有“神”的特點,又具有人的感情,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3)動物:老牛會說話,喜鵲能搭橋。

      2、鮮明的對比手法。

      織女在天上機房里的勞累、拘禁和婚后的溫馨、幸福。

      兄嫂對牛郎的冷遇和老牛對牛郎的同情。

      老牛對牛郎的關切、幫助、成人之美和王母娘娘對織女的冷酷、兇狠、破壞美滿姻緣。

      3、語言通俗流,描寫細致,充滿感情。

      (三)概括中心思想。

      通過牛郎織女悲歡離合遭遇的記敘,揭露了封建勢力的專制、殘暴,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四)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

      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口語化。

      (五)課后練習輔導。

      練習二:

      1、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向往和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

      2、象征意義見教案。

      (六)課堂練習:

      寫出牛郎織女、王母娘娘、天河的象征意義。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樂于和同學交流對故事中人物的認識與評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圍繞這兩顆星,我國勞動人民為它們創作了一個凄婉動人的故事——《牛郎織女》。這個故事被譽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資料。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葉圣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劃出文章各段表示時間的詞句,試著理解該段大意。

      3、學生匯報。

      板書:

      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黃昏一天一天從此以后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請同學們試著用自己的一句話簡單講述該段大意。

      (一)小組內交流。

      (二)全班匯報。

      五、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六、作業

      書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趣。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從相識、被迫分離到一年一次鵲橋會的全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

      二、逐部理解,深入體會。

      1、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板書:

      鵲橋相會

      ↗

      織女被抓

      ↗

      相識→結婚→生兒育女→老牛訣別

      2、你能夠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點詞句來概括一下故事的內容嗎??

      (指導學生抓住各段的重點詞句來概括一下故事的內容)

      3、教師引導:故事中的角色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你們喜歡這則故事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業:

      收集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再用筆記下來。

      板書設計:

      鵲橋相會

      ↗

      織女被抓

      ↗

      相識→ 結婚 → 生兒育女 → 老牛訣別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點男耕女織 話別留皮 趁機抓走 鵲橋相會

      照看老牛周到 相識成婚幸福美滿 天河相隔

      教學反思:

      1、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對文章的細節,如“披上的牛皮沒有能量,怎么能夠把他們三個人帶上天空呢?”“為什么不能夠從天河上飛過去?”“披著牛皮飛不過天河,為什么喜鵲能夠飛過?”等產生質疑,說明學生對民間傳說并不夠了解。

      2、讓學生收集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再用筆記下來,但學生囿于條件所限,無人給他們講,也鮮有接觸的機會。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06-29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04-08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01-14

    關于《牛郎織女》教學設計08-04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模板05-26

    《牛郎織女》的教學設計范文02-11

    《牛郎織女(一)》教學設計05-07

    牛郎織女(二)的教學設計05-07

    《牛郎織女(一)》教學設計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