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0 15:54:0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白楊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楊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楊教學設計(通用5篇)

      白楊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蘊含于工具性之中,沒有工具性就沒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華,沒有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去了靈魂。閱讀教學要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學習和發(fā)展語言,挖掘人文性和審美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思路、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tǒng)一,同步進行,重視引領(lǐng)學生縱橫聯(lián)系,挖掘內(nèi)涵,有效地體會文中寓意。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nèi)在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zhì)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查閱關(guān)于新疆建設兵團的資料,了解當時的艱苦條件和勞動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白楊樹的“外秀”

      1、情境導入(向?qū)W生展示了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圖畫),教師描述:“看,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涼呀!然而,那高大挺秀的白楊引人注目,給大戈壁大來了生機與希望,也給旅客帶來了快慰與喜悅。”

      2、按要求預習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認識生字,指導書寫“疆”和“陷”。

      (2)檢查朗讀,匯報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找出三個問句,理清課文思路。

      【設計意圖:直觀的圖畫,形象的描述,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仿佛把他們帶到了人煙稀少的大戈壁,使學生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學習下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達到“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效果。同時,重視預習與書寫的指導,突出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

      二、研讀,品析白楊樹的“內(nèi)秀”。

      1、默讀,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語句,體會樹的形象

      2、交流匯報,重點指導。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理解“從來就這么直”,體會白楊樹的外在特點“高大挺秀”。

      (2)理解“哪兒……哪兒……”,體會白楊樹的適應能力強。

      ①想象說話:城市需要白楊樹,它就 ;鄉(xiāng)村需要白楊樹,它就 ;公園需要白楊樹,它就 ; 需要白楊樹,它就 。

      ②朗讀第1自然段,看關(guān)于戈壁灘的課件,體會白楊樹的生長環(huán)境非常惡劣。

      (3)理解“不管……不管……都……”,體會白楊樹不怕困難的精神。

      寫話:遮天蔽日的風沙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滔滔不絕的洪水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持續(xù)數(shù)月的干旱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 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

      (4)有感情朗讀,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

      【設計意圖:“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兩個句式歸納出白楊的特點,并相機用這兩個句式練說話;學生理解了白楊的象征意義后,再帶著對邊疆建設者的崇敬與愛戴去寫話,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最后讓學生暢談“你父母對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實現(xiàn)它?”從而潛移默化,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1)設問:爸爸的心孩子懂得嗎?他表白一顆怎樣的心?

      (2)默讀第13自然段,思考:爸爸有一顆怎樣的心?

      (3)補寫: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

      提問:從這個寫話中,體會到什么?

      (4)有感情的朗讀,再次體會爸爸的心。

      【設計意圖:由于時代間隔,現(xiàn)在的學生很難理解文中“爸爸的心”。為突破難點,應采用補充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中,挖掘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也就是白楊的象征意義。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扎根邊疆的心愿,讓他們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xiàn)代化的城市和鄉(xiāng)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tǒng)一,可收到一舉數(shù)得之效。】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1)默讀,思考: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2)說話:假如你是其中一個孩子,你會對爸爸說什么?

      三、聯(lián)想,由樹及人升華形象

      1、思考:爸爸僅僅是贊美白楊樹嗎?

      2、他還贊美了誰?這些人和白楊樹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結(jié):有多少邊疆創(chuàng)業(yè)者,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yè),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次來成都參加教學活動的新疆代表隊14人中就有13人是從全國各地到新疆去的。新疆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無數(shù)的“白楊樹”。正由于有了這些“白楊樹”,我們的祖國才變得越來越越繁榮,越來越強大!

      【設計意圖:聯(lián)想結(jié)課,由白楊聯(lián)想到無數(shù)邊疆建設者,由邊疆建設者聯(lián)想到各地的建設者,由文中的小白楊聯(lián)想到自己,在學生的無限遙想中教學戛然而止,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

      四、拓展:尋找身邊的“白楊樹”

      1、描寫一種事物,如粉筆、菊花……夸夸像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wèi)者。

      2、推薦閱讀《白楊禮贊》、《荔枝蜜》、《松樹的風格》。

      白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xiàn)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

      爸爸看見幾棵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浮起微笑,實際上是為建設邊疆后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課前準備】

      白楊、戈壁灘的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

      2、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

      ⑴聯(lián)系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⑵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注意:

      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義。

      字音易錯的:清晰。

      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qū)別。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荒涼、寸草不生、貧瘠……

      2、讀一讀你剛才所劃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⑴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huán)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⑵朗讀:

      大戈壁這么荒涼,環(huán)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wèi)士一樣守衛(wèi)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

      (贊美、驕傲的語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

      四、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爸爸僅僅是在贊揚白楊嗎?他的話中似乎還有更深的含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聽錄音,看看在腦海中浮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

      2、為什么會感受到白楊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涼,寸草不生,而白楊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滿眼沒有綠意的戈壁上,白楊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楊,有什么感受?引讀第一段。

      (體會“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當哥哥和妹妹在議論白楊時,什么問題使爸爸變得嚴肅起來(默讀4~13節(jié))?

      三、理解研讀,深悟課文

      1、找到爸爸說的話,弄清有幾句,并想想這幾句概括了白楊的什么特點,請一名學生朗讀并一同歸納,板書:

      枝干挺直

      白楊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2、默讀:

      把表現(xiàn)白楊生命力強的詞語勾劃出來,理解這三句話怎么表現(xiàn)白楊生命力頑強的。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

      4、體會句群關(guān)系,重點讀第三句。

      5、換人稱讀:

      用爸爸的話來贊美白楊。把“它”換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把16和14節(jié)對比著默讀,爸爸要表達什么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從需要、扎根邊疆、無私奉獻。

      7、默讀最后一段話,想想爸爸為什么開始沉默,后來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實現(xiàn)嗎?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適應那里的艱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楊一樣很頑強地生活下去。

      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四、縱覽全文,體會中心

      1、我們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楊的品質(zhì),那么現(xiàn)在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⑴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⑵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們一樣為邊疆出力,一樣建設邊疆。

      ⑶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楊一樣頑強,不怕困難。

      ⑷……

      2、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句子。

      五、拓展練習

      1、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帳篷》。

      3、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一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wèi)者。

      白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晰 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guān)大戈壁的錄像片。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 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 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jié)構(gòu)

      1. 學生試著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 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分段并說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 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 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 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么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 是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問難

      六、練習用段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 現(xiàn)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huán)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后升華到對在那里生活的建設者的了解。)

      3. 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發(fā)表看法:(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huán)境很惡劣。這里用惡劣的環(huán)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diào)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4.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爭論的呢?

      大戈壁這么荒涼,環(huán)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wèi)士一樣守衛(wèi)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

      分角色朗讀4-12自然段。

      二、課件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句讀講

      1.“這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

      “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高、直)

      2.“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fā)牙、長了粗壯的枝干。”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請畫出來。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后交流)

      生:這里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對白楊產(chǎn)生什么感情?(崇敬)

      那么,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白楊樹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設計意圖: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的問題,而且熱情贊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課文是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提煉出“高”“直”這一白楊樹的外形特征 )

      過渡: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三、引讀討論14自然段:

      1.“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2”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3.“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問:孩子們不知道新疆那么荒涼,爸爸媽媽為什么去新疆工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帶他們?nèi)バ陆x書?到底是為什么呢?

      同學再讀第14小節(jié),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的三個“只知道,”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經(jīng)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fā)芽、成長呢?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含著的意思

      質(zhì)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請學生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白楊:哪兒需要,哪兒生根,不管風沙雨雪干旱洪水(堅強)。

      爸爸:邊疆需要,扎根邊疆,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堅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五、總結(jié)課文,升華中心

      請學生用文中的重點詞語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哪兒……哪兒……”。

      “不管……不管……總是……”

      堅強 白楊 邊疆建設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

      七、作業(yè)

      1.抄寫課后詞語。

      2.練習背誦課文。

      白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2、讓學生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其生存的環(huán)境,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和培養(yǎng)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3、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4.適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達到拓展的目標。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通過分析重點字詞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爸爸對白楊稱贊的那一段話的真正含義。引導學生學習白楊一樣的品質(zhì)。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語言引導)

      同學們,你們知道戈壁灘是怎么樣的嗎?在黃沙滿地的隔壁灘上,有不少“綠色衛(wèi)士”堅守著這塊土地。他們是誰呢?對!他們就是白楊。(板書:白楊)

      二、講解過程:

      1聽課文朗讀錄音,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大意。

      (1)帶著問題聽課文朗讀錄音。問題: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討論后明確答案: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女在去新疆的路上,因看到白楊而引起了一番議論的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從一下幾點出發(fā)幫助學生自學生字詞。

      (1)劃: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

      (2)查:通過查字典了解課文中生字新詞的讀音和詞義。

      (3)講:教師從字音、字形、字義上各有側(cè)重地作重點指導。

      晰xī撫fǔ紹shào傘sǎn疆jiāng陷xiàn

      戈:掌握部首查字法。

      撫: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紹:部首查字法并組詞。

      戈壁:蒙古語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種粗沙、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義,大戈壁是沒有山?jīng)]有水也沒有人煙的地方。

      清晰:界限分明,清楚明了。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表達并說明自己的意思。

      (講解生字詞時要結(jié)合課件設計靈活把握。)

      3、學生默讀課文,分組討論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先小組內(nèi)交流后再派代表說出討論后的答案。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答案:課文可以按記敘內(nèi)容的不同,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總寫大戈壁的“渾黃一體”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的“高大挺拔”的特點。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正望著……”到“……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細寫父親與孩子們對白楊樹的議論。

      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揭露文章寫作意圖,暗示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會在邊疆扎根。

      4.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從字、詞、義等方面認真學習了該課的新生字詞,并初步了解了該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了課文的主要脈絡。

      三、作業(yè):

      (1)用下面的詞語造句:清晰表白渾黃一體

      (2)認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課后的練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后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2、導語: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已經(jīng)帶大家初步認識了守衛(wèi)我國邊疆的白楊樹,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去深入了解白楊的特征,體會它們可愛之處。

      3、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提問學生的形式)

      4、從整體上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

      二、講讀課文(由整體到部分的方法)

      (一)[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1、看圖、聽讀、思考: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白楊樹又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件圖片和課文第一段的朗讀)

      2、邊讀邊思考:在課文中分別畫出描寫大戈壁和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的詞句?(答案: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3、通過解詞析句理解和體會寫作用意(提問和講解)

      (1)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大戈壁的樣子?作者要寫白楊,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答案:渾黃一體、為了說明白楊樹生存的環(huán)境很惡劣,這樣更加突出白楊的堅強。)

      (2)課文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用了“高大挺秀”這個詞而不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立”、“高大挺直”呢?為什么說白楊樹“秀”呢?這樣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因為“秀”字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了白楊的外型是又直又大的,好象一把傘,很美麗!這樣寫可見作者對白楊樹的喜愛贊美之情。)

      4、教師小結(jié):這一部分是總寫大戈壁的“渾黃一體”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的“高大挺秀”的特點。這部分純粹的描寫,沒有加以任何的議論。接下來的部分讓我們看看是父親和孩子們是怎么對白楊樹展開討論的。

      (二)[講讀第二段]

      1讓學生表演對話的部分并思考: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2、表演并討論交流。

      (1)這里的“一位旅客”指誰?這里的“衛(wèi)士”指什么?這句話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展示相關(guān)的圖片)

      (答案:父親;白楊;比擬手法;作者將白楊樹比作衛(wèi)士,生動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對于戈壁灘的重要意義。)

      (2)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說話人的情感并思考:誰說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重點體會父親介紹白楊樹的那三段話)

      (答案:爸爸;兄妹認為白楊就只是種簡單的樹,很直很高大而爸爸則認為白楊樹不僅高大挺秀的樹,還象征著某種精神。)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讀父親的話后提問:白楊最可愛的地方是什么?找出句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并按要求造句。

      (答案: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不管環(huán)境如何惡劣,它都那么堅強。“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

      3、“表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父親是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答案:表白是對人解釋,表達并說明自己的意思。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說明自己也想像白楊那樣建設邊疆。)

      4、教師小結(jié):

      這一部分我們通過學習父親和孩子們的對話,認識到白楊樹可愛的品質(zhì)以及父親對白楊樹的情感,這時候的白楊樹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樹了,它們是守衛(wèi)邊疆的衛(wèi)士,那么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將在下節(jié)課一起來探討一下。

      (三)作業(yè):

      1.背誦父親表白的那段話。

      2.完成課后第2題并思考第3題并預習課文第三段的內(nèi)容。

      (四)板書設計請看最后附的內(nèi)容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第三段,體會父親的情感升華,理解最后的一句話的深層意思。

      2.揭示課文的主旨和掌握本課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

      3.總結(jié)課文。

      4.拓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在大家的共同學習下,我們知道了他們父子討論后的結(jié)果,知道了那像大傘一樣的東西原來就是白楊樹,父親還告訴了我們白楊有什么可愛的品質(zhì),但這時的父親安靜下來了,那究竟上一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二、[講讀第三段]

      1、帶著問題默讀第三段的內(nèi)容,問題: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會想些什么呢?幾棵小樹暗示著誰?這是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為什么這樣寫?(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適當?shù)南胂螅瑫乘裕?/p>

      2、引導學生想想白楊和衛(wèi)士有什么相似之處。

      (注:課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寫了大戈壁的荒涼,也寫了白楊樹的挺秀;寫了孩子們的天真,也寫了爸爸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深沉。作者實則寫物,意在喻人,贊美祖國邊陲建設者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國邊疆建設后繼有人的希望。我們衷心地祝愿: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

      3.教師小結(jié)。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在邊疆工作的父親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白楊一樣駐扎邊疆,服務邊疆。

      4、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總結(jié)全文。白楊樹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城市需要它們,它們就舒展豐姿供人欣賞;農(nóng)村需要它們,它們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風林墻。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了。它們頭頂青天,腳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還是雨雪,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我們也要像白楊樹那樣,哪里需要我們,就在哪里扎根。

      (又回到整體)師生借助板書共同總結(jié)。

      四、拓展:(1)想進一步了解白楊樹的特性,請查閱以下網(wǎng)站:

      (2)假如你是一棵白楊樹,你會選擇什么的環(huán)境生存?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作業(yè):1。用心去留意一下自己身邊有沒有和白楊一樣擁有可愛品質(zhì)的人。如果有,請把他們的介紹一下給大家。

      2.運用借物寫人的方法,寫一寫自己是個怎樣的人。約200字。

      附:板書設計(由于是圖形結(jié)合,所以暫省略)

      白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方法。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做貢獻的高貴品質(zhì)。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過程與方法

      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做貢獻的高貴品質(zhì)。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建設邊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爸爸借白楊表白心跡的三個句子,學習借物喻人表現(xiàn)方法,體會借白楊比喻邊疆建設者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做貢獻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祖國西部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 ,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燦爛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到西部的大戈壁上看看那平凡而又偉大的白楊。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回顧:《白楊》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2、出示問題;這篇課文是專門寫白楊的?實際上寫的是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3、交流。文章表面寫白楊實際寫人。

      4、文中第三13自然段最直接告訴我們文章實際是在寫人。齊讀13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 ,解讀白楊

      一)、車窗外的白楊

      1、這些白楊樹生長在什么地方?

      2、指名朗讀第一段,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樣子,談談你的感覺。

      3、指名讀車窗外的白楊讀出白楊的。

      二)、爸爸眼中的白楊

      1、自由讀爸爸介紹白楊樹特點的話,想想每句話都講了白楊樹的什么特點。

      2、學生交流。

      (1)“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寫出了白楊樹外形高大挺秀的特點。

      (2)“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這句話寫了白楊樹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的特點。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寫出了白楊樹不怕困難,堅強執(zhí)著的特點。

    【白楊教學設計(通用5篇)】相關(guān)文章:

    《白楊》教學設計12-06

    五年級下冊白楊教學設計12-26

    《白楊》教學反思15篇12-20

    白楊教學反思15篇01-29

    《白楊》教案(通用5篇)07-30

    《雷雨》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31

    《元日》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5

    秋天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5

    《愛蓮說》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4

    《畫風》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偷偷要色偷偷中文 | 在线看日本免费a∨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