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4 11:02: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藝術創(chuàng)作;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這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人獨特的人生際遇;深刻認識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荒誕腐朽的本質,激發(fā)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分析《馬嵬(其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特別是詩歌的對比襯托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詩人對唐玄宗的評價,正確評價作者的觀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描述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又這樣敘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楊貴妃被殺的情形,詩歌這樣講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貴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今天我們學習李商隱的《馬嵬》,看看李商隱如何評價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指導: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 不及/盧家/有莫愁。

      2、學生齊讀課文。

      三、分析課文:

      1.學生參照注釋默讀課文,把握詩意。

      2.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提問】本詩以哪一事件為背景,詩中哪幾聯寫這一事件?請同學介紹。

      【明確】馬嵬之變,頷聯和頸聯

      【提問】首聯中用典,寫方士尋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對此態(tài)度如何?

      【明確】似寫玄宗思貴妃心切,其實諷刺唐玄宗癡心妄想。

      【提問】頷聯兩句分別展現了怎樣的生活場景?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明確】“虎旅傳宵柝”寫的是逃難生活的不安適。“虎旅傳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wèi),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虎旅”雖“傳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wèi)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fā)動兵變了;“雞人報曉籌”寫的是宮中生活的安樂,也暗示唐玄宗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但“無復”點出了這一希望已幻滅,“無復”與“空聞”相對,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

      【提問】頸聯運用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意思?

      【明確】“此日”指馬嵬之變這一天,也是楊貴妃的死日。玄宗“當時”七夕與楊貴妃盟誓,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同駐馬”的時候,結果又如何? “七夕笑牽!笔菍π诿詰倥、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牽!睂φ铡傲娡v馬”,兩相映襯,就表現出了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誕,哪有“此日”的離散?

      【提問】尾聯中運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對比,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寵愛的'妃子,而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卻有更美滿的婚姻,這一對比引人沉思,發(fā)人深省。

      【提問】詩人借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所興何感?(詩人的寫作意圖)

      【明確】批判唐玄宗沉湎女色、荒誕誤國,也是以史為鑒,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教訓。

      【提問】本詩在章法結構上有何特點?

      【明確】用倒敘手法,先說尋仙,后說兵變一事。頸聯也是倒敘,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說,駐馬之事后發(fā)而先說。

      【提問】從對偶上看,這首詩也頗為后人稱道,請同學們分析詩歌的巧對。

      【明確】對偶最整齊的是中間兩聯!翱章劇睂Α盁o復”,“虎旅傳宵柝”對“雞人報曉籌”;“此日”對“當時”,“六軍同駐馬”對“七夕笑牽牛”。最妙的是其中的“六軍”對“七夕”,“駐馬”對“牽!,這是兩組借對,所謂借對,是指形式上相對,內容上不屬于一類,而且往往相去甚遠的對子。“駐馬”是指軍隊停滯不前,而“牽!眳s是指牽牛星,不是牽著牛走的意思。唐宋以后,律詩對偶往往以借對為高,借對往往富于幽默風趣。

      四、對比鑒賞:對比杜甫《詠懷古跡(其三)》和李商隱《馬嵬(其二)》,總結詠史懷古詩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樣的特點?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

      藝術特征:1、“詩”與“史”的結合:用典,雙關 2、“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借古詠懷)3、“古”與“今”的結合:虛實結合,對比,反襯

      思想感情:多感慨個人命運,抨擊社會實質。 具體為:1、國家——國運衰微,國土淪喪(多為宋朝) 2、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驕奢淫逸

      3、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滄桑 4、古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

      五、作業(yè)布置:背誦詩歌

      六、板書設計:

      對 比

      倒 今:尋仙為妄 —— 死別是真

      敘 昔:軍中逃難 —— 宮中

      馬嵬賜死 —— 長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 百姓可全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07-30

    《李商隱詩兩首馬嵬》教學設計08-04

    《李商隱詩兩首馬嵬》教學設計范文08-04

    讀李商隱《馬嵬》作文11-10

    《馬嵬·其二》詩詞鑒賞07-25

    關于《馬嵬》李商隱唐詩鑒賞11-02

    馬嵬二首_李商隱_原文及賞析10-18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案08-05

    課文《李商隱詩兩首馬嵬》教案范文08-04

    溫庭筠 馬嵬驛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V嫩草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色男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