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比賽》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2 19:04: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騎牛比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2篇)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述課文的故事。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高超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艱苦練習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教學準備

      世界地圖,騎牛比賽的錄像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斗牛或騎牛比賽嗎?(指名談感受)這是兩種不同的比賽項目, 都十分危險。這節課,我們一起去觀看騎牛比賽。

      2、揭題,提示:“賽”要讀準平舌音。學生讀題。

      二、初讀感知

      1、教師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上自然段序號,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詞。

      (2)讓學生相互提示,讀準字音:“術、束、周、超、掌”要讀準翹舌音,“曾”要讀準平舌音和后鼻音,“只”是多音字,讀準“只有”、“一只”中“只”的音。

      (3)學生多種形式練讀生字。

      (4)讓學生選自己喜歡讀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師生共同糾正讀音,提示:“背上”、“獻上”中的“上”都讀輕聲,“盡”讀第三聲“jǐn”。

      (5)要求學生自己再讀幾遍課文,注意文中輕聲音節的讀法。指名對課文內容質疑,下節課交流、討論。

      (6)指名介紹南美洲。出示地圖,學生指出方位,并向大家介紹。南美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的南部,有巴西、阿根廷等13個國家。這片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現在主要由混血人種、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組成,騎牛比賽是南美洲人喜歡看的比賽項目。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糾正讀音,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

      三、寫字指導

      1、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記字形。

      (提示:也可采用猜謎的方式記字:木上加點“術”,木中加口“束”,人站立著“位”,又見面了“觀” )。

      [點評:記字形的方法很多,教師放手讓學生觀察、發現,尋找適合自己的記字方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記憶。教師放手不放任,適時點撥,在引導學生摸索規律的同時,教給學生相應的記字方法,彌補學生認知的不足。]

      2、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重點指導:“熱烈”下面的四點底要寫得寬一點,托住上半部分,“熱”的第六筆的點不要丟掉。

      3、教師示范寫“熱、烈、特、觀”等字,引導學生觀察、臨摹。

      4、學生借助筆順表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坐姿和握筆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詞,糾正讀音。

      2、 用“術”和“束”組詞,區分同音字。

      3、聽寫詞語,學生互評互改。

      二、精讀理解

      1、精讀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段。想想要突出哪些字的讀音,為什么?

      (2)練習用“特別”造句。

      (3)讓學生輕聲讀全文。找一找,從哪些地方看出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比賽。(提示:擠滿了人、興致勃勃、熱烈的掌聲、小姑娘獻花)聯系上下文理解興致勃勃的意思。

      (4)指導讀第一段,進一步體會人們對騎牛比賽的喜愛。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段,把描寫騎手比賽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讀第2、3兩句話,思考、比較:好幾個騎手和一個騎手的表現有什么不同?說說“只兩三秒鐘”說明了什么?(時間短,騎手技術不高超。)

      (3)指導看圖,觀察騎牛比賽用的牛是什么樣的牛?師補充:騎牛比賽用的牛都是野性大發的公牛,未經過人的馴化,見人就撞,更不能容忍人騎在它的背上。比賽時,騎手坐在光光的背上,只能用一只手抓住牛背,另一只手必須高高舉起。參加這樣的比賽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被摔傷,甚至被牛踩死。

      (4)觀看有關騎牛比賽的錄像。齊讀2、3兩句話,在比較中體會其中一個騎手的高超技藝。

      (5)讓學生讀第3句話,理解技藝高超的意思。在最能說明一個騎手技術高超的詞下加圈。(匯報、板書:盡管……還是……,牢牢……)指導看圖,說說騎手騎牛時的動作、表情。

      (6)想想觀眾會怎么稱贊騎手?出示句子,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觀眾贊不絕口:有的說;有的說 ;有的說 。

      (7)指導讀第二段。

      [點評:親眼見過騎牛比賽的學生不多,為了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中,教師發揮了錄像和插圖的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想像中,獲得感受與體驗,加深認識和理解,更好地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精讀第3自然段。

      (1)分角色讀第3段。交流讀了騎手的話,自己知道了什么?

      (提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用汗水、甚至鮮血換來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板書:曾經 上千次

      (2)指導學生先讀騎手的話,再讀第2自然段中的2、3兩句話,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體會高超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艱苦練習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點評:教師不是單純地講授道理,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自悟其中的奧秘,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 遷移運用:說說學了課文以后知道了什么,今后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樣做?

      3、指名講述課文故事。

      四、練習

      1、選正確的讀音。

      只 ( zhǐ zhī )有 背( bēi bèi )包 技術( shù sù )

      一只 ( zhǐ zhī ) 牛背( bēi bèi ) 熱烈( liè niè )

      2、填詞。

      一( )公牛 一( )花 一( )騎手

      3、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再組詞。

      木 ( ) 木 ( ) 木 ( )

      4、裝扮文中的小姑娘,向騎手說幾句話。

      教學點評:

      本課教學,教師恰到好處地采用了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感悟。比較既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活動。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清晰的認知,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一是引導學生比較同音字“束”和“術”,采用猜謎的方法,區分字形;運用組詞的方法,區分字義。二是引導學生比較眾多騎手和一位騎手的表現。教師讓學生讀一讀有關句子,看看比賽錄像,想像比賽情景,體會騎牛的艱難,進而產生對一位騎手的敬佩之情。通過比較,學生較容易理解騎手的話,體會成績的來之不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明白的道理,有助于內化、遷移和運用。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2

      教學理念:

      這篇課文集中描寫了南美洲一次騎牛比賽的生動場景,注意突出了一個騎手的高超技術,含蓄揭示了這位騎手獲得成功的艱辛歷程,從而啟迪人們領悟蘊涵其中的深刻道理。在教學中,通過“騎牛比賽”這一情境的創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注重培養學生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合理運用插圖,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創設情境

      同學們,南美洲是地球上七大洲之一,那里的人們特別愛看騎牛比賽,這“騎牛比賽”就是看誰能在訓練已久的公牛背上待的時間長而不掉下來,誰就是冠軍。

      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一起去南美洲看一場激動人心的騎牛比賽,好不好?

      (板書課題,齊讀)

      [評析]低年級學生存在著濃厚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恰恰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動力。本來,“南美洲”、“騎牛比賽”等與學生比較陌生,教師及時地創設情境,使學生變為一個觀看者的身份,興趣倍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自學字詞情況。

      (1)找出“特別”在文中的句子。

      ①指名學生回答讀出。

      ②換詞理解:十分、非常。

      ③指導用“特別”口頭練習說話。

      ④師:文中哪兒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比賽?”

      生:一到休息日,賽場周圍就擠滿了人。

      ⑤指導朗讀:重讀“一到、擠滿”。

      [評析]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意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對學生能在文中輕松找到答案的問題,應重在指導朗讀感悟。

      (2)找出“熱烈”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①指名學生回答,讀出。

      ②師:請同學們來點熱烈的掌聲!(生鼓掌演示)“再熱烈些!”(生面帶微笑使勁鼓掌)

      師:剛才大家的掌聲就十分熱烈了!

      [評析]“熱烈”、“特別”同是理解詞語,但方法上卻不是簡單的重復。對“特別”的理解重在指導“換詞”、“口頭說話”的形式上,而對“熱烈”的理解是結合學生的具體動作,聯系學生的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觀感進行理解。

      ③指導書寫“熱烈”

      三、再讀課文,感悟文本

      1.聽錄音,一邊聽一邊找出描寫文中兩幅插圖的句子或段落。

      2.第一幅插圖:

      ①練習看圖說話。

      生:一位騎手騎在野性大發的公牛背上。

      生:只有一位騎手技藝高超,盡管公牛瘋狂地上下蹦跳,他還是牢牢地騎在牛背上。

      ②理解“瘋狂”。

      生:“瘋狂”就是上下蹦跳。(邊說邊作動作,學生大笑)

      生:我通過看圖知道,公牛的眼睛紅紅的,鼻子喘著粗氣,這就叫“瘋狂”。(師及時表揚他善于觀察)

      ③師引述:盡管公牛 ,他還是

      。可以看出這位騎手的本領怎么樣?(邊說邊豎起大拇指)

      生:可看出這位騎手的本領特別大。

      師:這就叫做“技藝高超”。

      ④師:這位騎手技藝高超,其余騎手表現得怎么樣呢?(指名學生讀出有關語句,再齊讀)

      過渡:為什么這位騎手沒從牛背上摔下來呢?

      3.看第二幅圖:

      ①練習說話:一位小姑娘給這位騎手獻上一束鮮花,并且問他。

      ②騎手是怎么回答的?(指名學生讀出,并理解)

      ③齊讀感悟

      [評析]合理地利用插圖,把插圖用在刀刃上,直接切入重難點,打破了傳統的“老三段”分析法;對騎手“技藝高超”的理解,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感悟以及與其余騎手的表現進行對比的方法;對“瘋狂”一詞的理解,更是新穎:學生自己理解,結合插圖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真可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總評]低年級學生一般對童話文章感興趣,對《騎牛比賽》此類課文,由于離學生實際較遠,學生不太感興趣,假如老師再進行枯燥無味的分析,學生更是沒興趣。為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時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本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輕松探討的學習氛圍,設計了此篇教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導入時,讓學生先對“南美洲”、“騎牛比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讓學生以一個觀看者的身份進入學習,消除距離感,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讀書的欲望。遙遠異域的奇特風光和獨特比賽,首先給了學生一個視覺和感覺上的刺激,把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到一個最高點。

      2.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傳統和現代技術手段的穿插使用,讓學生的視覺有一種跳躍感,同時學生在生動的氛圍中扎扎實實用心觀察所學知識。打破傳統的分析法,合理地利用插圖,直接切入課文重難點,適時利用插圖,練習學生說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充分讓學生去想、去說,給學生一個自由表達的天地。

      3.留心觀察每位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一個恰當中肯的評價。學生的每一個進步、智慧的每一位閃光送出我內心深處的想法,讓學生體會并獲得知識的滿足與快樂,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感受語文的優美。課堂上陣陣掌聲就是最好的說明。

      4.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與指導,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初讀課文時,教師范讀,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將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動聽的聲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學生借助聽覺形象披文入情,激起學生深究課文的欲望;在指導朗讀時,注重啟發學生調動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歷,努力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他們真正受到熏陶感染。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2篇)】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教學設計02-25

    小學語文《牛和鵝》教學設計12-20

    《庖丁解牛》教學設計7篇02-25

    《庖丁解牛》名師優秀教學設計12-28

    中學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比賽工作方案01-25

    拔河比賽牛逼口號-運動會口號12-31

    孫紅玲《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教學設計-六年級01-11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牛和鵝教師教學反思(精選6篇)12-03

    柳宗元《牛賦》11-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无毒不卡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 亚洲综合成人AV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