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9 18:00: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模板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例1,例2。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教學豎式計算表內除法,掌握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含義。

      2、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4、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具、學具:小方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老師說算式,學生搶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幾?

      ()×4<25()×7<60()×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提出問題,引出筆算。

      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即將就要舉行了,需要布置會場。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

      (2)動手操作:請同學上講臺進行分一分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加法和減法中,我們都能用豎式來計算,那么除法如何列豎式來計算呢?

      (6)(課件出示:豎式)仔細閱讀課本P50頁,看看這個豎式中的每一個數和符號表示什么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7)練習:豎式計算(并說出各部位的名稱)

      27÷3=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打算將班級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23盆花平均每組擺5盆,用什么方法來計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動手操作: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認識余數: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我們就把這3盆叫做余數,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發現了當余數是0,也就是沒有余數,剛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數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結余數的含義

      余數就是不夠再分而剩余下來的數,就像分5盆一組,3盆因為不夠分成一組,而是剩余下來的,所以余數要比除數小(板書: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完成51頁做一做。

      2、現在從小袋子中拿出50個小方塊,平均分給8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剩余幾個?你會列算式和列豎式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四、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1、余數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數要比除數小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設計主要理論依據:

      《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主要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表內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余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況,它也是今后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這個單元中共有4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法,這也是進一步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余數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讓學生著重理解余數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的適合學生的學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思維規律,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分為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學情分析:我們知道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而表內除法應是學生們已熟練掌握的,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除法豎式計算和“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來進行教學,這對學生們來說是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的橫式、豎式寫法和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

      3、會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

      教學準備:準備小棒卡片火車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發小棒,用小棒擺喜歡的圖形。

      2、引導用小棒擺一個一個獨立的三角形。

      二、探討新知

      1、小組交流擺的情況:最多擺幾個,怎樣列式,為什么?

      2、匯報:用12根小棒擺4個。

      3、講解豎式寫法。思考:余數表示什么?

      4、觀察比較:觀察這兩題,你發現了什么?

      5、小結:有余數的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擺三角形,怎么擺?列式計算(做一做)

      2、坐車去旅游。看你桌上的題卡,請你認真做對題,可別上錯車。(貼火車圖)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車需要租車,如果一輛車可以坐8人,需要租幾輛車?剩下幾個人怎么辦?(列式計算)

      4、老師還要再考考你們,看誰最快,最先到達目的地。(卡片)這個大紅蘋果就送給你。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上有哪些收獲?

    【蘇教版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06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12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設計蘇教版12-29

    制作電子楔 教學設計(蘇教版)12-06

    《最佳路徑》教學設計(蘇教版四下)12-20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設計12-20

    《雪》教學設計(蘇教版九年級下冊)12-06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02-23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夏天的昆蟲 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