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漁人》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18 11:43:1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沙漁人》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5篇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機智剽悍、波濤險惡、風馳電掣、驚濤駭浪”等詞的意思;

      2、能提出問題,邊默讀邊思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讀、議、找理解“為什么說西沙漁人是機智勇敢的海獵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西沙漁人勇敢、機智、剽悍的品格,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

      板書:(釣)

      西沙漁人→鯊魚

      機智 剽悍 船小 浪大 海深 魚猛

      釣鉤特殊 方法巧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西沙群島在……引讀第一節。

      (出示幻燈片〈美麗的西沙群島〉生可能會發出驚嘆:美啊!

      師: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師:這節課我們要認識生活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穿行在這波瀾壯闊的大海上的漁人。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受“漁人”的剽悍、機智、勇敢。

      1、師:想了解他們嗎?想和他們交朋友嗎?請讀課文。出示要求:

      ①朗讀2——5自然段,提出一些和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輕聲讀,也可以大聲讀,還可以兩人一起讀。

      讀后提問,估計學生會提:

      ①為什么西沙漁人喜愛釣鯊魚?

      ②他們是用什么辦法制服兇猛的鯊魚的?

      ③西沙漁人令人欽佩的品格是什么?(在課文單元學習重點有出現)如問題很多則進行歸類。

      2、導入下文:

      A、當學生提的問題太多,師引導學生懂得只要解決了“從哪些地方看出西沙漁人是機智勇敢的海獵手”主問題時,其他問題會迎刃而解。

      B、當學生沒什么問題,則讓生看課題,用“我西沙漁人,因為”說說,然后抓這點切入。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出示要求:

      ②默讀課文,在文中細細尋找答案,文中沒有現成的答案,要自己動動腦筋想。

      ③讀后可以和周圍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說說你找到的句子。

      師:可以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用“。”圈出重點詞,還可以做筆記。

      三、深入學習課文2、3、4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漁人的剽悍、機智、勇敢。

      1、抓住問題③“說說什么是剽悍,從哪些地方看出西沙漁人是機智勇敢的海獵手?”展開教學。要點有:船小浪大、海深魚猛、釣鉤特殊、方法巧妙。

      2、“剽悍”是敏捷而勇猛。學生可能會先在第2自然段中找,認為他們的機智勇敢、剽悍表現在“就敢于出沒在波濤險惡的南海上”,“敢于潛入幾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珊瑚”,“敢于只身去釣鯊魚”。

      ⑴師引導他們講理由。(可抓住“一葉扁舟、波濤險惡幾十米深、七八百斤重、只身釣鯊”等重點詞理解,也可以用描述法,比較法講)

      師配合出示〈漁人海底采海參、珊瑚〉、鯊魚的幻燈片。引導學生用幾個字小結,并板書:船小浪大、海深

      ⑵提示學生注意“敢于只身去釣鯊魚”前的“甚至”,(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在釣鯊魚前加上這個詞?)出示“虎鯊”圖,你有什么要向同學介紹的嗎?

      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和第二自然段,要點:抓住“兇猛異常”、“血肉模糊”介紹。(幻燈出示“這兒的鯊魚大多屬于……血肉模糊。”)

      引導學生概括“魚猛”,并指導學生把“虎鯊”的兇猛讀出來。

      如生有困難,師出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并提示學生可以結合第二自然段談。

      ⑶幻燈出示:西沙漁人偏偏喜愛釣它。

      如生沒找出,師:這真是一種可怕的動物,它兇猛異常,要吃人,可是——讓學生接,抓住“偏偏”來體會,這個詞突出了西沙漁人敢于與兇猛的鯊魚搏斗。

      如生只找到第二自然段,師指出,這個問題不僅涉及第2自然段,還涉及到全文。讓學生看課文再自學、小組討論,師下小組指導。

      3、釣鉤特殊:(釣鉤好在哪兒?西沙漁人設計這樣的釣鉤說明了什么?)拿出普通的釣鉤,讓學生和文中描繪的釣鯊鉤作比較:大、倒刺鋒利、釣繩粗、包著銅片,適合釣兇猛的鯊魚。體會西沙漁人的智”。導讀:講講釣鉤怎樣特殊。

      4、方法巧妙:先引導學生讀懂用什么方法釣鯊魚,然后思考為什么采用這種方法。要點:

      ⑴讓鯊魚拖著小帆船狂奔,是為了消耗鯊魚的體力,使鯊魚疲勞,表現了西沙漁人的“智”;小帆船在驚濤駭浪中風馳電掣,萬分驚險,表現西沙漁人的“悍”。

      a、結合上下文和插圖理解“乘一葉小小的風帆船”、“風馳電掣、驚濤駭浪”,進一步體會“船小浪大、海深魚猛”,從而更能看出西沙漁人機智剽悍。

      b、引導學生讀出小帆船在驚濤駭浪中風馳電掣的驚險場面。

      ⑵幻燈出示“……鯊魚一露出水面,還來不及掙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鯊魚頓時斷了氣。”a、這句話怎么能說明西沙漁人的機智剽悍?(頓時〈說時遲,那時快〉:說明時間之短,不僅寫出了斧子的鋒利和西沙漁人動作的利索,還表現了西沙漁人的機智和果斷。)

      b、引導學生進行表演:一生讀課文,兩名漁人配合殺鯊;一生讀課文,一名漁人只身殺鯊魚。(表演次數視具體情況而定。)

      c、結合指導讀出漁人的機智和果斷以及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5、從少年相約釣鯊可看出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邊默讀“少年釣鯊”邊想,反饋。(略讀第五自然。)

      6、小結學法:默讀課文時,先自己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在課文中細細尋找答案,會對課文有較深的了解。是一種較好的學習方法。

      四、實踐表達。任選一題說說。

      ⑴我是西沙日報的記者,來采訪西沙漁人。

      預計會提:你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釣鯊魚?為什么把釣鯊魚當作少年作為“夠資格西沙漁人”的入門考試……(如生回答困難師引入高爾基的《海燕》中的“……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幫助理解。)

      ⑵一艘捕鯊船來招工,我是剽悍、機智的西沙漁人,向他們推薦自己。

      ⑶一群意氣風發的西沙少年又要出航,臨行前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⑷從西沙漁人身上你想到了誰?(自己、武松……)

      五、延伸擴展。

      1、根據⑷學生的回答相機簡介高爾基的《海燕》或《武松打虎》及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讓學生課外讀讀。

      2、師在課題上加讀《西沙漁人》問學生什么意思,讓學生課后寫讀后感。

      這是我校一位老師的教案,是經過周一貫老師指導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西沙漁人》(浙教版第七冊)這篇課文記敘了西沙漁人下海捕鯊的情景,贊揚了他們機智剽悍的品格。全文脈絡清晰,語言優美,適宜于學生朗讀。文章圍繞機智剽悍,先概括介紹西沙漁人是久經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海獵手,再具體介紹西沙漁人是怎樣釣鯊魚的,最后寫西沙少年相約釣鯊。

      二、設計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以問題體系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抓住為什么說西沙漁人是機智剽悍的海獵手這條研讀主線,以表現西沙漁人內涵的語言為切入點。讀中悟,悟中讀; 讀中說,讀中議; 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從而逐層深入西沙漁人的品格,不斷深領其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啟迪。

      三、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隨文讀準部分生字及多音字字音,理解部分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第一、二自然段。

      2、借助課件、通過小組合作研讀第二自然段,感受西沙漁人的機智剽悍形象。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激發情趣,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前談話:平時你去過哪些美麗、好玩的地方?)

      1、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

      出示:在祖國南海湛藍的海面上,撒著幾十個綠寶石般的珊瑚島,

      師:讀一讀,這地方怎么樣?

      2、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哪兒啊?

      出示整個第一段,讀一讀

      3、播放課件

      4、師:我們一起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記住這個美麗的地方吧!(看課件)

      (二)、看圖、質疑、揭題,初識西沙漁人。

      1、師:看了美麗的風景,再去看看那兒的人,好嗎?

      2、出示插圖,仔細看,你看到了什么?他們是什么人?

      3、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問題嗎?

      4、對呀,他們是一些怎樣的漁人呢?

      讓我們一起通過學習探討來解決這些問題。揭示課題

      (三)、初讀課文,提煉主題

      1、聽錄音:請大家拿出老師發下來的文章,邊聽邊思考這是些怎么樣的漁人?

      2、交流。

      3、出示:這里的漁人,都是些久經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海獵手。

      請大家自由讀一讀,從句子里你讀懂了什么?

      你有什么問題?

      (四)、看、議、品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播放課件。

      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些久經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漁人是怎樣在海里捕捉獵物的吧!

      說說你的感受。

      2、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課文怎么告訴我們?

      (1)、出示:第二自然段,齊讀。

      (2)、交流你讀到了什么?

      (3)、我們具體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到呢?四人小組交流并說說各自的理由。

      (4)、交流研讀結果:

      3、體會鯊魚的兇猛。

      (1)(出示:描寫鯊魚的句子)朗讀句子,體會鯊魚的兇猛。

      (2)(出示課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鯊魚)

      (3)再讀句子,一下子立刻等詞要重讀。理解西沙漁人更猛。

      4、教師小結:聽了我們小朋友的討論老師知道了,漁人的剽悍主要表現在一葉扁舟波濤險惡等詞、三個敢于及鯊魚的兇猛上。

      5、指導朗讀。

      (1)、小朋友們,我們剛才通過看、通過說知道了西沙漁人真的是些久經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海獵手。

      那我們小朋友有什么好辦法把這樣機智剽悍的西沙漁人介紹給大家呢?

      (2)、小朋友們自己先讀讀看,你認為該怎樣讀。

      (3)、交流:挑你讀的最滿意的一句來讀。

      (4)、出示課件,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機動:

      6、讀全文,由點及面

      小朋友們,除了剛才我們討論的,課文的其它地方也描繪了西沙漁人的剽悍,默讀全文,從文中找一找。如:小帆船就被強有力的鯊魚拖著在海上風馳電掣般奔馳鯊魚一露出水面,還來不及掙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鯊魚頓時斷了氣。等句子都反映出漁人的剽悍。(出示這些句子,朗讀)理解風馳電掣驚濤駭浪的意思。

      7、積累好詞,將這兩個詞寫一遍。

      (五)、模擬情境,加深理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篇課文嗎?有個導演他也很喜歡這篇課文,要把它拍成電視,現在要找個演員來演西沙漁人,你們認為這個演員怎么去挑呢?

      (年齡、性別、個子、性格、潛水本領很高、很勇敢膽大、能在大海里駕船)

      教師提煉機智剽悍即應:強壯、勇敢、敏捷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回答課后問題;感受西沙漁人勇敢、機智、剽悍的品格,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掙”“扎”;理解18個新詞語的意思;會用“甚至”“頓時”造句

      3、能正確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掙”“扎”;理解部分新詞語的意思

      3、完成作業本第1、2、3題

      教學過程:

      一、揭題

      由鯊魚引入,揭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圈出你認為比較難讀、容易讀錯的字詞,并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反饋,并請學生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3、再聽一遍錄音,說說你對西沙漁人的印象(可以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或詞語)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生字,新詞,有意思不懂的可以用各種方法解決(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同桌討論)

      2、反饋交流

      3、多音字(掙、扎)及有完成課后題2

      四、完成有關作業

      抄寫詞語,完成作業本第1、2、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部分新詞語的意思,完成作業本第6題

      2、邊讀邊思考,能回答課后問題;感受西沙漁人勇敢、機智、剽悍的品格,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回憶課文大概內容

      2、認讀生字詞語(多音字及近義詞)

      二、學習課文

      學習單元提示,知道默讀要邊讀邊思考,可以先提出問題,再到課文中仔細去尋找,讓自己的讀有目的。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用剛才學的默讀方法,自學一二自然段

      2、學生提問(容易的由學生自已解答,有困難的可以相互交流)

      如為什么說西沙漁人是機智、剽悍的海獵手?

      可以先理解“剽悍”的意思。除了引導學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以外(敢于出沒在波濤險惡的南海上,敢于潛入幾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參、珊瑚,敢于只身去釣鯊魚)還要讓學生到全文中去找(船小浪大、海深魚猛、釣鉤特殊、方法巧妙)

      3、小結剛才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點名讀這兩自然段,其他學生找:西沙漁人釣鯊的方法,再想想為什么采用這種方法

      2、聽了這兩段,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歸納,再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讀一遍,到課文中找答案

      3、反饋交流

      (三)學習第5自然段

      自學后再交流

      (四)小結

      學完這篇課文,你印象中的西沙漁人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

      你對哪句話印象最深,為什么?

      三、布置作業

      完成作業本中有關題目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用“甚至”“頓時”造句,完成有關作業

      2、正確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回憶課文內容

      (1)說說印象中的西沙漁人是怎樣的'?

      (2)西沙漁人的釣鯊的方法

      二、指導完成有關作業

      1、會用“甚至”“頓時”造句

      先讓學生理解“甚至”“頓時”的意思,再造句

      2、作業本第6題

      回答要具體,要點

      (1)勇敢剽悍(2)機智

      三、指導聽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以問題體系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抓住“為什么說西沙漁人是機智剽悍的海獵手”這條研讀主線,以表現西沙漁人內涵的語言為切入點。讀中悟,悟中讀; 讀中說,讀中議; 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從而逐層深入西沙漁人的品格,不斷深領其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啟迪。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和詞語,培養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重點字詞的能力。

      2、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研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讀中琢磨語言,積累語言; 在讀中深悟西沙漁人的品格,提高整體語文素養。

      教學準備:

      1 、課件

      2 、引導學生搜集,了解有關西沙群島及西沙漁人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目標。

      1、揭示課題。

      (1)復習《富饒的西沙群島》,課件錄像:美麗的西沙群島,加上引讀第一自然段。然后請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

      (2)在西沙有很多的海獵手,穿行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板書:西沙漁人。齊讀課題。

      2、學生自學。

      (1)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

      A 、放聲朗讀課文,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讀通課文。

      B 、讀準字音,查有關工具書認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C 、圈點畫記,整體感知課文。

      D 、記錄或標出自學中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希望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匯報自學情況。

      A 、自學檢查:

      指名朗讀,隨機正音:“模糊”的“糊”讀輕聲。

      注意字形:“鍛煉”講清本義,學生就不容易寫錯,并書空。

      B 、隨機出示填空:西沙漁人都是些的海獵手。我覺得。

      板書:機智剽悍。理解“剽悍”。

      C 、完成作業:作業本第1 、2 、4 題。

      二、提出問題。

      1、學生提問,教師板書問題,并進行梳理。

      2、師生討論選一個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為什么說他們是機智剽悍的海獵手。(如果學生提不出,則由教師提出)反復朗讀。

      三、探究問題。

      根據課堂實際,分板塊靈活處理,隨機解決提出的問題。

      1、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先自己找,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最后匯報。(個人或小組匯報成果)

      2、學生匯報。

      根據學情,引導學生在三方面進行探究:

      (1 )、第2 自然段“3 個敢于”:反復朗讀,談體會,逐層加深體會,讀出情味。看鯊魚吃魚、吃獸的錄像。抓住“偏偏”體驗西沙漁人的“勇敢”,板書:勇敢。

      (2 )、第3 自然段“釣鉤特殊”:讀中說,描述普通的釣鉤,與釣鯊的釣鉤作比較,有條件課件對比。

      (3 )、第4 自然段“釣法巧妙”:讀后理解,說說西沙漁人釣鯊的方法,為什么用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及自己的感受。讓鯊魚拖著小船狂奔,是為了消耗鯊魚的體力,使鯊魚疲勞,表現了西沙漁人的“智”,小帆船在驚濤駭浪中風馳電掣,分驚險,表現出西沙漁人的“悍”,這種智和悍是結合在一起的。引導抓“頓時”一詞不僅寫出了斧子的鋒利和西沙漁人的利索,還表現了西沙漁人的機智和果斷。有條件的話提供釣鯊的錄像。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第4 自然段。

      (4)、第5自然段“西沙少年相約釣鯊”。西沙漁人在學生心中已豎起高大的形象,自然對西沙少年為什么要把釣鯊作為入門考試,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結:教師引讀要點,所以說西沙漁人是勇敢機智剽悍的海獵手。

      四、解決問題。

      1、小結學法。

      2、感情朗讀。

      3、你敬佩西沙漁人嗎?你愿做西沙少年嗎?假如說,你也是其中的一個西沙少年,你會怎么做?

      4 、完成作業:作業本第3 、5 、6 題。

      五、檢測目標。(任選一題)

      1、我是西沙日報的記者,來采訪西沙漁人。

      “你為什么冒著生命危險釣鯊?

      為什么把釣鯊作為入門考試?

      2、一艘捕鯊船來招工,我是機智、剽悍的西沙漁人,向他們推薦自己。

      3、一群意氣風發的西沙少年又出發了,臨行前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4、從西沙漁人身上你想到了誰?介紹課外閱讀高爾基的《海燕》、《武松打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六、根據《西沙漁人》,續編故事《西沙少年》。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西沙漁人》(浙教版第七冊)這篇課文記敘了西沙漁人下海捕鯊的情景,贊揚了他們機智剽悍的品格。全文脈絡清晰,語言優美,適宜于學生朗讀。文章圍繞“機智剽悍”,先概括介紹西沙漁人是久經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海獵手,再具體介紹西沙漁人是怎樣釣鯊魚的,最后寫西沙少年相約釣鯊。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西沙漁人的剽悍。

      2、 積累“剽悍”“風馳電掣”“驚濤駭浪”等好詞,記誦“敢于……敢于……甚至敢于……”這一典范句式。

      3、 感受西沙漁人的“剽悍”形象,開展模擬招聘演員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過程

      (一)背誦導入,激發情趣

      1、背誦古詩《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寫那些出沒風波里久經風浪鍛煉的西沙漁人。板書課題,齊讀。

      【點評:《江上漁者》是《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文背誦篇目之一。設計者獨具慧眼,善于尋找詩與文的聯結點,不失時機地把與本文相關的古詩引進課堂教學,同時也使本設計有個別具一格的開頭。】

      (二)初讀課文,提煉主題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不添字不漏字,讀完后用課本里或課外的詞語概括西沙漁人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并把這個詞寫在課文插圖邊的空白處。教師巡視,請兩位學生把詞語寫到黑板上(可能會寫:機智、剽悍、聰明、勇敢等)

      【點評:閱讀教學的內容包羅萬象,本課的設計試圖提煉一個主題“剽悍”,以“剽悍”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以達到“把握一詞,帶動全篇”的效果。】

      (三)自主研讀,感悟形象

      1、“剽悍”是什么意思?不翻詞典,仔細看這兩個字,你能猜猜是什么意思嗎?(引導學生思考,贊賞正確的有創意的見解)有沒有同學從詞典里查過這個詞的意思?(交流后,教師用大屏幕出示詞語意思:敏捷而勇猛)

      2、生活中見過的哪些人可以稱得上“剽悍”?如三輪車夫,可讓學生圍繞這個詞來描述一下。

      【點評:沒有生活經驗,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文中的“剽悍”一詞,單從詞典中查出它是“敏捷而勇猛”的意思,是不能培養起語感的。通過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理解才能到位。】

      3、課文說西沙漁人“剽悍”,是怎樣來寫的呢?仔細讀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在詞句旁注上一些自己的理解。

      ①教師用屏幕出示:西沙漁人真剽悍啊!你看,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③交流研讀結果:漁人的“剽悍”主要表現在“一葉扁舟”“波濤險惡”等詞及三個“敢于”上。

      ④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樣讀好“他們敢于……只身去釣鯊魚”這句話?為什么要這樣讀?(明確:應該讀出層次,語勢層層遞進。)學生練讀。

      ⑤積累句式:“敢于……敢于……甚至敢于……”是一個很常用的句式,我們一起試著來寫一段話。教師根據實際提供語境,寫完后交流點評。

      【點評:每一篇課文中不僅存在著生字新詞,而且存在著不少新的語言圖式。課文教學的一大任務,就是要在學生的語言結構中輸入新的語言圖式,為語言的輸出構建新的模塊。】

      4、 了解烘托法的運用

      (1)讀了這一段,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學生提出:課文是寫西沙漁人的,為什么還要寫鯊魚?教師就順勢深入學習;反之則由教師提問。)

      (2)課文是怎樣寫鯊魚的?朗讀句子,體會鯊魚的兇猛。再讀句子,“一下子”“立刻”等詞要重讀。

      (3)討論課文描寫鯊魚兇猛的用意。明確:這是一種烘托法,意在進一步表現西沙漁人的剽悍。

      5、小結:這一段中漁人的“剽悍”主要表現在:船小浪大,海深魚猛。(板書)

      6、回讀全文,由點及面除了剛才我們討論的,課文的其它地方也描繪了西沙漁人的“剽悍”,默讀全文,從文中找一找。如:“小帆船就被強有力的鯊魚拖著在海上風馳電掣般奔馳”“鯊魚一露出水面,還來不及掙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鯊魚頓時斷了氣。”等句子都反映出漁人的剽悍。(讀度句,記住)理解“風馳電掣”“驚濤駭浪”的意思。

      7、積累好詞,將這兩個詞寫一遍。

      【點評:學生豐富的語言來自于日積月累,來自于讀讀寫寫,這樣才會在記憶中扎根。當然如果能對這兩個好詞的結構特點作適當的分析,效果可能會更好。】

      (四)品畫設境,加深理解

      1、教師將事先印好的四幅不同形象的漁人簡筆畫發給學生,讓學生評一評,哪一幅畫與課文的漁人形象比較吻合,為什么?如果滿意的話,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給畫涂上顏色;如果認為自己能畫得比這幅更好,就再畫一幅。

      2、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學習了西沙漁人的“剽悍”,有一位導演想把這篇課文拍成一個解說片,現要招聘一位演員來演“西沙漁人”,同學們認為這個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組織學生討論,而后屏幕出示:年齡、身材、外貌、性格、發型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梳理。最后表揚學生:你們比這位導演的眼光還準,真有水平。

      【點評:通過移植,把招聘演員這一形式引進課堂,引導學生自覺地把課文中抽象概括的語言轉化成生動的藝術形象,活化了語言,嘗試了一種語文實踐活動的新范式。】

    【《西沙漁人》教學設計5篇】相關文章:

    西沙漁人課件參考05-09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集合15篇12-23

    三年級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12-25

    《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反思7篇03-16

    10、富饒的西沙群島02-16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優點與不足(精選6篇)12-25

    《富饒的西沙群島》說課稿模板12-17

    西沙群島上的貝殼作文06-23

    《望月》教學設計04-20

    教學設計課件0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午夜线观看 | 亚洲精品A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看片在线看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