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21 20:34: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范文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語言的巧妙性。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孩子們,來咱們先進行一個聽記練習,聽好了,看誰聽得準,記得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論語》。

      2、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上課。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文言文。板書:楊氏之子(齊讀)

      這篇文言文選自哪里?板書《世說新語》。

      師:《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

      (一)朗讀展示

      1、昨天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下面來展示自學成果。首先進行第一個環節朗讀展示。請先在三人小組內交流!

      師:注意,如果發現伙伴有字音讀不準的,斷句不好的地方,你們可以幫幫他,也可以討論一下誰讀得正確。

      2、請看這兩個多音字誰讀讀?

      為設果 兒應聲答曰

      3、誰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指名讀。

      4、出示課文,指名讀。

      5、看著大屏幕上的標記,讀好斷句。重點指導:

      a剛才我聽出大家兩個句子沒有讀好。這一句應該這樣讀?誰來試試?

      b我剛才聽你讀時,你故意在“家”后面停頓了一下。有的是把“家禽”連起來讀?

      c既然大家讀通順了,我出兩個句子考考大家。按照這些停頓符號讀是不是更有節奏感了。但是也不能像蹦豆子一樣,要聲斷氣連。

      (1)孔/指以示兒/曰 (點擊出現停頓符號)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6、請同學們再自由練讀,注意讀好斷句。

      師:看來,要讀好文言文,首先要注意斷句。這幾個難句解決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全篇讀好。

      師:請大家按照停頓標記,自己先來練讀。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生自己練習。指名讀,出現錯誤,糾正,再指名讀,齊讀。

      (二)疏通大意

      師:孩子們,初讀這一關完成不錯,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說說古文意思。誰來匯報?

      預設:

      1、你們幾個匯報得真精彩!這可是我們本學期學的第一篇文言文,你們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誰來介紹一下?

      a、多讀

      b、看注釋

      c、查工具書

      d、查資料

      師:真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

      1、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把他講下來?請大家在三人小組內試著講講。

      2、誰來給大家講講?

      3、誰還想給大家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相關內容:介紹一本書(聽說訓練)《學和做(2)節約用水》網絡教學說課稿《修鞋姑娘》教學紀實與點評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習作一《開國大典》拓展閱讀教學設計《有趣的漢字》教案20珍珠鳥(第一課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查看更多>>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三、 品味語言的精妙。

      1、師:故事講得真精彩!你覺得課文中的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甚聰惠,那么,你從哪兒看出來楊氏之子非常聰明呢?他的回答妙在哪兒?

      2、出示:這個對話該怎樣讀好呢?想想當時孔君平是一種什么語氣?楊氏之子呢?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全體讀。

      五、讀出文言文的味道。

      師:多么精妙的語言!

      1、師:孩子們,讓我們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篇古文。誰來先試試?

      2、你讀的真美,聽了真是一種享受!我們一起讀讀。

      3、棒極了,孩子們,把大拇指送給你們!

      4、師:俗話說:“熟讀成誦”,我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經會背了。會背的請站起來勇敢地展示給大家。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能結合注釋讀懂課文。

      3、體會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感受文言文的語言之韻。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語文綜合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背景資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愿意聽故事嗎?請看大屏幕,認真聽故事:(大屏幕)

      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著說:“我也能。”同學們,聽懂了這個故事嗎?能說說你的理解嗎?(學生談感受)

      看來你們都聽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雖然拒絕了朋友,但是他并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采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2、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中外流傳的很多。我國古代就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里,大家想認識這個聰慧的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3、請大家齊讀課題。“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二、反復朗讀,感悟添趣

      1、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先來讀一讀課文吧。

      生自由小聲初讀課文。

      2、同學們,你覺得這篇課文和我們以前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嗎?生暢談。白話文: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

      請一生先讀。

      3、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和節奏,請看大屏幕。先聽老師讀好嗎?誰愿意給老師點評。

      4、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搖頭晃腦,甚至連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你們愿意這樣試一試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5、多種形式朗讀,學生點評。(自由讀、指生讀、同桌讀、集體讀)

      三、理解學文

      1、《楊氏之子》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自己根據課文下方的注釋和詞語手冊學著去理解課文的意思。

      2、逐句理解。

      先看這句話“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大屏幕)這句話講的是?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理解甚,惠與慧的比較。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抓住“詣”,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3)為設果,果有楊梅。

      ——為——設果,只有一種水果嗎?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兒曰。

      你怎么評價楊氏之子的回答。

      楊家小兒回答的妙在于他說:“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楊家小兒的回答妙在他聽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說,楊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他間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說法。

      楊家小兒的意思是說,如果您認為楊梅是我家的水果,那——

      生:孔雀就是您家的鳥。

      師:還可以說——

      生: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楊梅當然不是我家的水果!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的回答很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師: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么說?

      師:指導學生在說孔君平的話是用上“聰惠”

      師:孔君平聽了小兒的回答,會有什么反應呢?

      生:這孩子真聰明。生:孔君平無言以對。

      師: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聰惠

      師:請大家看惠的解釋是?

      生:智慧

      師: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于智慧。

      6、通過大家積極的探討、用心的感悟,我想此時你們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7、你覺得楊氏之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預設:聰明懂禮貌幽默反應快

      8、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

      9、課文朗讀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背誦下來。

      (借助動作背誦。)

      10、比賽背誦課文。

      四、升華感悟

      1、這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真是不簡單啊!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說吧,像“禁止踐踏草坪!”(大屏幕)這樣生硬的,帶著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試著來改一改這個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嗎?

      生: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師:充滿關懷!

      生: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生: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么溫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說服力。

      2、語言的魅力充實著我們的生活,課后請同學們運用我們敏銳的頭腦去感悟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業好嗎?(看大屏幕)

      搜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后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搜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

      五、總結

      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煉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夠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借助注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感受小孩聰明和其語言的藝術。在本課最后,要對開展綜合性學習作些布置。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應對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1、讀出古文的韻味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體會小孩應答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談話:談語言藝術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入第三單元。

      2、板書,齊讀課題。簡介《楊氏之子》及文言文的特點。

      3、再讀課題,你能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嗎?

      4、誰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自己的姓氏,怎么介紹?(激發學生趣)

      二、讀通課文,體會節奏

      1、強調熟讀課文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板書:熟讀)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生交流:疑問與發現

      教師強調:“應、為、惠、曰、禽”的讀音,“曰”的寫法。

      3、抽讀課文,了解讀文言文的情況。

      (評價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教師范讀,比較不同。

      請大家聽聽,老師讀的與大家讀的有什么不同。(停頓不一樣)

      5、師生練讀,劃出節奏。

      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大家試讀,劃出朗讀時的停頓。(學生反復讀中比較,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劃出。重點弄清“家/禽”)再按節奏讀。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參考課文后面的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我們同桌合作,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理解“甚”的意思。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釋”。

      2):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a:誰來說說這句的意思。強調“其”“乃”的意思

      b:為設果,果有楊梅。誰為誰設果?你是怎么知道的?聯系上下文理解(板書)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系上下文”。

      3):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最后兩句:理解“君家果”“君、夫子”是什么意思?誰來完整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4、師:通過大家的交流,我想你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5、帶著理解朗讀課文。強調停頓和節奏。

      五、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理解了課文,你能說說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什么?

      1)引導板書:聰惠(智慧)讀第一句。

      2)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抽答。

      2、全班交流。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為什么這樣說?

      (由楊梅想到小兒家的姓,開玩笑,語言風趣幽默。)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了嗎?(他知道客人在拿他的姓開玩笑)所以他—讀。

      (3)這個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里?

      a(他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板書:孔雀)

      b(比較理解:不生硬頂嘴,針鋒相對,而是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該用什么樣的語氣? 讀。回答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設想:孔聽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么說?引導揭示中心詞“聰惠”

      4、小結: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于智慧。剛才,我們首先熟讀了課文、然后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再進一步去體會到了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五、熟讀成誦

      1、請一個同學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讀。

      2、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

      六、拓展

      按照49面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開展活動,然后請你們張老師抽時間讓大家來展示你們的活動成果,進一步地去感受這語言藝術的魅力。

    【部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部編語文《楊氏之子》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12-28

    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教學反思12-16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8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28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09-15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300字12-27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15篇12-22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22

    五年級語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5篇12-20

    《楊氏之子》原文及譯文05-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亚洲国产热视频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