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21 09:35: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并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借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并為今后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根據課后注釋理解文章內容,并反復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照課文注釋初步閱讀課文,嘗試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解題

      1、讀題,引用古詩解題:

      鋤禾日當午、白日依山盡。日,是太陽的意思。

      2、題意。

      二、探究閱讀方法

      1、讀這篇課文遇到什么困難?

      ⑴很難讀。

      ⑵有些詞語很難理解。

      2、你用什么方法解決?

      3、歸納總結學習本課的有效方法:

      ⑴多讀幾遍。

      ⑵聯系上下文、結合書上注釋理解。

      三、初讀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分兩步解決問題:

      ⑴結合注釋讀明白。

      ⑵理解大意讀通順。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的閱讀。

      3、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⑴生分段讀古文、說古文的意思。

      ⑵兩小兒在辯論什么?(兩小兒都是圍繞太陽的遠近來議論的。)

      四、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學生評讀。

      2、教師范讀,學生感悟朗讀的語調、速度、情感。

      3、學生齊讀。帶著自己認可的情感朗讀。

      4、再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兩小兒辯斗的內容,觀點是什么,有什么理由。

      5、朗讀課文。合作讀。教師擇要板書:

      大則近小則遠

      故晨午不能決

      涼則遠熱則近

      6、討論:

      孔子不能決,你們知道奧秘嗎?(早晨中午太陽是一樣的距離。)

      7、你知道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嗎?

      五、分角色表演誦讀

      注意讀出兩小兒辯斗的語氣。

      1、分角色用自己的話對話。

      2、分角色用書上的文言文對話。

      3、同座位的同學互相對話練習。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總結課文

      1、總結學習方法:

      ⑴知道古文和現代文的區別。

      ⑵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2、總結學習內容,滲透思品:

      ⑴通過學文,你知道了什么?

      ⑵孔子的學問為什么這么豐富?

      學無止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⑶思品滲透: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七、課外延伸

      將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張貼到語文學習園地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大則近,小則遠

      故(晨)(午)不能決

      涼則遠,熱則近

      【教后反思】

      該板書(共18個字)力求通過重點詞語的有機組合,一方面體現文言文簡潔、明了的特點。

      另一方面則高度概括地再現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突破了學習難點(“辯斗”的觀點和理由)。板書的整體架構與作者行文思路相呼應,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板書中選用了“故”“則”“決”等文言詞,也體現了課文語言特色。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利用課后注釋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養學生朗讀、背誦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較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于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學法引導】

      讀熟課文,看注釋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師點撥,體會課文內容,兩兒爭辯的是什么內容,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結合資料,用科學知識回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做學問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教學教法】

      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題、釋題

      1、兩個辛字中間加上什么分別可構成一個怎樣的字?

      2、區分“分辯”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課題,生讀課題,釋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前預習課文。能說一說讀古文的感覺嗎?

      2、想聽老師讀讀嗎?師范讀,提出傾聽要求(課件出示原文)

      3、聽懂些什么嗎?(從讀法上)

      4、教師領讀,(課件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

      5、學生自由練讀,選擇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讀給大家聽[師隨機點撥]全班大聲齊讀課文。

      6、讀通順后,解決剛才學生讀古文時困難中難讀這一點,學生提出解決辦法老師并相機板書。

      三、質疑,指導學法

      1、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會怎樣?”而通過剛才咱們那么幾遍的讀,你知道他們在辯論太陽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讀懂的?

      2、讓學生區分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之處,從而總結出學習本課的學習目標(師板書)。

      3、讓學生總結出完成學習目標所要采用的方法,更進一步指明如何學習文言文。

      四、精讀課文,解疑全文

      1、學習第一段,由學生說出整句話的含義,重點讓學生理解“游”字。

      2、讓學生區分兩小兒,由此引出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學習第二小節。

      ⑴從“也”字入手,指導學生朗讀。

      ⑵學生釋意,老師隨機板書。

      3、小結,讓學生明白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就是太陽的遠和近。

      4、合作學習三、四小節:

      ⑴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圈劃出兩小兒辯論太陽遠近各自的理由。

      ⑵小組間練習朗讀,采用你讀他譯,他讀你譯的方式(師生進行評價)

      ⑶重點學習“探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古今兩義,課件出示“孟”和“蓋”的圖片,并指導“孟”的書寫,理解句意后指導朗讀。

      ⑷課件出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句話。讓學生找出兩句類同之處,(從句式上,內容上)指導學生讀出反問,自信的語氣,并小結出兩小兒各自的理由(遠小近大,近熱遠涼)師板書讓學生達成背誦的效果。

      5、學習最后一小節:

      ⑴這時候兩小孩子問孔子,孔先生,你說我們兩個到底誰說的對呀?孔子能判斷嗎?能決斷嗎?古文怎么說《兩小兒辯日》

      ⑵解釋“熟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連起來就是?

      ⑶學生試背這兩句話,并提出兩小兒說這句話時態度怎么樣?

      五、研讀課文,讀后明理

      1、讓學生重點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態度:

      ⑴教師提供資料讓學生明白太陽離我們遠近的有關科學知識,并讓學生當堂概括。

      ⑵學生提供孔子的資料,老師對孔子進行評價。

      ⑶師生互動后課件出示孔子說過的話,讓學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實就體現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度。

      ⑷讓學生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導朗讀。

      2、拓展延伸,讓學生書寫感想,學習孔子實事求是和兩小兒善于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學法,誦讀全文

      1、同學們我們初讀古文收獲就如此之大,從這篇古文中,讓我們認識到學古文其實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過論交流明道理”(課件出示)

      2、生讀課件內容。

      3、師小結后,全班在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全文,結束課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一兒近(大)遠(小)

      一兒遠(涼)近(熱)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力圖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實踐中,解讀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蘊,品味古文的特質。并且使語文課堂更加原生態,真正做到立足工具,弘揚人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目標:

      1.根據課后注釋理解文章內容,并反復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兩小兒辯日》,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于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具準備:課件搜集孔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品讀名句,導入新課。

      1、引導:“三人行,必的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們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嗎?(孔子)

      2、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老師出示課件孔子的頭像,并簡介孔子。

      孔子在你們的`心目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博學的人)然而,有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請大家跟老師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課文試讀一次,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字,請畫出來,同桌交流。

      2、大家在讀好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注意句子的停頓。(課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頓的地方打上“/”。學生在書上做好標記,練讀,反復讀,并讀給同桌聽。既要讀好停頓,又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3、選擇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讀給大家聽,老師隨機指導朗讀。

      4、聽老師范讀。(生邊聽邊領悟讀法,注意每句話的停頓、輕重、語速、語氣。)

      5、全班放聲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義。

      1、結合插圖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看課后注釋,把課文讀懂,知道課文講了幾個人,講了他們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師板書:一兒、孔子、一兒、日初出、日中。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自由讀懂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小組長記下來,等會兒在全班交流。

      (教師先列舉一句作示范,讓生明白怎樣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3、組織交流。先由小組長交流本線不懂的問題,再抽幾位學生說說整篇文章的大意。

      4、課件出示問題:學生帶著這四個問題再讀課文,并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1)釋帶點的字,并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a.問其故。

      b.及其日中如探湯。

      c.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d.孰為汝多知?

      (2)課文講的是兩個小孩在爭辯()問題。

      a.太陽離人的遠近問題。

      b.太陽在不同時候的大小問題。

      c.太陽的不同時候的冷熱問題。

      (3)對這一問題,兩個小兒的看法截然想反,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并畫出來。

      (4)小兒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別用()和()畫出課文中相關語句。

      5、學生回答上述問題,并注意重點語句的朗讀指導。

      6、分組齊讀3、4小節。

      7、他們爭執不下,就去問誰?孔子給他們怎樣判決的?(不能決也)(生回答,師板書。)

      四、研讀課文,感悟寓意。

      1、兩小兒爭辯的問題究竟怎樣解答?能難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難不倒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孩子們,你們愿意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幫他們解答嗎?

      2、學生匯報自己查找的資料和對問題的解答。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

      (學無止境,勇于探索,大膽質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5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五交流學法,培養能力。

      1我們是采用什么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的?

      2課件出示: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討論交流明道理。

      3小結。我們可用這樣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文言文,這里老師給你們推薦幾篇文言成語小故事。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

      六拓展延伸,張揚個性。

      同學們,我們通過讀看找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老師下面準備了幾分快餐,歡迎你們自行選擇。

      1排練課本劇《新編兩小兒辯日》:一位現代少年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遙遠的古代,巧遇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請少年裁決……

      2給兩小兒寫信,告訴他們所爭辯問題的答案以及當今科技發展的現狀……

      3手機與太陽有關的資料,舉辦“你對太陽知多少“的探究活動。

      4寫讀后感:讀《兩小兒辯日》后所想到的。

      板書設計:

      日初出日中

      一兒:近(大)遠(小)

      兩小兒辯日孔子不能決也?

      一兒:遠(涼)近(熱)

    【《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兩小兒辯日》說課設計12-20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0

    《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20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11-09

    《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01-17

    人教新課標六下:《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12-17

    《兩小兒辯日》教案4篇02-20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5篇11-09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5篇12-20

    課文《兩小兒辯日》的理解探究12-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激情小说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日本中文有码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