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03 18:49: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養、纖細的文字敏感,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擇用若干精當的語言實例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創作和閱讀中養成隨處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令人折服地表達出來。作者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于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對此,作者說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這種獨立思考、求真求實的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的素質教育的精義所在,非常值得學生借鑒學習。作者對“套板反應”很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許多學生的通病,因此應該作為教學重點。

      據此,本文教學目標可確立為以下幾個層面: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疑分析,培養求實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擬采用學生活動的方式進行,活動分為課前準備和課內討論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元代無名氏雜劇《勸夫殺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語“咬文嚼字”既來源此。對這個成語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中云:……;《漢語大詞典》中云:……(見教師用書)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咬文嚼字》,則提倡我們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樣新的.意義呢?作者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簡介(見教師用書)

      三、提名閱讀

      四、分析課文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第3段)

      2、作者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確: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明確:本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適當先援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說: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鬧”將無“聲”的景象隨著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驗里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最后在總結課內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五、對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語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師一一指出。(見另文)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2從課文內容、寫法上上獲得一些啟示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1)投影材料1

      你是沒有骨氣的人

      你這沒有骨氣的人

      辨析比較句子的含義: 不同句式 感情不同

      投影2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問題:這樣改好不好?

      辨析明確: 不好 “這”字帶有貶義

      2)投影材料3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史記》李廣射虎

      改為: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

      改為: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

      辨析明確: 文字一增一減 意味不同

      視之,石也。 發現錯誤,驚訝

      終不能復入石矣 失望 放棄

      3)關于“推敲”的故事

      提問:“推”一定比“敲”好嗎?(聯想意境)

      辨析明確: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4)投影材料4

      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

      獨攜小團月 來試惠山泉

      獨攜天上小團月 來試人間第二泉

      辨析明確: 聯想,使意蘊豐富,有美妙的藝術效果

      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

      釋“圓”

      聯想意義:易誤用而生流弊 “套板效應”

      三、聯系實際 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上面的分析是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表達的觀點,我們已經和朱先生達成共識。

      材料5:

      《漢語大詞典》

      1形容過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書袋或賣弄才學

      3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

      朱光潛先生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義。

      讀課文,找一找朱先生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明確:不能懶 刻苦自厲 推陳出新求思想感情的精練與吻合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找一些用字精當的例子,體會妙處。

      3思考練習二

      第二課時

      討論課 比較《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讀本)

      一、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練習二)

      二、課堂交流,(開放式)

      三、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三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三語文《采薇》教學設計11-04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12-15

    高中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12-27

    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1-11

    語文教學《鄉愁》教學設計11-14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1-22

    《咬文嚼字》讀后感02-17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日韩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中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