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7-08 14:38:1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享受閱讀,感悟生命,學會學習以及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讀為本,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通過讀促使學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讀著讀著,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便躍然紙上了;讀著讀著,文中的詞語就理解了,積累了;讀著讀著,平時要多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就有了;讀著讀著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并注意積累詞句。

      2、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

      【教學重點】:領會愛迪生多動腦筋,多動手,善于觀察:感悟朗讀。

      【教學重點】:故事性課文的語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聰明機智。朗讀中感悟,并積累詞句,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課前準備】:PPT制作的詞語投影等

      【教學流程】:

      一、回顧

      1、復習生字詞語:(投影出示)

      愛迪生 檢查 急性闌尾炎 來不及 環顧四周 遲疑片刻 幾盞油燈 急得團團轉 一溜煙似的 捧著 明晃晃

      斥責 胡鬧 委屈 點燃 亮堂 恍然大悟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

      2、復習第一段。(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非常的愛動腦筋,非常的聰明。讓我們一起走進愛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聰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1、生自由讀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抓關鍵的詞句來理解。

      (1)那一年,愛迪生剛滿七歲。(師引導:七歲的時候,我們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還在上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剛上一年級,有的小朋友)

      【讓愛迪生和自己作比較,拉近愛迪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愛迪生當時年齡的小,為下文體會愛迪生的愛動腦筋和聰明做鋪墊。】

      (2)抓關鍵詞語直打滾、幾十里外、馬上、來不及等去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3、朗讀指導。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手術順利地做下來了嗎?(沒有)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讀課文第三段,劃出相應的詞句)

      2、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去體會。

      3、讓學生上臺表演當時的情景,結合動作理解環顧四周、遲疑片刻、連連說、急得團團轉。

      【一、二年級的學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強烈的,文中的這些詞語所表示的動作于二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見的。結合表演來理解,既增加了學習課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對詞語的準確理解。實踐證明:學生很容易把環顧四周同東張西望等同起來,對其它詞語的理解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4、猜測想象:大家急得團團轉中的大家會是誰?(如爺爺、奶奶、鄰居等等)

      【引導學生不要局限于書本插圖中所描述的,意在為下文中讓學生體會愛迪生的聰明做鋪墊,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辦法,卻被愛迪生想到了。】

      (三)學習課文第四、五自然段。(體會愛迪生的愛動腦筋和聰明)

      1、生自由讀課文,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神態去理解,劃出相應的詞句。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學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愛迪生善于思考、觀察、動手的好品質。

      (1)父親對愛迪生前后態度的變化。

      ①爸爸又急又氣,爸爸急什么?氣什么?

      ②結合語境,通過朗讀來理解斥責。

      ③結合圖片和語言來理解恍然大悟。

      【結合課文插圖的特點,啟發學生根據圖畫想象課文中發生的故事,進行練習說話,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結合重點詞語的點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愛迪生的動作表現。

      (3)房間內的變化。

      (4)醫生的神態和語言。

      4、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說話的語氣,體會課文內容。

      【以讀為本,在讀書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討論

      1、別人想不出的辦法,愛迪生為什么能想出來呢?

      2、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品質,在充分交流與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四、小練筆(任選一題)

      1、做完了手術的媽媽,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會對愛迪生說些什么?

      2、你想對愛迪生說些什么?

      五、拓展交流(課外)

      1、課外閱讀有關愛迪生的書籍。

      2、收集愛迪生的名言警句,積累下來。

      3、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現象或做過哪些小實驗說一說。

      【實現課內外的有機銜接,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促進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欣賞小說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感受小說中人物的美好品德

      2、學習課文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寫出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

      3、擴大閱讀視野,領會小說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

      【學習重點】

      以小說的人物形象為學習重點。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介紹作者及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還有《中秋節》、《蛾眉》、《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2、讀準字音:

      煙囪 梆他 纖夫 腌臢 捯氣 唿哨 拗不過 隱匿 戲謔 榮膺

      斷壁殘垣 蓬蒿 作揖 禮聘 嘬著嘴唇 剜肉 梢馬子

      3、問題思考:

      ⑴ 何滿子這個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⑵ 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說說理由.

      二、教學過程

      1、完成預習導學3。

      2、何滿子的奶奶,爺爺為什么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暢所欲言)

      3、文中寫了何滿子的奶奶,爺爺和何滿子的哪些事?從中體現出他們哪些美好的品質?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學問:

      何滿子:

      他們身上的共同點:

      4、體會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文章寫了他們哪些不足,為什么要寫他們各自的不足?

      5、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的方法來表現文中三個人物的性格,請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一丈青大娘:

      除以上正面描寫外,小說還運用了 ,通過纖夫無力招架的狼狽形態來反襯一丈青大娘的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威武勇猛。

      何大學問:

      這些描寫刻畫出了何大學問 , 的性格。

      何滿子:

      運用了 和 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何滿子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他頑皮好動的性格特征。

      6、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選讀有關文段,感受特色語言,舉兩例分析其表達作用。

      三、關注現實,思考生活

      小說中的人物讓我們非常喜愛,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請同學們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如果像他們一家這樣的人生活在今天的社會,他們回生活得怎么樣?并且說一說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推測?

      四、遷移拓展

      1、閱讀課文第二部分9~11節,回答問題:

      ⑴ 選段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簡要概括.

      ⑵ 何滿子對老秀才的教法持怎樣的態度?表現出怎樣的性格?

      ⑶ 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對孫子讀書的情形表現出的態度有何不同?

      ⑷ 聯系實際對文中老秀才的教學方法作一點評價.(言之有理即可)

      2、簡答:

      結合背景說說,自從爺爺被尊稱為何大學問以后,他在學問上下了哪些功夫?由此說明了什么?

      五、課外延伸

      母親教我客家諺語

      李月云

      很多年以來,就一直想寫寫我的母親。特別是每逢母親節的時候,許多媒體都設母親節專欄,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讓我深有感觸。別人的母親或是賢妻良母、或是深明大義或是甘于奉獻,默默無聞。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小小年紀就要學會自理,學會幫母親做家務事,從學會刷牙洗臉起,母親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掃地掃壁角。”生火做飯,母親就教我:“大火煮粥, 細火煮肉。”“人要靈通,火要窿空。”那個時候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親也不懂得作過多的解釋,但我還是照著去做了,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長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和處世哲理。而這些好的習慣現在我也教會了我四歲的孩子。

      從我懂事起,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剛亮,她就開始挑水做飯,然后又去料理農活。等到我們起床,飯菜都煮好了,母親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親說的: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 學懶三日,學好三年”;勤儉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頭窖尾,夜里針頭線尾,日里田頭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進一文。”

      上學以后,母親又教我:“養子過學堂,養女過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學堂,只要你能讀出身,賣屎缸跡都會供你讀書。正是母親的開明,幸運的我才能在同齡人去務農務工的時候,還能自費就讀師范學校。

      出來參加工作后,偶爾會與同事有不快,這個時候母親又勸我:退一步海闊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顧后,前思后想。”記得參加工作轉正那年,有位領導為了照顧親戚,故意為難我。后來知道情況的我一直耿耿于懷,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親一說,母親又勸我:“水打爛符勺,擊榷又擊榷,州里遇唔到,縣里遇得著”;“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闊,冤家唔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聽了母親的話我心里幾年的疙瘩終于解開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親的話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工作幾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無奈的我只能離開心愛的講壇。失意、痛苦、彷徨無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又勸導我:“唔使急來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云開見日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正是因為聽了母親的話,我才有今天的事業,才有今天的我。

      后來結婚成了家,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婆家與娘家之間,每有不快的事,我總是向母親訴苦。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時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人們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讓我們更早明白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也正是母親的循循善誘教給我們的客家諺語,才讓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親們的言傳身教,客家的傳統才得以更好地傳承。

      1、綜觀全文,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2、文中這位母親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請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點。(4分)

      (示例)非常勤勞: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家務農活忙個不停。

      答:

      3、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是如何前后照應的?(4分)

      答:

      4、這篇文章有何獨特之處?這樣寫有何好處?(4分)

      特色:

      好處:

      5、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客家諺語?抄下來并請說出理由。(3分)

      諺語:

      理由: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意圖:

      《稱贊》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小獾清晨時還只能做出三只比較粗糙的板凳。傍晚十分,在刺猬的稱贊鼓舞下,做成了一把象樣的椅子。文章中有許多它們倆的對話,言語十分樸實,但每一句都非常暖人心。因此,我設計的著眼點放在這些對話上的朗讀上,從讀中去體會小獾和刺猬彼此間真誠的贊美,從讀中去感受稱贊帶給人們無窮的力量和快樂,從讀中學會怎樣的語氣適合稱贊別人。最后,設計了一首小詩送給學生,一方面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復習本堂課所學的生字,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詩的韻律中再次加深對課文主題的記憶。

      學習目標:

      1、認識刺、猬、板、凳、椅五個字。會寫板、椅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由衷地稱贊別人,體會稱贊帶給人們的力量和快樂。

      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

      2、準備刺猬、小獾的頭飾以及板凳、椅子、蘋果等道具。

      3、學生自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看圖識字、寫字,故事導入。

      1、課件演示刺猬、獾、椅子、板凳的圖片,學習生字刺、猬、板、凳。

      如:(生猜謎:身體雖不大,鋼針滿身插,遇敵縮一團,誰來都不怕。這是誰呀?(刺猬)(出示

      刺猬:這是小刺猬,快和小刺猬打個招呼吧!(生:小刺猬,你好!)

      2、課件演示帶拼音的詞語刺猬、小獾、椅子、板凳。

      (自由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隨機正音:輕聲詞

      刺猬、椅子;前鼻音獾;后鼻音凳。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七課《爺爺和小樹》。

      教學目的:

     1、學會5個生字和一個詞語。

      2、會認8個字。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電腦教學。

      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生字卡片、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導: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在篇課文的生字并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大家來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快?(指認5個生字)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齊讀課題《爺爺和小樹》)

      3、復習小。

      (1)(遮住課題小)問:你還記得這是什么字嗎?(齊讀小)對嗎?誰來當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它的音。(指名讀,齊讀)

      (2)課題里用小組的詞是小樹。(教師范讀)樹是翹舌音,要讀準。爺爺和小樹第二個爺是輕聲。(帶讀,齊讀)

      二、檢查讀書。

      1、自由讀。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誰讀得好就可以為本組爭得一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先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不會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檢查讀書情況。

      3、齊讀課文。

      4、總結小組獲獎情況。

      三、讀講新課。

     1、學習第一段。

      (1)請小朋友齊讀第一段,找找里面哪個字是這篇課文里學過的生字?(口)

      (2)你會用口組詞嗎?課文里組的詞是(門口),誰家門口?(我家門口),我家門口有什么?(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3)指導朗讀。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指讀、引讀)

      (4)、指導背誦。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打開CAI課件,顯示冬天圖)這是什么季節?(冬天)(貼:冬天)

      對。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兒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著大雪,小朋友都要穿著厚厚的棉衣。在這么冷的天氣里,爺爺在干什么?請女同學齊讀地二段。(CAI顯示飛來小花,擋住衣裳)同學們猜猜,被擋住的是什么字?(衣裳)

      (2)復習衣字。(重點復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3)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板書;暖和的衣裳)(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聯系動畫圖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說暖和的()(CAI顯示暖和的()句式)(讓學生自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問: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樹怎么樣?(板書:不冷)

      (6)指導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

      (7)指導背誦。

      四、學習第三段。

     過渡: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嫩綠葉子。那么夏天小樹又長得怎么樣?它又是怎樣對爺爺的呢?(男生齊讀第三段)

      (1)提問:小樹是怎樣做的?(板書:綠色的小傘)

      (2)指導讀:撐開。

      (3)綠色的小傘是什么?(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看動畫圖片,理解綠色的小傘就是樹冠,也就是樹茂密的樹葉。問:爺爺在樹下怎樣?(板書:不熱)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說綠色的()(CAI顯示綠色的()句式)讓學生自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用喜歡的語氣讀。

      (6)檢查讀,背的情況。

      五、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么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么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CAI顯示學校綠化地帶畫面,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校園風景,討論后再自由發言。)

      2、小結。

      剛才,小朋友個個都說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后也會做得很棒,那么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六、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2、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3、作業

      做一份關于保護環境的手抄報。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科學素養: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

      2、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

      3、通過二氧化碳的不供給呼吸的實驗,增強學生 關 心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加強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1、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應的原理。

      2、由現象到本質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提問):人和其他動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氣體?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的又是什么氣體?若沒有這種氣體,自然界的生命活動還能進行下去嗎?(學生閱書P85- 86并回答)

      (引入):從閱讀知二氧化碳對于生命活動的作用是無比重要的,哪它具有什么樣的性質呢?

      (學生操作):

      (1)向已平衡的兩紙袋中一只傾倒二氧化碳

      (2)振蕩連接好的汽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兩只錐形瓶

      (3)向學生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

      閱書:P86-87及89干冰的妙用。

      學生討論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教師總結板書):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1)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2)在標準狀況下,比空氣略重 (若收集時,用何方法?)

      (3)易溶于水 (若收集時,可否用排水法)

      (學生實驗):二氧化碳使蠟燭火焰熄滅的實驗。(必須慢慢傾倒)

      問:

      (1)二氧化碳可以傾倒說明什么?

      (2)蠟燭依次熄滅又說明什么?

      閱書:(引出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學生討論歸納: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通常狀況下不燃燒(不象汽油等)也不支持燃燒(不象氧氣)

      板書: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學生實驗)向充滿二氧化碳和空氣的兩只集氣瓶內分別放入兩只動物

      問:為何空氣里的活著而二氧化碳里的不活呢?

      討論歸納: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不象氧氣)

      設問:如此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窯、干涸的深井,應該怎么辦?

      (閱書P87,討論并加以演示)

      (展示):兩個集氣瓶,其中一只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個是空氣,來模擬兩種菜窯,如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哪個能進,哪個不能進?

      第2頁

      (演示):取兩支試管,分別注入5ml的水,再分別滴入3-5滴紫色石蕊。向其中一只通二氧化碳,并和另一只試管作比較。

      討論:(閱書P87-88)為何會產生上述現象?

      板書:

      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5篇】相關文章: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九篇02-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四篇02-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2-05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九篇01-20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7篇01-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五篇01-09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6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9篇01-05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五篇02-07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十篇02-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在线伊人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