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

    時間:2021-08-31 16:34:1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1

      一、引言

      圣人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面臨新課改的大潮,必須真正理解課程改革,真正了解學生,做一名課程資源的發現者和開發者。只有具有一雙慧眼,合理開發和利用有效的課程資源,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教學需要。

      大家在日常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會覺得素材匱乏,顯得捉襟見肘。如果教師能指導學生深入挖掘學生現有的寫作資源,那么,我們就可能為學生提供一條開掘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

      二、教學設計說明

      教材是學生們最熟悉的,卻又是最易遭忽視甚至是冷遇的書。

      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高考優秀作文的片斷,讓學生們知道我們手中的課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寫進作文的。讓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并說說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學人物。教學活動——學生挑戰老師:學生給老師出若干話題,老師以一則選自課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項鏈》)構思學生的話題。教師出一個話題——“空間”,讓學生選用已學的課文素材構思作文,然后說說其構思。教師出15個左右的話題,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運用課本素材,快速構思,寫一個片斷。

      三、教學過程

      1、先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怕寫作嗎?”……教師:構思平淡、語言貧乏、素材平凡……如同學們所說的,確實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們在寫作時文思枯竭,言語乏味。因此,常聽到有同學感嘆“作文難,難于上青天” 。問題有很多,今天我們來解決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就是“素材的挖掘、運用(板書)”。

      為了證明我并非言過其實,我們先來讀一個高考滿分作文片段(幻燈片):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繪成籬笆墻的內外,我們一層又一層地爬過,事實上,這層層籬笆綴滿荊棘,我們通過時,往往遍體鱗傷,身心俱毀。這時,你看到,風在墻外千縈百折,不屈地呼嘯而過,空氣中凝結下壯觀的痕跡。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烈日暴雨來過,飛沙走石來過,我們布滿傷痕,還要面對一片片荊棘的叢林。――《風,可以穿越荊棘》(配輕音樂,請一個朗讀較好的同學朗讀)。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們只取一瓢飲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卻熟視無睹的高中語文課本這一個素材庫。大家一起來說說高中學過的課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別深刻?

      ……

      (生答,教師隨聲附和,點頭表示贊許或贊同)

      聽同學們說起課本內容,都是如數家珍啊。原來課文素材,就是我們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為了讓大家對材料有一個直觀而系統的印象,我歸納了一些典型材料,現在發放給大家,作個參考。

      (發放材料之后,進行解說)

      我把課文素材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文學形象、名人名家、經典作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同學們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提供一個范例。如果平時同學們能有意識地把材料分門別類,對材料進行多角度的開發和思考,寫作的時候就可以信手拈來。

      3、挑戰擂主

      課本,就是被我們踩在腳下的一座金礦。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挑戰擂主”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是“擂主”,你們是挑戰者。怎么挑戰呢?很簡單,我選用一則材料(如:莫伯桑的《項鏈》),大家給我出作文題目,看看我能否限度地將材料運用到話題中去。

      生a: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

      生b:忘與不忘

      …….

      4、牛刀小試

      這是話題作文“空間”: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空間”在現實生活中適用范圍很廣。有相對形象的空間,如宇宙空間、生存空間、自然空間、地域空間、住房空間等;也有相對抽象的空間,如發展空間、學習空間、自由空間、思考空間、想象空間、心靈空間、感情空間等。

      面對這個話題,你能聯想到哪些課文材料?接下來給大家兩分鐘時間思考一下(可以相互討論)。兩分鐘之后我請同學們發言,請積極開動腦筋,這是你表現智慧的時機。

      5、實戰演練

      看來,我們的課本,確實是一座寶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礦。而話題則如滿天的繁星,僅同學們平時寫過的作文話題,就相當多。還記得你們寫過哪些話題嗎?(生答,教師注意挑選幻燈片上沒有的話題板書。)我也替大家挑選了一些話題(打出幻燈片,念作文題目)。話題可謂琳瑯滿目,變幻無窮,接下來我們就利用課文素材,以不變應萬變,將有限化無限。

      幻燈片(陽光遠方閱讀人文素養與發展(浙)方向岸邊一枝,一葉,一世界(浙05)網細節之美短暫與永恒成功與誘惑)

      和黑板上(色彩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山的沉穩水的靈動尋找)

      話題眾多,請同學們任選一個話題,運用課文素材,寫一個片段。時間為十五分鐘。

      (作品投影展示。師評、生評結合,一材多用方法舉隅。)

      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精彩,由此看來,我們的課本,不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劍屠龍刀,握著它,就增添了無窮威力。在武藝高強的人手里,更是可以沖開話題作文的團團迷霧,種.種束縛,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寫作高手。我們的口號是——大家一起來——“把有限的素材運用到無限的話題中去!”

      四、教后反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而學生又感覺到寫作文的困難比較多。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無材可用,這是學生在寫作文時遇到的一個顯著問題。教師該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呢?學生們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師就必須帶領學生去挖掘“源頭活水”,教學生限度的去開發和利用已學的知識。作文的素材是無比豐富的,也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大到地球、宇宙的運動變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蟲子、一粒塵土,都可以寫入作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的,我們的學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發現作文素材的眼睛。實際上,除了課本的素材之外,還有影視、文學作品,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歷史名人等,教師可以有系統的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寫作文時不再陷入“巧婦難于無米之炊”的困境。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2

      習作要求: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難忘的“第一次”》為題寫一篇習作,要把“第一次”的經歷寫清楚,還要寫出在經歷“第一次”之后獲得的啟示。

      教學目標:

      ①激發學生寫作_,挖掘學生內心真實的獨特的東西。

      ②引導學生將故事寫具體完整,并表達出真情實感。

      ③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在表達和評價中掌握如何寫好作文。

      教學重難點:

      ①引導學生將“難忘”之處寫具體詳細,突出“第一次”;

      ②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珍視自己獨特的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①利用同學們的童年照片制作一份動畫相冊。

      ②PPT課件(圖片,文字說明)

      學生:①收集自己童年難忘的“第一次”的照片。

      教學活動流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是不是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有滿足,也有遺憾……但無論怎樣,都是令我們難忘的第一次。你經歷過的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難忘呢?就請你把它從記憶的深處挖掘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二、充分準備

      想:

      1、回憶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經過。

      2、想想這件事發生時的真實感受,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說:

      1、練習把事情的經過說得完整有條理。

      2、練習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說得簡單、精煉。

      3、練習有感情地敘述“難忘的第一次”。

      三、小組演練

      1、在小組中練習敘述“難忘的第一次”,請小組同學就表達內容、語言、語氣、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見,敘述者要和提意見的同學有交流。

      2、吸納同學們的意見,重新組織說話內容和語言。

      四、班內交流

      1、每組抽簽確定一名講述者輪流到前面講述。

      2、全班同學參與評價內容、情感、表達,糾正語病,也可以向發言的同學提出問題。

      3、講述者要及時、得體地應對同學們的意見、建議和提問。

      五、總結點撥

      1、小組討論:要把“難忘的第一次”說好,該注意些什么。

      2、教師點撥性小結(針對同學們的表現肯定好的見解,補充沒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議。)

      3、學生結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組合發言內容,練習表述清楚。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明確要求

      1、自讀本次習作要求,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2、指名說說自己選定的內容及選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在交流中自然總結出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

      二、習作指導

      1、回想我們學過的、讀過的含義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樣把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的。(可翻閱手頭資料)

      2、同桌交流:準備用哪種表達方法敘述清楚要表達的內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簡要談談自己的習作設想或習作結構,教師和同學著情評議,讓其他同學得到借鑒。(習作指導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學生書寫習作草稿,教師巡回提示、指導。

      四、習作欣賞

      1、自主到前面朗讀自己的作文,并試著說出自己習作的優點,大家參與評議。

      2、教師推薦巡回檢查時發現的精彩語段,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3、學生自愿組合,互相尋找作文中的精彩之處。

      五、習作修改

      1、出示一段習作內容,集體修改。

      2、回憶常規修改內容,根據同學和老師的建議在草稿上完成習作修改,要注意到錯別字、不合適的標點、不通順的`語句等。

      3、改完后謄抄到習作本上。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3

      一、導入:

      “課前五分鐘,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經對自己的作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請問這位作家是誰?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膾炙人口的詩句留下了一個文壇佳話,你能說出有關的兩個人物嗎?

      3、有這么一則故事:有一個地主,家里開了一個釀酒的作坊,還喂了許多豬。要過年了,就請了一位秀才替他寫幾個字,好為來年討個吉利。秀才便寫了如下一些字:“肥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由于當時沒有標點,財主看后大發雷霆。秀才連忙解釋,并讀了一遍,財主馬上轉怒為喜,擺宴席請秀才喝酒。請問:財主大發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為什么讓財主破涕為笑?

      答案:_“披閱十載,增刪五次”

      曹雪芹------《紅樓夢》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韓愈

      肥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

      得出啟示:

      文章不厭百回改細枝末節也關鍵字斟句酌出佳作努力當從今日始

      二.作文評改要求:

      一、讀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詞造句上的不足,劃出來,改正。

      二、讀第二遍,要求評點:立意、選材、結構形式、寫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優點與不足。

      三、讀第三遍,要求潤色:細節描寫、結構形式上值得推敲之處,修改。

      三、例文導入:

      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

      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是一方名貴絲綢,細膩光滑。

      發放例文,按要求讀三遍,及時評點。

      第二教時

      一、檢閱第一遍的評改。

      二、檢閱第二遍的評改。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載著親人給我的點滴關愛,我在記憶里搜索,每一滴的瓊漿玉液,何時淌入了我的心窩,那么甜蜜。

      “點滴”、“瓊漿玉液”這類選詞非常精美。“點滴”不僅有形可見,而且緊扣“小小”兩字。“瓊漿玉液”這一比喻詞形象生動地寫出這種關愛無比珍貴、萬分甜蜜。

      很小的時候,我有一個壞毛病:尿床,三天兩頭的尿床。那時我寄托在外婆家,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單,第二天就被我尿濕了,日復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為她似乎沒有力氣打我了,高高地揚起手,卻輕輕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還很健壯,因為我看到她在池塘邊洗尿濕的床單時力氣好像很大,而她三天兩頭的去,卻沒有說累,說苦。

      此處的細節設計可取,可惜不夠到位。那種無怨無悔、任勞任怨沒良好的刻畫出。

      (魏巍《我的老師》里:她高高地舉起教鞭,卻輕輕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狡猾的目光發現她愛我們。)

      這就是外婆這把茶壺向我傾倒的叫做“愛”的茶,有一點兒苦,卻好像也加了糖。

      把外婆的愛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個天真活潑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總會迎上來,笑笑,然后就拉著我到房間里一會兒看動畫片……過了一會兒,一股香味沖進了鼻子里,這是弟弟給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滅得一干二凈,這是回家后弟弟對我的慰勞。

      最需要補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潑之態。補一筆“我”的欣喜。

      這就是弟弟,他是糖,會放進我碗里,讓茶變得甜蜜,濃烈。

      把弟弟的愛比作糖,可以!

      父母給我的愛舉不勝舉。但讓我發現他們給予我愛時,已經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醫院,是做胃鏡去的,當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時,那時爸爸就在門口,我看到了這樣一幕,現在他還能在不經意間拔動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淚珠,是爸爸看著我做胃鏡時滴下的,小小的淚珠也許過不了一天就蒸發了,但它卻不會在我的心中蒸發。

      這是妙句,有窺斑見豹之妙。實在屬于“半兩撥千斤”之筆。

      父母的愛是一塊冰,放進去時冰涼冰涼的,融化了,才發現愛已經滿溢。

      把父母的愛比作了“冰”,應該在上文中比較充分地鋪墊“道是無情卻有情”的嚴愛。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會在小碗中添加,那是愛,我的生命就在感受愛與給予愛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將是幸福的。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須議中有情,給全文漂亮作結。參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這樣接受著來自外婆、來自弟弟、來自父母的愛的甘霖。周遭被愛包圍,我的臉上時時洋溢著快樂的微笑,幸福無比。”

      三、談論第三層面的修改:

      A明確細節描寫:細畫人物,使筆下人物形神皆備,活靈活現。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人物的特征出發,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有重點地對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以至內心活動進行具體細致的描繪,使原先籠統、欠詳細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現力。

      例1: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啊。 ——魏巍《我的老師》

      例2、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往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著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朱自清《背影》

      B、明確形式的創新:

      例1、 ---外婆的茶2、 ---外婆的愛是茶

      ---弟弟的蜜—弟弟的愛是蜜

      ---父母的冰—父母的愛是冰

      例2、親情的滋潤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內則是親情滋潤的愛。漸漸地,我越來越滿……

      淡淡的茶

      …… ……年幼時,怎能體會到外婆給我的愛猶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現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傾倒的茶而顯得恬靜、清新。

      甜甜的蜜

      …… ……

      母親的愛如蜜汁,不斷注入碗內,使碗內常倒映出母親的微笑。當憂傷、困擾、無奈包圍我時,我常這么提醒自己:別忘了,她在叢中笑……

      堅硬的冰

      …… ……

      我感到父親表面嚴肅的愛確實如放入碗中的一塊冰,融化后,剎時感到無比的清涼、甘甜。

      我猶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斷地接受著家人的愛。現在我猛然發現:愛已溢出,滋潤著我的心田。 _

      四、課堂收獲:

      1、懂得從三個層面入手評改作文,切合語境錘煉語言;

      2、汲取范文中的優點并能努力更勝一籌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形式:1、運用小標題。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愛是茶—弟弟的愛是蜜—父母的愛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擬“題記”后寫“后記”

      取材:

      以點帶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備,使筆下人物活靈活現。要做到著一點,首先要從人物的特征出發,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有重點地對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以至內心活動進行具體細致的描繪。(使原先籠統、欠詳細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現力。)

      修辭:文章是一條小河,修辭就是這條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綠樹,修辭就是這棵樹上的朵朵紅花;

      文章是浩翰的藍天,修辭就是這藍天上的縷縷白云。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在燦爛的人類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所學的文章,都能將極其平常的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日描繪得妙趣橫生、魅力四射。同學們隨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共同領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但單元為我們呈現的只是民俗風情畫卷的一角,這節課就讓我們暢所欲言,談談你所調查了解到的民風民俗吧。

      二、分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題:節日習俗、地方服飾、特色飲食、獨特民居、民間工藝品,根據學生調查主題將全班分為五個組,進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說說你要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什么,你的資料從哪得來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點講清楚,還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認真傾聽組員的講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記下來及時詢問。

      2.根據組員的建議,修改自己的介紹材料,特別是注意把沒講清楚的地方講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據交流主題,每組推薦2—3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2.聽的同學認真傾聽,聽后組織評議。可從以下幾方面評議:

      ①主題是否明確,特點是否突出;

      ②內容是否具體充實;

      ③表達是否流暢;

      ④語言是否簡潔。

      四、激發情感,由說到寫

      1.聽了同學的介紹,此時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啊!透過這絢麗多彩的民俗,我們感受到的是泱泱華夏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讓我們快拿起手中的筆,把它寫下來吧!

      第二課時習作

      一、編寫提綱

      1.引導學生根據提示編寫習作提綱。

      提示:

      ①要介紹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打算從哪幾方面加以介紹?

      ③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將要進行具體介紹?

      ④根據其特點,你打算擬訂什么題目?

      2.學生自由編寫提綱。

      3.小組內根據編寫提示,互提建議,修改提綱。

      二、學生進行習作練習。

      三、初步修改。

      1.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把習作中語句不通的地方和錯別字修改過來。

      2.小組內互讀互聽習作的重點部分,提出習作中表達不夠清楚和不夠具體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議。

      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佳文點播臺

      1.根據學生習作情況選擇其中較好的8—10篇,將習作題目和作者羅列出來,供學生自由點播。

      2.由作者朗讀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認真聽,找出習作的優點。

      3.師生互動評議。

      二、病文會診室

      1.根據本次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問題,選擇病文例子供同學閱讀,找出問題,提出修改建議。

      2.集體修改,體會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間

      根據老師的批語,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匯編民俗作品集

      1.為自己的習作配畫,全班匯總。

      2.根據全班的習作題目,討論作品集的分類內容和編排順序。

      3.討論作品集的題目。

    【如何修改文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歐陽修改文章的故事10-25

    關于如何設計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09-12

    英語課如何設計教學范文5篇12-29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白楊》教學設計12-06

    教學設計反思01-27

    《春聯》教學設計01-18

    夏教學設計12-31

    《飛機》教學設計12-30

    《梅花》教學設計12-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好看的AV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爱A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