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18 16:42: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連加連減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通用16篇)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連加、連減算式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

      3.初步運用連加連減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直觀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學會用連加連減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牢記前兩個數計算結果,再和第三個數相加減。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開小火車)

      +3+4-2-4

      2——□——□10——□——□

      +4+1-3-5

      3——□——□8——□——□

      二、質疑激情

      師:小朋友的火車開得真快,那現在我們就坐著火車去小明家看看。我們的好朋友小明是一個非常愛勞動的好孩子?,他在幫媽媽干活,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小明在喂小雞)

      三、自主探索,學習連加

     。ㄒ唬┯^察圖畫,列出算式

      1、引導觀察(課件演示小雞圖)

      師:仔細觀察,你又看到了什么?

      2、交流匯報

      指名說一說

      師: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5”、“2”、“1”)

      師:根據你看到的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幾只小雞?

      3、列式及讀法

      師:要算出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

      生試著列出算式:5+2+1=(屏幕出現“5+2+1=”)

      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指名讀、集體讀)

      4、學習計算順序

      師:那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討論,說一說。(板書計算過程)5+2+1=8

      |____||

      7____|

      全班交流

      師:第二步是哪兩個數相加

     。ǘ├斫夂x?

      結合圖,說說算式5+2+1所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個別說、同桌說)

     。ㄈ┙沂菊n題

      師:今天學的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3個數,2個加號

      小結:像這樣,我們把3個數以后甚至有4個數、5個數連著加起來的算式叫連加(板書課題:連加)在計算的時候,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算出得數(可以把這個得數記在腦子里,當然我們還不熟練,可以把答案寫在下面),然后加上第三個數,最后算出來的才是這道題目的答案。

      (四)動手操作

      小朋友們都會說會算了,不知道能不能擺一擺再算一算呢?

      要求:先擺4根,再擺3根,最后再擺1根(你能算出一共有幾根嗎?)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動手操作,擺小棒,然后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3+1=8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_______|

      7________|

      四、自主探索,學習連減

      1、引導觀察

      師:就在剛才我們學習連加的時候,小雞吃飽了,我們看一看,發生了什么事?(課件演示)

      2、交流匯報

      指名說一說

      師: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3、列式及讀法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8-2-2=

      誰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這個算式:8減2再減2

      4、計算、理解含義

      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說一說8–2–2=4

      全班交流板書:|____↑

      師:第二步是用哪個數去減?6______↑

      結合圖,說說算式的含義(指名說)

      5、小結并補充課題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把幾個數連著加起來的算式叫做連加,你能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嗎?(根據學生回答補充板書:連減)在計算的時候,先把前面兩個數相減,算出得數,然后用算出來的數去減第三個數,最后算出來的才是這道題目的答案。

      6、動手操作

      師:那接下來再請小朋友們擺一擺

      要求:擺好10根小棒,先拿掉3根,再拿掉5根

      師說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動手操作,擺小棒,然后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0–3–5=2

      說說你是怎么算的。|____↑

      7______↑

      五、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你能用它們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1、出示燕子圖

      ①仔細觀察,指名說圖意

     、趯W生列式計算

      2、出示跳繩圖

     、賹W生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

     、谥该卮

      3、出示汽車圖

      學生獨立解決,交流匯報

      4、交流生活實例

      請學生交流生活中連加連減的實例并解決。教師可適當引導(如:老師一共有8個小蘋果,先獎掉了3個,又獎掉了2個,還剩幾個?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六、拓展提高

      師:今天這節課上大家都學得很認真,掌握得很不錯,老師想獎勵小朋友們去超市選購自己最喜歡的三樣物品。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錢?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兩個豎式連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我聽你們的老師說,大家都非常的聰明,什么東西都是一教就會,我不信,現在就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很聰明。

      二、檢查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計算順序)

      8+4+3= 13-4-5= 62-20=

      9+5+7= 16-8-4= 58-30=

      2、筆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

      28+34= 52-20=

      三、導入新課

      我對大家剛才的表現非常滿意,果真是名不虛傳,你們真的是非常的聰明。不過我還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難倒你們。

      將28+34改為例1 28+34+23

      四、教學新知

      師:這三個數相加,我們應該先算什么?

      生:先算 28+34

      師:28+34我們已經算過了,誰能幫老師寫出來?

      (學生口述計算,教師板書。)

      師:現在做完了沒有?還要算什么?

     。▽W生口述計算,教師板書。)

      師:現在做完了嗎?

     。ㄗ⒁猓要再在橫式上寫上得數。)

      師:這幾位同學真聰明,還有哪位同學和他同樣聰明?

      好!現在我們就來比試一下,看誰最聰明?!

      完成 “做一做” 49+25+17

      師:大家看一下,我們剛才在計算時用了幾個豎式?誰能只用一個豎式就能算出來呢?

      你是怎樣想的?

      生回答。

      真棒!現有我們把原來的兩個豎式合成了一個豎式,比原來簡便多了,這就叫“簡便寫法”。

      好!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連簡便寫法都能自己想出來?磥硐旅娴倪@道題也難不住大家了。不過也說不定,你們中間會有個“小迷糊” ,看看誰愿意當小迷糊!

      把52-20改為例2: 52-20-18

      對學生提出要求:先用兩個豎式來寫,然后再把兩個豎式寫成豎式的簡便寫法。

      學生完成后,指名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表揚,然后指著其中的 52-20 說:

      這一步是兩位數減整十數,我們學過它的口算,誰能口算出來呢?

      根據學生舉手數的多少,說: 真不錯,有這么多的同學能口算出來,那么以后我們再遇到這樣的題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寫豎式了。

      在板書上用紅色虛線把 52 框起來。

      -20

      ——

      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計算。

      “做一做” 84-26-30= 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寫豎式。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剛才我們所做的黑板上的這幾個題,就是課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個數相加,叫(連加)(并板書)。例2是從一個數中連續減去兩個數,叫(連減)(并板書)。在用豎式計算連加和連減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指例題)用兩個豎式來算,第二種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叫“簡便寫法”。

      六、課堂練習

      1、現在我們再來重新練習一下兩個豎式的簡便寫法。

      做第1題。

      2、大家都做的不錯,現有我們再來做一下第2題,你可以選擇用兩個豎式或用簡便寫法。

      3、另外,如果在計算中,我們發現一些題目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口算,不寫豎式。

      我們來做一下第三題,看誰能不用豎式,直接算出來。

      六:板書設計:

      連加 連減

      例128+34+23=85

      28 62 簡便 28

      + 34 + 23 寫法 +34

      ———— ———— ————

      62 85 62

     。23

      ————

      85

      例252-20-18=14

      52 32 簡便 52

     。 20 -18 寫法 -20

      ———— ———— ————

      32 14 32

     。 18

      ————

      14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介紹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聽說啊,豆豆在家表現可好了,經常幫媽媽干家務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幫媽媽做什么事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學習連加

     、懦鍪5只小雞在地上覓食的畫面

      問: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雞

      師:現在有多少只小雞?

      生:5只

      ⑵演示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的畫面

      師:誰能把剛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學們說說并能提出問題呢?

     、沁呇菔旧呎f

      師:原來有5只小雞,跑來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師:這時又跑來了1只,又該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師:這個算式跟我們前面學過的算式一樣嗎?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連加

      3、學習計算順序

      師:這個連加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問:第二步為什么用“7+1”

      生匯報

      演示計算過程并小結連加的計算順序

      4、學習連減

      過渡語:剛才有8只小雞在吃東西,現在他們吃飽了做什么呢?

     、懦鍪8只小雞的畫面

     、蒲菔鞠扰芰2只小雞,又跑了2只小雞的畫面

      ⑶學生根據看到的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⑷根據圖意列算式

      師:原來有8只小雞,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該怎么表示(8-2-2)

      生匯報

      問:這個減法算式跟我們之前學過的減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匯報

      5、補充課題——連減

      6、學習連減算式的運算順序

      師:這個算式又該怎么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匯報

      小結連減的計算順序

      三、鞏固練習

      1、課本p72做一做

      2、練習十一第2、5、6題

      思考:3+5+()=10 10-6-()=2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計算方法是……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根據同學的年齡特點,通過同學生活中饒有興趣的情節,讓同學聯系情節的發展過程,建構連加連減的運算模式。感受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樂趣。

      學生已經掌握 10 以內的加減計算,對生活中感興趣的情節發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將連加、連減一并進行教學,有利于連加、連減的對比,掌握運算順序;還有利于鞏固 10 以內的加減計算,為下一課加減混合計算做好準備。

      【學情分析】

      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這一知識的自身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充分引導學生聯系具體情境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情境多觀察、多討論、多表述,在多樣的活動中深入領會并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加上,再加上”,體會“減去,再減去”。 在具體的情境中并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的算法。

      3.初步感知用連加連減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連加連減,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要記住第一步口算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師:黑板上是我們前面學過的加、減法的題,請同學計算出答案

      3+2 5+1 6+4 9-3 6-1 5-5

      2、編題

      師:昨天給大家留了一個小作業,根據算式編一個小故事,你能從黑板上選擇一個算式編一個小故事嗎?

      生說一個加法一個減法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

      師:老師也帶來一個小故事,仔細看(出示圖)

      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

      有幾只小雞?(5只)

      原來有5只小雞(板書“原來)

      現在呢?(課件演示)(來了2只)(板書“來了”)

      繼續看圖,現在又來了幾只?(又來了1只)(板書“又來了”)

      為了區分開,我們在這里加“先”,先來了,又來了

      看圖自己試著說一說這三句話,如果你想不起來,可以看看黑板(學生自己說)

      找同學來說(多找幾人)

      2、嘗試列示

      師:你能用個算式來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5+2+1)

      5、 2、 1各表示什么?

      每來一次我們就用什么連接?(加號)

      換個圖你還會嗎?

      3、出示小狗圖

      師:請同學們看圖,仔細想一想(只看不說話)

      誰能用三句話說一說?(原來有1只小狗,先來了4只,又來了2只)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一共有多少只?(板書“一共有”))

      你能給同桌說一說這四句話嗎?(同桌互說)

      誰來給大家說一說?(幾人說)

      你能寫個加法算式嗎?(1+4+2)

      1、 4、 2各表示什么?

      4、出示燕子圖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都非常好,現在老師要加大難度了,你們敢挑戰嗎?

      請看大屏幕,這是一幅靜態圖,你看懂了嗎?(出示燕子圖)

      誰能指一指那些是原來的?有幾只?

      哪些是先飛來的?有幾只?

      哪些是又飛來的?有幾只?

     。ǔ鍪敬罄ㄌ柡蛦柼枺┳屛覀兦笫裁?(一共……)

      同學們一起來說四句話

      誰能列算式?(3+4+2)

      5、認識“連加”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3幅圖列出了3個算式,和以前的一樣嗎?(不一樣,這是3個數加起來的)(你真善于觀察)

      這些算式里都有2個加號,我們把這樣的式子叫做連加,是把幾部分合起來(三部分)

      像這樣的算式你們會算嗎?你會哪一個就給同桌說哪一個。(同桌互說)

      6、學習算法

      師:你會哪個就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誰想來試試?(一生說5+2+1)

      我怎樣算就好算了?

      剛才這個同學是先把哪兩個數合起來了?(5+2)(師板書)

      他先算了誰?(5+2)等于幾?(7)

      誰來完整的說一說先算什么?(先算了5+2=7)多找幾人說

      同桌互相說一說先算了什么?再找人說(板書“先算”)

      再算什么?(兩生說7+1=8)(板書“再算”)

      誰能完整的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人說、全班說、幾人說)

      7、鞏固算法

      師:如果把這兩句話用到第2個題中,你會說嗎?

      先算什么?(先算1+4=5)再算什么?(再算5+2=7)(板書)

      同桌互相說。小組說(其他同學帶著任務聽,看誰說的好)

      3+4+2=這個能說嗎?

      全班一起說,師板書

      8、指導算法

      師:為了方便計算,老師用尺子把大家先算的數畫了下來,仔細看,都是先算什么?(前兩個數)

      也就是先算5+2、 1+4、 3+4,這些都在你的那個方向?(左)

      所以可以說從哪往哪算?(從左往右,板書)

      9、練習

      師:下面咱們來練習一下

      出示練習題,說過程。3+4+1 2+2+4 4+3+2

      7+2+1 6+4+0 5+0+3

      注意把話說完整

      10、學習連減

      師:剛才咱們學習了連加,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F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時候,小雞吃食兒,有幾只小雞?(8只)(板書:有 )

      小雞吃飽了,你看怎么了?(課件出示:先走了)

      先走了幾只?(3只)

      再走了幾只?(2只)

      還剩幾只?

      誰能完整的用4句話說一說這幅圖?(一生說)

      能列算式嗎?(8-3-2)

      11、出示猴子摘蘋果圖

      師:猜一猜小猴子要干什么?(摘蘋果)

      樹上有幾個蘋果?(10個)

      先摘了幾個?(學生跟著課件數:6個)

      又摘了幾個?(2個)

      還剩幾個?

      怎樣列算式?(10-6-2)

      12、出示小汽車圖

      師:這又是一個有難度的圖,靜態的圖,你能看出誰是走的.嗎?(車頭朝右)

      走了幾次?(兩次)

      先走了幾輛?(4輛)

      又走了幾輛?(2輛)

      還剩幾輛?

      誰能列算式?(8-4-2)

      13、認識連減

      師:這三個算式和連加很像對不對?但是有不一樣的地方(都是減法)

      沒錯,算式里是兩個減號,我們把這樣的式子叫做連減

      計算方法和連加也很像,連加是從哪往哪算?(從左往右)

      連減也是從左往右算

      請同學們嘗試算一算這三個算式

      左邊兩第一題,中間三組第二題,右邊兩組第三題

      匯報。

      三、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先計算出第一步的答案,用第一步的答案加或減第三個數就可以了。大家學會了嗎?

      那老師考考大家。出示:3+4+2、9-1-2

      請大家計算在練習紙上

      【教學反思】

      《連加連減》這一課,為了讓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和方法,教學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空間:

      空間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我將書上靜態的例題,用課件以喂小雞這一故事情節呈現,變成一個動態的過程,通過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讓學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過小雞吃飽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讓學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這樣既讓事情發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識的連續性,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之后給學生更多的情境圖,從動態圖到靜態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加連減,訓練學生理解能力。

      空間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

      在看懂圖的基礎上,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將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講出來,既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最主要的是學生在講的過程中對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空間三:教方法,熟記運算順序

      為了解決連加、連減時,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于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這一難點,在教學時我教給了學生一個好方法,主要是通過在第一步算式下畫橫線來確定運算的順序,然后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用第一步的得數再接著往后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情境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提高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協作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師:上個星期天,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去鄉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圖片:芳芳)一大早,他們就一起乘上“口算號”公共汽車出發了。來,我們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來算一算吧!

      學生看著屏幕口算:

      4+1 5+2 5-2 8-2 3+4 10-4

      5+3 7+1 3-1 6-2 7+3 6-6

      師: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雞呢,芳芳可是個懂事的孩子,連忙跑過去幫奶奶喂雞。引出例1。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小朋友去鄉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的情境,既復習了舊知,又為下面初步感知兩步計算與一步計算的關系打下了伏筆,更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連加

      (1)課件演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師:看,有幾只小雞在吃米?(多媒體演示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幾只?(多媒體演示來了2只)瞧,這只小淘氣貪玩,來遲了吧?(演示又來了1只)

      師:你能將喂雞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如果學生說不清楚,可重復演示課件)

      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師: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5”、“2”、“1”)

      設計意圖:算法選擇及計算順序是和“動作、過程”緊密聯系的,教師通過學生的看圖編故事,討論怎樣列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形式,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并進行積極的數學思考,使學生不僅能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記憶得更牢。

      師:嗯,口才不錯,你說得可真完整!

      師:根據剛才的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會提個問題考考大家?(引導學生提出求一共有幾只小雞的問題)

     。2)列式。

      師: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

      學情預設:學生欣賞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設想1:學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師:聽他說得多清楚呀,用我們學過的加法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設想2:學生列的是綜合算式。教師不要忘了舒時給予獎勵。

      板書:①5+2=7 7+1=8 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義。

      ①指名學生說說第一種方法兩個算式的意思。

     、 師:結合圖,說說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說。

      師:為什么這里要把他們加起來呢?用加法呢?

      指名說。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還列出了5+2+1=8和5+1+2=8這兩個算式,老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誰能來告訴老師?

      師:(恍然大悟狀)哦,老師明白了,原來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加起來!

      師:看這兩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來給這個算式來取個名字?

      師:像這樣三個數或三個數以上的數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連加)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加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4)交流算法。

      師:5+2+1=8,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先討論,再匯報)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教出來的;蚴窍人5+2=7,再算7+1=8······不管那種方法,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師:是呀,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相加,然后再把算出來的得數(強調是算出的得數)加上第三個數,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說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知識的存在。扶放有度,使學生直觀地理解連加的數學意義。

      2.探究連減。

      (1)情境演示。

      師:芳芳正在忙的起勁的時候,表弟在一旁高興地大叫起來,看,那幾只小雞吃飽了!

      (多媒體出示小雞跑走圖)

      (2)合作探究。

      師: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會編個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嗎?(學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師:要求還剩多少只小雞,你會列式嗎?(板書:8-2-2)

      師:結合圖,說說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說。

      師:為什么這里要用減法呢?要-2再-1呢?

      指名說。

      師:你能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連減”)真不錯,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連減”。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減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學生一起完整地讀出課題“連加 連減”。

      師: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請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如果他說對了,請你夸夸他,如果他說錯得不夠好,請你幫幫他。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師要適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處理、解決,只做適度的引導,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全班交流,小結連減得計算方法:計算連減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用得到的結果減去第三個數。

      3.初步小結:喂完小雞,芳芳也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按怎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板書:從左往右)

      設計意圖:及時地鞏固知識、梳理剛剛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學到手的知識切實成為自己的本領。照顧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對這一知識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聯系情境,應用拓展

      闖關游戲。

      師:夕陽西下,芳芳跟著奶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奶奶家,小朋友們跟著他們也一起學會了很多的新知識,F在,芳芳的媽媽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知識學得怎么樣呢。小朋友們,我們來接受挑戰吧。

      第一關:各顯神通

      1.師:學了一節課,有些同學已經有點急不可耐地要展示自己的本領了,那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在小組中進行一個活動吧。ɡ蠋熆梢允痉兑唤M)用你的學具擺一擺,考一考你的同學,我們可要進行小組間的評比,看哪個小組活動得最好哦!

      師:剛才小朋友擺出了很多連加連減的算式,怎么樣在紙上畫出連加和連減的過程呢?

      學生說。

      老師示范:連加幾個部分加起來,我們可以分開畫,連減需要減去幾個部分,我們可以用圈去和劃去的方法。

      2.師:明白這個意思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打開書本72頁,完成做一做。

      反饋:為什么要4+3+2=9?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3、2、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0-3-5=2同前)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非常愛動,你光讓他聽,他還真坐不住。因此,安排了動手擺小棒的環節。讓學生在合作中擺出小棒,教師可以同時考查學生對連加、連減這一知識掌握得如何。

      3.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能用連加連減來計算的例子?

      生1:家里原來有3只蘋果,媽媽先買來了2只,又買來了4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可以用 3 + 2 + 4 = 10 來計算。

      生2:我原來有9本書,送給弟弟3本,又送給妹妹4本,還剩多少本?可以用 9 - 3 - 4 = 2來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舉例,一方面是想將數學與身邊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進而體驗連加連減的含義,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關:火眼金睛

     。1) 多媒體演示開始時的一組題。

      師:今天我們又掌握了兩種本領,仔細觀察上課時我們做過的這組題,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2) 口算連加連減。

      師:是的,我們發現原來這兩個算式都能拼成連加、連減的算式,而且計算順序也相同,那下面這些口算題,你能很快算出來嗎?

      2+2+2= 9-2-3= 10-4-1= 3+2+4=

      8-1-5= 4+3+1= 5+1+3= 10-2-5=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連加連減》公開課教案

      第三關:精打細算

      師:學校打算組織一次秋游,可以帶一些干糧。如果媽媽給你10元錢,有這么一些食物,你打算怎么買?用算式來表示。

      食品

      火腿腸

      果凍

      面包

      蛋糕

      飲料

      薯片

      單價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師:好好看看、算算,怎么樣才能買到自己喜歡又實惠的食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本節課上聯系課外的情境,增強了學生對連加連減的認識,并能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服務,如春游時媽媽給你10元錢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課堂上學生是帶著問題來的,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體現課堂效果的標準之一,因此讓學生對自己有個總結“我的問題解決了”很重要。

      四、全課總結,延伸課外

      師:愉快的一天結束了。芳芳說:這一天的收獲可大了,小朋友,你想不想和芳芳比一比誰的收獲大呢?讓我們來說一說吧。

      師:是的,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到右,還學會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課后還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的,比比誰找得多!

      設計意圖:趁著學生意猶未盡。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連加和連減故事,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3、通過操作,培養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認識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1、(出示課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雞專業戶,他們家養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引導學生說出最后又來了1只小雞。

      師:對于這題應該怎么列式呢?

      板書:5+2+1

      為了計算準確,可采取分步計算的方法,也就是先算5+2=7,再算7+1=8

      步驟如下:

      5 + 2 + 1 = 8

      2、(出示課件)

      為了區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 ○ ○

      ○○ ○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 ○

      ○○ ○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8 – 2 – 2 = 4

      6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第74頁的第5至8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鼓勵在具體、鮮明的情景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2、能按照圖的有序排列,找出規律,發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并說出連加連減的含義。

      教學難點:按照圖意,找出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新知探索:

     。ㄒ唬┙虒W連加:

      ?1.出示喂小雞的情景,教師分步操作,學生觀察:

      師:爸媽帶明明去農場,明明可喜歡喂雞了。(出示小黑板)他在地上撒了一些米,馬上有5只小雞來吃米?炜矗峙軄砹2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5+2=7

      師:很好!繼續看!又跑來一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

      生:7+1=8

      師:很不錯!如果三幅圖我們放在一起,你會列式嗎?

      生說,教師板演:5+2+1=8

      我們原來的加法是兩部分合起來,現在連著再加一部分。像這樣三部分合在一起的算式,我們就可以叫他連加。(板書;課題)這樣的算式怎么讀、表示什么意思,是我們今天研究的主要內容。

      2.探究連加的計算方法。

      師:這個算式讀作“5加2加1”。生齊讀。

      師: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同位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說

      師板書,重復。邊說邊在算式上標出運算順序。

      師:5、2、1各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你沒看明白了嗎?

      3.做一做。

      (二)連減教學:

      1.連接上面的情景,讓學生猜想,小雞吃完食物會怎么樣?

      生:又去玩了,走開了……

      直接出示書上的連減圖片:讓學生看圖同桌說說圖意。請學生上臺來指著圖說說。有8只小雞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來又走了2只,還剩下4只。

      師:誰能列式呢?該如何計算呢?

      列式:8-2-2=4,

      師:這樣連著加的算式我們叫他連加,像這樣連著減的算式誰能給起個名字?生說師板書。

      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讀讀這個算式;8減2再減2等于4。

      2.練習:做一做右邊一題,看圖列式說圖意。不擺。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去可以用劃去或圈出來表示。

      反饋: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學生相互評價。

      三、鞏固深化:

      完成練習十一的第2題和第4題

      四、課外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學連加連減至少得幾個數?會了嗎?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與策略方法: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經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清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策略與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熟練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連加、連減的課件 小棒 三角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圖意。

      二、探究體驗

      1、學習連加

      師:誰能說說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板書問題: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讓學生算1+2=3(板書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書6)。

      說明象這樣連著加就叫連加。板書:連加

      2、學習連減

      師: 出示課件(飛機圖),讓學生看圖上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看看圖吧。

      讓學生自由觀察并自主說話。(原來......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圍繞“還剩幾架?”這個問題加以解決。使學生明確:先飛了1架用減法,又飛了2架還是用減法。

      教師根絕學生的匯報適時板書:連減 5-1-2=2(自主探索連減兩次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歸納小結

      象這樣用三個數(有時更多)連著相加或者連著相減的計算方法就是連加和連減。

      4、完成72頁的“做一做”

      引導學生說清圖意,再讓學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圖片擺一擺,得出結果后,再填數。

      三、鞏固應用

      1、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連加連、連減呢?

      學生自由回答,對敢說能說的學生要多表揚,對想說卻有顧慮的學生要多鼓勵。

      2、完成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自主解答。

      板書設計:

      連加 : 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1+2+3=6 (只)

      連減: 還剩幾架? 5-1-2=2 (架)

      設計意圖: 以生動活潑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的思維,利于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自主探索連加、連減 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擺一擺,使其熟練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通過自主練習,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際生活中連續行為,建構連加、連減的運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內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會讀算式,并正確計算。

     。ǘ、過程與方法

      運用豐富的情景,通過觀察、操作抽象出數的過程,積累數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

     。ㄈB度、情感、價值觀

      會交流生活中具有連續行為的情景,通過看圖說故事,培養兒童的數學興趣,提高兒童數學交流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難點:建構連加、連減的運算模型。

      三、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師:讓我們先進行口算。聽清要求,先用手勢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結果,然后

      繼續聽要求大聲報數答案。

     。玻矗ㄔ偌 3 ) 9-2(再減 5 )

     。叮保ㄔ偌 2 ) 10-4(再減4)

     。常矗ㄔ偌樱保 8-2(再減3)

      師:小朋友們算的真棒!都會正確的計算 1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有關加減法。

     。ǘ┨骄啃轮

      1.連加(依次媒體演示)

     。 1 ) 師:聽,什么聲音?(圖 1 )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圖 2 )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鳥臺上原來有 2 只小鳥,飛來了 3 只小鳥,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2 + 3 = 5

      師:(出示圖 3 )觀察的真仔細,睜大眼睛,看看又發生了什么事?

      生:又飛來了 1 只小鳥,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5 + 1 = 6

      師:現在我們把這三幅圖連起來一塊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說一說嗎?在小組里輕輕說。

      生:鳥臺上原來有 2 只小鳥,飛來了 3 只,又飛來了 1 只,現在一共有幾只鳥?

      師:你能列式嗎?

      生:2+3+1=6

      師:講的真好。ㄊ痉蹲x法)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學生跟讀)

      師:誰再來試一試。

      師: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你是怎樣運算的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玻常保剑 5

     。 2 ) 出示: 3 + 4 + 2

      師:這個算式中也藏著一個小故事,哪個小朋友會編?

      師:你是怎樣算得?

      生: 3 + 4 = 7 , 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師: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把三個數合起來。

      師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合起來的算式叫連加。計算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

      ( 3 )模仿練習

      師:誰來算一算(卡片)

     。担玻保剑玻常 2 = 師:下面老師要求提高了,聽清了,把先算的前兩個數相加的結果記在腦子里,然后用手勢直接表示最后的結果,行嗎?

     。矗玻 2+3+5 6+2+1

     。玻B減

      師:學得真棒!小朋友們已經會算連加題了,猜一猜,有連加算式,那還會有什么算式?

      生:連減。

     。 1 )師:那么連減的算式又是怎樣的呢?你能根據這 6 只小鳥編連減題嗎?

      學生自由編題,并列式。

      師:你是怎樣算得呢?

      生:6-2-1=1 4( 2 )模仿練習

      師:完整說過程

     。梗常玻 用手勢直接表示結果

     。罚玻矗 8-5-1= 9-2-4=

     。常B加、連減對比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找到了連減題的算法,請你看看,連加與連減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培養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已經參觀了各種展覽和館區,媽媽決定帶領小紅去買幾種紀念品帶回家,他們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們好嗎?

      二、講授新課

      1、觀察信息

     。ǔ鍪拘畔⒋翱5)我們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幾種標本?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每種標本的價錢。

      2、提出問題

      小組合作;卮鹣旅鎲栴};

      媽媽想買什么標本?

      拿多少錢去買?

      大約還剩多少元錢呢?估計一下,

      還剩多少元應該怎樣計算的?

      3、全班交流

      師:哪個組員一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怎樣進行解決

      學生可能出現:

      50-13=37(元)

      37-17=20(元)

      13+17=30(元)

      50-30=20(元)

      引導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求得是什么?為什么要先算?能否將你們的兩個算式組成一個算式,

      小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書算式

      師:這些算式你覺得熟悉嗎?

      有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師: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樣列豎式?

      引導學生比較一下兩種不同的算式,哪一種更好,為什么?對于第二種方法,則重點引導學生是用50元減去13和17的和,因此要先算13和17的和,先算需要怎么辦?怎樣列豎式解答?

      4、如果給你50元錢,你想要買哪些物品?還剩多少元錢?

      學生提問,集體解答,解答時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舉例連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先請學生說一說每個月各有多少天,

      然后解答自主練習第一題

      2、比一比,誰最棒!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3、看看誰有一雙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四、小結

      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能力目標: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

      教學媒體

      “連加連減(二).Swf”、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使新授部分的例題,變抽象為具體,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小雞只數的變化過程和相應的計算過程,幫助學生借助直觀感知接受運算順序的規定。

      第二,加強觀察指導。在進行演示的時候,著重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讓學生記下演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數量變化情況,進一步和算式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在大腦里將生動的情節轉化為數的運算,為掌握計算順序打好基礎。

      連加、連減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它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并且學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數。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克服計算障礙,就著重訓練學生把先算的數記在腦子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4+15+25-28-2

      5+37+13-16-2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組題中的第一題與第二題有什么關系?

      學生口算后交流。

      二、導入學習新課

      大家不但會算,還能找出它們的關系。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本領。

     。ㄒ唬⿲W習連加

      1.演示,引出算式。

      (1)出現5只在地上覓食的小雞。

      問:院子里有幾只小雞在吃東西?(屏幕出現“5”)

     。2)出現跑來的2只小雞和又跑來的1只小雞。

      ◆指導觀察:現在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2”、“1”)

      ◆問:要算出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屏幕出現“5+2+1”)

      ◆要求學生結合屏幕上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2.學習計算順序。

      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小組討論后匯報,并說出計算順序。

     。2)根據學生敘述過程,演示,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最后成:

      問:第二步是由哪兩個數相加?

      3.揭示課題。

     。1)問:今天學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連加)

      (2)引導學生總結連加計算的運算順序。

      ◆同桌討論。

      ◆交流匯報: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把得數記在腦子里,然后再加第三個數。

      (二)學習連減

      1.演示(邊演示邊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1)草地上出現8只小雞。問:現在有幾只小雞?在算式中填數。

      (2)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數。

      ○ □ ○ □ ○ □

      3.交流。

     。1)說說“8-2-2”的含義。

     。2)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小結并補充課題。

      三、鞏固練習

      1.第72頁“做一做”。

      要求:先用一種學具擺一擺,再填數計算。

      2.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要求: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填空并計算。

      3.練習十一的第3、6題。

     。1)說一說各題應把哪個數記在腦子里。

      (2)直接說出各題得數。

      四、課堂總結

      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連加、連減計算的運算順序。

      2.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注意的問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的例題,第58~5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體會

      1、算式接龍。(小組學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題)

      2、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表演動作。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郊區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么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點家務活。于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運回家。第一次運來4個,第二次又運來2個,還剩下一個最大的沒有運,奶奶一共摘下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4+2=6,6+1=7)

      提問: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法嗎?(4+2+1=7)

      追問:為什么這樣一來列式?

      你能給這樣一來的算式取個名字嗎?(連加法)

      講述: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們看見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以上的“+”,就叫它連加。

      2、教學例2。

      講述: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快來看,奶奶家還種了一些絲瓜。”出示例2主題圖。

      提問:你們能看著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還剩幾根?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4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3、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新的內容?在計算的時候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題。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回家后出題給爸爸、媽媽做,好嗎?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3

      課題:

      教學目的: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悉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聯系實際情境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卡片、小黑板、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知識探索

      1、教學例1。

      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

      2、教學“連加”、“連減”的含義。

      連加能解決連續兩次“合起來”的實際問題。

      連減能解決連續兩次“去掉一些”的實際問題。

      3、教學連加、連減。

      讓學生理解其意義和運算順序,要充利用例題插圖,盡力把插圖改造成連續“合起來”,連續“去掉一些”的場景,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同時激活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加、減法含義列出算式。在計算連加、連減時,仍然要聯系實際問題的打算與步驟,領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把連加、連減算式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運算順序。

      初學連加、連減兩步計算時,可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寫在算式下面的()里,再把()里的數與第三個數相加或相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計算的順序,以后要學生逐步習慣把第一步得數記住,再連貫地算出第二步得數。

      三、知識應用

      想想做做的題目,要讓學生觀察、交流圖意,聯系圖意列式計算,體會連加、連減的含義,加深理解運算順序。

      1、第1題中的虛線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2、第3題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學生作出符合圖意的解釋就行?梢允9–2–4=3: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4只,還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2只,岸上留有3只,近處河里還有4只。

      3、第5題學生可能列連加算式,也可能列連減算式?梢宰寣W生交流、討論,體現多樣性。

      四、知識總結

      能力檢測

      課本第6題。

      練習與測試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4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選擇適當的形式和素材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動中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提高探究活動的實效。據此,本教學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充分發揮情境圖的作用,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學設計借助教材情境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采用思考、交流、比較、反饋等方式,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本教學設計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以討論、比較不同的列式等方法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獲得過程,從而完成知識的構建,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同學們在周末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照片。(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1情境圖及表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28個

      34個

      22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現什么信息?

      (同學們分成三個組幫助農民伯伯,他們收獲了很多大南瓜)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養成愛提問題的習慣。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預設

      生1:第一組比第二組少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2: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3:三個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思考一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問題1和問題2比較容易解決,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師:(針對問題3)第三位同學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大家有信心解決問題3嗎?請大家認真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生匯報算式:28+34+22,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有三個加數的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先獨立計算28+34+22,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算法)

      師:這種方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呢?

      (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教師用課件出示不同的算法)

      師:比比看,這幾種算法有什么區別?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進行算法比較,說出哪種算法更簡便及理由)

      師:讓我們一起來總結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好嗎?

      (師生共同總結)

      3.學習效果檢測。

      師:連加計算同學們掌握得怎樣?讓我們來檢驗一下,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6+25+17=54+20+16=

      (計算后小組內進行匯報,師指名板演)

      設計意圖: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及豎式的簡便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內容:教材第107 頁的內容及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5 一8 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法則,掌握三個分數連加、連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三個分數連加、連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把整數化成假分數,再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昨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誰能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3 。電視臺少兒頻道各類節目播出時間分配情況如下:

      (l)請學生根據所給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要求用一步計算的問題)

      學生自己將所提問題及解答過程寫在練習本上,集體交流。

      (2)老師提問:前三類節目共占每天節目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學生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老師巡視,并請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同學板書在黑板上。

      方法一:4/15+1/15=(4+1)/15=5/15

      5/15+7/15=(5+7)/15=12/15=4/5

      方法二:4/15+1/15+7/15=(4+1+7)/15=12/15=4/5

      引導全班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種方法,并作出評價:“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學生交流,達成共識:用三個分數直接相加比較簡便。

      (3)出示問題:其他節目占每天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學生思考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板書:1-2/15-12/15

      請學生試著計算。老師提問:“1 ”應化為分母是幾的分數?為什么?請學生將計算過程板演出來:1-2/15-12/15=15/15-2/15-12/15=( 15-2-12)/15=1/15

      提問:如果將2/15換成3/15,請你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1-3/15-12/15=(15-3-12)/15=0/15

      提問:0/15是多少?你能解釋嗎?

      小結:分子是0,根據分數與除法關系,用除以任何整數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數都等于o 。

      2、完成教材第107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5 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6 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7 題。

      學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4、完成教材第109 頁練習二十一的第8 題。

      根據學生課前的調查進行解答。并對學生進行合理安排時間,高效應用時間的教育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注意在計算分數連加、連減時,用幾個分數直接相加或相減比較簡便。另外,如果被減數是“1 ”時,將被減數化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假分數再計算,當分子出現o 時,這個分數就等于o 。

      板書設計: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參加嗎?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2、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在剩幾人?

      二、集體活動

     。、學習3個數連加

      師:我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朋友手上已經戴好了“爸爸”“媽媽”“寶寶”的胸牌,請你們選擇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胸牌,組成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并且,請根據你們胸牌的顏色,選擇相應的家庭代號,輕輕的坐下來。

      師:比賽正式開始!我為每個家庭準備了20元的備用金,今天的比賽規則是用錢用得合理,完成工作最迅速的家庭,就是我們的冠軍家庭,F在請每組家庭派一名成員來領取備用金。

      師:我們要開始購物了,請每個家庭去超市購買三樣物品,買單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名幼兒組成的家庭自由購物,音樂)

     。◣煱缪荩河H愛的顧客朋友們,歡迎光顧好上好超市,由于現在是下班時間,是購物高峰期,人員擁擠,請您帶好您的寶寶,管理好您的財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謝謝。

     。總家庭排隊買單)

      師:請每個家庭分別說說,你們買了什么?

      師:我們買的3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師:哦,剛才已經買過單了,但是陳經理想知道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超市大贏家”第一回合的挑戰開始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在黑板上計算出你們買的三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在這個環節中,哪組家庭最先完成工作的就是第一回合的冠軍!

     。ㄒ龑в變阂黄鸩僮鳎惺接嬎恪_x出暫時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ㄒ龑в變菏稣f自己的計算思路)

      師小結:真不錯,要計算三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就用三個數連加。

     。、學習三個數連減

      師: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由此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民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幫助日本群叢度過難關,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受災的日本人嗎?

      師:好,好上好超市正在舉辦募捐活動,請每個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幫一幫那些可憐的人們,捐款的金額不限制,也就是說你們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請在黑板上記載好你的捐款金額。

     。ň杩钆c記錄)(師:謝謝!您真有愛心!謝謝!受災的人們會感謝您的!謝謝,你是愛心小天使!)

      師:各組家庭請注意,20元備用金,超市購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還剩下多少錢?我們應該怎么計算呢。這可是“超市大贏家”第二回合的較量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來大顯身手。

     。ㄒ龑в變阂黄鹆惺接嬎,評選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師小結:哎呀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我也是這樣想的,要想知道還剩下多少錢,就要用錢的總數,減去第一次花掉的,再減去第二次花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連減。

      三、分組活動

      師:每個家庭剩下的錢不多了,可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辦呢?(幼兒:賺錢)

      師: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幫忙完成,這可是第三回合的較量哦,哪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為你的家庭爭得一面紅旗。

      力量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擺亂了,需要一定的力氣來整理哦,因為你們是力量組的,請你們把每個圈內的計算題算出來,套在和它得數一樣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線連起來。

      智慧組:超市又到清帳的時候了,請你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幫陳經理把這些帳單的結果算出來。

     。ㄓ變汗ぷ鳎處熝不貦z查,核對。評選出第三回合領先者,貼好紅旗。)

      四、交流小結,延伸生活,師幼道別

     。薄⒃u選冠軍,頒發獎品。

      師:那么,哪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贏家呢?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今天的冠軍家庭!好,現在開始發放獎品。

      師:冠軍只能評選出一個,沒有得到冠軍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們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計算速度,也來嘗嘗拿到冠軍的滋味,好嗎?

      2、“超市大贏家”的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好家庭收支記錄,做個理財小管家哦!

      教學反思: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用到的連加連減計算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回答,再列式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拓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能各抒己見,說的問題新穎而且切合實際。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9-06

    《連加 連減》教學設計09-10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3-24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7-06

    連加 連減教學設計09-06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9-06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3-04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8-25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范文07-04

    教學設計1:連加 連減09-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成年 | 中文AV日韩综合Av | 日本亚洲a在线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