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09 11:14:1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

      課標分析

      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范書寫。

      2、能熟練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達成閱讀理解的五個層次:了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知識和修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4、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學會復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

      5、寫作要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觀察生活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單元。第三單元選編的主要是描繪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賞這些作品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精神享受。學習這些課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復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課文中多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注意體會他們的表達效果。

      2、教學重點

      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品味語言。

      3、教學難點

      體會并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學情分析

      對于這篇文章,我們作為濟南的學生應該引以為豪,對于濟南的天氣我們也非常熟悉。關于老舍,學生們對他有了一個淺顯的了解,雖然說老舍對于孩子們來說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數學生并沒有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對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過本課學習,讓孩子們對老舍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字,牢記“著落、髻、看護、鑲、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正確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構建動場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自主學習

      活動一: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等。本文寫于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濟南、奇跡、倫敦、暖和、著落、髻、看護、鑲、寬敞、水藻、貯蓄、澄清。

      3、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且畫出優美語句,進行背誦。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三、自主學習,交流探究。

      活動二: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并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的天氣有什么特點?

      溫晴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明確:

      (第一段對比第二段過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活動二為達成教學目標2。

      活動三: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出你欣賞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段。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里”。

      b、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c、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e、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按照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二題的形式來表達。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2、3。

      活動二:體驗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問: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致觀察;b、抓住特征;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采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設計意圖:為達成教學目標4。

      五、綜合建模

      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作業設置

      A、你眼中的濟南是什么樣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筆寫下來吧。

      B、選擇課文中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以《的秋天》為題寫一篇短文。

      C、背誦文章的4、5、6段。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集合15篇)12-28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7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2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2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8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27

    《濟南的冬天》優質課教學設計12-27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集合15篇12-22

    上冊《濟南的冬天》教學拓展資料07-08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大国麻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日本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综合久久性色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