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幾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09 10:00: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第幾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幾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幾教學設計

    第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第幾”,初步理解數除了可以表示物體有多少,還可以用來表示物體的順序。

      2.感知數的序數含義,并會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第幾”的含義。

      難點:能準確區分“幾個”和“第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流程:

      (一)課前游戲

      請同學們伸出左手和旁邊的同學打個招呼,記住你們是朋友;再伸出右手和同桌握握手,希望這節課你們能團結互助。

      (二)情境導入

      播放動畫課件:暑假快要結束了,在鄉下姥姥家玩的樂樂要讀一年級了,媽媽來姥姥家接樂樂,兩人一起去車站買票回家。

      老師接著展示買票排隊的情境圖:認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圖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人?

      學生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三)探究新知

      師:正在買票的阿姨排第1,說一說誰排在第2?

      站在樂樂后面的是媽媽,她排第幾?媽媽后面的解放軍阿姨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各小組說一說,師巡回指導。

      各小組選出代表匯報交流。

      師:在這幅情境圖中,同學們除了看到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師引導學生明了:在公共場合,要養成遵守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動畫展示:第一個買票的阿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師:這時有幾個人在買票?樂樂排第幾?樂樂后面的媽媽和阿姨分別排第幾?那位叔叔排第幾呢?

      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境中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老師公布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游戲1:小組排排隊

      師:現在我要鼓勵坐姿最棒小組玩一個游戲,記住從前往后數,你是這一組的第幾個。

      師:小耳朵豎起來,這一組的小朋友聽口令,其他小朋友觀察他們做的對不對。

      師:這一組的第一個坐下,第三個坐下,后兩個坐下。

      師:然后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認識的同學在隊伍中是第幾個,

      生:XX排在第2個

      師:XX后面有幾個人,你知道前兩個人是誰嗎?同樣是2,為什么表示意思卻不一樣?

      師:其他小朋友想玩這個游戲嗎,我們全班一起玩,第一組的第五個站起來,每一組的前2個站起來,每一組的后三個站起來。

      游戲2:小動物排排隊(已準備好的頭飾)

      師:請5位同學上黑板演示

      師:一共有幾只小動物?

      師:左數XX排在第幾?右數排在第幾?

      (四)課堂練習

      1.圈小貓。

      2.課本20頁第1、2題。

      3 .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快快樂樂出教室的環節。(配音樂)

      快快樂樂出教室的環節。加入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和著音樂的節奏拍著手聽清老師提出的每一個要求,正確進行判斷,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本課重難點突出,思路清晰。本課創設情境,感悟新知環節讓學生理解了“幾和第幾”的不同;進一步感悟新知活動中,又讓學生體驗了“第幾的相對性”。 “第幾”是相對的。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使其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體驗“第幾”的相對性,使知識向縱深發展。

    第幾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P18;練習二7 、9

      設計理念:

      1、數學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為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服務。教學中讓學生從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體驗、感悟;

      2、數學活動應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上,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3、在探索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4、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意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活動中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初步感知自然數的基數含義和序數含義,并能用“第幾”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關于“幾”和“第幾”的問題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課前準備:

      全班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組選一個具有組織能力和模仿能力的組長。準備10個水杯。每人準備一把扇子(收集起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開運動會嗎?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在咱們教室里舉行一次室內運動會。

      師:看,運動員們跑到終點了(讓5個同學代替運動員,從教室門外跑步到講臺前面)。同學們快看誰跑得最快?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反思:一個生動學習情境的營造可以引起學生的新奇感和親和感,使他們情不自禁地注入自己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一環節設計的活動比較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安排學生看運動員跑步的快慢,實際就滲透了“第幾”的知識,學生在給運動員排名次的過程中,很快就掌握了“第幾”的概念,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了學生能切身感受的“數學事實”,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活動1:頒獎。

      師:跑步比賽結束了,現在我們要舉行頒獎儀式,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到前面按老師的要求做:

      請你給得第一名的運動員發獎牌;

      請你給得第二名的運動員發獎牌;

      請你給得第三名的運動員發獎牌;

      請你給得第四名的運動員發優秀獎

      請你給得第五名的運動員發紀念獎

      活動2:送水。

      師:運動員很辛苦,現在他們正在休息,你能把這杯水送給跑了第一的運動員嗎?(這時運動員已經打亂跑步名次,與同學們面對面坐成一排)

      (學生把水送到了★手中。)

      師:跑了第一名的★同學,現在排在第幾?

      ★排在第2。★排在第4。

      師:為什么意見不一樣?說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可能回答:從左邊數,★排在了第2。從右邊數的,★就是排在第4。

      師:這兩個同學說的都很有道理,同學們明白“從左數”和“從右數”的不同了嗎?

      師:老師這里還有5杯水,誰能給從左數的第2名運動員送水?誰能給從右數的前2個運動員送水?(學生按要求把水送到運動員手中。)

      師:“第2名”與“前2名”的人數一樣多嗎?有什么不同?

      學生可能回答:“第2名”是一個人,“前2名”是兩個人。

      師:運動員很辛苦,現在他們正在休息,你能把這杯水送給第4個運動員嗎?(這時運動員已經打亂跑步名次,與同學們面對面坐著。)

      學生在給運動員送水的時候發生了分歧,一個學生給從左數的第4名運動員送水,另一個學生提出了不同意見,他把水送給另一個運動員(從右數的第4名)。在學生分辨不清的時候,我讓他們說說自己送水的理由,在兩個學生的爭論中,同學們理解了“從左數”和“從右數”的含義,同時也意識到數學語言的嚴密性。

      師:老師這里還有4杯水,誰能給從左數的第3名運動員送水?誰能給從右數的前3個運動員送水?(學生按要求把水送到運動員手中。)

      師:“第3名”與“前3名”的人數一樣多嗎?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反思:以活動為載體進行教學,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愉悅,從而實現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深化新知。我設計的兩個活動,頒獎與送水,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在玩玩學學中明確了“幾個”和“第幾”的含義。 “生2說★排第2,生3說★排第4”我及時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讓學生明確事物是不斷變化的,“第幾”是相對的,從不同的方向數, “第幾”也就起了相應的變化,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靈活,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探索、思索、交流,從而獲得知識,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比老師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三、分組合作,運用新知

      師:運動會還在進行著,天真熱,老師準備了一些扇子,請各小組長把扇子發給同學們吧。

      老師說明活動規則:讓小組成員按一定順序排成一隊,組長仿照老師剛才組織同學給運動員送水的活動,組織本組的同學玩分扇子的活動,要求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

      老師參與到小組的活動中,并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新知。

      教師把一把扇子發給一個同學。

      師:我給第幾名同學發了扇子?

      學生回答:第3名。

      師:是從哪邊數的?

      學生回答:從左邊。

      師:拿扇子的這名同學還可以說是第幾名?

      學生回答:從右邊數第5名。

      師:我們在找同學的時候,要分清從左邊數,還是從右邊數

      指導組長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發扇子。

      要求:

      給從左邊數第4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右邊數第2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左邊起前2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右邊起前4名同學發扇子。

      [反思:用學生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生活中事物的數量順序,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在深化對“第幾”的認識時,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參加發扇子活動,豐富了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實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這一環節不但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理解、運用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服務意識。]

      四、拓展運用,發展新知

      師:運動會結束了,同學們排隊參加閉幕式,老師有兩個問題想讓同學們幫著解答:

      (1)小紅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這排一共有幾人?

      (2)小民從前面數排在第2,從后面數排在第4,這排一共有幾人?

      讓各小組討論,提示學生可以演示,找出規律,全班交流。

      [反思: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閉幕式站隊這一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站隊活動中,既有效地鞏固新知,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學以至用的目的。使“第幾”和“幾個”的概念“活”了,這樣的練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有很大幫助。]

      五、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完成P18做一做第2題;練習二第7、9題。

      教學反思:

      在《第幾》這節課中,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們熟悉的運動會場面引入課堂,把“第幾”和“幾個”的概念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領會“第幾”和“幾個”的含義,巧妙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運用新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也符合我們的課改精神,學生在獲得這些知識的同時,觀察、比較、判斷、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第幾教學設計3

      ▲ 課題:認識幾和第幾

      ▲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

      ▲ 教學課型:新授課(概念課)

      ▲ 教學技術:課本投影,圖畫,道具

      ▲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感知新知

      1、 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王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到動物園去玩,但是在進入動物園之前,先得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

      2、 問答:

      (1) 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5個人)

      (2) 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 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又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分析: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 進一步感悟新知

      1、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 問:小麗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 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3) 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動物園里有“點燈籠”的游戲,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那如果從右邊開始數呢?是第幾個?

      指出: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本第16頁第1題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來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分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的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

      3、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2) 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分析:每個畫面都引導學生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活潑。]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過渡:山那邊正舉行什么比賽呢?

      問:1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追問:前3名是哪些車?第2名是幾號車?

      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板書)

      [分析:采用學生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號呢?如果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號。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一號,所以它家住5樓一號。

      問:有誰能夠告訴大家熊貓家住幾樓幾號?小貓呢?小象呢?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自家住房是幾樓幾號等。

      [分析: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2、發散練習

      出示水果課件

      說: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們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總結,布置作業《同步練習》下課

      ▲板書設計: 幾和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教學流程:本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有易到難,層次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豐富了學習內容。

    第幾教學設計4

      課題:第幾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情景體驗和參與,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以表示物體的多少,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 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3、培養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預計教學時間: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四、教學活動

      (一)笑話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燒餅店吃燒餅,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他吃完第四個才覺得飽了。這是他拍拍肚皮,嘆了口氣說:哎,要是知道吃第4個能飽,先吃第四個該多好!

      這個人說得對不對?為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呈現課本主題圖,組織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之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說圖中有哪些人?一共有幾個?

      如果以穿藍裙子的阿姨排第一,再說說誰排第二,小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2、小組代表匯報

      3、思想教育: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景,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好習慣。

      4、動畫展示:穿藍裙子的阿姨走后,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1)教師:這時有幾個人?誰排第一?小聰排第幾?他后面對2位叔叔排第幾?

      讓學生再次在具體的環境中區分“幾”與“第幾”,同樣先在小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三)鞏固練習

    第幾教學設計5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版)》在第一學段關于“數與代數”提出了這樣的目標: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教材分析

      教材將“第幾”放在“比多少”一課之后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自然數除了可以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3.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有了“第幾”這個概念,在學校無論是站隊,還是自己的學號,以及在課表中學生們都會接觸到“第幾”這個知識。但是對于“幾和第幾”學生們并沒有認真區分過,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體驗,真正明白“幾和第幾”的區別。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和第幾個,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培養

      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

      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評價任務

      1.知道幾個和第幾個,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

      學生能獨立認真觀察并積極發言。

      環節二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說一說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誰排第幾

      2、說出某某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完成目標一)

      通過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

      (評價目標一)

      環節三

      實踐應用鞏固新知1、做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一題(完成目標二)

      2、多媒體演示全家福,讓學生自己說誰排在第幾

      3、做練習四第1題和第2題

      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

      (評價目標二)環節四

      課堂小結課外延伸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復習回顧,總結知識。

      板書設計

      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一某個

      教學反思

    第幾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在情境圖中,讓學生學會區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樂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

      教學難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

      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儀,,電腦白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實物投影的書中第18頁的圖畫。動物園的售標處。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學生自由回答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

      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買到票?你是怎么知道?

      (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兩位叔叔呢?的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請你說一說:兩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進一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

      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

      (2)游戲序數的

      (3)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三、反饋練習:

      1.出示:5只小鳥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來,給從左數的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

      2.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先4人小組互相說,

      然后向全班匯報

      四、作業:書第8頁“做一做”的第2題

    【第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幾和第幾》教學反思03-15

    詩經蒹葭在第幾冊第幾課11-19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望月》教學設計04-20

    教學設計課件02-17

    《春聯》教學設計01-18

    夏教學設計12-31

    《飛機》教學設計12-30

    《梅花》教學設計12-26

    《鄭人買履》教學設計12-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思思精品久久96 |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