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13 14:21: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范文

      《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能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區別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并使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

      感知物體間上下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一個、帽子一頂、襪子一雙。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指五官

      幼兒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師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師生共同探索。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請幼兒說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關系。

      2、教師給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襪子。請幼兒說出帽子和襪子的上下關系。

      3、幼兒感知上下的方位。

      師:“大灰狼明天要開一個玩具店,可是貨架上的東西還沒有擺上去,誰能來幫幫大灰狼呀?

      4、區別兩個物體的上下關系。

      請幼兒將玩具放入貨物架中。(幼兒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對性。

      小結:在表述物體的位置時一定要說完整的話,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圖說一說。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

      三.師總結講評,并請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誰?后面呢?

      四:做游戲。(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2

      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77---78頁,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設想、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起始階段,以連環畫的形式表現了兩個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戲,左圖用指左眼引起對“哪邊是左”的問題的討論;右圖用指右耳,引起對“哪邊是右”的問題的討論。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具備了一定一定的區分左右的知識。對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積累的經驗比較多。也能很容易的就區別開來。但是對于左右的相對性的,學生理解起來是有難度的。這時本節課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數學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使學生獲取某一知識或技能而設計的。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圍有限的特點,在教學《左右》時,設計以游戲活動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建構知識。

      三、教學設想

      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設計: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有意義的素材

      我在上新課環節,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進入,找自己身體中的左和右,使學生身不由己地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確定左、右觀念。接著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創造性地設計了“找鄰居”這個游戲活動,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并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

      2、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做活動中學數學。

      數學活動教學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標,明確提出了以“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方式,力求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活動促發展”,從而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的、沸騰的,真實的生活。本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左右、記住左右,并能自覺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體驗左、右相對性時,通過學生相對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對面的同學與自己的方向不一樣。初步感知對面同學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同時又讓學生課后參加實踐活動——走樓梯,進一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并訓練學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學貴在用,走出教室,開放課堂,既鞏固了知識,又指導了日常生活中應遵守的文明規則。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左右”的認識,學生興趣盎然。

      四、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經過對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確定以下活動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在游戲的過程中,感知左、右這兩個方位,初步掌握判斷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左、右等詞語描寫物體所在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讓學生經歷在現實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體間位置關系的活動,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熟練的分辨左右的位置關系,并能描述物體間位置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指鼻子眼游戲,游戲最貼近學生的生活,由游戲入手巧妙引入課題。讓學生從玩游戲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自主探索,交流提高

      先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由發表意見,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難點,通過“學生面對面做游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出爭論,引起學生的思考;再讓學生去體驗、感悟其中的奧秘;最后通過轉身驗證讓學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這樣,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接下來通過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在游戲中對左、右這兩個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從初步感知發展到進一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尋找這樣的例子,從而加深印象,學會運用。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認識上、下、前、后,通過做游戲引入對上下前后方位的認識,并以自己的切身體驗理解這些方位;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方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大家的參與積極性。

      (四)總結回顧,評價反思

      本環節的教學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的歸納整理,目的是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具體的認識,通過游戲再加深一下認識。

      六、板書設計

      認識左右、上下、前后

      左 右

      上 下

      前 后

    【《認識上下前后》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認識面積》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7篇12-29

    認識比喻句教學設計07-20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12-16

    《認識空氣》教學反思范文12-23

    認識水果教學反思范文12-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