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9 08:39:41 澤彪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

      一、教學內容: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系生活,對這些內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一書的作者及內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ㄒ唬⿴熒Y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 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為什么而讀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ǘ⿵土曉鳌兜茏右帯房倲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板書:讀總敘)

      弟子規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ㄈ⿵土暋叭雱t孝出則悌”的內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如何對待父母兄長。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ㄋ模┮胄轮,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

      (板書:學新文)

      2、出示:《弟子規》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ㄍ瑢W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ㄎ澹├斫夂x(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Y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和顏悅色、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如何做才是最好的。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ㄆ撸┌鍟O計

      聲:指說話聲。 聞:聽到。

      趨:快步向前。 視:視線。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過程與方法:

      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

      情感與態度:

      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行為與習慣:

      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多讀經典,多加積累。學習經典中的積極之處,好好做人做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采用競賽闖關形式復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么說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里產生呢?說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后。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著馬就要下馬,坐著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后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系。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著歌兒,空氣多么清新,陽光多么溫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話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師范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于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視頻)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著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背著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說)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說:

      出示:“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教師:這里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師示范讀,生跟讀。

      兩人一組表演讀。

      5、飲食方面:

     。1)教師:快吃午飯了,今天的午餐真豐富。喜羊羊吃得可真香,可美羊羊卻有些不情愿?此欀碱^,嘟著一張小嘴。這個情景被喜羊羊看見了,喜羊羊告訴美羊羊弟子規中說過:

      出示:“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2)教師: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教師:同學們拍手齊讀。

      6、行走方面:

      (1)教師:上課鈴聲響了,大家早就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師來上課。老師拿著書本趕往教室的時候,發生了這么一幕:(驚訝的圖片)發生什么了呢?原來是老師拿著書本往教室里走,喜羊羊急急忙忙地跑過來,撞到老師身上,把老師的書本、眼鏡全撞掉了。老師說:喜羊羊同學,你怎么這么莽撞,《弟子規》中怎么說的?喜羊羊一時說不上來,誰來幫助他?

      出示:“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2)教師:同學們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重,不慌不忙;站立時要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可以彎腰駝背,垂頭喪氣。

     。3)教師:同學們一起拍手讀。(全體起立,把手放在身后,注意“立端正”“讀緩慢”)

      五、小結

      1、喜羊羊一天的學習結束了,現在我們給他評評星級吧。指生填寫表格,并說說理由。

      2、其實,這四句話是《弟子規》“三、謹而信”中節選的,“謹”的其他內容我們將在“經典早讀課”上誦讀。

      六、師生配樂朗讀這節課的內容。

      1、師:弟子規都是三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押韻呢,就象我們小時候唱兒歌一樣非常好聽,讓我們一起邊拍手邊念吧!

      2、過渡:哎,讀著背著,弟子規有沒有走到你的心里去?我們班的同學不僅學習了弟子規,在生活還要運用《弟子規》中的話來要求自己,而且有的同學在誦讀中還有不少感觸,他們把自己對《弟子規》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生答,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

      3、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不僅把《弟子規》背好,在生活中還要按《弟子規》中說的那樣做,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希望,同學們在讀了《弟子規》后,能夠自覺而快樂地去閱讀更多的經典,把禮儀之風,文明之風帶到校園的每個角落。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誦讀《弟子規》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學習重點: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演譯《弟子規》,領悟《弟子規》的內涵。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學習過程:

      一、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二、背誦《弟子規》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節,輪背<<弟子規>>,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三、走進《弟子規》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

      四、生活與《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五、課堂拓展 深化認識。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化,經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容:弟子規——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弟子規》

      二、學習、理解內容: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出一種無理的態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蛘叽饝税胩爝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去做事,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或者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三、結合生活實例講解: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四、舉例說明: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業: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梢愿鶕闆r任選一樣來做。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5

      一、 學習內容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 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2、 養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表現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6、 指名小組發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6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 “誠信”這一行為,通過韻文、釋文、拓展、故事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一。韻文“凡出言,信為先,惟其是”的行為要求上看,這些要求體現出做人應講信用,做到真誠待人的道德準則;“詐與妄,奚可焉,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些要求來看,準則意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待人真誠的人。釋文表意準確,通俗易懂,為學生自讀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課程資源。拓展結合生活,聯系實際揭示了課文內容的現實意義,又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故事《查道走親戚》以生動的事例詮釋“只有自己做到真誠守信,才會贏得眾人的信任、尊重!边@一道德修養與道德智慧,體現出《弟子規》行為準則的道德素養與道德智慧的統一。

      二、教學目標

      1、讀中習法,引導學生字正腔圓地誦讀文本,對六句韻文做到熟讀成誦,誦讀成韻。

      2、讀中感悟,結合釋文與故事讀中理解“信”的行為要求,從傳統文明的行為準則中感悟傳統道德行為對人積極影響。

      3、學中反思,緊扣拓展,借助情境,學會以課文的處事準則,反思自己的行為得失,并能自覺地運用傳統文明準則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

      4、學中陶冶,誦讀中感受古代韻文的音韻之美,內涵之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三、設計理念

      1、塊組合,分層推進。緊扣“信”這一主題,根據誦讀入韻、讀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教學目標,相機設立創設情境,話題揭義;字正腔圓,誦讀成韻;故事詮釋,讀文明義;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四環節。分層推進,層層落實,促進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優化組合。確立以“讀—思—悟—行”為主線的教學策略,實現理解、感悟、思辨、導行的有機統一;引導學生讀準韻文的字音、節奏、音高,掌握停頓,落實誦讀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詮釋文本要義,在故事中引發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發學習情趣,體現教學故事化。結合拓展,設情境,在課堂生成“借物”情境,為知行合一的實踐訓練創造條件,再現教學情境化。引導學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強行為規范意識,張揚教學生活化。

      四、教學流程

     。ㄒ唬﹦撛O情境,話題揭義

      1、創設情境,導出話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字,這個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寫的?(板書:信 信用)

      2、請同學們認真看一看,這個字由哪兩部分組成?它包含怎樣的意思呢?(人說話要講信用)

      3、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弟子規》中“信篇”的一部分,從古人的“信”的行為要求中,學學為人處事的真誠與智慧。

      (二)字正腔圓,誦讀成韻

      1、字正腔圓,讀通韻文

      1)自讀原文:《弟子規》是古代韻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圓,首先把韻文中不認識的字,找出來,認讀生字:詐、妄,奚、焉、佞巧、諾。

      2)再自行把韻文試讀兩遍。

      3)提出誦讀要求:讀書貴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誦讀精神飽滿,咬字吐音清晰。

      4)集體朗讀

      5)請學生開火車讀韻文,并相互糾正讀音。

      6)聽朗讀錄音,注意小聲跟讀。

      7)手舞足蹈,讀出韻味。

      讀文之美在于輕重緩急能入韻。讓學生找出誦讀的停頓節奏,按韻文節奏讀文,F在請同學們先試行打節奏。

      8)前后桌學生合作拍手對讀。

      [設計意圖: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方式的誦讀,在讀中培養興趣,學習誦讀的方法,為故事詮釋,讀文明義這一環節做鋪墊。]

      (三)故事詮釋,讀文明意

      1、釋文結合,讀文知意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通過剛才的幾輪誦讀,同學們對照韻文再讀讀譯文,想想古人對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把握信的行為準則:出言—信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據文辨義

      1)下面,我們一起聽聽《查道走親戚》的故事,看看獲得怎樣的啟示。

      《査道走親戚》

      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著禮物去看望遠方的親戚。到了中午,兩個人都餓了,可路上沒有飯鋪,怎么辦呢?仆人建議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查道說:那怎么能行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怎么能偷吃呢?結果兩人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十分招人喜愛。查道和仆人本來已經餓得發慌,更覺得饑餓難耐,便停了下來。查道叫仆人去樹上采些棗子來吃。

      兩人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采過棗子的樹上。仆人奇怪地問:這是什么意思?查道說:吃了人家的`棗子,應該給錢。仆人說:棗園的主人不在,別人也沒看見,何必這樣認真呢?查道嚴肅地說: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

      査道高尚的品質后來贏得了更多百姓和官員的尊敬、愛戴。2)說一說,讀一讀。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為什么査道贏得了更多百姓和官員的尊敬呢?査道的行為符合《弟子規》的哪些要求呢?有聲有色地讀給大家聽一聽

      3、情境插入,依理明義

      看動畫短片《男孩和金斧頭的故事》

      說一說:你認為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分別符合 《弟子規》中的哪句話?

     。ㄋ模┥罱槿耄骼韺 A、回顧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為得失就是成功的開始,F在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來說一說,(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真誠表達,恭敬待人,信守承諾。)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老師整理了以下幾道題目,請同學們加以判斷,并說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沒做家庭作業,老師檢查時,她告訴老師丟家里了。()

      2、小亮踢球時,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連忙向王奶奶承認錯誤,并且賠禮道歉。()

      3、冬冬在第一次單元測試不及格,回家媽媽問他考試了沒有,冬冬說沒有考試。()

      4、文文和媽媽一起上街去,樂樂讓他幫忙買一盒鉛筆,可文文卻在公園里玩忘記了,沒有買到鉛筆。()

      5、小明和小紅約好星期六去圖書館,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紅臨時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電話告訴小明取消約定。()

      同學們說得真不錯,我們要學習查道和小男孩,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只有誠實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B、下面,請欣賞微型小品,通過表演,同樣的情形有不同樣的結果,這是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板書:戒 穢污詞)

      C、那么我們平時說話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談說話的技巧)

      D、補充:通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水能夠記憶,證明帶有「善良、感謝、神圣」等的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丑陋的形狀。所以,語言會傳達善念與惡念,而這些信念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尤其人體70%都是由水所組成,所以一句好話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看完這些,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ㄎ澹┥A題義,激勵實踐 同學們,《弟子規》中為人處事的準則是祖國傳統文明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不只是在課堂上誦讀,更應在生活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斷努力實踐,讓我們成為傳統文明的實踐者,在實踐中傳承與發揚祖國的文明,在實踐中成就自己的學業與德行,F在請同學們起立,再次用心誦讀,讓《弟子規》的行為準則成為我們的實踐指南。

      在配樂誦讀中結束本課。

      五、板書設計

      信

      亻 言 信用

      戒 穢污詞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大概內容是什么?

      教學重點、難點:

      1、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內容是什么?

      3、有余力,則學文

      教學內容:

      學習《弟子規》的總序

      “弟子規圣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余力則學文”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采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后改叫《弟子規》。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容:

      弟子規――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云:學有學業、退有居業。弟子規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圣人訓――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圣人。

      訓:可以作為準則的話。指圣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于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

      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四、家庭作業:

      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總序。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故事《臥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3、教學用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里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提問: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小結: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么讀?(搖頭,加節奏)

     。ǘ┯^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里有誰?媽媽的`態度怎么樣?

      2、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后發生什么?媽媽怎么了?

      3、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魚的'?媽媽說了什么?

      4、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憎我,孝方賢"。

     。ㄈ╈柟陶b讀。

      1、聽學:聽一聽播音員阿姨是怎么讀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藏圖游戲。

     。ㄋ模⿵土曊b讀。

      1、教師:學習了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要做一個孝順親人的好孩子,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小事,也能表達我們的孝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看圖片,用《弟子規》里的話說一說。

      圖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圖片二:物雖小,勿私藏。

      圖片三:身有傷、貽親憂。

      3、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學的高興嗎?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們都要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1、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3、教師工作: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說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并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9

      一、活動目的:

      從游戲到挑戰闖關,到明辨是非,到感恩親情這幾個環節,讓學生感受到《弟子規》的現實意義,從中受益。今后還得多多學習《弟子規》,它會教我們從愛家人開始,學會愛師長、愛朋友的做人道理,還教我們如何處事,它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

      二、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制作課件、拍錄像。

      2、邀請個別學生家長參加主題班會,要求學生課前收集自己惹父母生氣的故事,收集身邊的好人好事。

      3、準備音樂《感恩的心》。

      4、若干游戲、故事等。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

      主持人:歡迎大家來參加404班主題班會,今天我為大家準備的主題是:《弟子規》伴隨熱心地前來參與,說是來看看孩子們的表現,聽聽孩子們說什么,呆會兒也會和主持人:同學們,我們誦讀《弟子規》有那么些時日了,經過我平時的觀察,發現課后有學生展示:若干游戲

      小結:謝謝大家的精彩表演。

      主持人:看來,大家游戲時把《弟子規》念得挺上口的,不過,我們還得按老規矩檢查。

      2、小結過渡:我看大家讀得很好,我也考不倒大家,這一關算是過了,那有信心再闖一關。

     、僖恍闹粸樗酥,不自私自利,對有才華的人,學會欣賞,不嫉妒。

      緣于:“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诓话徒Y富有,不在窮人面前驕橫,不喜新厭舊,對老友要珍惜。

      緣于:“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蹌e人的缺點,不要揭穿,對他人隱私切忌張揚。

      緣于“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④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明,多分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如此才能廣結。

      緣于:“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菀腥俗鍪,先反省自己,換位思考,喜歡嗎?反之立刻停止。

      緣于:“將加入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己”

     、奘苋硕骰菀獔蟠穑瑒e人對不起你,要寬大為懷忘掉;怨恨之事久了就算過去,

      緣于:“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3、小結過渡:大家說得很好,理解得也比較透徹,其實,《弟子規》就是能確指導我們的行為的,大家今后還要多學習學習。

      主持人:大家表現不錯,獎勵你們看個故事,有興趣嗎?大家可得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生:觀看錄像。

      主持人:錄像中的人在干什么?做得對嗎?

      生:各抒己見。

      主持人:那你能用“弟子規”中那句話來比較恰當對照一下。看看是違背了哪幾句?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ㄗ釉唬杭核挥,勿施于人,多為他人著想。)

      主持人: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好人好事,值得發揚的精神,那大家一起來回憶回憶,選擇一些身邊最典型的事例說說,請議一議。

      生:舉例。

      主持人:同學們,身邊的好人好事多了,生活就會變得美好,再加上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

      生:齊讀“入則孝”部分。

      主持人:讀得很好,但不知大家理解多少,我們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長輩,但現實生活中(互相議一議)那你用“入則孝”中哪句話來提醒自己呢?

      生:舉例,思過。

      主持人:人生的路上,父母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短短的一節課無法把我們的感恩之情。

      說完。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今天我們還特地邀請我們班夏蕊等同學家長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掌聲歡迎)

      △家長訪談:(略)

      △主持人:

      1、家長,您好!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長輩的?

     。ú稍L個別家長)

      來規范孩子的舉止行為的?

      主持人:平時你是怎樣孝敬父母?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最想為父母做的事現在說出來。

      主持人:同學們發自內心的發言,一定讓爸爸媽媽心里多了一份快慰和幸福。對父母的孝。

      主持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

      4、活動總結

      班主任:同學們,首先祝賀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用掌聲對自己的出色表現表示祝賀吧!

      今天這個主題班會從開始的游戲到挑戰闖關,到明辨是非,到感恩親情這幾個環。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0

      學習目標

      1、復習“冬則溫”。

      2、學習“事雖小”。

      3、理解“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實踐。

      重點:

      理解“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

      難點:

      理解意義教具準備播放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齊聲背誦。

      2、昨天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學習“入則孝”之“事雖小”

      1、聽泛讀“入則孝”之“事雖小”。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雖小”。什么樣的事情是小事?該怎樣做?“事雖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無論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為”,這個“擅”就是隨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說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經過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說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樣,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間、抽屜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閱它,這些都是不對的。

      不應做的事情,就盡量不做。比如說,在家里不可隨便玩電、玩火,玩危險的玩具,不可養成隨便花錢的壞習慣,不在黑板上亂涂亂畫,這樣的事雖小,也是不對的。不應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國時的劉備教育兒子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是這個道理。

      2、理解“物雖小”。

      什么樣的東西是小東西?鉛筆、橡皮……不能私自藏起來。如果私自藏起來,父母會傷心。

      拓展:

      撿到小的'物品應該怎樣做?借用別人的東西該怎么做?

      學生討論。

      四、講故事:陶母封魚。

      陶侃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而且注意人品的修養,這一切都與他母親嚴格的教育分不開。陶侃長大后,擔任了管理漁業的小官。這一年他托人帶回家一壇腌魚孝敬母親,母親卻把魚封好讓人退回區,并且獻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你是國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父母呢?這是為政不廉。 贝耸码m小,卻可以看出陶侃的母親教子嚴格。陶侃始終不忘母親的教誨,最終成為晉朝著名的清官。

      五、作業

      1、背誦“事雖小”。

      2、給爸爸媽媽洗襪子。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1

      一、 教學內容

      弟子規關于誠信的有關內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愿意與你結交。

      三、 教學目標

      1、 了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 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于是他進宮拜見齊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并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后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后,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后,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后,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后,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愿意與齊國友好,愿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容

     。ㄈ┲该x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背誦,

     。ㄋ模┙處熤v解

      如果聽到別人夸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會愿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弟子規》中“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激發幼兒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學過的《弟子規》內容。

      (二)學習“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內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ㄈ┯變簩W念“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奏讀。

      4、分組賽讀。

      四、鞏固學習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

      總敘

      1、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解釋】弟子規,是圣人的教誨。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

      2、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解釋】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5、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解釋】冬天寒冷時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酷熱時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寢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解釋】出門時告訴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報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7、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解釋】公物雖小,也不要私自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會讓父母傷心;

      9、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全力去做;父母厭惡的事情,要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父母就會憂慮;做出傷風敗德的事,父母親就會蒙受羞辱;

      11、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解釋】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是困難的事情;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

      12、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解釋】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要和顏悅色、態度誠懇;

      13、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解釋】如果父母不高興時不聽規勸,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規勸;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雖難過的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鑄成大錯;

      14、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藥的冷熱和安全;要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15、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解釋】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出則悌

      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釋】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解釋】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解釋】飲食用餐,就坐行走;長者優先,幼者在后;

      20、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釋】長輩呼喚別人,應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前去轉告;

      21、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能

      【解釋】稱呼尊者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長面前,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解釋】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23、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解釋】騎馬或乘車,遇見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

      24、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解釋】長輩站立時,晚輩不可先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5、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解釋】在尊長面前說話,要低聲細氣;聲音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合適;

      26、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解釋】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稍慢一些才合禮節;長輩問話時,應當注視聆聽,不可以東張西望;

      27、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解釋】對待別人的父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別人的兄長,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謹

      28、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解釋】早上要比長輩起的早,晚上要比長輩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時光;

      29、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解釋】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馬上洗手;

      30、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解釋】穿戴儀容整潔,扣好衣服紐扣;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

      31、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解釋】放置衣服時,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亂放,避免造成臟亂;

      32、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

      【解釋】服裝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著上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與家庭的情況相稱;

      33、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解釋】對待飲食,不要挑食偏食;飲食適量,不要過少過量;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3

      活動目標:

      1. 學習知識時要專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知道學習時要抓緊時間。

      3. 理解認讀句子“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活動準備:

      1. Ppt(人物行為對錯圖片、句子及譯文)。

      2. 《幼兒身體力行表》。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談一談故事中好的學習方法。

      1. 師幼問好

      活動開始,師幼互行鞠躬禮,問好。

      2. 講述故事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三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故事一,師:明明回到家要去干什么?

      幼兒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師:媽媽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答。(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

      師:明明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答。(明明說明天是周末,周末再寫)

      師:最后明明是怎么做的?

      幼兒回答。(明明回家寫作業了)

      師: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緊時間學習)

      故事二,師:小慧為什么發愁?

      幼兒回答。(她買了很多書,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完)

      師:哥哥幫小慧想了什么好方法?

      幼兒回答。(先制定一個計劃)

      師: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要制定學習計劃)

      故事三,師:孝孝為什么佩服小禾?

      幼兒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書中的內容)

      師:為什么小禾懂得很多事情還能理解書中的內容?

      幼兒回答。(因為小禾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復去讀)

      師:通過聽這個小故事,我們知道了什么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多看多學,每天堅持,只要工夫到了,就會有收獲)

      3. 教師小結

      師:聽了這三個小故事,我們學到了三個好的學習方法,分別是學習時要抓緊時間,能夠制定學習計劃,平時堅持多看多學,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這些方法,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觀察圖片,幫助圖中人物改正錯誤做法。

      1. 出示圖片

      出示圖一(一邊學習一邊玩手里的沙包),師:圖中的人在做什么?你們覺得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他一邊學習一邊玩手里的沙包,這樣做是不對的)

      出示圖二(同時在看兩本書),師:看看他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她在同時看兩本書,這樣做不對)

      2. 改正做法

      師:剛才兩幅圖中的做法都不正確,那誰來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做法?

      幼兒回答。(在學習的時候要專心,不能一邊學習一邊玩;讀書時,讀完一本后再讀另一本)

      3. 教師小結

      師:看來好的學習方法、習慣很重要,我們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好的方法。

      三、隨師誦讀,理解并記憶學習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師:在《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意思就是說不妨把學習的期限安排得寬裕一些,但在學習時要抓緊時間。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

      2. 幼兒跟讀

      師:這個方法非常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 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我們不僅要讀的好,還要把這種方法記牢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去。

      四、師幼談話,說一說自己平時的學習方法。

      1. 師幼談話

      師:你們平時是怎樣學習的?你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我是認真學習的,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等)

      2. 教師小結

      師:大家說了很多學習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學習,我們可以互相借鑒一下。

      五、生活踐行,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

      1. 提出要求

      師:學習時要是計劃,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請大家回到家嘗試著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吧!

      2. 教師小結

      師:制定學習計劃,要把時間放寬松一些,在執行的`時候要加緊用功,時間長了我們積攢的知識就多了,遇到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能夠把它解決。

      3. 結束活動

      師幼互行鞠躬禮,活動結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剛從學;氐郊揖鸵鋈ネ,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呢?”明明說:“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寫吧!眿寢屨f:“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泵髅鏖_始寫作業。

      故事二:小慧買了很多書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完,開始發愁,哥哥告訴小慧:“先制定一個計劃,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毙』勐犃朔浅8吲d,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開始做計劃。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書中的內容,孝孝很佩服,孝孝問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啊?”小禾說:“我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復去讀,慢慢的也就理解書中的內容了。”孝孝說:“從今天開始,我也像你這樣,多讀書、反復的讀。”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 14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第二十三課圍繞“見人善,見人惡”這一現象,引發學生的行為思考。通過韻文、釋文、明辨是非、悟理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一。告誡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要反省自身的缺點。以生動的案例詮釋“見善思齊,見惡內省”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會背第二十三課弟子規的內容。

      2、理解第二十三課弟子規講述的意思。

     。ǘ┻^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誦讀第二十三課弟子規的內容。

      2、通過案例深刻體會“見賢思齊,見惡內省”的道理。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

      從案例當中知道在學習生活中能見賢思齊,見惡內省的道理。

      三、設計理念

      環環相扣。讀文背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教學目標,以故事創設情境,讀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環節。分層推進,促進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詮釋本文的重點。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的二十二課,大家還會背誦嗎?我們一起來誦讀!

      生:集體誦讀《弟子規》二十二課。

      師:同學們的“大合唱”真好聽!老師還想聽聽“獨唱”!誰能用有感情地來背一背,最好加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好嗎?(提問個別學生背)

     。ǘ⿲胄抡n。

      1、同學們充滿韻味的`背誦,仿佛又把我們帶入了遙遠的年代。雖然時間已經久遠,但許多做人的道理卻是一樣的。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你們想聽嗎?

      2、會聽就是會學習!聽故事的過程中專心聽,認真想是最棒的!

      師講“聞過則怒”的故事

      3、請生對故事中的主人公予以評價。

      (三)學習新內容

      1、師有節奏地范讀二十三課

      2、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讓我們在這優美的境界里,再一次大聲地朗讀每個句子。注意要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3、自由讀文本,師巡視

      4、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全班同學跟讀。(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能當當小老師,教大伙讀)

      (聽你們讀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讀一讀,愿意跟我一起讀嗎?)師范讀,學生跟讀。

      6、男女生對讀。

      7、演讀課文。(同學們可以加上動作,配上音樂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有創意)

      (四)學意思

      1、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同學們讀的熟練流利了,誰能說說這幾句話大概的意思呢?

      相機板書,進行生字教學“善、惡”

      2、同學們的理解能真不賴!書讀通了,意思也明白了,能試著背下來嗎?男女生比賽背,看誰是記憶能手!反饋。

      (五)學以致用,明辨是非。同學們表現得真棒!

      剛才同學們誦讀了古文經典,現在讓我們運用它們,說說下面小朋友做的對不對?你有沒有這樣做過?(課件出示)案例:小雅在班上表現優異,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小強非常不服氣。一次,小雅把寫好的作業交給組長。小強趁組長不注意,把小雅的作業本故意改錯。心想:這回你可得挨批評了!

      1、引導:小強表現得怎么樣?(不好)他的哪些行為你認為不恰當呢?(嫉妒同學,擅改同學的作業)為什么嫉妒小雅呢?(因為小雅優秀呀,小強不服氣)那面對比自己優秀的同學,該怎么做呢?(向她學習,慢慢趕上)你真像個小老師,說得很有道理。能用古人的話教育小強嗎?(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齊讀

      2、聽了你們的話,小強覺得自己錯了,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他下決心再也不這樣對小雅了。他真是個_______的孩子!(知錯就改)。師:是呀,“見人惡,即內;有則改,無加警”看來同學們不僅能誦讀經典,還能運用它明辨是非呢!你們的回答讓老師非常地感動。(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再讀課文)

     。┩卣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過“見善思齊,見惡內省”的經歷嗎?學生談談自己的經歷。其他同學發表各自的看法。

     。ㄆ撸┟咳找痪

      學到這兒,我想起了大思想家孔子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币馑季褪牵阂姷奖茸约簝炐愕娜艘蛩麑W習,見到別人的缺點就應該自我反省。(齊讀)

      板書設計:第二十三課

      善思齊惡內省

      附教材內容:(第二十三課)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小學《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弟子規入則孝教學設計02-15

    《弟子規》入則孝小學教案及反思02-22

    弟子規 入則孝篇02-25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說12-16

    弟子規入則孝篇有感02-03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釋10-19

    《弟子規》-入則孝(節選)優秀教案01-31

    弟子規課本劇之《入則孝》01-31

    讀弟子規《入則孝》心得體會05-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