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11-28 10:16:5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裝飾資料,認識居室裝飾的特色

      2、通過分析和評述,認識和感受不同表現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八年級下美術第二單元活動一教案。

      3、結合實際,通過分析和評述提高審美實踐能力。

      重點與難點學習重點:

      能夠認識和體會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學習難點:

      能夠提高審美實踐能力。教學方法講解、欣賞、討論

      教學用具教具準備:課本。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引導階段

      1、介紹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展示多種居室裝飾設計作品。應盡可能選擇居室類型(如書房或學生房)相同,但表現方法不同的居室設計作品。以便進行類比和分析。2、重點介紹居室裝飾設計的特點空間對裝飾設計的影響。以引導學生在認識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的同時,進行有目的的欣賞和分析活動。

      3、重點介紹居室裝飾設計的人文特色對裝飾設計的影響。以引導學生在認識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的同時,能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進行有目的的分析和評述活動。

      (二)發展階段

      1、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的特定空間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的提供幾種不同的居室空間,或由同學們畫出自己的居室空間草圖供同學們分析、比較并提出各自的建議。

      2、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的人文特點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圖片,或由同學們給出自己的居室圖片供同學們分析、比較并提出各自的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桑娜、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2、學習含義深刻的句子,指導學生合理的想象。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桑娜、漁夫的優秀品質。

      2、指導學生合理想象。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解題知窮人。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窮人一課,齊讀課題。思考:課文中的窮人指的是誰?

      板書:桑娜漁夫西蒙

      二、學習1—7自然段。

      1、課文中哪些內容描寫他們窮呢?同學們讀課文,完成填空練習。

      出示幻燈: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的干活,還只能;孩子們沒有;吃的是,菜魚。西蒙的兩個孩子他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寡婦的日子!他們!

      2、學生練習填寫。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三、學習描寫桑娜心理的句子。

      1、桑娜一家如此貧窮,當她發現西蒙死了,就毫無猶豫的把兩個孩子抱回家。回來后她想了些什么呢?同學們默讀8-—11段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2、同學讀自己畫的句子。

      3、教師出示幻燈,逐句學習。

      (1)幻燈內容:“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教師追問,你覺得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出示幻燈:“她忐忑不安的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部,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3)學生圍繞省略號進行合理想象,體會桑娜善良的好品質。

      (4)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四、體會漁夫的品質。

      1、不僅桑娜有這樣的品質,還有誰有呢?(找出描寫漁夫品質的句子學習。)

      2、出示幻燈:“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3、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漁夫、桑娜可能。

      孩子們可能。

      五、再造想象。

      那他們今后的生活會怎樣呢?請同學們根據書上的插圖描寫。

      板書設計:

      窮

      桑娜 漁夫 西蒙

      人 抱 熬

      擔憂 害怕 堅定

      善良

      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本課參加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榮獲一等獎。被教育部電教館收錄于《全國優秀教師課堂實錄》錄像帶中并出版發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2、嘗試分角色朗誦或表演朗誦,感受詩歌真摯的愛國熱情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看到祖國的錦繡山川,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你是否為祖國的日益強盛感到驕傲?是否為自己是一位中華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中華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閱讀欣賞課前收集的有關歷史典故、傳統風俗的資料和圖片。

      四、整體把握,難句理解

      1、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蓮乳燕雛鷹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劃出高原──雪蓮、寶島──乳燕、草原──雄鷹、黃土坡──紅高粱。

      自由說說:透過這些詞語,你有哪些與此相關的聯想?把四組詞語聯系起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一段詩句。

      2、默讀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養了中華少年?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3、讀第6、7自然段,感受四個不句和四個要句的鮮明對比,它們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中華少年建設中祖國的堅強決心。)

      4、齊讀第8自然段,體會詩歌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5、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對詩句含義的理解,詩句的表達方法及內心情感體驗。)

      五、誦讀,激發愛國情懷

      1、自由朗誦(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誦(甲、乙、丙、丁分配朗誦或四人小組合作讀。)

      3、表演朗誦。

      六、總結升華

      交流對有詩歌朗誦的體會。

      七、課外延伸

      收集朗誦詩,課外開展詩歌朗誦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希望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是指點讀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

      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指導解惑。下面展示的是這篇課文的教學簡單過程。

      一、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2、理解重點句子: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小組交流

      1、大家交流讀報的好處以及收益。

      2、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

      3、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導解惑。

      教學過后,我感覺到,像這樣的閱讀教材,傳統的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做一個個可以裝許多知識的瓶子,通過反復操練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形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說形成末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能力。而現代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的就是這樣一種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附:閱讀材料

      一、報題閱讀法

      報紙的文章標題,等于報紙的眼睛。閱讀報紙的題目,往往能較快地了解作者、編輯的意圖,明確文章要表達的內容。瀏覽標題后,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選擇地讀一部分。讀報先讀題,是一種節省時間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讀、細讀結合法

      粗讀,即瀏覽,主要是擴大知識面,捕捉需要精讀的文章。細讀,就是精讀,對一些重要的閱讀材料,應該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節咀嚼,仔細地了解它的內容、思路等。這樣點面結合,即省時且效果好。

      三、剪貼法

      剪報的范圍可根據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興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報紙的名稱和日期。貼報有幾種方式。如剪后放在紙盒內。到一定階段,再分門別類地貼在舊練習本或舊雜志上。也可邊剪邊貼,手邊準備一些十六開的白紙,剪下就貼在紙上,每張紙貼一篇,日后分門別類裝訂,另編目錄。報紙剪貼后,要常常翻閱整理。

      四、資料摘錄法

      有些文章的片斷、精彩語句、出色的標題,一些有用的事實、數據等,因其比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筆記本或卡片上。摘錄時要注明出處,以便日后查對。

      五、讀寫結合法

      讀報后,寫些讀后感,對報紙寫點書面意見,模仿報上的文章練習寫作,給報社投稿,都是讀報寫作相結合的有效形式。讀報時,注意積累詞匯,學習寫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也是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

      六、小組讀報法

      可以找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讀報小組。活動形式有幾種:(1)定期交流心理,討論報上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以討論促讀報;(2)開展讀報知識小測驗。輪流出題,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進讀報;(3)交流剪報或摘報資料,互通有無,相互補充;開展評報活動,討論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編得活潑,哪些地方有差錯,還可以寫成意見稿,寄給報社。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部分實詞的活用和虛詞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設想:

      以讀代講,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預習作業:

      1、初讀課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決。

      2、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讀順課文。

      3、回憶《西湖游記二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可以由回顧單元提示中的本文與前兩課的不同入手。

      二、檢查預習

      1、字詞認讀強調:(1)部首的字:髻、鬟、鬣。[補充:鬢、鬈、鬃等字,都與毛發有關系(可由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

      3、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 鵠 鬣 茗 蹇 髻鬟 曝 呷 惡 墮三、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刺(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

      3、點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余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

      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齊讀熟悉。

      三、譯讀:

      1、自讀自譯方式:對著課文大聲說譯文,借助注釋并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2、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3、齊讀鞏固

      4、點畫重點注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當堂作業

      強化記憶生字詞第二課時

      五、賞讀

      1、導入

      會晤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先后擔任過吳縣知縣、京兆校官等,中間兩度告歸。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氣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袁宏道始終無意于仕途,他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西湖游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游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由于所任職務比較清閑,使得他有空閑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于此時。以上兩點可以由有參考資料的學生講解。教師導入語:《西湖游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光如綾,溫風如酒(可以先由學生自己回憶)。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寫景偏重表現自然之美,《滿井游記》也有這樣的特色。

      2、默讀課文:要求:(1)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提出一個有發現意義的問題。(2)同桌或者前后位的同學互相交流討論。

      3、探究(1)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2)你能試著發現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現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確①白描的手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沒有夸張、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極為簡練單純的筆法將其勾勒出來。如作者寫柳條,只用將舒未舒,柔梢披風8個字,但柳芽剛吐、枝頭鵝黃嫩綠的風韻,以及楊柳的動態美都活生生地再現了出來;寫麥田,用淺鬣寸許4個字便表現出初春麥苗的特征,文字也極為簡練。這種簡練的白描,有賴于作者對景物細致入微的觀察。②擬人的寫法。把景物擬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也便于在景物描寫中滲透進作者的感情色彩。我們來看作者對鳥和魚的描寫: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著一股喜氣,這首先是因為作者心頭蕩漾著春天的喜悅。③生動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來寫景的,如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來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積雪融化后的山巒,這兩個比喻一氣相通,由明鏡而帶出對鏡梳妝的美人,顯得優美熨帖,同時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寫人的,用若脫籠之鵠來表現自己終于得以出游的愉悅,真是再真切生動不過了。

      4、理清線索,強化記憶,爭取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主題探尋這篇游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

      三、基訓鞏固

      作業

      設計:

      見知識盤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六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讀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六、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七篇12-09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12-18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七篇11-23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12-13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12-13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12-1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9篇11-27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11-2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七篇12-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天天看片国产精品 |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午夜精品第一区偷拍盗摄 | 亚洲国产欧美丝袜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