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6 10:21: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2、運用古詩的學習策略指導學生自得自悟,培養自學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練習背誦。

      【教學過程】

      一、復習《獨坐敬庭寺》

      1、背誦。

      2、這首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滿了詩情畫意,表達了詩人秋夜思戀友人、故鄉的深情。

      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首古詩──《望洞庭》

      1、詩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劉禹錫。

      2、理解:

      望:遙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關洞庭湖的資料。

      4、師小結: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煙波浩淼,碧波萬傾,水天相接,氣象萬千,號稱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譽。自古以來,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許多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留下了無數名篇佳句。

      5、今天我們要學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詩人劉禹錫途經洞庭湖時留下的詩句。

      (板書:由題入手,了解背景)

      三、輕讀詩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

      (板書:借助拼音,讀通讀順)

      四、理解字義

      1、和:和諧

      2、山水色: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綠。

      3、看圖理解(青螺、銀盤)。

      (理解時要求學生加以想象)

      五、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1、學生說。

      (板書:理解字意,串講詩意(想象))

      2、師小結:

      是啊!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你們體會到詩人當時的什么情感?

      3、贊美之情。

      4、練讀,感情讀。

      (板書:體會詩情,感情頌讀)

      六、背誦

      1、短短28個字,運用了三個比喻句,將一幅山水畫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領略到了詩歌的魅力。

      2、讓我們試著把它背誦出來。

      (板書:背誦、默寫)

      七、小結古詩學法

      1、由題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讀通讀順。

      3、理解字意,串講詩意(想象)。

      4、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5、背誦、默寫。

      八、我們用這種方法學習了兩首古詩

      1、齊讀。

      2、說說這兩首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什么不同之處:

      小結:

      同是寫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劉禹錫是贊美之情。感情不一樣,意境也不一樣。

      凄涼、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這就是詩,因此需要我們去研讀、去體會。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2

      【文本細讀】

      《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詩人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后,赴任的途中經過洞庭湖時,月夜遙望洞庭湖寫下的。很多詩人寫洞庭湖,都著眼于它波瀾壯闊的氣勢,這首詩卻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洞庭月夜圖,明白如話,卻意味雋永。以語言輕俏,意境靜美而著稱。

      秋天的朗朗清月,灑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鏡,靜靜的月,靜靜的湖,兩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沉靜、和諧、秀美的景色。今夜為何如此靜謐?因為“潭面無風”,風平則浪靜,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鏡未磨”形象地寫出月光下湖面的縹緲、朦朧之美,就像古時沒有經過磨拭的銅鏡一樣,沒有鮮亮的光澤。古代沒有玻璃,鏡子是用青銅鑄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一個“遙望”將我們的視野一下拉向廣闊的八百里洞庭。此時,不僅可以欣賞到洞庭湖面之美,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水之景。作者展開了奇麗的想象,給整幅畫畫上了點睛之筆:如果把月光下泛著銀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個巨大的白色銀盤的話,那么,湖中風景秀麗的君山就如同古時小婦人的青螺髻了!全詩純然寫景,既有細致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比喻。讀來饒有趣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認識“螺”,掌握“庭、鏡、磨、螺、潭”5個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

      ⑵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的意境。

      ⑶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洞庭湖的靜美。體會詩人用心感悟自然,用愛抒寫自然的情懷。

      【策略與方法】

      反復朗讀,背誦,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借助工具書理解古詩。

      2、教師準備:

      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前三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大自然的美麗,今天我們來看看祖國風景名勝的美。談談自己到過哪些風景名勝,激發學生對風景名勝的向往。

      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

      1、讀詩。

      2、解詩題:

      詩題“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從一個“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詩句:

      ⑴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

      ⑵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發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看注釋、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

      ⑶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

      ⑷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

      根據學生發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

      ⑸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如詩句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無風”“鏡”“遙望”“山水”“白銀盤”。

      2、讀著詩句讓你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3、解答疑問:

      “兩相和”“鏡未磨”“翠”“青螺”等詞語的理解部分學生會感到困難,教師可以結合資料進行說明。

      4、讀全詩,體會望洞庭的動之美。

      5、品味吟讀,入境背誦:

      理解了詩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夠入情入境地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景,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就更好了。

      鼓勵學生背誦。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學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記憶“庭、鏡、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孟浩然也寫了一首描寫洞庭湖的詩,我們來比較背誦欣賞。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相關文章:

    1.劉禹錫望洞庭教學設計

    2.望洞庭劉禹錫

    3.望洞庭劉禹錫詩詞

    4.劉禹錫望洞庭介紹

    5.劉禹錫《望洞庭》賞析

    6.望洞庭古詩——劉禹錫

    7.望洞庭劉禹錫 教案

    8.望洞庭 劉禹錫賞析

    9.《望洞庭》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野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