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時間:2025-02-19 11:14:48 歐敏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1

      課程說明: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階段學生要閱讀5本以上名著,字數達到150萬以上。“名著導讀”是新教材增設的一個板塊,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設想:

      教學“導讀”應結合文本的視覺和影視的視覺,使學生產生欣賞的欲望,然后以學生的潛心閱讀為主。本導讀擬設2課時,第1課時以教材中的導讀內容為依托,較全面地介紹名著;第2課時讓學生通過活動(名著故事會、精彩片段選讀),感受名著的藝術魅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三國演義》的背景、作者、思想內容、價值等;

      2)識記一些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成語、熟語、歇后語;

      3)復習《赤壁懷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賞的的基本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語言積累以搶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導讀內容,把握要點;

      3)文學作品與歷史記載的比較鑒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謀事在人”的積極人生觀;

      2)確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會歷史觀;

      3)通過鑒賞典型形象獲得精神愉悅。

      教學重點:

      1、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

      2、語言知識積累;

      3、了解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文學語言與史傳語言的比較鑒賞。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序幕。

      2、展示篇首詞,略作欣賞。

      3、聯系復習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展示課題:名著導讀《三國演義》

      一提起《三國演義》,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個個耳熟能詳的英雄我們脫口而出:諸葛亮、關羽、張飛、曹操……的確,這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智謀、權術、機變、口才、勇氣……在三國鼎立的舞臺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導讀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國演義》的編撰者是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國演義》的形成,課件展示:晉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講史平話“說三分”元代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三分事略》

      明初羅本貫中編撰《三國志通俗演義》 清初毛綸毛宗崗整理和評點《三國志通俗演義》

      2、名著的影響

      1)老師講意思和運用,學生搶答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熟語

      課件顯示:唱空城計,過五關斬六將,說曹操曹操就到,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營心在漢,扶不起的阿斗。

      2)課件顯示歇后語前半句,學生搶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響如:京劇“失”“空”“斬”是傳統劇目;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易中天《品三國》讓經典走向普通民眾;教材選編《出師表》《赤壁之戰》《孔明揮淚斬馬謖》。

      3、名著的價值

      1)課件出示《三國演義》的內容和思想;教師介紹《三國演義》的情節時間跨度、線索、作品傾向。

      2)提問,要求從教材“導讀”中找答案:

      《三國演義》給予我們人生最寶貴的啟示是什么?

      《三國演義》表現了一種怎樣的社會觀、歷史觀?

      課件展示。

      4、名著的欣賞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

      要求學生說出幾個《三國演義》故事回目。

      2)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問:毛氏父子評點《三國演義》所謂“三絕”是?

      課件展示:奸絕——曹操

      義絕——關羽

      智絕——諸葛亮

      課件展示“曹操小檔案”,建議閱讀長篇小說時,由于情節復雜,人物眾多,可以通過制作人物檔案的方式理順內容。

      談談諸葛亮的形象:

      諸葛亮是群眾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課件出示武侯祠楹聯;復習背誦杜甫律詩《蜀相》

      3)欣賞《三國演義》中《孔明揮淚斬馬謖》與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斬馬謖的記載。

      a)分角色朗讀《孔明揮淚斬馬謖》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個角色:孔明、馬謖、蔣琬、先主劉備及敘述者。

      b)討論“三哭”各含怎樣的感情?

      一哭: 揮淚 哀傷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聲

      三哭 大哭不已 慚愧之哭

      c)閱讀《諸葛亮傳》中記載,理解“戮謖以謝眾”,意即:殺了馬謖來向眾人謝罪。

      d)文學作品語言的形象性與正統史書敘事的客觀性。

      四、小結:

      名著欣賞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響;

      2把握名著的基本內容和思想;

      3通讀名著,欣賞精彩篇章,抓住小說三要素;

      4積累語文知識。

      五、作業:

      1)課后準備“三國”故事會;

      2)閱讀《同步作業》中兩篇文章《孔明揮淚斬馬謖》和《群英會蔣干中計》

      六、在《三國演義》片尾曲聲中結束。

      附板書提要:

      名著《三國演義》導讀

      怎樣閱讀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響;

      2、把握名著的基本內容和思想;

      3、通讀名著,欣賞精彩篇章;

      4、積累語文知識。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2

      一、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學會帶著意識閱讀《三國演義》;

      2、 指導學生掌握一些閱讀《三國演義》的技巧和方法;

      二、 教學重難點:

      1、 把握人物刻畫技巧,了解作者著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 領會《三國演義》的進步思想。

      三、 教學設想:

      1、 借《三國演義》著名片斷《失街亭》管中窺豹,感受《三國演義》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2、 設置重點問題讓學生自學,力求在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意識地掌握一些閱讀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每次聽到《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歌曲,我總有一種血脈賁張的感覺,仿佛自己又回到那個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 今天,讓我們一起出征街亭,會晤英雄。

      (二) 問題探究:

      探究一、復述故事情節思考:《失街亭》的戰爭描寫亮點紛呈。你關注到了嗎?結合導讀中相關戰爭描寫的闡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斷來討論交流一下。

      《三國演義》著名的戰爭描寫有沒有類似的特點呢: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伏擊戰:烏林、葫蘆口、華容道,三笑,三驚)

      彝陵之戰 ……

      結論:鋪墊伏筆,構思嚴謹,情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張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明確:讀《三國演義》,一要讀扣人心弦的戰爭場面。

      (我們讀《三國演義》,精彩紛呈的戰斗場面令人應接不暇,帶給人以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是我們讀三國最不能錯過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為什么會失守?

      課文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街亭的重要戰略位置,請大家尋找一下。“今司馬懿出關,必取街亭,斷吾咽喉之路”。

      結論:馬謖麻痹輕敵,孔明用人不當 客觀原因,司馬懿老謀深算,實力不俗

      作者是怎樣刻畫馬謖和孔明這兩個人物形象的?

      結論:三笑 三哭。

      主要通過語言和神態的細節描寫(正面描寫),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鮮明。

      《三國演義》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現在毛宗崗說的“三絕”:曹操的奸絕、關羽的義絕,孔明的智絕。

      大家能舉一兩個相關人物奸(陰險、虛偽、狡詐)、智、義(正當、合理)的事例嗎?

      明確:讀《三國演義》,二要讀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我們今天去讀《三國演義》中個性鮮明的人物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惡、丑——雖然時代不同了,場景不一樣了,衣服也換掉了,但人性卻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探究三:馬謖該不該斬?這一情節中的孔明留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確:不斬的理由

      1兩人情同手足 2殺人才叫親者痛,仇者快

      3處理敗將有各種辦法 4疑人不用,孔明要為此買單,不能馬謖一個人承擔責任

      必斬的理由:

      1馬謖立了軍令狀,執法必嚴。 2后果情節十分嚴重,必須死刑。

      3一意孤行,不聽建議,咎由自取。

      4、不斬全家已屬網開一面,再不斬馬謖軍心渙散,眾怒難平,難以服眾

      結論:我們不是當事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但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應該能體會到孔明內心情感與理智激烈的矛盾沖突。

      從個人情感上講,不忍心;從大局上從理性上講,必須斬。所以孔明萬般無奈,只得揮淚執法。什么是仁?仁者愛人,是不忍心;什么是義?公正、合理,應當做的就是義。仁和義在這里發生了矛盾,而揮淚執法,將仁義統一在了一起。

      揮淚這一細節集中展示了他仁義的一面。

      討論:

      有一個問題老師特別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還是劉備?為什么?

      結論: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們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當頭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記做人做事的底線。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這樣的朋友還是劉備這樣的朋友?為什么?

      結論:想交劉備這樣的。不會吃虧,還可能占便宜。還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國演義》,都覺得曹操好厲害,劉備太窩囊。兩人都有野心。關鍵是在實現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無底線,無節操,無所不用其極;而劉備無論環境多么艱苦,條件多么惡劣,他都守底線、知敬畏,這就是仁德愛民,絕不濫殺無辜。

      劉備要恢復重振的,不僅是漢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們讀《三國演義》要知道,良禽擇木而棲。孔明選擇劉備,絕不僅僅是報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劉備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們讀孔明,要讀他的宅心仁厚,讀他的有仁有義。

      導讀中特別談到了《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實質是擁護德政,反對暴政

      而德政的基礎便是為政者有一顆仁愛之心。

      我由此有一個感悟:一個人有沒有價值,一個家庭能不能興旺,一個國家是不是強盛,關鍵只在一個“德”字。品德高尚,這個人就有價值。一家人品德良好,這一家庭必然興旺。國民重視品德修養,這個國家自然強盛。《三國演義》的重大啟示,即在有仁有義遠比權貴名利更值得尊敬。我們讀《三國演義》,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進家人的品德修養,就等于白讀。

      我知道大家讀了《失街亭》后,也寫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時間我留給大家作展示

      (學生展示)

      明確:讀《三國演義》,要讀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結語:

      必須要指出,《三國演義》還是一部宣揚權謀的書,民間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一個“三國氣”重的人,往往心理陰暗,中國人要陽光,要坦蕩,不能承襲這種陰晦的“三國氣”。我們要有拿來主義的眼光。一堂課講三國,難免掛一漏萬,讓我們借今天學習《失街亭》的東風,把握《導讀》的精髓,一起走進這部經典,去發現更多的精彩!

      (五)板書設計 :

      從《失街亭》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導讀

      讀戰爭 藝術性

      讀人物 (交相輝映)

      讀人品和智慧 思想性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指導閱讀一段《三國演義》中的文字,教給學生閱讀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學生匯報自己所喜愛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及故事;

      3 .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為主線,達到指導學生讀懂書中語言文字的目的。

      4 .通過對名著的欣賞和對人物的分析,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合作探究。

      5 .體驗文學作品的魅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 同學們,《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演義小說,也是我國歷史小說中的著名作品。

      三國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都能說上一段。同學們已經讀了這本書,看了碟子,覺得自己可以被稱為"三國迷"的舉手。

      2.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多媒體出字幕:走進三國)

      3.先來幾題考考大家怎么樣。(一題一題出示,先出示題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是誰。(劉備、關羽、張飛)

      ⑵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和鳳雛分別指誰。(諸葛亮、龐統)

      ⑶"寧教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是誰說的。(曹操)

      ⑷《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羅貫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誰的臨終一嘆。(周瑜)

      ⑹閉月美女指《三國演義》中的誰。(貂禪)

      ⑺《三國演義》中有哪“三絕”,分別指誰。(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

      ⑻“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仲達是誰。

      (司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幾個國家三分天下。(東吳、西蜀、北魏)

      ⑽諸葛亮病逝何地。 (五丈原)

      4.同學們讀得認真,記得仔細,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會

      1.《三國演義》情節曲折,人物眾多,它描繪了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一個產生英雄的年代。同學了們,你心目中的三國英雄是誰。

      用一兩句話說出你敬佩他什么。

      2. 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來對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 由情節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國演義,給你印象最為深刻的情節是哪一段。(以下環節隨機,由學生所說情節教師相機引出主要人物)

      關羽:

      (1)生說:刮骨療毒

      (2)提到關羽,你還想到了哪些情節。

      (師相機點評)

      (溫酒斬華雄:出示原文,齊讀)

      (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許都護嫂、華容道義釋曹操、夜走麥城)

      (3)面對曹操豐厚的條件讓其歸附,關羽報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絕,忠心一片,蒼天可鑒。也許,自桃園結義的那天起,關羽就已把自己交給了大哥,那是對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隨之演化成對君主的忠義。被困麥城,這位凜然的漢子面對說客,說出了讓人熱血沸騰的辭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

      (指名讀、齊讀)

      (4)關羽走了,帶著情義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們傳誦著,后人也一樣會去傳誦的故事。

      諸葛亮:

      (1)生說:草船借箭

      (2)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核心人物,有關他的歇后語非常多,就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有好幾個,你知道嗎。

      (3)老師還收集了許多關于諸葛亮的歇后語,你猜猜會是哪些。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分組合作讀歇后語)

      (4)一條歇后語就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簡潔,又最生動的語言說一個你喜歡的故事嗎。(男女生比賽、生評價)

      (5)剛剛我們只說了關于諸葛亮的歇后語,其實由三國故事演變而來的歇后語數不勝數,你還知道哪些。

      (6)我們欽佩諸葛亮,不僅僅因為他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更因為他知恩圖報,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家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曹操:

      (1)生說:敗走華容道

      (2)在三國演義中,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我認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對于曹操,同學們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

      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學生能說出來最好,學生如果說不到教師可適當引導)

      (4)出示《觀滄海》

      劉備:

      (1)生說:三顧茅廬

      (2)"三顧茅廬"的故事家喻戶曉,也使劉備愛惜人才的美名遠播,你認為他還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沒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勢力,也沒有孫權父兄遺留的基業,但他卻憑著自己的寬厚和耐性,白手起家,爭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寫下他劉備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歷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馬,那他無疑就是相馬的伯樂。

      桃園結義,同甘苦共富貴的承諾,讓他為后世做了一個大哥的典范;長坂坡為惜趙子龍摔親子,成為千古帝王第一人;有很多人看不貫他的哭相,認為他的天下是用眼淚換得的。其實我們仔細想一下,也就會明白了。

      一個王者如果對臣子流下仁愛的眼淚,他們也會用死不足惜的熱情去報效這種知遇。“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輔,輔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傳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歷來被人稱頌,在世襲制的時代,一個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歷史上也只有他了。

      (以上部分如果學生能說出來最好,學生如果說不到教師可適當引導)

      三、總結

      在同學們侃侃而談間,我們的眼前又浮現出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容,耳邊又回蕩起一個個永載史冊的名字,讓這屋子里揮灑著一股英雄豪氣。

      你們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國迷。最后讓我們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優美旋律中再來回顧一些精彩畫面。(看畫面說情節)。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基礎上,熟知三國故事,有關人物的成語、歇后語,汲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豐富優美的語言營養。

      2、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表達能力;培養他們表演方面的才能以及客觀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及對三國人物雄才韜略的崇敬之懷。

      4、進一步讓學生知道課外閱讀的方法,并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外書的閱讀,學會查閱資料,認真做筆記。

      課前準備:

      1、學生自主閱讀《三國演義》

      2、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斷。(赤壁之戰、三顧茅廬)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匯報成果:

      1、《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它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還有三大名著及其作者你知道嗎。

      2、“三國”指哪三國。

      各國的主要人物是誰。

      3、簡述作品的主要內容

      4、在眾多的.人物中,誰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請評頭論足。

      3、來自三國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嗎。

      請講述其中的一個。

      4、“三十六計”你知道嗎。

      在這部作品中運用了許多計策,請例舉幾個出來。

      5、下列歇后語的來歷你們知道嗎。

      不知道的課后還要繼續閱讀。

      張飛穿針_______粗中有細、大眼瞪小眼

      曹操敗走華榮道______不出所料、不幸中的萬幸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_______化險為夷、有驚無險

      關羽走麥城______驕兵必敗、最后一著

      徐庶進曹營______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

      劉備摔孩子______假仁假義

      6、請說一說來自三國的成語,并說出主人公

      三、暢談感受

      1、談談讀書的意義

      2、你會想到哪些名言。

      3、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并且還寫了自己的讀書感言,在此交流一下,請在記憶庫中快速搜索一下,也可即興創作一句。

      4、老師也談談自己的讀書感受,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5、教師小結:

      (1)提倡多讀好書

      (2)讀書得講究方法

      (3)在讀書時,要動腦筋認真思考,并養成讀書記筆記的好習慣。

      四、以《三國演義》主題歌作結。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激發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了解故事梗概,培養學生閱讀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激發閱讀興趣。

      2、過渡:聽了這一首雄渾的歌曲,讓我們帶著感慨“走近三國”。

      二、閱讀故事梗概了解三國。

      1、教師朗讀故事梗概,邊讀邊理解。

      2、欣賞《桃園三結義》。

      三、布置自讀欣賞

      1、繼續閱讀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將干中計》。

      2、同學間開展互相講《三國演義》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指導,知道《三國演義》的一些情節,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點和形象。

      教學重點:基本了解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一猜:

      ⑴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是誰。

      (劉備、關羽、張飛)

      ⑵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和鳳雛分別指誰。(諸葛亮、龐統)

      ⑶“寧教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是誰說的。(曹操)

      ⑷《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

      (羅貫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誰的臨終一嘆。

      (周瑜)

      ⑹閉月美女指《三國演義》中的誰。(貂禪)

      ⑺《三國演義》中有哪“三絕”,分別指誰。(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

      ⑻“三足鼎立”指哪幾個國家三分天下。(東吳、西蜀、北魏)

      二、說一說

      1、誰能向同學們說說《三英戰呂布》的情節。

      2、指名講《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3、講《美髯公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三、群英聚會

      1、《三國演義》情節曲折,人物眾多,它描繪了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一個產生英雄的年代。同學們,你心目中的三國英雄是誰。用一兩句話說出你敬佩他什么。

      2、理解下面一段話的意思。

      卻說云長所騎赤兔馬,日行千里,本是趕不上;因欲護送車仗,不敢縱馬,按轡徐行。忽聽背后有人大叫:“云長且慢行。”回頭視之,見張遼拍馬而至。關公教車仗從人,只管望大路緊行;自己勒住赤兔馬,按定青龍刀,問曰:“文遠莫非欲追我回乎。

      ”遼曰:“非也。丞相知兄遠行,欲來相送,特先使我請住臺駕,別無他意。”關公曰:“便是丞相鐵騎來,吾愿決一死戰。”遂立馬于橋上望之。

      見曹操引數十騎,飛奔前來,背后乃是許褚、徐晃、于禁、李典之輩。操見關公橫刀立馬于橋上,令諸將勒住馬匹,左右排開。關公見眾人手中皆無軍器,方始放心。操曰:“云長行何太速。

      ”關公于馬上欠身答曰:“關某前曾稟過丞相。今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

      累次造府,不得參見,故拜書告辭,封金掛印,納還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

      ”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負前言。恐將軍途中乏用,特具路資相送。

      ”一將便從馬上托過黃金一盤。

      關公曰:“累蒙恩賜,尚有余資。留此黃金以賞將士。”操曰:“特以少酬大功于萬一,何必推辭。

      ”關公曰:“區區微勞,何足掛齒。”操笑曰:“云長天下義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錦袍一領,略表寸心。”令一將下馬,雙手捧袍過來。云長恐有他變,不敢下馬,用青龍刀尖挑錦袍披于身上,勒馬回頭稱謝曰:“蒙丞相賜袍,異日更得相會。”遂下橋望北而去。

      許褚曰:“此人無禮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騎,吾數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曹操自引眾將回城,于是嘆想云長不已。

      三、作業

      繼續閱讀。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指導,欣賞《三國演義》里的一些故事情節,熟悉故事中的人物特點和形象。

      了解有關《三國演義》的歇后語。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關公為什么過五關斬六將。這六將分別是誰。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一段話的意思嗎。

      請試一試。

      出示:三人回至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

      ”玄德便叫備馬。張飛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孟子云: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人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乎。

      (1)指名讀一讀。

      (2)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3)從這段話中你了解了什么。

      二、講一講

      1、讀了這么長時間的《三國演義》同學們一定知道了很多關于《三國演義》的故事,這些故事中你最喜歡那些故事,為什么。

      2、指名講自己喜歡的故事。

      3、《三國演義》有眾多的人物,你最喜歡誰。

      為什么。

      三、猜一猜,請根據下列的內容講故事情節。

      1、“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是講的誰。怎么樣。

      2、“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你能講給大家聽嗎。

      四、猜一猜關于諸葛亮的歇后語

      聽故事猜歇后語:諸葛亮征孟獲?諸葛亮彈琴?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借箭?諸葛亮三氣周瑜

      五、拓展閱讀

      繼續閱讀《三國演義》后半部分。記住故事情節。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近一個月的閱讀,讓學生全面的了解《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人物的特點,更加深層次地熟悉《三國演義》中的人和?~。

      教學重、難點:

      能看見人物的名字,就能講一段關于這個人物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讀歇后語講故事。

      (1)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2)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3)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2、讀句子猜人物。

      (1)曹孟德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指誰。

      (2)魏國的棟梁才,孔明的老對手,西晉的奠基者。

      (3)積極主張吳蜀聯盟,忠厚誠實譽滿天下。

      二、考考你

      1、下列語句與何人有關:

      (1)望梅止渴()

      (2)刮骨療毒()

      (3)鞠躬盡瘁()

      (4)樂不思蜀()

      (5)三顧茅廬()

      (6)賠了夫人又折兵()

      2、《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_______,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________、華容道義釋________、過五關________、水淹________、敗走_______ 。

      3、《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火燒________、七擒________、六出________、空城計智退_______ 、揮淚斬_______等。

      4、三國時期的第一武將為誰?

      5、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時病死在哪里?

      6、赤壁之戰中,誰獻策詐降曹操?

      7、曹操因人進獻一吉祥物,勞師動眾的搭建了一座巨臺,其名為?

      8、當曹操擒得呂布想收為義子時,劉備建了什么言使呂布被宰?

      9、諸葛亮隱居時常把自己比作?

      10、關公的座騎赤兔馬原本是屬于誰的?

      三、根據描述猜人物

      1、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絳,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這個人是誰。

      2、杜牧《赤壁》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寫的是哪一場戰役。

      涉及的兩個主要人物是誰。

      3、《三國演義》中“賠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誰?

      4、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四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引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

      這個人是誰。

      5、“功蓋三分國,名城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懷古絕句歌詠了我國歷史上一位名人,這位名人是誰。

      6、《三國演義》中救阿斗在長坂坡殺了七進七出的將軍是誰。

      長坂橋頭退百萬兵的將軍是誰。

      四、鞏固閱讀

      舉行講《三國演義》的故事會。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6

      活動背景:

      《三國演義》是中華古典文學的瑰寶。書中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以及這故事里面蘊含著的治國修身的道理,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分析情節,分析人物個性的能力,因此讓學生先自主研讀,自己去分析,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進行一定的評析。

      不在乎學生的評價有多么準確、深邃,重在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積累一點品讀名著的方法。

      活動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體驗文學作品的魅力。

      2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3能結合人物言行、典型事例來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點,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活動準備:

      熟讀《三國演義》;收集有關三國的成語、歇后語、詩詞等相關資料;積累故事,抓住典型事例對人物進行評述。

      指導重點:

      為了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也為了能與同學們一起交流閱讀感受和體悟,師生共讀是必不可少的。

      一、共讀“前言”和“目錄”

      讀任何一本書之前都要認真閱讀書扉頁的前言,這必須養成習慣,“前言”所介紹的內容往往是作品的梗概或精華,閱讀“前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進故事情節。

      《三國演義》的“前言”向我們介紹了這部歷史小說的時代背景,小說的主要內容,以及概括了小說中主要人物的特點等。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小說所描繪和塑造的,也是大家所迫切期待閱讀的。

      “目錄”是四十三個精彩故事的濃縮,瀏覽目錄可大概了解故事情節。“目錄”還適合在讀完故事內容之后再回過來品味。

      二、共讀整本著作

      在同學們閱讀《三國演義》的同時,我也捧起這本“青少版”的《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閱讀起來。雖說只是“青少版”的《三國》,內容、深度和語言都與原著有一定差距,但我絲毫不敢怠慢,我和學生一起認認真真地花時間閱讀,這既是學生面前的一個榜樣,也是為了能與學生共同暢談三國故事,品味三國人物。

      (一)、交給閱讀方法

      閱讀期間,要求學生養成每天至少閱讀半小時的習慣,讀時要專心致志,必要時圈圈畫畫,做上簡單的批注。當讀完某個故事,可把它將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同學朋友聽,也歡迎講給老師聽,大家共同分享閱讀成果。

      (二)、展示閱讀成果

      大約四周之后,班上進行一次《三國演義》故事會,并制作一份手抄報。

      三、共品人物形象

      要求學生必須再讀《三國演義》,告訴他們讀一本好書最要不得的便是“囫圇吞棗”,我們細細地讀,哪怕一個地名,一個人物名稱都要讀到、記住。

      至于小說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僅需要讀得仔細,而且需要我們邊閱讀邊思考,好好品悟。

      活動流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大家一起看《三國演義》這本書也有一段時間了,是嗎。(是)那金老師現在就要考考你們了。出問題:(多媒體逐一播放題目,學生快速搶答,答對者獎一書簽。)

      (1)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是誰。

      (2)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和鳳雛分別指誰。

      (3)“寧叫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是誰說的。

      (4)《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

      (5)“既生瑜,何生亮”是誰的臨終一嘆。

      (6)閉月美女指《三國演義》中的誰。

      (7)《三國演義》中有哪“三絕”,分別指誰。

      (8)“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仲達是誰。

      (9)“三足鼎立”指哪三個國家三分天下。

      (10)諸葛亮病死何地。

      師:看來同學們對《三國演義》這本書了解到的知識還真不少。

      二、“猜猜看”

      1、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猜猜看。

      請你們根據我的描述猜猜這個任務是誰,怎么樣。(好)

      師:他是蜀國的開國皇帝,少年孤貧,以販鞋織草席為生,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成為異姓兄弟。

      生:(齊喊)劉備。

      師:對。

      他在荊州三顧茅廬,請誰出山輔助。

      生:諸葛亮。

      師:他又是在誰的幫助下占領荊州,不久又進兵益州,奪取漢中,建立了橫跨荊益兩州的政權。

      生:諸葛亮。

      過渡:看來大家和書中的人物達到了心心相印的程度了。

      今天我們談話欄目的第一個板塊,就是“心心相印”。(課件出示)

      2、教師從幾個書友隊中精選出一些精彩的關于《三國演義》中一些人物形象的文字描述,由相關書友隊念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來猜猜看。

      (1)人稱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

      劉皇叔三顧茅廬,遂允出山相助。曾舌戰群儒、借東風、智算華容、三氣周瑜,輔佐劉備于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更取得荊州為基本。(諸葛亮)

      (2)他手持青龍偃月刀隨劉備東征西討,平生最重義,后被民間看作忠義的象征,亦稱“武圣”、“關二爺”。他在桃園三結義中排行第二。

      (關羽)

      (3)關羽死后,他悲痛萬分,每日飲酒鞭打部下,遂被屬下趁睡覺時殺害。曹操平定荊州,他引二十余騎,立馬于長阪橋,嚇退曹軍數十里。(張飛)

      (4)赤壁大戰之后,下南郡與曹仁相持,中箭負傷,與諸葛亮較計賽謀,定下假涂滅虢等計策,最后終于死于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周瑜)

      (5)他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于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

      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于他。

      (諸葛亮)

      (6)他用10多萬大軍南征,先取荊州,迫荊州牧劉表(8月病死)子劉琮歸附。與孫權、劉備聯軍隔長江對峙。后因北軍遠道奔襲,不服水土,不習水戰,疾疫流行,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擊敗,倉皇逃回北方。

      (曹操)

      師:看來我們確實和書中的人物“心心相印”了。

      三、“心心相印”(人物篇)

      羅貫中在這本書里為我們描述了上千個人物,其中最最惹眼的,我們感興趣的也就是剛才我們所猜的那些人物了,在那些人物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四、“真情告白”(感悟篇)

      1、課外我們也讀了《三國演義》中有關諸葛亮的幾篇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進入又一個環節:“真情告白”(課件出示)談一談,你讀了有關諸葛亮的這幾個故事后,對你最大的感悟和啟發是什么。(四人小組合作)

      2、請幾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

      3、學生把對諸葛亮的認識濃縮成一句話寫下來。

      五、“精彩回放”(朗誦篇)

      1、大家的感悟是非常多的。

      我想每一個人還沉浸在《三國演義》為我們營造的諸葛亮鮮活的形象中。

      在這幾個故事中,很多地方描寫諸葛亮都非常細膩,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請你你選擇一個故事劃出你認為寫的最精彩的,然后去讀一讀,待會再讀給大家聽聽。

      2、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認為精彩的段落和著音樂讀給大家聽,并適時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六、“推而廣之”(推介篇)

      1、所有這些故事都讓我們全身心地、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面,我想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東西也許是很多很多的,那么我們班讀書的格言就是——好書共享。下面我想問大家,你覺得這本書可以向什么樣的群體進行推薦呢。

      2、下面我們來進行最后一個環節“推而廣之”,誰來推薦。

      課后反思:

      和孩子們一起看《三國演義》這本書已有好長時間了,所以上讀書交流課學生非常高興,這樣首先積極性就很高。

      上課一開始,我就以搶答的形式進入的,那是幾乎全班同學都在舉手,我震撼了。因為有些問題課前我問老師,他們都不知道,可孩子們卻……之后的幾個環節緊扣人物諸葛亮進行交流,從戰役到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們都在認真地傾聽著,然后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真是太棒了。通過這樣的讀書交流課,學生更愛看書了,也在盼著再一次上這樣的課。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三國演義》的作者、寫作背景及成書過程。

      (2)學習欣賞名著的的基本方法,了解鑒賞小說的角度,如線索、人物、主題等。

      (3)引導學生認識《三國演義》的價值,激發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積極人生觀。

      (2)確立正確的社會歷史觀。

      學情分析

      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藍本,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分析及點評,引導學生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并適當進行比較,鼓勵學生思考探究,從而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通過欣賞、互動,讓學生感受名著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身為荊州人,大家引以為豪嗎? 荊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璀璨的文化長廊中,三國文化便是其中一張名片。一提起三國,大家恐怕會脫口而出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諸葛亮、關羽、趙子龍、劉備、張飛、曹操、周瑜……的確,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智謀、權術、機變、口才、勇氣……在三國的舞臺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中國歷史并不乏這樣的英雄時代,像春秋戰國、隋末唐初、元末明初,但唯獨這一時代特別讓人難忘,也特別讓人熱血沸騰,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傳播帶來的影響。

      大家完整地看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嗎?能說出幾個有關三國的俗語嗎?大家知道其中的含義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演義》,品味意味深長的三國文化。

      活動2【講授】授新

      閱讀方法

      1、線索法:一部小說,情節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元素,《三國演義》共120回,情節曲折,故事跌宕起伏,錯綜復雜,每一回都像一粒粒的珍珠,但要把這些珍珠串起來,成為一件絕世的藝術品,那么線索是關鍵。因此,品讀名著抓住線索,無疑可以事半功倍。回顧歷史,請同學們說說三國之前是哪個朝代?(東漢)那東漢的末年 的狀況如何呢?(宦官專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朝廷風雨飄搖,民眾苦不堪言)《三國演義》就是以此為引線來講故事的。三國之后呢?(西晉一統天下)。這就是《三國演義》的終局。那中間80回這條主線是什么呢?(三國紛爭的矛盾和斗爭)這三條小線索此起彼伏,交互聯絡,構建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不過三線之中,寫得最詳細的是蜀漢集團,其次是曹魏,再次是東吳,要注意作者的詳略安排。

      東漢之亂--------------引線(前20回)

      三國紛爭------------- 主線(中80回) 線索法

      三國歸晉------------- 結局(后20回)

      至此,我們通過把握線索對《三國演義》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進入了王國維先生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境界。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線索法。

      2、人物分析法

      有了宏觀的把握,接著就要具體深入文本,我們發現,小說中人物的出場讓人目不暇接在多大千人的隊伍中,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人物呢?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收集信息,確定本組討論人物,在分析人物時,注意選取合適的角度,分析人物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各小組展示討論成果。教師總結歸納

      通過細節描寫分析人物

      舉例:曹操

      細節一:動作凸顯性格

      曹操騙父

      曹操獻刀

      錯殺伯奢

      細節二:語言表現性格

      曹操借刀

      曹操獻刀

      路遇陳官

      錯殺伯奢

      細節三:心里暗示性格

      曹操獻刀

      錯殺伯奢

      總之,一方面,曹操鎮壓起義,充當屠夫,欺君罔上,竊國謀利,玩弄權術,殘暴不仁,虛假偽善,奸詐狡猾,驕奢淫逸,嫉賢妒能;另一方面曹操仍不失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目光遠大,膽識過人,求賢若渴,重視人才,胸襟開闊,豁達樂觀,軍紀嚴明,愛護百姓,豪爽多智,指揮若定,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善于總結,著作頗豐。

      通過故事情節分析人物

      示例:諸葛亮

      情節一:正面側面表智慧

      徐庶曾曰:“以某比人,譬就駑駢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36回——元直走馬薦諸葛)——側面描寫

      火燒博望、再燒新野、舌戰群儒、巧借東風、智算華容、三氣周瑜……奉命入川、奪取漢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正面描寫

      情節二:反復皴染突忠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

      只為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將自己的一半人生都獻給了劉備的.復興漢室。劉備在世時,他開辟疆土,平定南方。劉備死后,他盡力輔佐后主,六出祁山,幾度北伐魏國,最后還是操勞過度死于九丈原,后追曰“忠武侯”,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出師表》中表現得一清二楚。

      情節三:對比渲染襯穩重

      46回,應奇謀孔明借箭;85回,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其辦事的穩重真的可以比作泰山也。

      情節四:情節搖擺顯大度

      劉備三顧茅廬后,關、張二人就不高興了,以無禮于諸葛亮,然而諸葛亮并沒放在心上,用火燒博望冰釋前嫌。在赤壁之戰前,周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三日造百萬之箭來陷害他,但他沒有計較。平定南夷時。他七擒七放,對孟獲的大度,連敵人也服了。

      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缺點,他過分忠誠,成了愚忠。過分的謹慎導致蜀國人才短缺,君主無能……這些都是他性格中的缺點。

      小結: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圍繞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層次予以強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單一中呈現豐富性、復雜性。

      名著人物眾多,建議大家在閱讀時分門別類建立人物小檔案,會更清楚。

      曹魏集團

      文臣:郭嘉、程昱、賈詡、荀彧等

      武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頜等

      蜀漢集團

      文臣:諸葛亮、龐統、法正、姜維等

      武將:關羽、張飛、趙子龍、馬超等

      東吳集團

      文臣:周瑜、陸遜、呂蒙、魯肅等

      武將:太史慈、甘寧、周泰、凌統等

      3、主題探討法

      我們在交流時,發現大家對文本有很多疑慮,我選了一個大家很關注也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希望通過大家的討論交流能有一個滿意的答案。

      問題:為什么我們讀《三國演義》,當讀到曹操失敗時,我們內心極為愉悅,而劉備失敗時我們覺得很失落傷心?

      作者站在劉備的立場,具有比較明顯的“擁劉反曹”的傾向。把蜀國的劉備、諸葛亮、關羽等君臣作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觀念的化身,仁君、賢相、良將的典范,而把魏國的曹操等作為權詐、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孫吳方面知識陪襯而已。

      作者處在元末明初,他經歷了外族統治的時代,所以他呼喚正統,劉備又是正統的代表。

      小結:我們在讀《三國演義》時,要注意小說的要素,把握情節中的線索、人物及時代背景,在分析中關注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小說的主題等。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學地位

      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題思想

      3.初步領悟欣賞名著的方法

      教學重點:

      鑒賞人物形象和三絕的性格

      教學難點:

      了解名著的主題思想以及名著的啟示

      教學方法:

      講授法多媒體輔助點撥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開場,打開“滾滾長江東逝水”幻燈片開始,導入內容: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由明代楊慎作詞,當代藝術家楊洪基演唱這首穿越時空的天籟之音帶著我們走進“名著導讀《三國演義》”

      二.名著的影響:

      放幻燈片成語和熟語,以及歇后語,讓學生說出人名和歇后語的下句。激發學生課堂興趣。

      三.名著的形成

      看課本2-5段,依據幻燈片,理清名著形成的過程

      四.名著的內容和主題

      讓生瀏覽課本高度歸納名著內容的情節,依據幻燈片,掌握情節,老師課堂補充名著的三大部分。特別指出,名著主要內容是以蜀國為主,依此引出主題。

      探究:名著從桃園三結義寫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個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節,是要表現怎樣的主題?

      明確:擁劉反曹是因為劉備出生正統,仁義(打出關于主題幻燈片)

      作者是要表現忠義思想,仁政思想

      五.鑒賞任務形象

      1.了解三絕是誰

      2.鑒賞曹操

      打出有關曹操的幻燈片,讓學生說說曹操,評價曹操。讓學生說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師歸納:曹操多疑但是愛才,奸詐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燈片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欣賞關羽

      打出有關關羽的幻燈片,根據關羽的故事,讓學生講出自己喜歡的故事,并說說喜歡的理由,以此總結關羽的性格

      老師歸納:桃園三結義,華容道可見他的義;刮骨療傷溫酒斬華雄可見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可見他的驕傲,狂妄。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全班交流

      1、了解諸葛亮

      打出有關諸葛亮的幻燈片,老師讀出對聯,學生齊讀《蜀相》。讓學生積累有關諸葛亮的詩詞。

      2、合作探究:

      (討論并概括諸葛亮的故事。借此概括諸葛亮的智和忠)

      3、說說還有哪些鮮活形象

      還有勇猛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云意氣風發的周瑜圓滑睿智有心計的司馬懿

      三、賞析精彩場面

      1.與三有關的情節

      (打出幻燈片)

      2.精彩的戰爭場面

      (打出幻燈片)

      四、名著的啟示

      合作探究:讀三國的啟示

      老師點撥:可以從諸葛亮的角度,曹操的角度歸納。

      (打出幻燈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拓展延伸:

      1、你認為在當今經濟日益發展的時代,再讀《三國》有必要嗎?(由學生自由發言,觀點正確即可)

      2、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的需求相應的物質化了。當你因成績提高了而向父母提要求的時候,你會向父母索要什麼東西?會不會要書呢?

      (給出名人名言,倡導讀書)隨著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三國演義》已經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個大洲。作為一名中國學子你定想了解更多的三國知識,對嗎?那就趕快投入到讀書行列中來吧!

      六、總結反思:

      《三國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語言特色,塑造人物形象,描寫戰爭等幾個方面,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從這幾個方面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部分學生已經通過電視和教材-對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但這種了解是模糊的,片面的。所以,此次“導讀”用意還在于讓學生充分、全面地認識《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汲取古典小說的豐富營養,從而找到打開閱讀古典小說之門的鑰匙。

      如果說,這節課的導入環節是在解決“為什麼”讀的問題,那麼后面的環節就是在解答“怎么”讀的困擾。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不僅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要讓他們懂得閱讀名著還有古為今用的實用價值。

      成也罷,敗也好。都隨這滾滾的長江水煙消云散。但是不變的是他們那不朽的生命價值凝聚的歷史的天空中。

      (放歌曲《歷史的天空》結束本節課。)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外閱讀《青蛙與男孩》教學設計05-29

    童年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學設計09-25

    課外閱讀《水滸傳》教學設計10-06

    《課外閱讀專項訓練寫事》教學設計06-13

    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設計(精選17篇)12-20

    西游記課外閱讀教學設計02-27

    課外閱讀方法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10

    《三國演義》教學設計03-17

    《三國演義》教學設計08-29

    《三國演義》教學設計07-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六月国产在线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AV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