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公改字》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26 14:11:1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荊公改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科要求會寫的荊字。能根據注釋疏通全文,理解課文內容。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體會推敲煉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導言:同學們,學過《泊船瓜洲》這首詩么?誰能背給大家聽聽?知道么,作者王安石在寫這首詩時可費了不少心思,進行了多次修改。下面我們就去了解一下。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導讀文注意斷句。指名讀文,檢查朗讀情況。

      3.文中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查到關于這課資料了么,誰能交流一下。

      5.默讀課文,結合書后注釋弄清文章的意思

      三、繼續深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中人物,潛心推敲的精神品質。

      1.同學們繼續讀文,結合注釋及工具書弄清文章的意思。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4.文章分幾部分寫的。

      5.重溫《泊船瓜洲》,請你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如果你有新的理解,還可以與同學交流。

      6.讀讀課文,想想文中的“初、復、旋始”各是什么樣意思?從這些詞的前后聯系上看,你能感悟到什么呢?

      7.討論:王荊公幾經修改,把“到”字最后改定位“綠”字,好在哪里?

      小組交流體會用詞的精妙。由原來的形容詞變成了動詞。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來了,既能表現春風神奇,又能顯示春色和生命力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一個“綠”字喚起了江南的一片春色,喚起了作者無限的聯想,喚起了作者心底思歸的念頭,與下文“明月何時照我還”密切照應。

      四、總結升華。

      1.讓我們再來把這部分讀一讀,體會用詞的精妙所在。

      2.讀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與體會?

      3.拓展與運用:

      用自己的話把《荊公改字》這個小故事講一講,能寫的可以寫下來。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展開適當聯想。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王安石煉字的經歷,理解課文的意思。

      3.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教學重點:

      讀通并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

      教學難點:

      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設下懸念

      背誦詩歌《泊船瓜州》

      王安石選用綠”字,還有一段故事呢,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二、練習朗讀課文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匯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3.指導斷句。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了解古文的意思。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四、學習生字

      認讀生字。口頭組詞。指導書寫“荊”字。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抄寫注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述課文。

      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深入理解課文

      1.讀課文。通過比較,賞析“綠”字

      點撥學生體會“綠”字的妙用:a.春風給江南帶來了綠色;b.“綠”字還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和剩機感;c.“綠”字和“還”字還有內在的聯系,明媚的春色更引發了詩人想回家的念頭。

      指導吟誦,教師小結。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也要注意遣詞用句。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強烈的思念之情。

      2.讀課文。

      3.交流感受。

      重點詞語:圈去注復圈去旋如是始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嚴謹認真的態度。

      三、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泊船瓜州》。

      2.把課文改寫成小故事。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3

      一、說教材

      分析這一板塊的主題是推敲,包括三篇文言文,《賈島推敲》《荊公改字》《歐陽定稿》《荊公改字》一文選自南宋。表現的是古人嚴謹創作、反復推敲的學習態度。洪邁的`《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卷八,主要講的是《泊船瓜洲》一詩草稿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王安石改來改去,換了十多個字,最后才確定為“綠”字。課文雖然短小,所表現出的王安石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煉字精神是足以讓人深受感動的。課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荊公的絕句《泊船瓜洲》,第二部分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的修改過程。

      二、說教學

      目標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頓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從課初的學生初讀,指名讀,教師指導讀、范讀,學生練讀,齊讀。到課中,邊理解邊讀,一直到理解后的背誦。可謂是把讀和誦貫穿始終。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本篇課文的學習完全是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手中的工具書自學完成的,特別是在體會王安石改字的精妙,我請同學們把王安石曾經用過的“到,過,穿,送,染”等字送回詩句中,通過讀自主地發現,體會。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學習語文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注釋疏通全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古人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把文章改寫成小故事。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體會推敲煉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學重點:

      學生能理解課文,體會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學難點:

      品味王安石改字

      三、說教法

      和學法本課是一篇文言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非考察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我選用了如下教學法和學法:

      教法:

      1、朗讀感悟法,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讀出文言文的韻律,于讀中感悟用字之妙。

      2、點撥法,對于學生疏通有困難的地方予以點撥。

      3、評價激勵法。

      學法:

      1、討論交流法:讓學生結合工具書自主交流悟出文章的大意。

      2、情境朗讀法,通過啟發激勵,讓學生讀出一個一絲不茍的王安石,一個精益求精的王安石。

      3、想象質疑法,充分發揮學生個性,讓學生敢于想象、敢于質疑。

      四、說教學

      媒體資源的選擇本課教學中,我將利用工具書、多媒體課件、人物圖片等教學資源,以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

      五、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課是《荊公改字》的第二課時,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地把握,故本課我設置了“板書課題,總體回顧;共討學法,再現文章內容;交流匯報,悟字之妙;創新課堂,故事演練;拓展延伸,情感升華”五個環節。

      (一)、板書課題,總體回顧本環節中,學生將齊讀課題,回答王荊公是誰?改的是哪個字?為什么要改呢?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自然走入文本區品味用字之妙。

      (二)共討學法,再現文章內容出示荊公改字的原文讓學生去讀,讀的過程中對個別斷句處教師進行相機指導。力求讓學生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與韻律。由于文言文語言不像現代文那樣通俗易懂,我將與學生共討如何再現文言文內容的方法,進而總結出來,出示在幻燈片上,讓學生結合上述方法,去疏通文章內容,有疑難出我將予以啟發和點撥。再現文章內容后,讓學生結合文章脈絡嘗試背誦。此環節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三)交流匯報,悟字之妙基于上一環節對文章大意的疏通,學生已于無形當中感受到了王安石那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這一環節,將結合課后思考與交流部分第三題與學生共同討論,為什么用“綠”字,綠字好在哪里?設計此環節,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只要學生言之有理都講予以鼓勵性評價。

      (四)創新思維,故事演練寫,中央教科所張若田先生就曾說過,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一手抓讀,一手抓寫,如此而已。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故事改編這一內容。鼓勵學生在尊重原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的展開想象,把荊公改字改寫成一個生動的現代文小故事。這樣設計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既注重了積累感悟,又注重了實踐運用,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高。

    【《荊公改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謁荊公不遇》詩詞鑒賞06-22

    魚我所欲也王荊公病喘閱讀及答案11-07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11篇01-21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9篇01-01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通用10篇)02-18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范文08-09

    關于高效課堂課改教學反思03-15

    《左公柳》教學反思范文12-25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4-02

    絕句教學設計(《絕句》杜甫教學設計)04-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