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4 17:39:5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

      一、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牛津大學出版社《自然》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漂浮與下沉》第一課時,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于物質科學領域“運動和力”主題中“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內容。

      本節課的學習需要學生對水的一些基本性質有所了解,具備簡單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二年級的學生較活潑,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維占主導,邏輯思維不發達,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此外,通過以往的學習,二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了“水會流動、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流動的水有力量”等關于水的一些基本性質。他們對“沉與浮”的知識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于沉浮的知識有著一些模棱兩可的理解。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體驗完整的探究過程。選擇學生熟悉的材料入手,引導學生預想這些東西的浮沉,并利用自己設計的符號來記錄,通過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預想,從預想記錄到實驗驗證,最終得出結論。學生通過“提出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體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知道有些物體會漂浮在水面,有些物體會下沉到水底。

      通過探究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觀察、歸納和表達能力,更能引導學生去感悟、思考物體沉浮的原因,為進一步構建知識奠定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材料、大小、形狀的物體,能有根據地預測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2.通過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3.交流生活中一些漂浮和下沉的物體,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

      難點:實驗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四、教學資源

      1.實驗材料:水槽、一元硬幣、桔子、回形針、小鐵夾、鉛筆、橡皮、乒乓球、玻璃珠、鐵釘、棉簽、樂高積木、木塊。

      2.自制視頻、演示文稿等。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內容包括2個方面:一是預想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二是通過實驗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本節課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以故事引入,請學生思考石頭丟進水中不見了?換成氣球呢?揭露課題漂浮和下沉。接著,出示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引導學生預想這些東西的浮沉,并利用自己設計的符號來記錄。在接下來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由于不同的預想而會產生爭論,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各自預想的理由,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預想。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驗證的重要性,構建科學的思維方式。然后得出結論:有些東西會漂浮在水面,有些東西會下沉到水底。最后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在水中是漂浮或下沉的,簡單介紹我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母是由鋼鐵鑄造的龐然大物,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思考它為什么能在水中漂浮?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要突出的重點:知道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方法是通過“提出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學生體驗這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修正自己原有的認知知道有的物體會漂浮在水面,有的物體會下沉到水底。通過舉例生活中常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認識到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為今后學習浮沉原理打下基礎。

      本節課要突破的難點是:實驗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明確實驗步驟,將過程性評價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小組分工合作,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利用簡單符號進行正確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是:一是創設合理情境引導學習,如以故事導入,請學生思考石頭丟進水中不見了?換成氣球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課題《漂浮和下沉》。二是基于課程標準開展評價,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環節,它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多方面作用,從整體上調節、控制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著教學活動向預定目標前進。本節課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業成果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將評價融于課堂中。學生在預想、實驗后根據自己的表現對自己的預想習慣、合作習慣進行自評,通過這樣的自評不僅能夠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堂表現,更能引導學生在實驗時做到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預想過程中,學生喜歡相互交流,容易根據別人的想法而修改自己的預想,因此我在預想前提出評價要求,可以完成預想的學生能夠得到一顆☆,但能做到獨立思考預想的學生可以得到兩顆☆,學生為了得到☆就自然而然做到了實驗要求中的條件,有效達到了培養學生預想能力的目標。有了第一次的評價之后,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他們能根據老師的評價單,更清楚知道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在授課后,學生再對自己的學習興趣、學業成果進行自評。利用評價的結果可以了解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狀況,從而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六、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圖

      2.流程圖說明

      情境I

      出示視頻,思考掉入水中的石頭哪去了?換成氣球呢?

      通過故事導入,揭露課題《漂浮和下沉》。

      活動I預測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出示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引導學生預想這些東西的浮沉,并利用自己設計的符號來記錄。在接下來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由于不同的預想而會產生爭論,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各自預想的理由。

      活動II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小組合作,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預想。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

      活動III舉例介紹其他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航母都是由鋼鐵鑄造而成的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沉浮現象的學習興趣。

      3.教學主要環節本節課可分為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預測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環節,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第三環節,舉例介紹其他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七、教學過程

      (一)預測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學生活動

      指導要點

      1.看視頻,猜故事,思考:掉入水中的的石頭哪去了?換成氣球呢?

      2.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說一說他們的名字。

      3.設計符號代表漂浮、下沉

      4.預想并評價:

      哪些東西會下沉,

      哪些東西會漂浮?

      6.小組交流。

      7.全班交流,說一說這樣想的理由。

      ▲趣味引入,吸引學生注意。

      ▲揭露課題:漂浮和下沉。

      ▲貼板貼、學生回答

      ▲只要設計合理,都予以贊同

      ▲預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了解學生的原有認知,便于有針性地修正和提升學生原有認知,促進學生的發展。

      ▲交流小組預想情況,鼓勵生生相互補充質疑。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全班再進行一次相互學習與提升。

      (二)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學生活動

      指導要點

      1.看視頻,了解實驗操作及步驟。

      2.交流實驗步驟及要求,清楚評價內容。

      3.小組實驗

      自我評價:實驗習慣、記錄習慣、合作習慣。

      4.交流:實驗結果。

      ▲用視頻演示實驗。

      重復重點事項:實驗操作、合作習慣、實驗結束后的整理。

      ▲教師指導巡視,強調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根據學生的結果貼板貼。

      ▲小結:有些物體會漂浮在水面;有些東西會下沉到水底。、

      (三)舉例介紹其他沉浮的物體

      學生活動

      指導要點

      1.討論:生活中其他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2.介紹:鑰匙、足球......

      3.看圖片,鋼鐵鑄造的航母漂浮?

      4.評價探究興趣

      5.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考慮物體的材料。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介紹并說說理由

      ▲出示航母圖片。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沉浮現象的學習興趣。

      ▲師生互動,交流得到☆的情況

      八、板書設計

      漂浮和下沉

      有些東西會漂浮在水面

      有些東西會下沉到水底

      預想

      實驗結果

      預想

      實驗結果

      九、活動單設計

      《漂浮與下沉》活動單

      班級:姓名:

      記錄表:

      預想

      實驗結果

      預想

      實驗結果

      硬幣

      桔子

      回形針

      鐵夾

      鉛筆

      橡皮

      乒乓球

      玻璃珠

      鐵釘

      棉簽

      樂高積木

      木塊

      評價表:

      評價內容

      等第標準

      達成情況

      實驗習慣

      能輕聲、有序地完成實驗。

      記錄習慣

      能準確記錄實驗結果。

      合作習慣

      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

      (備注:達成相關實驗要求的,可以在“達成情況”畫一顆☆)

      我的星星數:(滿星為3顆)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漂浮的山教學設計11-03

    漂浮的雞蛋作文12-29

    漂浮的針作文09-13

    雞蛋漂浮作文02-02

    《漂浮的山》說課稿范文05-07

    會漂浮的硬幣作文10-07

    我在天空下沉思06-02

    漂浮的反義詞有哪些05-29

    漂浮的針作文[匯總10篇]12-11

    下沉社區防疫人工作總結03-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