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11 12:22: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zhuǎn)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通用5篇)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具準備

      小正方體、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問:這個盒子可以放多少個體積為1cm3的正方體?

      2、擺一擺

      引導學生擺設小正方體。

      學生通過擺設,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試一試

      1、引導學生完成試一試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學生進行猜測,并說一說自己的猜測理由。

      1排擺10個

      每層可以擺多少排?算一算,每層可以擺多少個?(10×10×=100個)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擺幾層?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裝多少個1cm3的小正方體?

      10×10×10=1000

      根據(jù)1米=10分米

      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結(jié)合實際操作模型,認識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間的進率。

      結(jié)合厘米3、分米3與升、毫升之間的關(guān)系,推導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長度、面積、體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三、練一練

      1、學生練習

      2、反饋

      計算1m3=Udm3

      學生計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學生分析長度、面積、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

      1、學生先填一填。

      2、讓學生說說思考的方法和過程。

      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從而解決問題,了解長度、面積、體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結(jié)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能力目標:

      在觀察、操作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

      學生想探究問題,愿意和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操作中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策略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圖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的體積,哪個同學起來說一下體積單位有哪些?引出體積單位。

      二、教學新知:

      1、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擺出正方體。

      1排擺10個,每層正好擺10排,也就是說,每層可以擺100個。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擺10層。即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2、用以上方式教學立方米與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即體積為1米3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長為10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 dm3。

      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長度、面積、體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單位

      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長度

      米、()、厘米

      10

      面積

      米2、()、厘米2

      體積

      米3、()厘米3

      4、課堂練習

      (1)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選幾道讓學生說說思考的方法與過程。

      (2)可以讓學生通過計算來分析、比較從而解決問題。

      通過計算第三種包裝比較合算。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比較方式,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對電視機包裝箱上“60×50×40”這個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解釋,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計算。體積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

      (4)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體積。50×20×1.5=1500(立方米)

      四、課堂小結(jié):

      學習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板書設計: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中進一步鞏固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6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小盒,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jié)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練習。

      二、復習

      1.師:什么是物體的表面積?

      抽生回答。

      2.師 :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一定要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要結(jié)合具體情況分析,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1)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這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2)求做長方體排氣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長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3.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求長方體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2)挖出的這些土能墊多長、多寬、多高的領(lǐng)操臺,是求這個領(lǐng)操臺的什么?

      4.如果求火車的一節(jié)車廂能裝多少噸煤,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5.動手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6個同樣的小盒子,設計一個包裝盒。

      設計的包裝盒要美觀、大方、實用。

      盡可能地節(jié)省材料。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用多少紙板。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的容積是多少。

      (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練習四第4題,填上適當?shù)捏w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shù)膯挝唬M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練習四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jié)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jié)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練習四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練習四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四、課堂小結(jié)

      學習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yè)設計:

      練習四第2、6、9、10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 習 四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第8題 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根據(jù)學生練習情況調(diào)整板書內(nèi)容)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4

      設計說明

      體積單位的換算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后進行教學的。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結(jié)合實際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為了更好地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xiàn)以下兩個特點:

      1.重視學生的自主猜測、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猜想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再通過驗證發(fā)現(xiàn)常用的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轉(zhuǎn)化、推算等方法。

      為了讓學生明確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本節(jié)課先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借以引導學生利用轉(zhuǎn)化、類推的方法,讓學生提出猜想,然后通過合作驗證等活動得到結(jié)論,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數(shù)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長方體紙盒

      學生準備 小正方體木塊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提出問題。

      (1)回憶: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 10)

      (2)回憶: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3)提問:我們認識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設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和整理已有知識,并提出問題——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自主探索,驗證猜測

      1.再現(xiàn)問題。

      大膽猜測一下,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學生猜測進率可能是1000)

      2.探究驗證。

      師: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們進行驗證。下面請各小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學生6人一組進行探究。

      (要求:①各組長拿出體積為1分米3的小正方體,各位同學拿出體積為1厘米3的小正方體。②先討論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預設

      ①操作驗證——擺:我們發(fā)現(xiàn)1分米3=1000厘米3。我們把10個體積為1厘米3的小正方體擺成一排,擺10排正好是一層,這一層小正方體的體積和就是100厘米3。擺這樣的10層就得到一個體積為1分米3的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0個100厘米3,也就是1000厘米3。

      (學生匯報后,用課件展示擺的過程)

      ②操作驗證——切:我們組的想法是把體積為1分米3的大正方體切成若干塊體積為1厘米3的小正方體。我們比了比,沿著大正方體的長、寬、高各可以切成10塊,10×10×10=1000(塊),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③推理驗證——算:我們小組是算出來的。把體積為1分米3的正方體的棱長用厘米作單位,棱長就是10厘米,根據(jù)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10×10×10=1000(厘米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進行驗證——想: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3)教師小結(jié):大家已經(jīng)驗證了1分米3=1000厘米3。想一想,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米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獨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師指名說一說推導過程。

      [板書:1米3=(1000)分米3]

      師:你能說一說,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小結(jié):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

      3.歸納總結(jié)。

      師:同學們通過擺、切、算等方法驗證了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共同驗證了“常用的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這個猜想。

      (板書: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液體的體積單位:1升=1000毫升,1L=1dm3)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jié)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①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積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jié)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jié)。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jié)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jié)。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通用5篇)】相關(guān)文章: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10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21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4-18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4-20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15篇04-19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反思04-17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4-13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反思04-17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3-28

    圓柱的體積10-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免费中文在线 | 综合色 一区二区 | 日本一本2019道国产香蕉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