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30 17:09: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5篇)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溶液是由溶質、溶劑兩部分組成

      2、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3、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定義

      4、初步學會有關溶質質量分數概念的簡單計算

      5、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實驗等能力。

      二、重點、難點:

      1、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定義

      2、初步學會有關溶質質量分數概念的簡單計算

      三、課前準備:

      1、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簡析:

      先結合媒體展示,講解引入本節主要內容的教與學。本節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溶液組成的成分,我要求學生課前認真預習并完成書本P158“交流與討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其中我給“活動與探究”的設計要求為:二人一組,每組只做一個實驗,再組與組討論交流,自然地引出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和計算式。接著采用學生閱讀和老師歸納強調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學會有關溶質質量分數概念的簡單計算,最后聯系實際,設計一道與無土栽培知識相關的題培養學生實際應運能力。有關溶液稀釋問題的簡單計算和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方法等安排在下堂課繼續探討學習。

      2、多媒體課件

      3、儀器:燒杯、玻璃棒、藥匙、天平、量筒。藥品:蔗糖

      四、教學過程

      學習課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想

      引入課題

      【導入】通過上一節內容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溶液的認識還是記憶猶新的。

      【媒體展示】復習:溶液是一種、的物。

      【導入】溶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都有很大的用途

      集體口答

      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常識性介紹工農業生產和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溶液

      【媒體展示】動畫:藍色的硫酸銅溶液與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講解】實驗室和工業生產中的許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媒體展示】圖片:噴灑農藥

      【講解】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等的使用也離不開溶液

      【媒體展示】圖片:病人輸液

      【講解】水溶液更與空氣一樣,對于生命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是通過溶液輸送到肌體的各個部位的。

      【引入】既然溶液如此重要,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更多有關溶液的知識

      觀察思考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溶液的組成的認識

      【板書】§6-2溶液組成的表示

      一、溶液的組成

      【提問】溶液有哪兩部分組成?

      【媒體展示】動畫:品紅溶液的形成

      結合媒體展示對溶質和溶劑的概念進行闡明

      【講解】先結合書本“高錳酸鉀溶液的形成”加深對溶質和溶劑概念的認識。

      【板書】結論:m(溶液)=m(溶質)+m(溶劑)

      【提問】書本P158“交流與討論”說出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溶液的組成的例子

      【媒體展示】溶液組成的典型舉例

      溶液溶質溶劑酒精溶液酒精(液)水糖水蔗糖(固)水鹽酸氯化氫(氣)水植物油的汽油溶液植物油(液)汽油X的Y溶液XY

      【提問】由此看來:1、溶質原來的狀態是什么?

      【小結】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也可以是氣體

      【提問】2、什么是最常用的溶劑?

      【小結】水是最常用的,酒精、汽油也是常見的溶劑

      【引入】在實際的應用中,光知道溶液由哪兩部分組成是不夠的,很多時候還需要知道溶液中各成分間的質量關系

      課前預習、討論

      集體回答

      小組代表將預習交流結果舉手發言

      觀察分析,思考后回答

      觀察分析,思考后回答

      培養自學能力

      檢驗學生主動學習的效的`果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實驗配制

      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實驗配制

      【板書】二、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

      【媒體展示】

      M(溶質)/gm(溶劑)/ml實驗1320實驗2550

      【講解】結合媒體展示明確活動要求:

      1、實驗要求:二人一組,每組只做一個實驗(教師結合以上媒體展示進行分組)

      2、探究要求:組與組之間交流、討論:

      ①哪組配的溶液更甜?

      ②你能通過有關數據的比值來說明嗎?(提示:水的密度一般用1g/ml計算)

      教師巡視、糾錯。(內容包括:天平調零、要放相同質量的紙、藥品要放左盤、輕拍手腕、量筒要放平、要用滴管、讀數的方法)

      【提問】①指定小組回答:哪組配溶液更甜?

      ②能通過有關數據的比值來說明嗎?可以的,請舉手發言(可以是溶質與溶劑的比,也可以是溶質與溶液的比)

      ③實驗計算的結果。邊提問邊完成媒體展示

      【媒體展示】數字按橫行逐一展示

      m(溶質)/gm(溶劑)/gm(溶液)/g實驗132023≈13%實驗255055≈9.1%

      【引入】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譬如前面書上出現過的體積分數等)來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象以上探究活動中m(溶質)與m(溶液)之比,是我們在化學上最常用的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之一,叫溶質的質量分數

      學生分組實驗、討論、交流

      小組代表回答

      小組代表舉手發言

      集體口答

      練習增強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活躍課堂氣氛

      為學習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作預備

      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和計算式

      【板書】㈠溶質的質量分數

      【媒體展示】

      概念: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

      【板書】計算式:

      【講解】溶質質量分數越大,說明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越大。俗稱濃度越大。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例題來掌握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和解題格式。

      思考、理解、記錄

      為學習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作預備

      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的計算

      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的計算

      指導學生閱讀P160例題后板書強調格式

      【板書】

      1、有關概念的計算

      例1書本P160例題

      解:ω(溶質)=400g/(400g+100g)×100%=80%

      答: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80%。

      【媒體展示】圖片:作物的無土栽培圖示、花卉的無土栽培圖示

      【講解】無土栽培突破了土壤、氣候條件的限制,利用營養液栽培作物。無土栽培營養液是多種化合物的水溶液。例如:

      【媒體展示】

      幾種作物無土栽培營養液中各溶質的質量分數表

      種類肥料番茄/%茄子/%硝酸鈣晶體Ca(NO3)?4H2O3.543.54硝酸鉀晶體KNO34.047.08磷酸二氫銨晶體NH4H2PO40.771.15硫酸鎂晶體MgSO4?4H2O2.462.46

      【媒體展示】

      根據上表計算:為配制適用于番茄生長的100g無土栽培營養液,需硝酸鉀晶體的質量為多少?

      (8.08g)

      學生閱讀理解

      記錄、熟悉解題格式

      觀察、思考、分析

      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在本上練習

      培養學生自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激發學習興趣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準確記住公式

      鞏固此類型題的解題方法

      本節小結

      【講解】結合板書強調本節重點:本堂課的重點是知道溶液是由溶質、溶劑兩部分組成,學會簡單的舉例和判斷,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和初步學會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有關溶液稀釋問題的簡單計算和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方法等我們將在下堂課繼續探討學習。

      回顧、記憶

      加深對本節重點內容的印象

      布置作業

      【媒體展示】

      1、復習鞏固

      2、預習書本余下內容

      積極思考,獨立完成

      鞏固所學知識

      五、板書設計

      §6-2溶液組成的表示

      一、溶液的組成

      m(溶液)=m(溶質)+m(溶劑)

      二、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

      ㈠溶質的質量分數

      1、有關概念的計算

      例1書本P160例題

      解:ω(溶質)=400g/(400g+100g)×100%

      =80%

      答: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80%。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2

      重點難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有關計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

      教學方法

      討論式教學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玻璃棒、藥匙、天平、量筒。

      藥品

      硝酸鉀、水蔗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相同質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兩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從溶液的有關知識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實驗]用A、B兩個燒杯各取50克水,燒杯A中加入5克蔗糖,燒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攪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討論]1、在上述兩種溶液中,溶質、溶劑各是什么?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各為多少克?

      2、兩種溶液哪一種濃一些?哪一種稀一些?為什么

      [引入]濃溶液與稀溶液只是說一定是的溶劑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它不能準確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多少,怎么才能確切的表明溶液的組成呢?

      這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板書]溶液組成有幾種表示方法,初中先學習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溶液的組成。

      [板書]一、溶質的質量分數

      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定義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

      [討論]這兩種食鹽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各是多少?

      [板書]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

      [投影]例題1、見課本

      [討論]例題1中的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各為多少克?

      [板書]

      解:溶質的質量分數=

      這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這瓶溶液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為14%。

      [討論]1、在14%中的100與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義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質的質量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中又往往需要把現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或減小。

      [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或減小?

      [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做實驗,實驗內容如下,用A、B兩個燒杯各取9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再向A燒杯中加入10克硝酸鉀,向B燒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攪拌至全部溶解。

      [討論]

      1、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鉀(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兩種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各是多少?

      [小結]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質質量則溶質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升高;如增加溶劑質量,則溶劑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降低。

      [本課知識小結]

      1、掌握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質或溶劑的質量后,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規律。

      第二課時

      重點難點 根據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解度相互換算的計算。

      教學方法 啟發式。

      教學用品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提問]

      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強調哪些方面?

      2、20 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其中溶質、溶劑、飽和溶液各多少克?

      3、什么叫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

      [設問]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引導學生要件、找出區別和聯系?

      [投影]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

      溶解度

      溶質的質量分數

      條件

      一定溫度

      不定溫

      狀態

      飽和

      可飽和可不飽和

      計算式

      單位

      克

      無

      [引入并板書]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S為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

      [投影]例題2(見課本)

      [板書]解例題2

      [投影]例題3

      指導學生分析、討論質量分數計算公式的變形,如何計算溶質、溶液的質量。

      [板書]解例題3

      [提問]如果我們要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儀器和操作呢?

      [板書]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儀器:托盤天平、藥匙、量筒、玻璃棒。

      步驟:1、計算

      2、稱量、量取

      3、溶解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我們對溶質質量分數及溶解度的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它們之間的換算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對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有了初步的了解。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溶解現象,從微觀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兩種變化過程和吸熱、放熱現象。

      ⑵、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溶劑。

      ⑶、了解乳濁液的形成,知道幾種常見的乳化現象,并能簡單地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實驗介紹和思考,學會對實驗進行簡單的描述,并進行簡單的分析。

      ⑵、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與生活、生產的緊密聯系,認識到化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溶解現象及其和“乳化”的區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敘述】同學們喝過糖水嗎?嘗過鹽水嗎?他們有什么味道?為什么他們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樣呢?因為糖水和鹽水中溶解了糖和鹽。今天我們來學習“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動一:認識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憶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過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過程嗎?

      【總結交流】師生共同總結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結合教材中的實驗,教師可以簡單的介紹這些實驗。)

      活動二: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討論交流】生活、生產中你見過哪些有關溶液的用途?(化學實驗中在溶液中反應可以加快反應;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醫療過程中的注射現象;魚池中的魚較多時用噴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濁液的形成

      活動三:認識生活中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結合教材中的實驗,回憶生活中使用洗滌劑的過程,討論乳濁液的形成和乳化現象。

      【總結交流】共同總結乳濁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現象。(用洗滌劑清洗油污)

      活動四: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根據教材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討論“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區別?

      【師生總結】“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的分子或離子擴散到另一種物質的分子當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濁液”則是一種液體被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種混合物。“溶解”與“乳化”是一種過程,具體區別如上。

      3、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

      活動五:探究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實驗設計】學生根據教材第30頁“活動與探究”內容,設計實驗。

      【閱讀教材】學生閱讀教材中第31頁的內容,了解溶解過程中的“擴散”和“水合”過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思考練習】完成教材第33頁中的“習題”內容:第1、2、3、5題。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學完本節課,我們知識了哪些內容?

      【拓展資料】教材第31頁的“資料”內容。

      五、布置作業

      1、教材第33頁“習題”第4題。

      2、教材第32頁的“家庭小實驗”。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4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溶液、溶質和溶劑的概念;

      2) 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

      3) 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方面的應用;

      2、 過程和方法

      1) 通過觀察溶液形成的現象及其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有表及里,由淺入深探究問題的思維方式;

      2) 通過一些實驗探究,進一步學習對比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從多角度、多側面來認識同一問題;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 引導學生產生勤于思考、善于發問的好習慣;

      二、 教學重點

      1、 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質、溶劑三者之間的關系;

      2、 溶液的特征與組成;

      三、 教學難點

      1、 從微觀上理解溶解現象;

      2、 溶液與溶質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 教學方式

      課件、板書等手段;實驗探究、課堂討論、啟發引導、合作與交流等方法;

      五、 教學過程

      板書 溶液

      特征:均一、穩定

      溶液的形成組成:溶劑、溶質

      溶液的命名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應用。

      3.能識別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4.知道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響因素。

      6.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溶解性影響因素的探究。

      [教學難點]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與乳化的區別。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品]

      實驗儀器、藥品、用品,教學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溶液章圖切入課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動1(探究溶液的形成過程)

      1.學生實驗:向實驗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燒杯中,加入一藥匙蔗糖或食鹽,用玻璃棒攪拌(教師巡回指導)。

      2.師生活動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學生描述實驗現象。

      (2)引導學生分析兩種物質“消失”的原因。

      (3)幫助學生分析(體驗)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幾種物質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師生活動2(建立溶質、溶劑的概念):

      (1)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2)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

      (3)總結出溶質、溶劑三者之間的關系

      (板書:1.溶質+溶劑 溶液)。

      4.師生活動3(填寫表格,讓學生掌握溶質溶劑判斷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質(溶解前的狀態) 溶劑(狀態)

      硫酸銅溶液 硫酸銅(固體) 水

      碘酒 碘(固體)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體) 水

      稀鹽酸 氯化氫(氣體) 水

      5.師生活動4:

      引導學生發現——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常見的溶劑;兩種液

      體(不包括水在內)互溶時,將量多作為溶劑,量少的作為溶質。

      三、探究活動2(探究溶解的影響因素)

      1.學生實驗:在1、2、3號試管中做三個小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3.師生活動1:引導學生對比自己所做的三個實驗,總結得出——不同溶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4.教師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師生活動2:對比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媒體)。

      溶質 溶劑 溶解情況

      碘 水 碘難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錳酸鉀 水 高錳酸鉀溶于水

      高錳酸鉀 汽油 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難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總結得出——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板書:影響溶解的因素:溶質、溶劑等]

      四、探究活動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2.要求學生在所做過的三個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實驗驗證。

      3.學生交流設計方案。

      4.學生實驗(在實驗前提醒學生:滴加酒精的過程中不要振蕩,滴加結束后振蕩;要留心觀察振蕩前后的現象)。

      5.教師總結:如果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還會發現酒精和水這兩種物質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動4(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1.學生實驗:觀察3號試管中的液體振蕩前、振蕩后、靜置后的現象。

      2.學生實驗:向3號試管中滴加2-3滴洗滌劑,按照振蕩前、振蕩后,靜置后的順序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3.比較渾濁液體1和渾濁液體2(媒體)。

      4.建立乳濁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

      5.學生實驗:比較滴加了洗滌劑和未加洗滌劑的兩支試管的干凈程度。

      6.分析洗滌劑的去污原理: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5篇)】相關文章: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6篇)05-27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05-19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05-19

    水的組成化學教學反思05-20

    跤組成的詞語02-11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5篇05-29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01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4篇)03-15

    《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成免费人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