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一年級

    時間:2022-09-13 17:42:2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部編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一年級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一年級,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一年級

      設計說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通過“魚出水面,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自然現象,介紹了下雨前動物的不同表現,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根據教材知識螺旋上升的這一特性,結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低年級學習要求,“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綜合文本內容,使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在教學時采用圖文對照法組織閱讀活動,從圖入手,先引導學生看圖,認識圖意,再隨圖逐段學文。學文是為了認識事物、獲取表達才能,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并提高觀察的深刻性和思維的邏輯性。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關于本課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本課生字小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目

      1.誦讀兒歌:“烏云密布天氣悶,天空一片陰沉沉,閃電婆婆把腰伸,雷聲響起一陣陣。”從這些自然現象,你們知道了什么?

      2.觀看動畫。

      出示課件:烏云密布,狂風驟起,雷電交加的動畫情景。

      3.學生自由地說說看到的畫面和聽到的聲音。

      4.揭示課文題目,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運用動畫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同時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再讀課文,讀時圈畫出本課的生字,自學生字,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同桌互相讀,比一比誰讀得準確,聲音洪亮。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幾個好朋友?都是誰?分別是在哪幾個自然段遇到的?

      5.師:朗讀了課文,誰愿意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小白兔遇到了三個好朋友,分別是:小燕子、小魚和螞蟻。遇見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見小魚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螞蟻是在第7自然段。)

      6.再讀課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現象?聽到其他小動物說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邊讀邊畫,讀完后在小組內討論。

      7.全班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初步感知課文,對課文有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在這里,教師布置的問題也是循序漸進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多種活動,識記生字

      1.指名認讀黑板上的生字。

      2.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3.以開火車的形式熟讀詞語。

      4.“識字交流會”——說說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5.生與師玩“你說我猜”的游戲,鞏固生字。

      6.可以通過做動作識記生字“伸、搬”,理解字義。

      7.學習多音字“空”。

      設計意圖:“識字交流會”可以掀起課堂的高潮,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地分享他們的識字經驗。學生們不僅可以各抒己見,加深識字印象,而且可以從其他同學口中得知更多的識字方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以開火車的形式熟讀詞組。

      2.全班齊讀詞組。

      設計意圖: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學生學的知識不在一天后抓緊復習,就會遺忘。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的記憶得到鞏固。

      二、品讀課文,分析課文

      1.回憶課文中一共出現了幾種小動物。

      2.教學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這個時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時候覺得天氣有什么不一樣?

      ③小白兔知道天為什么陰沉沉的嗎?

      (2)同桌間進行角色對話演練。

      (3)師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對話。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燕子低飛的原因。

      3.教學第4~6自然段。

      (1)指名讀第4~6自然段。

      (2)師指導朗讀課文。

      (3)思考問題: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話嗎?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這時小白兔看見小魚在干什么?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小魚要到水面上來透氣。

      (5)師生進行角色扮演。

      (6)師講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氣變悶的原因。

      (7)這個時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4.齊讀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時候又遇見了誰?

      (2)同桌進行對話練習。

      (3)指名進行情景表演。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螞蟻要搬家。

      設計意圖:多次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訓練說話,讓學生們了解到各種動物的行為發生變化的.原因,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用一種句式去表達不同意思。

      三、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1.男女同學分讀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媽媽的對話。

      (2)學生自由練說。

      (3)指名到講臺上進行角色扮演。

      2.多幸運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訴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會被大雨淋濕了。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朋友會告訴我們“要下雨了”這個消息呢?

      (1)生試說。

      (2)教師出示圖片拓展。

      (3)出示諺語。

      3.教師總結:今天的收獲真不少。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奇妙!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總也看不見。大自然中到處都蘊藏著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有更加精彩的發現!

      設計意圖:這不僅僅是總結,更是啟發,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從書本上學到知識,還可以從生活中學到很多知識。

      四、舞臺劇表演

      1.四人一組進行課本劇練習。

      2.學生到講臺進行課本劇表演。

      3.師生點評。

      設計意圖:這一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平臺,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反思

      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教學理念正越來越充分地得到體現。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在設計本教學過程時,我也有意識地實踐這些理念,試著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對文本的理解、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相結合。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有這樣的問話:“你學懂了什么?”課后我品評,發現這一問題的提出,可讓學生對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點式的感知。可惜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

    【部編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一年級】相關文章:

    部編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8-04

    部編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8-04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及反思06-15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10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6-23

    部編版雷雨的教學反思06-22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1-25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12

    部編版《陀螺》教學設計1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色婷婷国产精品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午夜免费看日本女人打野战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