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

    時間:2023-02-16 16:43: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朗讀并背誦課文。

     。、在感知、體驗、表達的閱讀對話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重點】

      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詩的創作創作成就最高是在──那么詞的創作成就最高的是在──宋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南宋辛棄疾寫的一首詞。

      二、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薄⒄l把課題讀一遍。這個“樂”字還有什么讀法?“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詞的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2、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想象中農村是什么樣的畫面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首詞,看看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么樣的。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了,讀響亮了。哪個字讀音沒有把握的,自己先想辦法解決。

     。、指名讀生字。再指名讀課文,適時指導“剝”的讀音。講解詞的上闕與下闕以及朗讀。

      三、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出示插圖)這首詞樸實易懂,聯系插圖,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讀懂?

      要點一:

      讀到“青草”,我們仿佛看到了綠色的小草;那讀這“青青草”呢?多一個字我們的理解就更豐富了。來讀一讀這句話。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條什么樣的小溪?

      再讀這句話。

      要點二:

      古詩詞的語言跟我們平時的表達習慣不一樣。“豆”是莊稼,真正鋤的應該是草;“中兒”就是二兒子。你會怎么夸這兩個兒子?讀一讀這句話。誰來說說這最小的那個孩子呢?這里的“無賴”是頑皮、可愛的意思,那從哪兒看出小兒子“無賴”呢?

      指導理解臥剝蓮蓬。你能把臥成其他的詞嗎?如“躺”“趴”“睡”。

      比較一下這幾個詞,哪個更好一點。

      “臥”字把時趴時躺時睡的小孩子寫活了,更寫出了他的自由自在,天真可愛。

      把整個下闕讀一讀。

     。、這首詞還有哪兒你不好懂的呢?

      要點:要一下子理解整句話是有點難度,看看這句話中有哪些詞語你能讀懂的?“翁媼”分別是圖上的哪位老人呢?邊看圖邊想象,你還能讀懂哪個詞語?

      “醉”喝酒后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個地方在三國時期歸吳國,所以稱吳音。這里就是指老兩口在說話,聊天。

      那么他們怎么樣聊天呢?理解“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嗎?

      那么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也許老爺爺會對老奶奶說:

      也許老奶奶會對老爺爺說:

      指導朗讀。

      3、這首村居描繪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畫面。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詞,把這個畫面在心中理理順。我請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詞,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象,你按順序分別看到了什么畫面。

      要點一:

      誰來說說自己先看到的畫面?這寫的是五口之家的生活環境,在這首詞里是怎么寫的?不看書,你能把這句話說一說嗎?

      要點二:

      你們還看到了什么畫面呢?老兩口恩恩愛愛,這首詞中是怎么寫的?你還看到了什么畫面?記得詞里是怎么寫的嗎?你看,我們用這想畫面、說畫面的方法,就可以試著把整首詞的.內容給記住了。

      四、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1、那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話來寫一寫這村居,你會選擇哪個畫面來寫呢?那就趕快動筆寫一寫。

     。病⒔涣鳎

     。ê靡环逍滦沱惖漠嬅;老兩口恩恩愛愛,大兒、二兒勤勞能干,小兒無憂無慮,好一幅安居樂業圖。

      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居生活?你們都說出了辛棄疾當時的感受!請瀏覽一段資料。

      出示資料:

      辛棄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定寧靜的生活,一直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卻遭受打擊,被貶到遠離戰火的江西農村,一住就是18年。這首詞就在他被貶之后寫的。

      我相信,現在你們再讀這首詞,一定會有更加獨特、深刻的感受。

     。ㄎ衣牫隽四愕目鞓贰⒁猜牫隽四銓@種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场⑽覀冏x了這么多遍,我想這個村居也一定記在我們心中了。我們來試著背一背這首詞,能背的同學就盡量背,實在記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書。師引背。這首詞韻律很美,如果配上好聽的音樂就更美了。請大家欣賞這首歡快的歌,可以一起打節奏、一起唱。

      (欣賞歌曲。)

      五、延伸課文,布置作業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2

      【教材簡介】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江西上饒帶湖閑居時,寫的一首表現農村生活的詞作。全詞不用“人在圖畫中”的詠嘆來直接抒發主觀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靜處閑看,移步換景,客觀摹狀,攝取了特具畫意詩情的人物活動鏡頭。詞中以“溪”縈回映帶,意脈連綿,情思不斷,組合成了江南農村的清秋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字里行間表達了詞人對安寧平靜的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抒發了對安居樂業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憑借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達到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1、板書“居”,組詞。想到了什么?然后板書“村居”。指名背誦高鼎的《村居》。

      2、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題名也叫《村居》的詩,不過,它的前面還有三個字“清平樂”(板書)。(播放舒緩悠揚的音樂)“清平樂”是詞牌名,又名“醉東風”,它相當歌曲的譜子。看,咱們的語言真有意思,三個字就能定下曲子的意境。

      3、這首詞的作者是南宋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屏幕出示辛棄疾的生平,學生看之后提取關鍵詞,譬如:字幼安,號稼軒。文武雙全的傳奇英雄。詞作的風格:農村詞,英雄詞。)

      4、放聲誦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讀順,讀正確。(學生讀詞,教師做手勢進行指揮。)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翁媼 鋤 蓮 相媚好 剝

      2、指名學生讀一讀,一邊正音,一邊加以滲透。

      〔鋤——鋤禾(指名背詩)——鋤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指導讀“青青草”。)

      蓮——蓮花——蓮蓬(為了讀起來響亮點,讀第二聲)〕

      3、齊讀。

      4、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在哪兒呢?(指名說,相機板書:翁媼 大兒 中兒 小兒)

      5、這么多人和景,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一處景,將它們像珍珠一樣串了起來,找找看,看看誰是火眼金睛?(學生交流,指名回答。板書:溪)這個字和大家的感情肯定很深,因為咱們是桃溪小學的一員。如果,把這個“溪”換成提足旁的“蹊”,你有什么發現?(齊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現在大家看,這是怎樣的一幅村居圖?(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回答。)

     。á傩腋5囊患易 ②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③安居樂業的一家人……)

      三、走進村居,在詩意中徜徉。

      1、是啊,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其中,你認為誰是最幸福的?說一說你的理由。

      2、在這里,“醉”可以理解成什么?(沉醉)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們是沉醉?(學生交流)景美,心情舒暢,或許也會喝點老酒,微帶醉意。

      “醉里吳音相媚好”,詩人先聲奪人,突出翁媼親熱聊天,用吳方言說著貼心話的樣子。如果在作文中你能掌握先聲奪人的“法寶”,你的'作文定會錦上添花。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么?

      3、句式訓練

      讀著“醉里吳音相媚好”,我仿佛聽見翁(媼)夸贊媼(翁)說:“ __”

      4、學生自由交流。指名談一談。(男女同桌之間扮演翁媼,自由暢談。)

      5、其實,兒女一直是父母口中永恒的話題。聽——

      1)翁喝了一口酒,喜笑顏開地對媼說:“大兒子可是咱家的壯勞力,地里的活都讓他承包了!

      2)媼笑著說:“這呀,是幸虧沒有戰爭,大兒子才能在地里干活。你看他干得多么認真。∷怖洗蟛恍×耍搸退媳婦了!

      3)老太婆,你瞧咱家的二兒子,簡直和你一樣的心靈手巧。

      ……

      6、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齊讀)大兒幸福嗎?中兒呢?(指名回答)

      句式訓練:

      大兒的幸福,在于( );中兒的幸福,在于( ) ;翁媼的幸福,在于( )。

      7、當看到最小的兒子的時候,翁媼會是怎樣的神情?出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保▽W生交流,指答。板書 最喜 )小兒子是“無賴”,翁媼怎么會“最喜”呢?(學生交流)

      理解“無賴”。當父母看到你頑皮的時候會怎么說?

      小兒子為什么最讓人喜愛呢?(學生交流)哪一個字表現了小兒的活潑可愛?指名說一說。

      8、俗話說:皇帝中長子,百姓愛幺兒。前者想到的是責任,后者讓人欣慰。小兒子偷偷地躲到溪邊,躺在那里嘗新蓮子,可真是個精靈鬼。你看,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剝著蓮蓬,一邊還津津有味地數著“一顆,兩顆…… ”,讓我們好好地端詳他剝蓮蓬的樣子。(學生交流,理解“臥”)

      這個字用得好在哪里?推敲一下。

      一個“臥”字,不僅讓我們想象到有趣的畫面,還引發了大家的感慨:“動”的時候是那么的隨心所欲、無拘無束;“靜”的時候是這樣的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一動一靜竟然融合在一個字上,真是“一字千金”啊!此情此景,你羨慕“小兒”嗎?為什么?

      9、看到“蓮蓬”,你會想到哪些詩?

      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兒可能就是剛剛“偷采白蓮回”,正在美美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10、此情此景,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詞人醉了:他陶醉在鄉村生活的淳樸之中,陶醉在一家普通老百姓的安居樂業之中。讓我們也一起來陶醉一番,陶醉在鄉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親相愛之中。(齊聲誦讀,然后背誦。)

      11、我們再來看這一家老小,居住在這樣矮小的茅屋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遇上大冬天就更別說了。如此清貧的日子,他們卻其樂融融。因為即使是這樣簡單的幸福,在當時,許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12、詞人閑居在上饒老家二十多年,寫了許多詞,形成了“稼軒體”。可是看似居安的他卻一直充滿憂慮,憂慮著北方戰場,真是“此生誰料,心在‘戰場’,身老‘村居’”。他多么希望這種安居樂業不僅僅是一家兩家,多么渴望不再有“遺民淚盡胡塵里”的凄慘。所以說這樣的農村剪影在詞人的心中只是“別調”。他心憂天下,在《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的這一情懷。

      四、將“醉”字進行到底

      賞析《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一)、初讀悟“醉”

      1、那么深深地刻在詩人辛棄疾心中的基調是什么?(媒體出示)

      2、想一想,“破陣子”這一詞牌表達得意境是怎樣的?(慷慨激昂)你聽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整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洋溢著愛國、報國的激情。)哪一句寫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對立,壯志未酬?(“可憐白發生”。)

      (二)、探詢“醉”的緣由

      1、這首詞開篇就“醉”,它和《清平樂·村居》里的“醉”一樣嗎?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俗話說“酒后吐真言!弊砭浦,詩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學生交流,指名讀一讀。(配上激昂的音樂)

      3、詞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樂業,想到了天下:老百姓多么渴望過上和平安居的生活!詞人多么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醉在村居”啊!(出示村居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保R讀)

      4、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村居”,享受一下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驀然回首”,卻發現咱們和這幸福的一家人,還是半個老鄉呢。(出示吳方言分布圖)讓我們用我們的“吳儂軟語”來讀一讀這首詞,相信大家一定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配樂,學生用吳方言讀詞,體會。)

      五、作業。

      同學們,詩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其中,描寫兒童的古詩詞更是膾炙人口,別有韻味:一個“臥”字,精彩紛呈。在課外閱讀積累中,睜大你的慧眼,你一定能采擷到其中亮麗的一枚。試試看,怎么樣?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4、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板書課題:清平樂·村居

      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樂”要讀成“yuè”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做詞牌,照這個詞牌寫出來的'詞,每首46個字,分為上下兩片,上片有4個韻腳,下片有3個韻腳字。

     。、“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三、初讀課文

     。薄⒆詫W課文。

     。、檢查自學效果:

     、 生字正音。

      茅檐醉相媚好翁媼鋤豆臥剝

     、 理解上述詞語。

     、 指名試讀課文。

      四、練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

      聽清節奏。

      2、學生試讀。

      3、學生分組齊讀。

      4、全班齊讀。

      五、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齊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上片四行:

     、 學生讀。

      ⑵ 指名解說,教師補充:

      茅檐低。好┪萦值陀中。

      溪上青青草:河邊上長著青青的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帶著酒意操著吳語兩人談得很親熱。吳音指吳地的方言。

      白發誰家翁媼:是哪一家的白發夫妻二老。

      ⑶ 小結。

      ⑷ 齊讀上片四行。

     。、學習下片四行:

      ⑴ 指名讀。

      ⑵ 指名解說,教師補充:

      大兒鋤豆溪東: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里鋤草。

      中兒正織雞籠: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雞籠是圈養雞鴨的半球形罩子,平底,用竹篾編織,頂上有孔。看圖理解。

      最喜小兒無賴: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盁o賴”本意是指游手好閑、品德不好的人,這時作“頑皮”來解釋。

      溪頭臥剝蓮蓬: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吃。

     、 小結。

     、 齊讀下片。

      3、連起來講說:

     、 各人自練。

     、 同座位互講。

      ⑶ 指名講說。

      三、總結全文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4

      教材分析:

      《清平樂·村居》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讀著這首詞,頓覺清新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間。從那充滿靈氣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一經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然事隔千年,卻猶如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一種親切感,也油然而生。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童年生活的純真與美好;

      2、通過背誦、默寫古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的意思,背誦、默寫詩詞,體會童年生活的無邪和美好。

      教學過程:

      一、揭題入課,粗知宋詞

      師:親愛的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一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色彩明麗、清新的水墨畫,是一曲婉轉動聽的歌曲,也是一段綿長悠遠的內心獨白。今天我們一起徜徉于鄉間溪畔,去看看愛國詞人辛棄疾筆下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師:板書課題)

      師: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誰來說一說古代的“詞”?(備注:詞是我國詩歌中的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是隋唐時期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稱“曲子詞”或者“長短句”“詩余”等,盛行于宋代。特點是每首詞都有有詞牌。詞牌與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有些在詞牌下另有標題或者小序,表明主題或寫作的緣由。在音韻上,詞和音樂緊密結合。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村居”中“居”字的含義(課件出示:《論語》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種講法。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祿,都是由人民納稅而來,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無論治家治國,心都要公正而無倦。只有立志為民,才能居之無倦;只有誠意正心,才能行之以忠。)

      二、自主初讀,吟品詞韻

      1、自由朗讀,讀通讀順

      師:請同學首先自由讀詞,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師:詞一般分為上闕和下闕,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另外,古人寫詞,是把感情、內容和節奏結合在一起,推敲出來的。所以,讀詞還要講究平仄。平,就是第一、第二聲,讀得舒緩。仄就是第三、四聲,讀得短促。請同桌之間兩個人分為上、下闕再練習讀讀。

      2、出示詞語:茅檐、相媚好、鋤豆、剝蓮蓬、亡賴、翁媼

      學生自由認讀、指名讀并齊讀

      3、師:古人頌詩時往往還會加上動作,比如搖頭、用手擊掌,腳還會打著節拍,我們再來讀一讀。(指名讀,評議)

      4、師:回憶一下,原來我們理解詩意時有幾種方法?(生:借助工具書、借助字典、根據生活體驗理解、借助書下注釋、可以問同學或老師等)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理解這首詞的含義。

      5、比較發現,初品詞意

      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在春秋時期屬于吳國。

      翁媼:老翁、老婦

      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目及太平盛世景,胸懷報國壯志心。

      師:誰醉了?(課件出示問題)

      師:詞中的“翁媼”是什么意思?他們是怎樣“相媚好”的?(同桌之間扮演翁媼逗趣)

      師:指名讀上闕,邊讀邊想象,有怎樣的一幅畫面映入腦海?

      6、指名讀下闕,用自己的話說說詞意。

      師:溪水人家繞,綠野鄉村,有對老夫婦正醉中逗趣,三個孩子都在做著不同的事情!白钕残簾o賴,溪頭臥剝蓮蓬!敝小芭P”是怎樣的姿態?(觀察課件畫面)可不可以換成“躺”、“趴”?

      重點理解亡賴:同“無賴”,亡,這里指頑皮、淘氣。

      師:“無賴”是貶意詞的,為什么在這里作者卻用“最喜”呢?

      師:你們在家淘氣時,父母是怎樣說你的?

      生:叫我淘氣包,煩人精,說家快讓我給拆了。

      師:是啊,當父母喚你為“淘氣包”時,這看似批評的話語,實則是在喜愛!所以詩中運用反語,表達了最喜歡這個淘氣剝蓮蓬的孩子。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歡讀詞的下闕。

      三、品讀賞析,感悟意象

      1、師: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知不覺讀了這么多遍。你仿佛都看見什么了?(指名交流,并放課件溪水之聲,再讀此詩)

      2、如此美好的家園,如此“安居樂業”的生活,真的讓人留戀忘返。于是,辛棄疾一時興起,信筆寫下這首詞。讓我們隨著音樂,一齊朗讀吧!(課件音樂)

      3、師:有了父母的相親相愛,兄弟的.力所能及,才成就了小兒的“無賴”。如此其樂融融的景色讓人好生羨慕和向往。辛棄疾看到了此情此景,難道產生的僅僅是幸福是羨慕嗎?

      (課件出示詞: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4、師:《破陣子》是我們曾經在課外積累時背誦過的詞,我們首先一起來復習一下。(齊讀)指名回答:通過讀,你體會出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精忠報國、奮戰殺場、豪放不羈)

      5、師:是啊,就是這樣的一位精忠報國,誓死收復中原失地的愛國詞人,他的一顆報國之心是否在疆場上得以施展?充斥于滿心的怎么還有欲說還休的“愁”呢?

      課件出示:師配樂朗誦

      丑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6、師:結合同學們課前搜集的辛棄疾的生平資料,誰來說一說,詞人的“愁”指的是什么?

     。▊渥ⅲ盒翖壖玻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齊之歷城人(今濟南),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與蘇軾齊名,并稱蘇辛。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生于北宋滅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統治地區。他從小就受到民族意識與愛國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復失地,報效祖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史。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棄疾68歲那年,當宋帝想請辛棄疾出山聲援,而當命令到達鉛山的時候,辛棄疾病已沉重。九月十日,辛棄疾懷抱著他那始終不能實現的政治抱負與世長辭了。)

      師:讀過了詩人的兩首詞之后,你體會到辛棄疾胸中的僅僅是對和平生活、安居樂業的向往嗎?(學生交流)是啊,期盼著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居安思!钡那閼殉錆M了詩人的胸膛。

      師:帶著對“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來背誦《清平樂·村居》。

      師:帶著對詞人愛國執著精神的敬佩,我們再背《清平樂·村居》。

      板書:

      清平樂·村居

     。纤危┬翖壖

      居家:家居樂業

      居官:居安思危

      居心:精忠報國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內容】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首詞。這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向往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

      【教學目標】

      1、能讀準“雞籠”“蓮蓬”“翁媼”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

      2、能借助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的方法,感受詞中對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和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

      3、通過感受詩中所描寫的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古詩意思,想象詩中意境,體會詩中情感,有感情地誦讀。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古詩中所表達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是古詩學習的三個境界,在讀中發展語感,體驗情感,領悟內涵。古詩凝練含蓄、意在言外、言約而旨豐的特點,教學中不適宜對其進行“條分縷析”和“細究深挖”。本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重點處相機點撥。在古詩破開文義的設計中,抓住關鍵字眼,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積極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品味古詩的意蘊,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讀—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ㄒ唬┡鋱D樂,激學趣

      1、導入: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讓我們伴著悠揚的古琴曲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古琴曲,學生欣賞課件展示動畫,最后定格。

     。ǘ﹦撘饩,入課題

      1、師: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所寫的詞《清平樂·村居》所畫。

      2、齊讀課題

      (1)正音:樂(yuè)

      (2)讀準課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創意境: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的想象中農村是什么樣的畫面呢?(指名說)

      4、入課題:辛棄疾的詞中究竟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設計理念】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辟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本課時古詩教學設計中從圖入景,隨景讀文,逐步引入學習古詩。

      二、想—放飛想象,再造情境

     。ㄒ唬┏踝x感知,讀通詞文

      1、自由朗讀古詩,提醒學生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2、指名讀古詩。

      師相機正音: 媼(ǎo)、剝(bāo)、翁媼、蓮蓬、臥剝

      3、教師范讀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清平樂村居優秀教學設計06-20

    清平樂村居的優秀教學設計12-14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6-12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7-29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7-04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5-10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5-11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1-02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03-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影片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 色在线中文字幕大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