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05 17:54: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

      [課文簡析]

      “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市天馬村,村外有條天馬河,河中有個小島,島上有棵500個左右的古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蓊蓊郁郁,遠看,像是橫臥江心的綠色小島;近看,仿佛是飄浮水上的蒼翠樹林。在這棵巨大的榕樹上,棲息著各種各樣的鷺鷥。每當晨曦初露,晚霞映照,這里群鳥飛翔,一片啁啾,瀲滟的水色,婆娑的樹姿,翩飛的鳥影,構成極壯觀的奇景,稱之為“鳥的天堂”。

      文章《鳥的天堂》就是作者于1933年6月去南方游時所寫的,收集在《旅途隨筆》一書中。書中有一段是這樣敘述的“南國的風物顯得一種夢幻般的.美麗,也許是因為上海的生活,給我留下的陰影太多罷。”從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想到《鳥的天堂》是通過贊美南國的風光,抒發作者暫時擺脫生活中的陰影的舒暢心情,同時與舊中國黑暗的現實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抒發作者對光明、理想、自由執著的追求與向往。

      [教學目標]

      1、 認識大榕樹的美麗和奇特,感受南國奇異和美麗的風光。

      2、初步感受作者對光明、理想、自由的執著追求與向往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過雙休日由于還有好很多作業沒有做好,而被爸媽關在家里做作業的經歷嗎?那個時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看來大家人雖在家里做作業,心卻向往著外面的世界,渴望早點把作業做好,渴望到外面去玩,也就是說在你沒有做好作業的時候,向往自己已經做好了作業;在你沒有自由不能去玩的時候,你卻向往著能到外面自由自在的玩。是嗎?

      那么當你把這么多作業做好以后呢?

      好!閑話就聊到這兒,我們開始上課吧!

      二、研讀課文第二段,披文入情。

      上堂課,我們初步學了課文,講到“鳥的天堂”課本中指的就是——?(大榕樹)。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到廣東新會去看一下這棵大榕樹?纯此降资遣皇敲逼鋵嵉摹傍B的天堂”。

      把課本翻到70頁,集體把第二大段來讀一下。

      1、 朗讀第二段。

      2、 交流:你讀出了哪些?

     。ㄎ易x出了:這是一棵高大、美麗、枝葉繁茂等等的大榕樹。)這樣的一棵大榕樹,你覺得怎樣?能聯系課本來說嗎?

     。ㄉ、旺盛)對!你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們集體再把這個小節來讀一下,注意讀的時候要把全部的生命力展示出來。

      3、 有感情地朗讀第八小節。

      作者筆下的這一榕樹描寫地多美!這么一個有朝氣、有生命力的地方,實在是太令人向往了!

      作者在寫這篇優美的散文之前,還曾經寫過一篇長篇小說《家》。老師選了其中的一小節出來,供今天大家共同來欣賞一下。

      三、感知材料,體會感情。

      1、 默讀材料。

      2、 討論:你從這里讀出了些什么?

     。ńM織學生自由討論)

      3、交流得出:文中的主人公非常寂寞、痛苦、向往自由等等。對,文中的主人公不但寂寞、痛苦、而且還受到封建大家庭腐朽的舊禮教的約束和毒害。所以,主人公非常向往自由,渴望得到自由,恨不得生了翅膀飛出去,但卻被陰暗的房間關住了,一切追求與向往都得不到實現。

      講到這里,再讓我們回到課本上來,再把第二大段有感情地來讀一遍!看看這一次朗讀你會讀出了哪些新的東西?(結合課前的談話)

      四、對比感知,揭示中心。

      1、 朗讀第二大段。

      2、 學生再次交流討論。(教師作適當引導)

     。ǹ梢钥闯鲎髡甙汛箝艠涿鑼懙眠@么美、這么充滿生命力,其實是作者自己對美的向往,對生命力和自由的向往。等等)

      3、 教師總結。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積累文中的佳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并將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ǔ鍪居嘘P榕樹的圖片)師:俗話說“獨木難成林”,榕樹卻是獨木成林。榕樹不斷在枝干上長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長成樹。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作者見到了一棵有幾百年歷史的大榕樹,榕樹的葉子很茂密,很多小鳥在這里住下來了,這里也就成了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出示有關《鳥的天堂》的圖片)

      師:課文中所說的“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那里有一顆近四百年的榕對,枝葉覆蓋面積有1萬多平方米,常年棲息著千萬只鳥,以白鷺為主。1933年,巴金爺爺到廣東新會訪友時,路過這里,寫下了這篇散文,“鳥的天堂”因此得名。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教師播放《鳥的天堂》媒體資源,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

      4、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

      注意:“燦”“規”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筆都由捺變為點;“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筆由豎彎鉤變為豎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兩個橫折鉤都變為橫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間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C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在黑板上批改。

      5、理解以下詞語的含義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景色既美又多,令人眼睛顧不及全看。后來,多用來形容來人太多或事務繁雜,接待、應付不過來。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看都看不過來。

      注意:“不禁”的“禁”讀jīn;“顫動”中的“顫”讀chàn,“應接不暇”中的“應”讀yìng。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要求認讀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書寫。

      1、集體拼讀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學生的`拼讀

      3、聽寫重要的生字詞

      二、朗讀課文并思考問題

      1、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鳥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

     。ㄌ崾荆骸疤焯谩北疽馐悄承┳诮探塘x中,認為正直的人死后靈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泛指美好的生活環境。)

      2、作者和他的朋友一共去了幾次“鳥的天堂”?(提示:兩次)

      三、學生按作者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四、學習第一段(1-4)

      1、師:這四個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作者去“鳥的天堂”的背景。從文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時候去“鳥的天堂”?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 傍晚

      2、作者在這四個自然段里描寫了去“鳥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請把有關句子劃下來。

      師:作者在這四段里,主要寫了哪些事物?從這些景物描寫,我們看到了怎樣的黃昏景象?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太陽 燦爛的紅霞 白茫茫的水 平靜的船 優美的槳聲 ——寧靜的黃昏

      師:作者描寫景物,既描寫了它們的顏色,如:紅霞、白水,又描寫了它們的聲音,如:槳聲很有規律像是音樂,既有靜態描寫,如:天邊的紅霞,又有動態描寫,如:船在水面上移動,槳在水中劃。在寧靜的氛圍里,這些動態的描寫更令人覺得環境是多么的寧靜。

      五、學習第二段(5-9)

      1、學生朗讀5-9段

      2、師:作者在一個寧靜的黃昏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第5-9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到“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作者主要描寫了什么?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大榕樹

      3、師:請把描寫大榕樹的有關句子劃下來,并用自己的話描述。

      4、作者主要描寫了大榕樹的什么?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樹葉:伸到水面上 綠得可愛 不留一點縫隙 綠得耀眼

      樹干:看不出主干 枝干不可計數

      樹枝:枝上生根 有些樹枝垂到水面

      樹根: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 像木樁

      5、作者主要突出了大榕樹的什么特點?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特點: ① 大——只有一株,但枝干無數

     、 茂盛——樹葉不留一點縫隙 ③ 綠——綠得耀眼

      6、學生朗讀第8自然段,認真體會作者如何展現大榕樹的生命力。

      注意: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么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一句中寫樹葉的形態:“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說明了樹葉的什么特點?

     。ㄌ崾荆骸按亍薄岸选闭f明了樹葉多和茂盛。)

      師:這一句中寫樹葉的顏色:“那么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綠得耀眼,說明了樹葉的什么?

     。ㄌ崾荆赫f明了樹的生命力旺盛。)

      7、師:這棵茂盛的大榕樹,朋友說它是“鳥的天堂”,為什么呀?

      (提示: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窩。)

      師:那么,作者有沒有見到鳥?

      師:作者是怎么寫的?

     。ㄌ崾荆悍路鹇犚妿字圾B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

      8、師:這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經歷。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復述這部分的內容。

     。ㄌ崾荆哼@一次,作者見到了茂盛的大榕樹,但是,只聽到鳥撲翅的聲音,沒有見到一只鳥。)

      9、師:“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這是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第一次印象。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ㄌ崾荆阂欢ê苁。)

      六、學習第三段(10-13)

      1、播放《鳥的天堂》視頻,讓學生體會鳥的天堂的情景。

      2、學生朗讀10-13自然段,并思考:

     、僮髡叩诙稳ァ傍B的天堂”是什么時候?

     、谏弦淮危髡吆苁壶B的天堂竟然沒有一只鳥。這一次,作者有沒有看到鳥?

      3、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教師補充并板書: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 早晨

      4、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見到了大榕樹,沒有見到鳥。現在,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作者是不是又失望而歸?作者有沒有見到鳥? (提示:見到了。)

      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是第一次見到那么大的榕樹,作者著重描寫了大榕樹,寫它很大,很茂盛,葉子很綠。我們看看,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主要寫了什么?是樹還是鳥? (提示:鳥。)

      5、請學生把文中有關鳥兒描寫的句子劃下來,給有關的動詞加上著重句。

      6、學生討論: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鳥兒?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數量——熱鬧、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體形——大的、小的

      顏色——花的、黑的 姿態——叫、飛、撲

      7、作者主要突出了鳥的什么特點?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特點:多

      師:這里,作者用了一個詞準確地表明了這里鳥兒眾多的特點,這個詞是“應接不暇”。

      七、小結

      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是傍晚,這時“鳥的天堂”很安靜。作者著重寫了鳥兒生活的大榕樹。作者主要采用靜態描寫。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是早晨,這時“鳥的天堂”很熱鬧。作者著重寫了鳥兒歡騰的情景。作者主要采用動態描寫。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組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經典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寫景名作。它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全文按游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一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全文節奏鮮明,聲音鏗鏘,自然流暢,瑯瑯上口。課文開頭多用短句,簡潔明快,令人漸入佳境。寫靜態的榕樹,多用長句,具體生動,情深意厚,耐人尋味。寫群鳥嬉戲,以詞為句,長短錯落,生動熱鬧,給人以急促的動感。作者又用“連環”“頂真”等寫法,“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讀時就給人以“應接不暇”的感覺。作者又較多運用排比、復迭的句子,體現熱鬧歡騰的景象。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

      【設計理念】

     。、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中寫到:“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美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在記憶中僅有短暫的可憐的壽命!币虼嗽诮虒W中,要著眼于整體,聯系上下文,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以“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貫穿全文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更深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

      3、在情境中進行角色的換位體驗,從鳥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如:讓學生當作一只小鳥,作“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的演講。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靜態和動態的描寫方法。

     。、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感受人與大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景象及眾鳥紛飛的幸福場景。

      2、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

     。薄⒔處煖蕚洌

      ⑴大榕樹、眾鳥紛飛的圖片和錄像片。

     、拼箝艠涞南嚓P資料。

      ⑶背景音樂。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搜集本文所講的鳥的天堂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

      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

      說一說。

      2、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呀!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鳥的天堂》,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τ谛W生的學習來說,興趣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只有學生有興趣時,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用音樂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揭示課題,理解天堂。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ńY尾句)

      3、理解: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質疑:

     、艦槭裁凑f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⑵那又為什么說的確是鳥的天堂呢?

     。▌撛O問題情境,打開學生的思路,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他們產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

      三、抓重點句,品讀感悟

      1、引入學習描寫大榕樹的相關段落,體會榕樹的美。

      (解決: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爬斫庵攸c句:

     、倬渥右唬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

      B、重點理解“不可計數”和“臥”。

      C、介紹榕樹的氣根,感受榕樹獨木成林的特點。

     。、朗讀句子。

     、诰渥佣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指名讀:

      說說這段話描寫了榕樹的什么?

     。、自由讀:

      你還感受到了榕樹葉子的什么特點?“照耀”說明了什么?

     。、想象“一個個新的生命顫動”,它們會說些什么?感情朗讀。

      ⑵師參與朗讀7、8兩段,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感悟榕樹奇特的美。

      ⑶小組內交流:

      昨天我看到的是什么?

      (把閱讀與質疑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感悟有機結合,讓學生經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為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引入學習描寫群鳥的相關段落,體會百鳥齊飛的動態美。

      (解決:為什么說的確是鳥的天堂?)

      理解重點句:

      句子:

      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⑴演示課件(群鳥齊飛圖,配樂朗誦課文),交流感受:

      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⑵出示句子,句子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鳥很多?

     。◤拇笮、顏色、動作體會)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二、三兩段內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區分作者的見聞和聯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8、12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這節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繼續前往廣東省新會市,追隨巴金爺爺去鳥的天堂感受那美麗和諧的景象。

      二、生自主學習,師巡視,提供幫助(時間依生實際確定)

     。、出示問題:

      作者先后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色卻截然不同。第一次去看到了什么?第二次又看到了什么?

      請你讀一讀這部分內容,說說課文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什么特點?又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聯想?

      2、小組同學相互交流,談談你的想法。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教師適時點撥。

      三、組織交流

      這是一株怎樣的大榕樹? 你是怎么知道的?

      1、介紹大榕樹:

     、 大:許多棵

      葉:多、密、綠 (堆、簇、縫隙)

      枝干:枝上生根、數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葉聯系生長特點)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顫動(看錄象)

     、 有感情朗讀相關的語句:

      你喜歡作者描寫榕樹的那些句子,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讓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

     、 葉多;

     、 枝干多;

     、 生命力強;

     、 作者由衷地贊嘆(評價)怎樣讀好?

     。ó攲W生談到第 8自然段時,可以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試背誦。)

     。、作者在描寫榕樹這一部分用的是什么描寫?

      (靜態)

      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聯想?

      b、這棵榕樹生長得這樣茂盛,還和什么有關?

     。ó數剞r民的保護)

     、 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投影:

      夕陽西下,燦爛的紅霞染紅了河水。我們的小船在寬寬的河面上靜靜地流動。小船漸漸前行,在我的眼前出現了一株 的大榕樹。朋友告訴我這里是“鳥的天堂”,而我卻沒有看到一只鳥,我感到 ( )。

     。病⑦M入“鳥的天堂”:

     、 同學們,當“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沒有看見一只鳥,“鳥的天堂”里真的沒有一只鳥嗎?讓我們再去看一看。

      請同學們讀10~14自然段,說一說你看到了怎么樣的景象?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當我在第二天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____,我感到____。

      為什么這樣說呢?讓我們再一次讀讀課文有關內容。

      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大榕樹是鳥兒的安居之處、聚會之所。作者第一次經過是黃昏,鳥兒都在枝葉濃密的大榕樹里棲息,所以難以發現。第二天,作者再到這里所看到則是另一番景象。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去鳥的天堂。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仿照剛才我們敘述介紹大榕樹的方法,試自己學習并體會眾鳥紛飛的情景。

     、 鳥多:到處、到處、大、小、花、黑、應接不暇

      快樂:叫、飛、撲

     。ㄉ劦侥膬壕途毩曌x一讀,可以試背誦第12自然段。)

      ⑶ 仿寫句子:

      模仿第12自然段描寫鳥兒多而熱鬧的句式寫幾句話。

     、 提問:

      你覺得在這里鳥兒生活得怎么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眾鳥紛飛的場面吧!

     、 提問:

      你認為這個地方怎么樣?

      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

     、 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樹梢,朝陽照亮了河面,我們的`小船又來到了“鳥的天堂”。起初_____,后來_____,接著 _______。我雖然注意地看著,但是_______。忽然我看見了鳥兒生活在這里,這使我__________。

      鳥兒幸福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感到了它們的幸福和快樂。

      你還有什么疑問?

      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試背誦。

      3、結語下課:

      樹與鳥,鳥與水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多么生動活潑的畫卷呀!這里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更有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里才能真正成為鳥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更多的人間天堂。

      四、延伸作業

     。、搜集一些人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課后讀讀巴金先生的其它文章,比如《海上日出》、《草原》、《隨想錄》等。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文中描寫大榕樹和鳥的段落,試練寫一篇解說詞,介紹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葉 多 密 綠

      榕樹 大而茂盛

      枝干 枝上生根 數不清

      美不勝收

      到處 到處

      鳥 多而快樂

      有的 有的 有的

      應接不暇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5

      一、揭題

      二、整體感知

      1、自由選讀。

      挑自認為最優美或最生動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2、同桌互讀

      3、點評

      師:學會欣賞往往是進步的開始。

      二、局部感悟

      1、選擇角色,朗讀展示。

      師:大榕樹生機盎然,鳥兒們活力充沛,選擇樹還是

      鳥?”

      選擇“樹”的同學齊讀(7、8段)

      選擇“鳥兒”的同學齊讀(12、13段)

      2、“樹”、“鳥”分組對話。

      1)細讀描寫“樹”、“鳥”的段落,找出描寫各自特點的詞

      寫在黑板上,允許同桌討論(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現的詞語

      學生觀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復詞語。

      3)選用、串連詞語做第一人稱介紹。

      自由選擇、組合準備——上講臺介紹

      “樹”:......

      “鳥”:......

     。庝h相對)

      三、換位整合

      1、教師介入導向:“文中的'樹和鳥應該是什么關系?”

      2、變換角色朗讀。(欣賞、體驗)

      1)分角色朗讀。

      2)談體驗

      “這次讀下來有什么新的收獲,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談體驗。

      師:互相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和諧

      3、教師引讀第13段。

      “現在允許我也吐露一下心聲”......

      四、拓展體驗

      1、假如你是小畫眉,此時會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樣唱一唱。

      你可以像詩人那樣讀一讀。

      你可以像畫家那樣畫一畫。

      可以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畫眉之歌》

      詩、畫

      打油詩

      詩歌......

      結束語(師):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

      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學習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

      麗的南國的樹”)。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3.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題的含義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著重理解課后練習中詞語的意思。

      (三)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題含義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并歸納各段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題含義及課文主要內容。

      1.解題。板書課題后,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天堂常用來比喻什么?

     。2)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ㄌ焯贸S脕肀扔髅篮玫纳瞽h境。鳥的天堂是指能讓鳥生活得美好、快樂的地方。)今天我們將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到“鳥的天堂”去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后詞語的意思。

     。ㄌ嵝褜W生注意讀準以下字的字音:“顫”,“應接不暇”中“應”!耙淮亍敝小按亍),“隙”。理解詞語。燦爛:光彩鮮明耀眼。陸續:表示先先后后,時斷時續。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長得多而茁壯。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應接不暇: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

      3.檢查學生自學字、詞情況。

     。ǘ┭芯空n文的寫作順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1)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用“△”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的段意。

      2.聽完教師范讀課文后,學生回答思考題。

     。ǎ1)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在黃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沒有見到一只鳥,認為“鳥的天堂”里沒有鳥,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感到“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因為作者兩次去時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認識會有這樣的變化。(3)課文按作者游覽順序記敘,可以分為四段來理解。第1段<第1至4自然段>:講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第2段<第5至9自然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色。第3段<第10至13自然段>:講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最后一個自然段>:講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ㄈ┳鳂I。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教學札記: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第1、2段課文內容。

     。ǘ┱J識事物的靜態,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美。

      (三)理解課文,能說出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J識事物的靜態,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美。

     。ǘ├斫庹n文,能說出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學生讀第1段。

      (1)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2.課文是怎樣描寫“我們”出游的時間和心情的?

     。ā俺赃^晚飯”、“熱氣已退”、“太陽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們”出游的時間!白悦C5乃蠜]有一點波浪。”這是講水面很安靜,沒有風和過往的船只!叭幸幝傻卦谒飫,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闭f明四周幽靜,沒有一點聲響,只有木槳拍打水面的聲音。反映了“我們”出游時心清十分愉快。)

      小結:晚飯后我們劃船去玩。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學生默讀第2段。思考,討論。

     。1)我們第一次出游,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什么?

     。ù箝艠。)

      (2)這段課文中主要描寫了大榕樹什么特點?

     。ㄒ粋是大,另一個是美。)

      (3)課文里哪些地方說明榕樹大?

     。ㄔ诘4自然段開頭交代“河里很寬”,這里為什么會變窄呢?讓學生找出有的句子讀出來!耙淮卮貥淙~伸到水面上”,原來河面給樹葉占去了,所以變窄。另外,由于當時離得遠,所以當“我”說許多株時,“我的朋友”有的說是一株,有的說是兩株,到底是幾株呢?找出課文中的語句“我們的船……真是一株大樹”。為什么作者開始把它看成許多株?“不可計數”是什么意思?)

      (4)課文里哪些地方又寫了榕樹的美呢?

      (請學生畫出課文中的語句,讀出來,說說對這些語句的體會!耙徊糠謽渲Υ沟剿,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薄澳谴渚G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边@句話是寫大榕樹靜態的美,前半句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是作者的感覺,也就是大榕樹靜態的美,給作者帶來的美的感覺,“顫動”并非真的在動,那每一片樹葉都是那么綠,作者仿佛看到它們在霞光中一閃一閃的。)

      (5)作者對這棵大榕對流露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句子里體會出來的?(“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句話,贊美了生長茂盛的大榕樹,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樂朗誦,讓學生體會朗讀時的語氣和感情。然后讓學生用贊美和喜愛的語氣試著朗讀。)

      (三)指導背誦第7、8自然段。

      小結:我們隨著作者第一次經過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它枝繁葉茂,長有許多枝,靜靜地臥在水面上,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榕樹的大而茂盛,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了解靜態和動態描寫、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感受榕樹的大而茂盛的生命力之美及鳥飛鳴歡之壯觀景象。教學難點:了解動態和靜態描寫并運用本課寫法進行小練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三勤四環節教學法。

      教學過程:

      定向誘導:

      1、導入:同學們,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充滿生命絢麗的夢想,它吸引天下的人兒深情向往。它就是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同走進的鳥的天堂。(板書課題)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鳥的天堂這篇課文,了解到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見到兩種不同的景物,一起來說:(板書第一次榕樹)

      第二次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我們首先來看學習目標。(課件出示,學生

      齊讀)

      2、引導全班同學交流、

      引:剛才同學們自學得都很認真,誰愿意與大家分享你的自學成果呢?

     。1)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河面上,那葉子真綠得可

      愛。從這句話,我體會到這是一株茂盛的榕樹。(師板書茂盛)

     。2)這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從遠處看,仿佛一株

      大樹臥在水面上。從這里,我體會到這是一株茂盛大榕樹。(板書大)

      3.師引導看圖片,對著圖片說你看到了什么?

      榕樹的根很多,樣子也各不相同。有的伸進泥土里,有的垂到水面,還有的懸

      在半空中。

      4.師解說:懸在半空中的稱為氣根,從泥土里長出來的粗壯的是支柱根。書上是怎樣給大家介紹的?誰來讀讀?

      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根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是呀,正是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依,枝葉擴展,經過五百年的歷史,創

      造了獨木成林的奇跡。這株榕樹覆蓋了小島的面積達到15畝,相當于100多個教室那樣大。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這真是一株大樹。作者見到這株榕樹是怎樣的心情呢?

      驚奇,贊嘆。誰來帶著這種感情給大家讀讀巴金爺爺的感受?

      5.引讀:是呀,假如你是巴金爺爺,站在這么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樹面前,你會說:這真是一株大樹,我見過許多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假如你給一個沒有見過這株榕樹的朋友介紹榕樹的樣子,你會說: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從遠處看,仿佛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過渡語:作者抓住了榕樹的枝干和根的多描繪了榕樹的大而茂盛,那對最具生命力的綠葉又作了怎樣的描寫呢?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出聲朗讀第8自然段。我們先來看圖片。(出示綠葉圖)圖上的綠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綠葉多,密。那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誰愿意給大家讀讀你找的描寫綠葉的句子?

     。1)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從這句你能體會到葉子的多和密,那葉子還有什么特點呢?

     。2)亮: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你讀出了葉子的亮,還讓人感覺到了什么?

      榕樹生命力的旺盛。

      6、解說引讀:是呀,由于榕樹的葉子太密,太綠,太亮了,在微風的吹拂下,一閃一閃的,讓作者感覺每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多么奇妙的感受,多么精彩的描寫,這么好的句子,大家愿不愿意把它讀好?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誰還想試試?

      通過你的朗讀,老師感受到這株榕樹的生命力的確很旺盛。要知道,這株榕樹已具有500年的歷史,而此刻,我們感受到的不是它的蒼老,而是它旺盛的生命力,面對它,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感情呢?

      贊嘆,贊美。誰來讀讀作者的贊嘆?

      (3)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這也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贊嘆。(學生齊讀)這是贊美榕樹,更是贊美神奇的大自然,它孕育了這樣一株已具有500年歷史,卻仍然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榕樹,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感受的大而茂盛,充滿生命力之美吧。ㄕn件播放音樂)

      7、過渡語:我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了這樣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樹,卻沒有見到一只鳥兒,這是因為我們去的時候是在傍晚,鳥兒都睡覺了,

      而第二次又去的時候是在清晨,又將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8、課件出示:小聲變大齊讀12、13自然段,作者是怎樣描寫鳥兒的?這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你從這一段讀懂了什么?誰愿意給大家說說?

      我從這段話讀出了鳥的多,哪兒體現鳥多的?給大家讀讀。

     。4)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5)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的確鳥很多,還有什么特點?

     。6)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鳥的大小、顏色、姿態都各不相同。

      從這里你還讀出了什么?鳥的活潑。你概括得真好。(板書多而歡快)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男生先讀鳥的多,女生后讀讀鳥的歡。

      你們感受到這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熱鬧,壯觀的景象。是呀,只有在鳥的天堂,我們才能見到眾鳥紛飛,百鳥齊鳴的壯觀景象。

      9、感受熱鬧讀。請全體同學站起來,老師第一次拍掌,第一二排先讀,第二次拍掌,第三四排開始讀,第三次拍掌,五六排開始讀,記著都要從頭開始。

      老師聽出了你們的熱鬧與活潑。那鳥兒們在這里生活得怎樣呢?我們找一只小畫眉鳥來問問。

      出示畫眉鳥圖片,這是一只怎樣的畫眉鳥?

      歡樂,活潑,可愛。

      10過渡語。是呀,這只是萬千鳥兒中的一只,通過這只小畫眉鳥在這里生活得很幸福,快樂,我們也能感受到其它鳥兒在這里生活得也很快樂,同時也給

      來這里參觀的人們帶來快樂。所以巴金爺爺臨走時,對這里充滿怎樣的感情呢?

      留戀,依依不舍。并發出由衷的贊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至此,作者第二次游完了鳥的天堂,作者第一次和這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可以聯系上下文來說說。

      第一次見到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樹,但沒有見到一只鳥兒,第二次感受到“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你明白這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了么?

      大榕樹和鳥兒生活的樂園。(板書鳥的樂園)

      討論解疑: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兒生活的樂園?(學生圍繞鳥兒吃喝住等方面說)

      反饋總結:我們領略了榕樹的大而茂盛,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之美,飽覽了鳥飛鳴歡之壯觀景象,作者又采用怎樣的觀察和描寫方法把著兩種景象寫得那么富有生氣呢?

      由遠而近的觀察順序,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動態和靜態描寫。請同學們動動筆,運用本課的描寫方法,來感受一下這兩種描寫。

      出示課件:根據課文描寫眾鳥紛飛,齊鳴的熱鬧景象,選擇生活中的一個熱鬧場面進行描寫,也可以選擇一個景點對那里的景物進行靜態或動態描寫。(學生開始習作)

      學生范讀,并指出運用哪種描寫。

      結束語:人間畢竟有天堂,鳥的天堂很美,但美的景色更需要人的保護,就讓我們像榕樹附近的農民一樣愛護身邊的動物,保護周圍的環境吧!

      鳥鳥第一次榕樹的的附總板書:

      天樂

      第二次鳥

      堂園

      教后反思

      這節課我根據課文情景結合的特點,注重通過學生自讀,找句子與圖片結合談感受、品讀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榕樹大而茂盛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其成功之處有:

      首先,我將四個環節設計得比較巧妙,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流暢,。ǜ辔恼抡堦P注)練筆水到渠成,總結也是前有鋪設。

      其次,我注重了講課富于激情,用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情景,過渡語銜接也比較自然。

      再次,我注意了教態的自然大方,衣著得體,恰當的手勢及規范化的板書。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鼓勵性的評價語。學生盡管有些拘束,配合得還比較積極。學生認真地讀,迅速畫句子,努力地思考,積極地回答。這樣就訓練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在規范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兩個教學目標。

      所以,我認為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一堂課,但也有不足之處:

      1、因思路的稍一擱淺,遺忘了榕樹部分的一個品讀及體會鳥兒熱鬧壯觀學生齊讀沒有及時拉回,顯得不夠熱鬧,整體來說,學生閱讀還有些少。

      2、注意自己的表情,學生整體讀時錯字要能聽出來,并給以及時糾正。

      3、最后反饋總結時,應先讓學生總結一下作者描寫的方法,然后再轉入小練筆就不顯得突兀了。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白茫茫、規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白茫茫、規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1~4自然段,把握這部分內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天堂”用來比喻什么?

      2.(出示課件1)看,鳥兒們在這里自由飛翔,多么快樂。這里就是鳥兒們快樂的天堂。

      板書:鳥的天堂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2)

     。.生初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有難度的生字詞圈起來,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學請教等方式解決。

     。.大聲朗讀課文,試著用簡單的話介紹課文內容。

     。.指名分段讀課文,邊聽邊想:(出示課件3)

      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看到了什么?

      4.匯報,交流。

      三、學習1~4自然段

     。.自由朗讀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出示課件4)

      請用簡潔的話概括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出示課件5)

      板書: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玩。

     。.賞析好句:(出示課件6)

      找出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說說其作用

      生總結,匯報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劃水的聲音比作樂曲,體現出聲音的優美,同時也點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悅的。

      指導朗讀。

      四、小結(出示課件7)

      這一次,“我們”去鳥的天堂,卻沒有看到一只鳥。為什么?這部分中,作者把精力放在景物描寫上,又是為了什么?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揭曉。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8)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繼續朗讀課文,看看“鳥的天堂”到底是怎樣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把握課文內容,領會“鳥的天堂”的含義。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聽寫生字詞。(出示課件9)

      白茫茫 規律榕樹 糾正錯誤片刻

      天堂應接不暇 錯過興奮 留戀

      二、快速閱讀,把握重點

     。.讀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出示課件10)

      A作者詳細描寫大榕樹的目的是什么?

      B描寫鳥兒們,作者用了怎樣的順序?

      C作者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生總結,匯報

      2.把握重點段落:

     、胖该x5~9自然段:(出示課件11)

      說一說,本文主要描寫了大榕樹的什么特點?

      板書:大、美

     、普n文里哪些地方說明榕樹大?

      (生找出詞語、句子,讀一讀。)(出示課件12)

     、钦n文哪些地方是寫榕樹的美的?(出示課件13)

      板書:大榕樹的靜態美。

      找出體現大榕樹動態美的句子。

      板書:動態美

      作者對這棵大榕樹流露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來的?(出示課件15)

      (4)有感情地朗讀5~9自然段。

     。ǔ鍪菊n件16)

     。5)讀10~13自然段,思考: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17)

      (6)這里的鳥有什么特點?找出相關的語句。

      板書:多、歡 熱鬧景象

      (出示課件18)

     。7)對鳥兒們的描寫主要采用了哪種描寫?找出相關語句。

      板書:動態描寫

     。8)有感情地朗讀10~13自然段。

      3.朗讀第14自然段。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的確,確實,果真。因為這里既有適合鳥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又有人類對鳥的保護,所以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板書:離開 對生命的熱愛和贊美

      4.小結: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給人鮮明的印象。

      三、總結課文,升華情感(出示課件20)

      通過學習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布置作業。

      1.抄寫并積累課文第八自然段。

      2.說說你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見或建議。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課后練習題3的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2.能力目標

      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聯想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2.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一、自選目標,展示預習成果。

      課前,教師提供給學生能體現層次性并帶有方法提示的“預習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自選目標和方法來預習。課前5分鐘,學生對照“預習要求”,匯報自己完成哪些任務。課始,教師隨機檢查,鞏固預習所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交流自學感受:鳥的天堂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要求學生分別用一個詞、一個短語或一句話來說。

      2.速讀課文:找出文中寫出了作者經過鳥的天堂后發出贊嘆的句子。課件出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三、揭示研讀專題,開展研讀。

     。ㄒ唬┳寣W生圍繞以上這句話提出問題,從中提煉研讀專題:

      1.前一個“鳥的天堂”指什么?后一個鳥的天堂指什么?

      22.為什么巴金爺爺會發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這樣的贊嘆?

      獨立研讀課文2。小組合作研讀,得出初讀成果。

     。ǘ┘w交流:

      1.引入學習描寫大榕樹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的美。

      (1)圍繞描寫榕樹枝桿多、樹大的相關語句,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學生了解大榕樹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ㄍㄟ^交流,相互啟發,共享學習心得。教師順勢進行朗讀指導)

      (2)圍繞描寫榕樹葉子的相關語句,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學生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要珍視學生的個體感受。)

      通過以上環節,歸納:

      遠:許多株一簇簇 榕樹大

      近:一株干:不可計數 綠

      根:垂伸 茂盛

      枝:臥富有生命力

      葉:翠綠堆

     。3)教師參與朗讀7、8兩段,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感悟榕樹奇特的美。

      2.引入學習描寫群鳥的相關段落,體會百鳥齊飛的動態美。

     。1)演示課件(群鳥齊飛圖,配樂朗誦課文),讓學生重點品味12、13自然段;

     。2)自由練讀12、13自然段,再小組個人賽讀,每組評出最棒的一個人;

      (3)小組推薦,選兩位同學朗讀12、13自然段;(課件配樂)

     。4)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3(5)師生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四、創設情境,進行語文實踐。

      推薦“小鳥”參加鳥類演講比賽。課件出示主題: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

      要求:根據課文12、13自然段的'內容,發揮想象,自由表達。

      1.以小組為單位,自由練說,評出一位高手參賽。

      2.生準備后交流,生生互相評價。

      小結:精彩的演講,使我們更加喜愛大榕樹,也更加珍惜我們快樂自由的幸福生活。當然也忘不了人類對我們的友善與保護。此時,我們也更能體會出巴金老爺爺的贊嘆:

      齊讀:“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五、自選練習

      教師出示以下三組不同形式的練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任選其中一項,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畫鳥的天堂:根據文中描寫的情景來畫鳥的天堂,可插入簡短的文字說明;

      3.結合課文,參考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卡片,設計導游詞,可以小組合作實地當一回導游,演習一下。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0

      一、破題激趣,初識“天堂”美

      1、同學們,在你們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對呀,天堂就是神話故事中人們想象的幽美、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

     。、描寫的是“什么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4、同學們,你們想看看鳥的天堂嗎?多媒體播放《鳥的天堂》錄像,讓學生充分想象,如臨其境。

      5、學生用語言描繪情境。

      6、質疑課題:

      作者為什么說這里是鳥的天堂呢?

      二、自讀自悟,感知“天堂”美

      1、讀:

      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讀課文,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同桌互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想:

      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句子或段落中體會到的?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美?

      3、畫:

      把反復讀書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研讀體悟,感受“天堂”美

      1、質疑:

      同學們都自主學習了課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教師引導學生把問題進行歸類、篩選。

     。、合作學習: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如,大榕樹怎么會成為鳥的天堂?為什么說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槭裁从械牡胤郊右,有的地方不加引號?學生按小組進行再朗讀,再感悟,尋找依據,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教師及時鼓勵,隨機引導點撥。

     。、全班交流:

      每小組推薦一名發言人。其他組員作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師生共同評價。

     。础⒂懈星榈乩首x相關段落。

      四、賞讀課文,感受語言美

     。薄⒕毩曌x課文:

      選擇你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段落標一標,讀一讀。

     。病⒔涣鳎

      把你認為自己讀得最精彩的段落讀給同學聽。

      課件出示學生讀的句子:

     、 關于榕樹“大”: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有許多根……”

      學生自由讀,注意突出數量詞,“許多株”“兩株”“真是一株”,并播放錄像,講述其占地面積達20多畝,讀出榕樹之大。

     、 關于榕樹的茂盛和美麗: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 學生自由讀句子,注意讀好“簇”“堆”“那翠綠的顏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等詞句,同時播放錄像引導學生看圖想象。

     。ㄟ@句話寫出了榕樹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麗。)

      “簇”“堆”說明樹葉的多和茂密。“那翠綠……”說明一片片葉子綠得發亮,在眼前閃爍就好像一個個顫動的生命!斑@美麗的南國的樹!北磉_作者由衷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讀出情,讀出味兒來。

     、 教師小結:

      是啊,同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讀起來也不一樣,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讀出來都是可以的。

     、 學生自由讀,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

     、 關于眾鳥活動的場面:“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 某一學生讀后,請其他學生說說讀得怎么樣。

     、 教師指導讀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間的逗號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畫眉……好聽”“到處……到處……”等,讀出鳥的數量之多,不可勝數,鳥兒活動之美。

     、 齊讀。

     。、配樂、配畫齊讀這些句子。

     。、推薦讀得好的同學賽讀。

      5、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小結:

      作者筆下展示了人與自然,樹與鳥的和諧相處、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這里不僅是鳥的天堂,在這樣好的環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樣嗎?讓我們共同去創造美好的天堂吧!

      五、結合實踐,引導創造美

      1、多媒體出示大榕樹美景圖:

      目前,“鳥的天堂”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并收集一些有關材料,當一回導游寫一篇解說詞。寫清楚導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及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鳥的天堂》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讓我們感到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命活力之美!氨Wo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環保辦點實事吧!

     、 以雛鷹小隊為單位調查環境污染問題,如,廢舊電池污染、工業污染等,寫出調查報告,利用班隊會進行交流,提出治理規劃。

      ⑵ 組織環保宣傳小分隊,向社會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讓人們都投入到環保中來。

      3、讓學生參加一項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暇戀新詞留戀不禁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鞔_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ǘ┱w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诶斫庠~語: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ㄗ髡邇纱稳B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游覽鳥的天堂各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游。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游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郁郁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么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②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ㄟ@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樹干,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ㄟ@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眾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僮髡哂门疟染浯蟮,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谧髡哂昧藬M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背誦文中鳥兒活動情景的段落。

      2、體會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提問,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解決問題的能力。

      2、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以及樹、鳥、人和諧相處的優美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以及樹、鳥、人融融相處的優美意境。

      教學方法:反復朗讀、圖文結合、小組合作。

      教學準備:課件一株大榕樹彩粉筆有關鳥的天堂的知識

      課前游戲反口令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巴金爺爺帶我們游覽了鳥的天堂,我們認識了這株奇特、美麗的大榕樹(圖貼在黑板上),今天我們再次游覽鳥的天堂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呢?

      二、精讀課文,品詞悟情。

      1、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1至14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這部分的內容,并說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說說你的感受?概括的真精煉。

      板書:鳥多歡快(生:鳥很多、很歡……)

      2、學貴有思,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思想見解,我們的學習才會更有價值。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這部分,看看哪些語句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勾畫出來,深入體會體會。

      3、學生讀書、勾畫、交流。同學們自學的真認真,那把自己的自學成果與小組同學交流交流。小組成員合作的真默契,老師都不忍心打擾,我們比一比那個小組匯報的出色。

      4、重點理解:熱鬧、到處……到處……、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應接不暇,意思造句體會鳥多,鳥歡。

     、僮髡哂门疟染洹按蟮模〉,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睂懗隽锁B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薄罢驹谝桓≈ι吓d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睂懗隽锁B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5、課件:七嘴八舌想象鳥兒的其他姿勢

      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鳥兒們還有哪些不同的姿態?

      生說教師貼在大榕樹上。

      6.師:配上歡快的音樂(百鳥朝鳳),課下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的小鳥畫出來貼到這株大榕樹上,讓這株大榕樹變得更加歡騰,熱鬧。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姿態的鳥,構成了一幅壯觀的“百鳥圖”。這部分對鳥兒活動場景的描寫,屬于動態描寫。齊讀12,13兩個自然段,感受鳥兒們歡快熱鬧的動態美。

      想不想欣賞《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三、激發情感,回歸主題。

      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教師追問

      1)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么?

     。ǖ谝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特定稱謂;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過著幸福的生活。)

      3.指導學生讀出感慨的味道。

      四、了解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為了“鳥的天堂”呢?

      2、學生根據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

      生匯報:如當地的農民保護意識強。當地氣候潮濕,適合鳥類繁殖……

      榕樹的枝繁葉茂為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為榕樹生長的有機養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

      (設計意圖: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課件我行我秀

      大自然賦予了大榕樹旺盛的生命力,大榕樹成為了鳥的天堂。請你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游詞、寫詩或者環保宣傳標語……

      4學生分頭準備,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匯報交流。

      五、談收獲

      師:同學們,生活處處藏有美,讓我們擁有美的同時,不要忘記精心地呵護美,去創造更多的美。這樣,人與自然才能夠和諧相依,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才會成為每個生靈的天堂。

      六、拓展遷移,讀寫結合。

      必做題:運用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仿寫《鳥的天堂》

      選做題:運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寫一處你喜歡的風景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

      1、認讀1字。

      2、能說出“我們”兩次去“鳥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能力:懂得大榕樹為什么是鳥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簡要地寫出來。

      思品:感受大榕樹的奇特美麗,是鳥的天堂;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鳥的天堂的特美麗,大榕樹成為鳥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教學難點:大榕樹成為鳥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天堂”是什么意思?“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這節課我們就隨巴金爺爺一起去鳥的天堂、

      二、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寫了哪些景或物?

      2、按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部分?說一說,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三、質疑激趣,變序導入

      1、作者2次去鳥的天堂,不同時間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一棵大榕樹。第二次:眾鳥歡鬧)

      2、兩次去鳥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作者經過鳥的天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說一說。

      3、質疑:讀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傍B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4、存疑:這些問題通過讀書去解決。

      四、感受榕樹特點,體會靜態的美

      1、讀一讀描寫大榕樹的段落,說一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茂盛)

      2、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讀、畫、思、議

      3、交流中教師適時點撥。(重點理解課文7、8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大榕樹的`靜態美。

      五、釋疑,感受眾鳥歡鬧的動態美。

      1、釋疑: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朋友說這就是鳥的天堂,我看到的是大榕樹,沒看到一只鳥。

      2、所以第二次經過時作者說我的眼睛騙了我。

      3、引入: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4、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11、12自然段體會鳥兒歡樂的場面。

      5、有感情的朗讀。

      6、釋疑,你怎樣來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

      六、總結全文,提問:為什么說這棵大榕樹是鳥的天堂?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樹 大 獨木成林

      茂盛

      生命顫動

      鳥 歡 鳴叫飛撲

      多

      應接不暇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4

      語文教案-鳥的天堂(第一課時)

      18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寂靜、應接不暇。

      2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3、找出你認為寫的好的句子讀一讀,能夠讀出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讀、悟、議

      教學過程 :

      一、課題導入 ,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為神樹。天堂中的樂園。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出示自學提綱,自學課文。

      思考:1、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

      2、每次看到了什么景象?用“---------”找出有關的語句。

      3、每次看后分別有什么感受?請用“————”劃出。

      三、全班匯報交流:

      1、課文寫了作者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見了 ,沒看見 ,所以他認為 。但當他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看見

      聽見了 他感到 。

      2、《鳥的天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感情朗讀,評讀。

      四、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喜歡那一次?你能讀給或將給你的同學聽聽嗎?

      五、這篇課文作者寫的很美,你認為那些地方寫的沒?為什么?

      六、小結:

      板書設計 :

      課文寫了作者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見了 ,沒看見 ,所以他認為 。但當他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看見

      聽見了 他感到 。

      教學反思: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后,借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在教學中,我還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閱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并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

      4、能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閱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并運用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難點:

      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閱讀課文,并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讀熟課文,分清段落。熟讀課文,懂得前后兩次作者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據目標,收集資料。(資料目標:根據課文內容,搜集有關材料,準備一篇導游式的`簡短解說詞。)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件,展示河面變窄了。(6分鐘)

      1、同學們,當你們坐在船上,和作者他們一樣,最初看到大榕樹的時候,產生了哪些感受?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感受?你是怎么體會作者的感受的?

     。ㄗⅲ阂龑W生比較“樹葉真綠得可愛”與“樹葉綠得真可愛”的異同,從而認識作者用詞之準;引導學生深研“我說許多株榕樹”的錯因。)

      3、問:作者兩次到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歡作者描寫的哪一種景象呢?

      二、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的樣子。(6分鐘)

      1、同學們仔細觀察大榕樹枝干不可計數的狀態,再讀讀課文,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部分的文字描寫。

     。ㄗⅲ禾崾緦W生注意到這段文字的精練,和之所以精練的原因。)

      2、指名朗讀第七自然段,自我評價。

      三、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樹冠近景。(8分鐘)

      1、同學們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說說你最欣賞作者哪些句子,為什么?

      2、根據你對大榕樹樹冠的的觀察,你認為對這樣的景象還可以作怎樣拓展性描述?請說一說。請大家評一評。

      3、齊讀。指名朗讀第八自然段。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指名再讀。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4、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出示課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鐘)

      1、分組學習:你認為哪些句子對景物描寫最精彩?并結合畫面談一談為什么?各學習小組交流見解。

      2、指名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自我評價,說說我這樣說的理由。

      五、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游解說提供虛擬場景。(10分鐘)

      1、組內練習: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結合收集的資料,集體為導游創作解說詞。

      2、小組派代表上臺導游。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初睹榕樹 比肩觀察 說出你的見解

      比肩表達

      枝干無數 相互應和

      相互啟發

      葉綠耀眼 對照欣賞

      拓展表達

      鳥語鳥影 對比細品

      交流看法

      注:此教案獲重慶市首屆電子教案說課一等獎

      相關鏈接:《鳥的天堂》說課設計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6-13

    鳥的天堂 教學設計01-29

    天堂的鳥教學設計03-31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4-08

    鳥天堂教學設計09-13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8-01

    鳥的天堂的教學設計01-04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7-03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7-04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6-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 | 亚洲无线码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a人片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