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14 19:14: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頤和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頤和園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頤和園教學設計

    頤和園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初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讀生字并組詞:

      殿、廊、柱、栽、筑、閣、朱、堤、雕、獅、態。

      2、注意部首:

      殿、栽、朱。

      3、注意字形:

      殿、廊、栽、朱。

      4、讀詞:

      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5、組詞:

      郎()堤()欄()昆()

      廊()提()爛()困()

      二、初讀課文

      1、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要求:

      正確、流利。

      2、課文先后寫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3、小組合作讀讀課文。

      三、作業

      1、寫生字詞。

      2、查找關于頤和園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占地約30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1、指名讀課文,填空:

      頤和園是一個()的古代皇家園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

      二、分析

      1、請你當個小導游帶我們去游覽頤和園:

      ⑴默讀課文:

      你最喜歡頤和園那個景點?讀完有什么感受?

      ⑵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⑶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讀、說、演、畫、貼)。

      2、請幾位小導游分別向我們介紹:

      ⑴長廊:

      ①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700多米、273間,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多的特點。

      ② “每一間的橫楗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這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從中感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觀看錄像,體會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④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⑵萬壽山:

      ①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非常高。

      b、記住好詞:

      聳立、金碧輝煌的宮殿、閃閃發光。

      c、有感情讀一讀。

      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讀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像。

      c、再讀一讀。

      ③體會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⑶昆明湖:

      ①昆明湖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寬闊。在這里可以欣賞垂柳、堤岸、小島、十七孔橋……

      ②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像。

      三、小結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興,陶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一下寫作的順序(尤其是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

      四、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觀察熟悉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頤和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讀及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頤和園的美,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完位于北京的長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位于北京的一處被錄入世界遺產的景觀。同學們知道現存的三大皇家園林是哪三大嗎?北京西郊的頤和園和圓明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現在大家來看看這幅景區地圖,你們知道這是哪嗎?我們今天學習《頤和園》。

      板書:18、頤和園(邊寫邊說頤字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認讀

      自由朗讀,開火車,再全班齊讀。

      (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了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多音字是哪一個啊?)

      老師黑板展示易錯字。

      2.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

      (1)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游園路線的詞語。)按照什么游覽順序寫的?

      (3)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依據是什么?并說說每一部分的意思。

      (游覽先后順序,總分總結構)

      作者向我們主要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文章是按照什么瀏覽順序記敘的?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游園路線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什么作用啊?將每個轉換的`景點,段與段形成一個過渡連接。所以,這些句子是什么句呢?過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

      2.作者先游覽了哪一個景點?長廊。全班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1)長廊長,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這里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用具體翔實的數據來表現長廊“長”“間數多”的特點。

      (2)畫多,漂亮,美麗。從哪句話看出來的?“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你們從“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么呢?上一課學習長城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修筑長城時,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么,你們從這里感受到了什么?智慧。

      (3)長廊兩旁給你怎樣的感受?自然美景。風景美。

      全班齊讀,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樣介紹長廊的呢?

      從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3.走完長廊,作者還去到哪些地方呢?

      讀一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我們先看第三自然段,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點?

      萬壽山上的景物:佛香閣、排云殿。

      介紹完佛香閣、排云殿,作者向我們介紹了?

      萬壽山前的昆明湖

      最后呢?從萬壽山下來,我們跟隨著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

      昆明湖的長堤、湖心島和十七孔橋。

      同學們知道了這些景點了,你們有沒有對哪些景物是特別喜歡的。

      現在:

      自學要求:

      1.選擇最喜歡的景物,把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用“_______”劃出來。

      2.劃完后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3.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匯報要求: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景物;

      2.讀一讀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

      3.講一講景物有什么特點。

      現在,我們一起來到了萬壽山的佛香閣,有誰喜歡佛香閣的,請舉手。

      (學生匯報)外形精美。高。

      只回答了高:佛香閣僅僅給你們的感覺是高嗎?佛香閣的外形是怎樣的啊,黃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說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筑的宏偉氣勢。

      只回答了外形:老師給你們提示:從“聳”字感受到佛香閣的什么?高。

      走完了佛香閣,我們來到了排云殿,有哪些同學是喜歡排云殿的呀?

      (學生匯報)雄偉壯觀。“一排排金碧輝煌”。

      那么,這一段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觀察點是什么?

      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

      離開了排云殿,我們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看,正前方看到了什么?喜歡昆明湖的同學又在哪里呢?

      (學生匯報)靜、綠。

      還有哪里寫出了昆明湖的“靜”?

      我們看一下這句的“滑”字,如果老師將“滑”改為這個“劃”字好不好呢?為什么?

      為什么第一個“滑”字會顯得更靜?滑,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這樣的滑,湖面的波紋痕跡會很大嗎?

      如果用“劃”,你們想一想,劃船的時候,船槳使水蕩起波紋,這種時候你們會覺得湖面是靜的嗎?

      所以,這個“滑”字,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作者又是怎樣介紹景色的呢?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哪里呀?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我們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離開了美麗的昆明湖,我們看到了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誰喜歡十七孔橋的呢?(學生匯報)

      哪里看出了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你們從這里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么?智慧。

      四、布置作業

      1.陽光評價

      2.小練筆

      3.家聽、抄詞、拼音

      五、板書

      長廊(內-外)

      頤和園萬壽山(下-上,上-下)頤和園

      (又大又美)昆明湖(遠-近)美景說不盡

    頤和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作者是按游覽順序進行描寫的。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讀的過程中感悟頤和園的美麗。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學生自由回答)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著名的旅游景點不勝枚舉。截止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我們就去游覽其中的一個地方,它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叫“頤和園”。

      2、板書課題:頤和園,和學生一邊說一邊寫,提醒學生注意“頤”左邊里面是一個口。讓我們響亮地讀出她的名字——頤和園。

      3、釋題:“頤”是什么意思?“和”呢?“頤和園”又有什么寓意?(“頤和”二字,其意為頤養天年,安享太平。因此,“頤和園”三個字可以理解為:頤養天年,天下太平之園。)再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1、播放課件,配樂朗讀,欣賞圖片。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導游,讓她帶領著我們一起去游覽世界遺產頤和園。欣賞完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成語來形容你眼中的頤和園。()的頤和園

      2、讓學生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教師提出自學要求。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3.出示生字詞,生認讀。

      4.指導書寫生字。

      5、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批文入情

      1、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課文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美景呢?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把作者重點描寫的景點,用橫線畫出來。(2)四人或六人小組進行討論: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生匯報: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3、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3)教師小結:文中第2、3、4、5這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后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做游覽順序。

      2、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讀了課文,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麗)

      (2)同桌互相討論:課文中哪里直接寫了頤和園美麗?找出句子來讀一讀。

      1、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2、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3)教師:這兩句話分別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生匯報:開頭——總領全文;結尾——總結全文。

      (4)教師:從中你發現了什么?這是什么寫法?

      生匯報:開頭段和結尾段意思一致,首尾照應或首尾呼應。

      (5)指導朗讀。看到這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贊嘆)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3、給課文分段落,概括大意,學習行文結構

      (1)請同學們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或找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來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這篇課文是按什么結構寫的?

      生匯報:①總起:寫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②分述:寫長廊的景色。

      ③分述:寫萬壽山的景色。

      ④分述:寫萬壽山的景色。

      ⑤分述:寫昆明湖的`景色。

      ⑥總結:作者抒發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總——分——總)

      (2)請同學們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起:寫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第二部分(2---5自然段)分述: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總結:寫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3)教師小結:總分總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寫作結構,今后我們也要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四、創設情景,拓展練習

      1、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頤和園的門口,如果你是導游的話,你準備

      怎么樣向游客介紹頤和園的游覽路線呢?(出示平面圖和導游詞)先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選出一名小導游,其他三個同學就當游客。好,現在請你在四人小組內準備,想想怎么介紹比較有禮貌,游客可以隨時向導游提問。

      2、邀請學生上臺當小導游作介紹,師生互動。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和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那你喜歡頤和園的哪一處景色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六、作業超市(四選二)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修改導游詞,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3、用游覽的順序,向你的朋友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4、查查資料,了解更多“我國的世界遺產”。

      七、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美麗大(總起)

      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美麗說不盡(總結)

    【頤和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頤和園》教學設計10-18

    頤和園教學設計11-11

    《頤和園》教學設計12-03

    《頤和園》的教學設計10-08

    《頤和園》教學設計02-15

    頤和園教學設計03-03

    《頤和園》教學設計模板07-02

    有關《頤和園》的教學設計06-30

    《頤和園》的教學設計模版06-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a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