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08 14:03:2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P54例3及練習八5—9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例題情景:特快列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車的速度是40千米/時

      4、師說明:也可以這樣寫。

      5、讓學生觀察:哪種方法簡便?怎樣用復合單位來表示速度?

      6、匯報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時間單位來表示速度。

      7、練習:讓學生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體講評。

      二、初步探究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

      1、出示例3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決第(1)(2)小題

      3、出示:

      (1)80×2=160(千米)讓生說出每個數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組討論、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著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

      5、小組派代表展示他們的作品:速度×時間=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1、出示練習八第8題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答,全班講評訂正。

      3、讓生思考討論:(1)(2)題的算式是根據什么關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發現?

      匯報展示成果: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

      發現:只要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便能求出第三個量。

      四、鞏固練習

      練習8 5、6、7、9

      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

      五、總結交流,匯報收獲

      板書設計: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80×2=160

      教學反思:在本節課中學生基本弄懂了什么是速度,什么是時間和路程。并且掌握了他們之間的關系。能解決一些簡單的行程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用統一的'符號寫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過解決簡單行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構建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54頁的內容及練習八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①讓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內涵。

      ②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的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量關系。

      ③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④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量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課件一套,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十一”黃金周你們有去旅游嗎?(有)去哪里了?誰想告訴老師?

      生:……

      生:我和爸爸、媽媽坐特快列車去上海玩。

      (從旅游將學生引入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這也是讓數學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

      師:那你可知道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生:……

      問:“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 160千米 。”這句話表示什么呢?

      二、引導探究,自主學習

      1、學生認真看書,暢言其發現。

      ⑴學生從書中發現“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 160千米 。”這句話表示特快列車的速度。

      ⑵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其他速度。

      ⑶“單位時間”的介紹。

      (4)“路程”的含義。

      (5)速度的表示法。

      每小時行使160千米,可以寫成:160千米/時。

      課件呈現下列內容:

      燕子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千米。

      鴕鳥是跑得最快的鳥,每小時可跑60千米。

      蜂鳥每小時可飛行50千米。

      三、教學例3

      1、小黑板出示:

      ⑴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 李 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鐘可行多少米?

      2、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3、學生反饋情況,教師說明要求。

      4、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

      (1)教師引導學生獨自找出三者的`關系。

      (2)學生積極表述自己的發現。

      從學生的發現中得出:速度×時間=路程。

      ③板書課題。

      ④知識升華:同樣的行程問題學生利用關系式解決。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勇闖冒險島,答對的同學給自己獎勵一個笑臉,看誰的笑臉多!

      第一關:比一比誰最認真!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

      (2)蝴蝶飛行的速度可達每分鐘500米。

      (3)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

      第二關:小小法官。

      ⑴“小強1分鐘打字108個。”這句話表示小強打字的速度。 ( )

      ⑵紅紅平均每分鐘折12架飛機,可以寫作:12/分。 ( )

      ⑶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用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求得。 ( )

      ⑷小強5分鐘跑了 600米 ,小強平均每分鐘跑多少米?

      600×5=3000(米)

      答:小強平均每分鐘跑 3000米 。 ( )

      第三關:拓展題:

      爸爸騎摩托車帶小倩到粵暉園玩,摩托車速度是500米/分,從家出發經過2小時到達,小倩家到粵暉園有多遠?

      五、學生分享收獲總結評價

      在這節課里同學們的收獲應該不少吧,誰想同學們分享一下?在這節課誰表現得好,你想表揚誰?你自己呢?老師呢?今天哪個組表現得最好?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4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義,并學會用統一符號來表示速度。

      2、使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它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將運動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全過程,經歷將抽象的數學模型并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全過程。

      情態態度: 了解一些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體會數學的簡約美。

      【教學重點】:

      關于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學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 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行程問題應用題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本節課的教學,從比較小明和小紅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著手。先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統一寫法的必要性。通過比較不同的速度,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加深對速度的理解。學生解決簡單的行程問題時,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感知速度,再總結出求路程、速度和時間的數量關系。

      對于這節課,學生已經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是結合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系。由于中年級學段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并通過多種學習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測,做好鋪墊

      1. 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

      3168÷24=( )

      2.“小明上學走了6分鐘,小紅上學走了8分鐘,誰走得快些?”

      “小明家離學校360米,小紅家480米,那誰走得快一些呢?”

      [意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誰走得快,不是看誰行駛的時間少,而是要看統一時間內誰跑得遠,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

      (二)回憶舊知,引入新課

      1.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師肯定學生介紹正確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說明各種交通工具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讓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2.“單位時間”的介紹。

      (1)課件顯示一些教師收集的速度。

      劉翔跨欄每秒跑8.5米 火箭燃氣每秒噴射約為2千米

      獵豹奔跑每分鐘行1800米 聲音每秒傳播340米

      蝸牛每小時行8米 光每秒傳播30萬千米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片,8.5米/秒。師問:“那有多快”?學生興致高漲地說:“滴答一下,就8米多”。師說:“是啊!滴答一下,劉翔就從講臺的右端,沖到門口了。”學生哈哈笑起來。課件又出示:獵豹的速度1800米/分,有什么感受?生說,“更快!”學生很自然地換算出了獵豹的速度30米/秒,比劉翔還快!師又說:“同樣是滴答一下,獵豹就從教室的一端跑到操場去了!”學生又呵呵起來。師又問:“你們見過速度慢的嗎?”學生說:“蝸牛”。課件出示:蝸牛,8米/時。學生說:“劉翔一下,蝸牛要爬一小時”。大課件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而聲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這就是為什么在電閃雷鳴時我們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得多。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范文08-27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范文08-29

    時間路程和速度的數量關系教案08-26

    冀教版《時間、路程和速度的數量關系》教學設計06-17

    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反思(通用12篇)10-31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精選12篇)10-12

    《路程和時間與速度》說課稿范文07-19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2篇)10-31

    高中物理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學設計06-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中国字幕亚洲综合亚洲成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