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

    時間:2024-05-09 07:14: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8—69頁。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并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會在集合圖中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公倍數。

      2.通過自主探索,使學生經歷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等方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自己的學號吧,我叫到學號的同學請起立,看看誰的反應快。(課件出示:學號是4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是6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哪些同學站起來2次?請站起來兩次的同學再次起立,依次報出你們的學號。

      師:想一想,他們為什么站起來兩次?

      生:因為他們既是4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師: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公倍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公倍數的問題。設計意圖:說明通過報數游戲,讓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回憶學習方法

      師:請同學們回憶,我們是怎樣研究公因數的?

      生:先分別寫出兩個數的因數;從這些因數中找出相同的因數就是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因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師: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游戲中4和6的公倍數問題。

      2.自主探究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數。

      3.匯報交流

      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學間互相討論。(兩個數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為什么?)

      4. 小結概念,課件演示集合圖。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公因數,這里讓學生通過遷移的方法,很快地認識到這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師:請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6和8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舉法:先找倍數,再找公倍數,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數。

      例如:6的倍數: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數:8,16,24,32,40,48,……

      6和8公倍數:24,48,……6和8的最小公倍數:24

      ②用集合圖表示也很清楚。

      ③6的倍數中有哪些是8的倍數呢?或者8的倍數中有哪些是6的倍數呢?

      師:這么多方法,你喜歡哪一種?

      通過觀察,想一想:①兩個數的公倍數和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練習:18和24 15和25

      三、課堂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9 5和10

      交流你的發現:若兩數互質,兩數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數;若兩數含有倍數的關系,較大數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你能舉個例子嗎?

      四、獨立作業:數學書71頁2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生: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找兩個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等等。

      板書設計: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內容: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81——82頁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在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活動中,經歷認識最小公倍數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過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數,學會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對口令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對口令,老師說一個數請你對出它的倍數1、對9、12的倍數。

      2、對出一個數,它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

      二、創設情境,感知概念

      1、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師:同學們,我們每周都會上微機課,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打字情況,那誰愿意介紹一下你一分鐘能打多少個字呢?

      請幾位學生說說自己一分鐘能打多少個字。學生打字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師可進行激勵性。如:真不錯,你一分鐘能打這么多字;打得慢了點,沒關系,只要你經常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快。

      師: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小伙伴紅紅和聰聰都是打字的能手,他倆打同樣一份稿件進行了一次打字比賽。

      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圖。

      師:從兩個人的對話中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1:聰聰用了5/6小時。

      生2:紅紅用3/4小時就打完了。

      師:他們兩個人誰打得快呢?請同學們當裁判,通過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比較,教師巡視,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結果。師:誰來說說是怎樣比較的?誰打得快呢?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比較的'?誰打得快呢?

      學生交流,教師進行板書。

      生1:因為6×4=24,我先把和進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數,然后再進行比較。

      5/6=5×4/6×4=20/24,3/4=3×6/4×6=18/24

      20/24>18/24,所以5/6>3/4。

      紅紅打得快。

      生2:我也認為紅紅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進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然后再進行比較。

      5/6=5×2/6×2=10/12,3/4=3×3/4×3=9/12

      10/12>9/12,所以5/6>3/4。

      ……

      如果學生只有分母是24或12的一種方法,教師要作為參與者介紹另一種方法。

      師:現在請大家觀察這兩種方法,你發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概括一下,應有如下回答:

      ●相同的地方

      (1)這兩種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進行通分后,再比較大小的。

      (2)兩種方法通分時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數。

      教學預設

      ●不同的地方

      (1)第一種方法,通分時用兩個分數分母的積24作分母,第二種方法,通分時用4和6的公倍數12作分母。

      (2)24是12的2倍。

      ……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兩種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數。那么,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請同桌的同學合作,在老師發給你們的橢圓形紙片上分別寫出50以內4和6的倍數,再圈出它們的公倍數。

      學生自己找,教師巡視。

      師:說說你們是怎么找的?4和6的公倍數都有哪些呢?生:我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數

      4的倍數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師:如果讓你繼續找下去,4的倍數還有沒有?用什么表示?

      生:還有無數個,用省略號表示。

      生:6的倍數有:6,12,18,24,30,36,42,48,師:如果讓你繼續找下去,6的倍數還有沒有?用什么表示?

      生:還有無數個,也用省略號表示。

      生:然后找4和6的公倍數有:12,24,36,48,……。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

      師:觀察我們找到的50以內6和4的這幾個公倍數,想一想,如果繼續找下去,48后面一個公倍數是幾?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學生可能會說:

      生:繼續找下去,48后面一個公倍數是60。因為每兩個公倍數之間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師:60后面還有沒有?還有多少個?

      生:還有無數個,用省略號表示。

      師: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生:沒有最大公倍數。因為4和6的公倍數有無數個,找不到最大的一個。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現在再來觀察4和6的這些公倍數,沒有最大的我們能找到一個最小的誰?

      生:12。

      師:還有比12小的公倍數嗎?

      生:沒有了。

      師: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最小公倍數。(教師板書課題:最小公倍數)

      師:我們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了一些認識,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同桌的同學現互相說說。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出概念(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

      師:剛才我們找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數,現找了4的倍數,又找了6的倍數,最后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數。這種方法太麻煩,其實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短除法(教師邊說邊板書用短除法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與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書寫方式一樣。

      板書設計: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3

      設計說明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促進知識的構建。

      本設計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利用數軸引出公倍數,讓學生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產生感性的認識。利用最大公因數的知識遷移,讓學生自己抽象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2.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倡導,要注重角色轉變,改變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設計在教學如何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方法,并觀察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得到充分的思考,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投影儀

      學生準備數軸卡片彩色筆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

      分別說一說4和6的倍數分別有哪些。

      4的倍數6的倍數

      4 6

      812

      1218

      1624

      20xx

      …………

      2.導入。

      師:我們分別列出了4的倍數和6的倍數。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個數公有的因數,今天來學習兩個數公有的倍數。

      設計意圖:分別說出4和6的倍數,一是復習倍數知識,二是為學習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作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自然過渡到新知。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1.探究概念。

      (1)在數軸上表示數。

      在數軸上分別找出表示4的倍數和6的倍數的點。(學生觀察數軸,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在數軸上分別描出這些點)

      (2)觀察數軸,交流發現。

      4和6公有的倍數有哪些?最小的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學生口答后,老師在投影儀上表示出來)

      (3)遷移命名。

      想一想我們已經學過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誰能給幾個公有的倍數和其中最小的一個取名字?(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4)理解意義。

      請說一說什么是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學生口答: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5)集合表示法。

      課件出示教材68頁的集合圈。為什么集合圈里要寫上省略號?(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幾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

      2.練習。(課件出示)

      把不超過50的3和6的倍數、公倍數填在68頁“做一做”中的集合圈里,再找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請一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填在教材上,然后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幫助學生加深對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意義的理解,使表象更加清晰,由此讓學生親身經歷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過程。

      ⊙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1.探究方法。

      師:你是怎樣求6和8的公倍數的?可以怎樣表示?

      (1)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試著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數。

      (2)小組討論,互相啟發,再全班交流。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先分別寫出6和8各自的倍數,再從中找出它們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方法二先寫出8的倍數,再從小到大圈出6的倍數,第一個圈出的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方法三先寫出6的倍數,再看6的倍數中哪些是8的倍數,從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從小到大寫出8的倍數,邊寫邊判斷是不是6的倍數,第一個6的倍數,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89頁的內容及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的因數,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軸上標出4、6的倍數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

      (l)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出現兩條數軸,并根據學生報的數,仿效出現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軸合并在一起,閃現12和21。

      (4)我們發現:有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如果讓你給這些數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么數呢?(板書:公倍數)

      說說看,什么叫兩個數的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

      學生匯報后問:

      (1)為什么三個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6的倍數

      4,8,16,20,…

      12,24,4和6的公倍數:

      5、引出例1。

      前面學習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時,我們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磚鋪地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再來研究一個用長方形墻磚鋪成正方形的實際問題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學生任意選擇操作方式。

      ①用長方形學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紙上面畫出用長方形墻磚拼成的正方形。邊操作、邊思考:拼成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與長方形墻磚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2)反饋并揭示意義。

      ①請選用第一種操作方式的學生上來演示拼的過程,并說一說拼出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老師根據學生的演示板書正方形邊長,如6dm

      ②請選第二種操作方式的學生匯報,老師讓多媒體課件閃現邊長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邊長還有可能是幾?你是怎樣知道的?

      ④觀察所拼成的邊長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與墻磚的長3dm、寬2dm的關系。體會正方形的邊長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數,而6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思考:兩個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這兩個數的其他公倍數。)

      ⑤閱讀教材第88、89頁的內容,進一步體會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意義。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畫一畫,說一說。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們從同一點往前跳,跳到第幾格時第一次跳到同一點,第2次跳到同一點是在第幾格?第3次呢?

      引導學生將本題與例1比較:內容不同,但數學意義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完成教材第89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組正好分完,說明總人數是4的倍數;6人一組正好分完,說明總人數是6的倍數。總人數在40以內,所以是求40以內4和6的公倍數。

      (3)獨立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指導學生找到寫出兩個數的公倍數的簡便方法,先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用最小公倍數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并通過解決鋪長方形地磚的問題,了解了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內容:

      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及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課本P88~90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理解、掌握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育人目標):在師生共同探討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寫出下面各數的倍數

      3的倍數有:()

      2的倍數有:()

      2、學生匯報填寫結果,教師板書記錄

      3、說一說,你對倍數有什么理解?

      學生回答

      二、創設情境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

      1、教師:請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爺家的?他用的是什么辦法找到這個日期的?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最小公倍數(板書)

      2、出示日期,讓學生找出巴依老爺休息的日期和標出賬房先生休息的日期

      3、展示問題(讓學生回答)

      (1)老漁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幾天?4,8,12,16,20,24,28它們都是()的倍數

      (2)小漁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幾天?6,12,18,24,30

      它們都是()的倍數

      (3)老漁夫和小漁夫同時休息的日子有哪幾天?12,24

      它們是()和()共同的倍數

      (4)我最早應在幾號去拜訪他們?12

      4、總結問題后,導出課題:最小公倍數

      5、出示問題:(通過上面的問題以及以前學過的最大公因數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

      (1)什么叫公倍數?

      (2)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數?

      6、學生:回答

      教師: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三、講授新課

      1、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數,那么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

      (1)、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數

      6的倍數:6,12,18,24 30,36……

      9的倍數:9,18,27,36……

      6和9的公倍數: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數:18

      教師:同學們會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了嗎?

      學生:會

      (2)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數

      全班交流并板書。

      還可以這樣表示

      3的倍數2的倍數

      2

      (3)怎樣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數?

      四、通過這幾題的學習,觀察一下:觀察一下,兩個數的公倍數和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

      教師:我發現:兩個數的公倍數都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

      五、歸納總結:

      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1)先分別找出兩個數的倍數

      (2)再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

      (3)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六:隨堂練習:

      1、求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2和8 3和8 6和156和9

      4和106和8 4和108和10

      2、下面的說法對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1)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比這兩個數都大。

      (2)兩個數的積一定是這兩個數的公倍數。

      3、練習:六盤水火車站是12路和13路公交車的起點站。12路每3分鐘發車一次,13路公交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路公交車同時發車以后,至少再過多久又同時發車?

      七、滲透法制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條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

      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 ?第五十一條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第六十六條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問題結束:你們現在知道阿凡提是哪一天去巴依老爺家的了嗎?

      八:布置作業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6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并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會在集合圖中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公倍數。

      2.通過自主探索,使學生經歷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等方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自己的學號吧,我叫到學號的同學請起立,看看誰的反應快。(課件出示:學號是4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是6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哪些同學站起來2次?請站起來兩次的同學再次起立,依次報出你們的學號。

      師:想一想,他們為什么站起來兩次?

      生:因為他們既是4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師: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公倍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公倍數的問題。

      設計意圖:說明通過報數游戲,讓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回憶學習方法

      師:請同學們回憶,我們是怎樣研究公因數的?

      生:先分別寫出兩個數的因數;從這些因數中找出相同的因數就是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因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師: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游戲中4和6的公倍數問題。

      2.自主探究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數。

      3.匯報交流

      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學間互相討論。(兩個數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為什么?)

      4. 小結概念,課件演示集合圖。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公因數,這里讓學生通過遷移的方法,很快地認識到這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師:請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6和8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舉法:先找倍數,再找公倍數,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數。

      例如:6的倍數: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數:8,16,24,32,40,48,……

      6和8公倍數:24,48,……6和8的最小公倍數:24

      ②用集合圖表示也很清楚。

      ③6的倍數中有哪些是8的倍數呢?或者8的倍數中有哪些是6的倍數呢?

      師:這么多方法,你喜歡哪一種?

      通過觀察,想一想:①兩個數的公倍數和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練習:18和24 15和25

      三、課堂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9 5和10

      交流你的發現:若兩數互質,兩數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數;若兩數含有倍數的關系,較大數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你能舉個例子嗎?

      四、獨立作業:

      數學書71頁2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生: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找兩個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等等。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7

      教學內容第十冊數學P72—74最小公倍數

      教學目標

      1、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建構,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掌握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及求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判斷、推理、分析能力。學會反思,學會合作。

      3、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學會欣賞他人。

      教學過程

      一、再現原有知識結構

      1、用短除法求30與45的最大公約數

      獨立完成,一人板演,集體訂正。

      師提問:怎樣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評析:根據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課堂引入環節,實實在在,利于學生再現原有知識結構,為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做好了知識準備與心理準備。)

      二、構建新的知識結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研究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2、明確意義

      師:你認為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生1:兩個數公有的最小的倍數。

      師:說的`很好,你很會擴寫。(生笑)

      生2: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生3:公倍數可以是兩個數公有的倍數,也可以是三個或四個數公有的倍數。我認為應改成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師:太好了,誰能再說一遍。

      生說完師出示,齊讀。

      (評析:有了最大公約數的認知基礎,學生很容易通過遷移實現對最小公倍數這一概念的自主建構。因此教師直接揭示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補充完善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探討求法

      出示:求4與5的最小公倍數。

      師:你認為可以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生1:用短除法。(師板書:短除法)

      師:oh,你會嗎?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01-12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04-05

    《最小公倍數》教學反思設計07-09

    《找最小公倍數》的教學設計06-19

    《最小公倍數》優秀教案設計08-30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15篇11-22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11篇06-02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16篇)12-20

    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14篇05-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 日本有码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 亚洲中文影片在线看 |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