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鐘》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0 07:54: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太陽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陽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陽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的發生變化。“日晷”和“圭表”是根據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制成的計時儀器。

      【過程與方法】

      觀察太陽光影在一定時間內長短與方向的變化。制作簡易的圭表或日晷進行計時。討論太陽光影是怎樣被用來記錄一天的時間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對古人研究時間的成果產生敬佩之情,感受人類對時間測量的探索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有關時間測量儀器的發展歷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日晷和圭表的計時原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現在幾點了?”“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在的時間?”“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計時?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陽來計時:

      1、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生產等等都離不開對時間的準確把握,想一想:我們有哪些時間單位?

      提問:想一想,最早出現的兩個時間單位是什么?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講述:自然界有許多周期現象,如太陽從東升起后又從西邊降落,經過一個黑夜之后又從東邊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就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2、確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對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劃分一天的呢?

      閱讀課本P52資料。

      提出問題:白天和晚上每小時的時間怎么不一樣長?

      因為古埃及人在確定時間時,是把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確定為白晝,從天黑到天亮這段時間確定為夜晚,白晝和黑夜各被分為12小時。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晝比夜晚要長,而此時的白晝和夜晚仍然分別被分為12小時,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時的時間經常會不一樣長。

      (二)用光影來計時:

      1、師:后來古人又學會了更準確的計時方法——用光影來計時。

      2、引導思考回憶:在太陽下,將一根木棒豎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會有一個木棒的影子。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會發生變化嗎?影子的什么和什么會發生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有沒有規律?

      3、認識日晷

      (1)大家可真厲害,古人也是像我們一樣,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了日影的變化規律,利用這個規律就有了一個偉大的發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來判斷準確的時間。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日晷(學生閱讀67頁資料):日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呈南高北低,傾斜地安放于石臺上,使晷針指向北極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一直沿用了幾千年。

      (2)那么該怎樣使用日晷來判斷時間呢?

      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根據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方法,重點介紹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課件出示方法: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晷針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隨太陽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動。人們據晷針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在中國古代,人們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計時原理是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

      小結:無論圭表、還是日晷,它們都是利用了太陽光影來計時,所以把它們統稱為太陽鐘。(板書課題)

      四、制作太陽鐘

      1、學習了那么多關于太陽鐘的知識,那么大家想自己來制作一個太陽鐘嗎?

      2、課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錘子,將釘子垂直釘于圓心處。

      3、確定刻度

      利用指南針找到正北方向,將太陽鐘鐘面上的字母“N”正對北方,平放于地面。這時,在鐘面上就會出現小竹棒的影子,將影子與圓心連上一條直線,并在直線處記錄下此刻的準確時間。

      4、課外活動

      利用相同的方法,確定一天中每個整點時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繼續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們是怎樣利用太陽來計時的?

      “太陽鐘”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哪些問題?

      2、討論交流

      陰天又怎么知道時間?晚上有怎么知道時間?

      五、課堂檢測:

      (一)填空題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為()小時,其中夜晚()小時,白晝()小時。我國古代則把一天分為()時辰。

      2、隨著時間的變化,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的()和()也會慢慢地發生變化,而這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太陽鐘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二)判斷題

      1、太陽自西向東的位置移動造成了一天中物體影子的變化。()

      2、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3、只有在陽光下物體才有影子。()

      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由長變短,再由短變長。()

      5、太陽位置的變化影響影子的變化。()

    【《太陽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太陽鐘的教學設計08-26

    《太陽鐘》教學的設計10-06

    太陽鐘教學反思04-26

    《太陽鐘》教學反思10-19

    太陽鐘教學反思04-18

    《太陽鐘》的教學反思06-04

    太陽教學設計10-12

    太陽教學設計04-12

    《太陽》教學設計04-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特级精品三级AV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亚洲区精品中文字幕 | 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