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

    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2 23:28:25

    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

    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

    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借助注解反復朗讀,整體把握詩歌內容和作者的情感。(重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語言,初步鑒賞詩歌的藝術美和情感美(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一種讓人愛得近乎心疼的文學精靈,它就是詩歌;有一種讓無數文人學子如醉如癡的藝術神魔,它就是古代詩歌。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南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用心聆聽他的愛國心曲。

      二、作者介紹

      師:文天祥大家熟悉嗎?誰能給大家做一下介紹?(請1-2位學生介紹)

      過渡:看來同學做了充分的預習,這是個很好的習慣,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瀏覽一下。

      PPT出示:《過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軍所俘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當時,元軍統帥張弘范逼迫文天祥寫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將領張世杰,文天祥堅決拒絕,并寫了這首詩作為回答。這首詩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義凜然的正氣歌,飽含著作者的愛國主義激情。

      過渡:了解這些內容,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首詩

      三、譯詩解說內容

      師:回顧一下,我們平常是怎么學習詩歌的?——字音、節奏、停頓、疏通、主旨

      1、自由出聲朗讀詩歌一遍,解決字音

      2、請一生范讀,注意節奏

      3、生齊讀詩歌

      師:通過朗讀我相信同學對詩歌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老師要教給大家一種新的學詩的方法。第一步:譯詩解說內容。

      師:先看首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學能逐字解釋一下?

      (一生逐個解釋。)

      師:老師再請一位同學把首聯翻譯一下。(請一生翻譯)

      師:接下來的難度稍微大了一點,老師要求同學用充滿詩意的語言來解說首聯的內容。

      (課件展示示例。)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戰火頻繁四年未盡。

      師: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解,翻譯后三聯詩,先做到疏通詩意,再在此基礎上,用充滿詩意的語言解說后三聯詩的內容。

      (生小組合作翻譯,試著用充滿詩意的語言解說后三聯詩的內容。)

      預設:1、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2、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膽戰心驚,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師:“譯詩解說內容”的操作要點是什么呢?

      生總結,師歸納課件展示:1.釋字,擴充。2.解說詩意。3.盡量押韻。

      四吟誦傳情達意

      過渡:譯讀之后我們對詩歌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通過第二步:吟誦傳情達意,來了解詩歌的情感。

      1、師:一起讀首聯,然后思考:首聯寫了哪兩件事?

      明確:寫了作者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做官、國家起兵抗元這樣兩件事。

      師:首聯中哪兩個詞語寫出了這兩件事給作者的感受?

      明確:“辛苦”、“寥落”。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配樂范讀、打拍朗誦、足踏朗誦,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利用“主題”來建構以中秋月亮為題材的詩詞從而學會對詩詞的對比、區分與整合。

      3.古詩四步教學法:知詩-誦詩-析詩-品詩。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終背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再現詩的意境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以次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行創造,溝通課內外,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審美情趣,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領會詩意,體會詩意,并積累名句。

      重點突破:多形式反復誦讀,情景教學,名句賞析。

      教學難點: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味作品所蘊涵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豁達樂觀情懷。

      難點突破: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名句賞析、討論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情感,引起共鳴。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情景教學法

      3.討論點撥法

      4.古詩四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1.朗讀理解

      2.小組合作

      3.發揮想象

      教學用具:

      《春江花月夜》磁帶、多媒體課件、《明月幾時有》歌曲磁帶、《水調歌頭》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詞)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發人的藝術聯想,一勾新月會讓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們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學們能調動積累,說一說我們學過的有關明月的詩句嗎?(學生回答)那么蘇軾仰望明月,他會聯想到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美畫面

      預設:作者辛辛苦苦奮斗,卻沒有改變南宋王朝的命運。(古人的理想:兼濟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小結: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盡全力,苦苦支撐,可是國家卻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敵手。想到這些,作者不禁悲從中來!

      師:了解了這些,大家再讀首聯,應該怎樣讀?——凄楚(請一男生朗讀)

      2、師有感情地范讀頷聯。

      師:頷聯用哪個意象來進行抒情?

      明確:“柳絮”、“浮萍”。

      師:什么是柳絮?詩人為什么說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預設:柳絮種子上面像棉絮樣的一團團白色絨毛,在空中飄浮,隨風飛散。因為國土遭到元軍的蹂躪,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就像風中柳絮,已經無可挽回了。

      師:有一句詩說:“漂泊浮萍本無根”。文天祥為什么把自己比作漂浮不定的浮萍呢?

      預設:因為文天祥被俘之后,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

      小結: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敗,一次被扣,兩次被俘,數次欲自殺盡節而不死。如今部下將士犧牲,親人被元軍俘獲,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敵手,豈不就像風雨吹打的浮萍,無所依托!

      師:這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寫國勢和身世,生動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國破家亡的悲哀。

      師:用怎樣的語氣和語調才能讀出這種情感呢?

      明確:語調低沉,語速要慢。(請1-2生朗讀)

      3、(師找學生讀頸聯。)

      師:頸聯中出現了兩處地名,分別是什么?

      明確:惶恐灘、零丁洋。

      師:詩人在惶恐灘和零丁洋都經歷了什么?

      明確:兵敗后從惶恐灘頭撤退。被押解到零丁洋。

      師:“說惶恐”、“嘆零丁”里面的“惶恐”和“零丁”也是指地名嗎?那還指什么?

      預設:“說惶恐”表示自己當時對艱難時局的憂懼不安。“嘆零丁”是詩人慨嘆眼前,說自己不幸戰敗,只身被俘,孤掌難鳴,飄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小結:這兩句中,往日的體驗與今日的體驗交錯在一起,回首當初的“惶恐”,還看今日的“零丁”,而這一切又都是由于國家的危亡引起的。詩人忠貞報國,卻眼看大好河山淪入敵手,心中的悲憤自然是難以名狀的。

      師:請大家朗讀,讀出這種“悲憤”!(師請一名學生讀。)

      4、師:雖然國家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但面對敵人的逼迫,文天祥寧死也不屈服,報定了必死的決心。同學們,我們一起讀尾聯!(師生齊讀尾聯。)

      師:你從尾聯里讀出了詩人怎樣的精神?

      預設:誓死報國的精神、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血性精神

      (師順勢板書:愛國情操、民族氣節。)

      師: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絕唱,應該用怎樣的語調來朗讀?

      明確:由悲憤轉為激昂,由壓抑轉為高亢。(生再次齊讀尾聯。)

      師: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出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感。(一生讀,全場掌聲。)

      小結:人固有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愛國的丹心將永垂史冊!這慷慨激昂的兩句詩激勵了無數的仁人志士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全詩也因有此兩句收尾而成為一代名作,千古壯歌。

      師:怎樣用“吟誦傳情達意”呢?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課件展示。)

      1.深刻理解作品。2.醞釀情感。3.把握節奏。

      師:根據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以及剛才的朗讀提示,來自由吟誦這首詩!(生自讀)

      師:讓我們聽朗讀錄音,用心聆聽詩人的愛國心曲。(播放朗讀錄音。)

      五、評說深入賞析

      過渡:這首詩不僅具有慷慨激昂愛國之情,還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我們用評說深入賞析。

      師:“用評說深入賞析”,就是給詩寫詩句賞析,請看示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詩句賞析。

      (課件展示。)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詩句賞析:

      ①在描寫景物、節令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身在他鄉的游子頓生思鄉之情。

      ③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了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與“入”用了擬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師:瀏覽一遍,然后思考,這些詩句賞析是從哪些角度來賞析的?

      生答師結:寫詩句賞析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寫。

      (課件展示。)1.詩意解析。2.字詞品味。3.情感體會。4.修辭手法。

      師:現在請同學們任選角度,給《過零丁洋》這首詩寫一句詩句賞析。

      預設1:首聯,僅用14個字,就寫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經歷,語言凝練概括。

      2:頷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國勢和身世,生動形象,極有藝術感染力。

      3:頸聯,以地形的險惡來暗示詩人處境的艱危,表現過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對仗工整。

      4:尾聯,表現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震撼人心,感天動地。

      六、抒情表達感受

      師:《過零丁洋》這首詩是文天祥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人生壯歌,因此,它感染了無數的讀者,當然也包括我!請看老師是怎樣用抒情表達感受的。

      (課件展示。)

      讀“惶恐灘頭說惶恐”,我讀出了你對祖國的憂嘆;讀“零丁洋里嘆零丁”,我讀出了你的無奈孤苦。愛國的方式有很多種,你以死殉國是對民族氣節的最好詮釋!

      師:請同學們看一下,老師是怎樣用抒情表達感受的?

      (課件展示。)

      1.引用經典。2.用第二人稱抒情。3.鮮明地表達個人情感。

      師:請同學們用真摯的情感抒寫出你讀完此詩后的感受。

      預設: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讀到了您的偉大精神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

      讀“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讀出了您坎坷的身世,讀出了您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精神,您不愧是民族英雄!

      師:同學們,這就是這首詩震憾人心的力量。我們來盤點一下這節課的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種新的學詩方法。

      (課件展示。)

      學法總結:譯詩解說內容吟誦傳情達意評說深入賞析抒情表達感受

      師:在情感上,我們受到了文天祥愛國情操的陶冶,縱觀歷史長河,英雄輩出,你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嗎?你還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透著錚錚骨氣的詩句?請同學們課后搜集整理。

      師:同學們,讓我們回味經典,跟隨朗讀錄音一起吟誦,結束今天的這節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宋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第一。歷任湖南提督、知贛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軍渡江,他在知贛州任上組織抗元武裝,奉詔率兵萬人入圍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痛斥敵酋伯顏,被拘至鎮江。脫險后至福建募集將士,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后被元重兵所敗,在五坡嶺被俘。次年堅拒元將張弘范誘降,作《過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達4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始終大義凜然,不為所動。后在菜市口從容就義。

      (這一環節便于學生理解詩文和主旨)

      節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學目標:

      1、檢查背誦。

      2、學習《過零丁洋》,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誦。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背誦和默寫

      教學難點:

      1、對詩中警策語句的理解與鑒賞。

      2、理解并鑒賞詩的精練概括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以題切入,確定基調

      師:我國的歷代王朝中,南宋是極弱的一個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滅亡。可是,在南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民族英雄,同學們知道都有誰嗎?

      生:岳飛、文天祥、還有上個學期學到的辛棄疾也是吧!

      師:他們善于詩文,也是響當當的英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二、學習《過零丁洋》

      1、朗讀古詩

      同學們請看題目,誰知道題目的意思?

      生:“過零丁洋”就是路過零丁洋。

      師:僅僅是路過零丁洋嗎?此時的文天祥為何會在零丁洋呢?

      生(看注釋):不是的,文天祥此時被元軍俘獲,是作為俘虜押解路過零丁洋的。

      師:對啊,此時的文天祥成為階下囚,成了元軍的俘虜,他會做何感想呢?

      生:成為階下囚,他心里一定很難過,很痛苦。

      生:還有傷感與無奈。

      師:《過零丁洋》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中創作的。同學們來朗讀詩歌,結合剛才對題目的理解,請你們讀完后說說這首詩該用怎樣的感情,語調去讀?

      2、簡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寶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征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范叫他寫信招張世杰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與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來元軍統率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杰。

      三、把握全詩意思。

      1.此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2.頷聯兩句有何聯系?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過零丁洋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零花錢怎么用》教學設計03-14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1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电影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