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的近義詞

    發布時間:2017-01-13

      覓食(mì shí)

      【解釋】:指動物到處搜尋食物吃,是動物生存行為中的一種基本方式。

      【例句】:1.在生活中用那么一些特別喜歡吃的女孩,如一只可愛的小饞貓到處覓食。2.愛覓食,不僅是一個動作,一個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英語】:look for food

      覓食的近義詞:尋食.吃食.捕食.獵食

      捕食(bǔ shí)

      【解釋】:狹義指某種動物捕捉另一種動物而殺食之。廣義是指某種生物吃另一種生物,如草食動物吃草;同種個體間的互食、食蟲植物吃動物等也都包括在內。捕食時被食者的種群變化有很大的影響。

      普通人也有害怕心理。害羞的人是精神敏感,過度害怕了。會感到臉紅,心跳加速等正常反應。

      【例句】:老虎要去捕食獵物了。

      【故事】:狹義指某種動物捕捉另一種動物而殺食之。廣義是指某種生物吃另一種生物,如草食動物吃草;同種個體間的互食、食蟲植物吃動物等也都包括在內。捕食時被食者的種群變化有很大的影響。捕食者種群所殺死的被食者的總數,等于每個捕食者的捕食數與捕食者個體數之積,這二者都要受被食者密度的影響。索洛蒙區分出兩個概念:根據被食者密度的變化,把每個捕食者相應捕食數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機能反應;把捕食者由于密度增大和移動所造成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數量反應。對于前者,霍林曾提出作為捕食者隨機捕食的基本公式——圓盤方程式(disc equation):NA=TtaNo/(1+aTHNo);式中:NA-每個捕食者的捕食數,No-被食者密度,Tt-捕食、攝食所需時間,a-攝餌能率,TH-處理每個被食者(從追逐至消化)所需的時間,NA對No的關系為飽和型曲線,No大于某個值時,NA則達到一定的上限值。無脊椎動物的捕食者反應一般呈與此式近似的曲線,但是對脊椎動物來說,由于學習效果,以中間密度時的捕食效率為最大,所似常呈S形曲線。數量反應,取決于被食者密度高時的捕食者行為以及被食者密度造成的捕食者增殖率的變化等等。增殖造成的捕食者密度的變化,比被食者密度的變化遲些發生,所以有帶來遲緩的密度依賴性的傾向。

      【英語】:predation

      獵食(lìe shí)

      【解釋】:指搏取禽獸為食。

      【例句】: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 王生 ﹞意道士借饜禳以獵食者。

      【故事】:漢 焦贛 《易林·漸之大過》:“鷹獵食,雉兔困極。” 南唐 譚峭 《化書·王者》:“獵食者母,分乳者子;全生者子,觸網者母。” 許地山 《解放者》:“沙里底狼群出來獵食的時候,常有一只體力超群、經驗豐富的老狼領導著。”

      【英語】:hunting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4
    • 2017-07-21
    • 2017-07-21
    • 愛戴的近義詞是什么2017-07-21

    精彩搶先看New  Top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最熱文章榜Hot  Top

    • 1
    • 2愛戴的近義詞是什么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