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課件素材

    時間:2021-03-18 15:35:06 課件 我要投稿

    鷸蚌相爭課件素材

      鷸蚌相爭課件素材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鷸蚌相爭課件素材

      1.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書讀好了,就能變成自己的語言。怎樣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蘊含的大道理”呢?教師要讓語文課程富有創新活力,通過不同方法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領悟內容,體驗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人文精神,提高語文素養。

      2.語文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前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并學習正確的運用語言。并注重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二、教學背景

      1.教學內容分析:

      《鷸蚌相爭》講的是河蚌剛剛張開蚌殼曬太陽,一只鷸看見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 蚌緊緊夾住了鷸的嘴。它們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肯放開誰,結果一起被漁人捉去了。這則寓言生動地說明兩人一味爭斗,互不相讓,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到好處。

      2.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內容,而且對寓言有很大的興趣,如此淺顯易懂的故事從語言和情節的理解上來說,對他們都不是難事。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如果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真正理解簡單的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3.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

      4.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學生事先查找鷸和蚌的相關資料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學習活動,理解重點詞語,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鷸蚌相爭的故事內容,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展開想象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了解鷸蚌相爭的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出示鷸和蚌的圖片)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了解鷸和蚌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

      2.學生就鷸和蚌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兩方面進行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鷸和蚌的圖片,了解兩種動物的外形特點,交流課外資料,了解鷸和蚌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給了他們直觀感性的體驗,讀書時就能帶著這樣的形象走進故事中去,為學習課文做鋪墊。]

      3.談話:這節課我們就學習《鷸蚌相爭》的故事。

      (二)了解故事內容,理解寓意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讀一讀:鷸蚌相爭 毫不示弱 啄 夾

      啄、夾各是什么意思?

      3.再讀課文,思考:鷸和蚌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4.請學生按提示說一說:

      河蚌剛張開殼曬太陽,鷸( ),蚌( ),雙方( ),結果( )。

      (課件逐步呈現每一步)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整體感知。接著請學生說一說鷸和蚌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提高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二)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1.默讀課文,思考:(1)鷸和蚌為什么會爭斗起來呢?

      (2)它們是怎么爭斗的呢?

      (指答讀文)

      2.展示課件:鷸蚌相爭時的對話內容的文字片

      3.指導學生朗讀

      (1)問:鷸被蚌緊緊夾住了,如果你就是這只鷸,你會怎么想?

      追問:你要是這只鷸,你會怎么生氣地說?

      感悟,有語氣朗讀

      (2)問:鷸這樣生氣,蚌害怕嗎?它表現得怎樣?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

      (毫不示弱)

      (3)幫助學生理解“毫不示弱”

      提問:“毫不示弱”你怎么理解?

      (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師小結:“毫不示弱”表示一點兒不比對方弱。)

      [設計意圖:實現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的目標,為造句做準備。]

      (4)指導造句

      “毫不示弱”用到什么地方比較合適呢?

      試著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5)指導:你要是這只蚌,你會怎么毫不示弱地說?

      (6)分角色朗讀,同桌互讀。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讀出鷸“生氣”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語氣,使他們初步體會雙方“互不相讓”的態度。]

      4.鷸和蚌誰也不肯放開誰,誰也不肯讓著誰,雙方互不相讓,結果怎樣呢?(被漁夫捉去了。)

      5.請學生戴上鷸和蚌的頭飾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再現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本劇表演,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讓學生親身體會到鷸和蚌此時的心情,為揭示寓意做鋪墊。]

      三)回歸整體,揭示寓意。

      1..展示課件:鷸蚌相爭的完整動畫片。

      [設計意圖: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對故事有個完整的了解。]

      2.指名分角色朗讀全文,請學生思考:鷸和蚌為什么會一起被漁夫捉去了?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

      3.討論: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設計意圖:利用動畫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朗讀全文,使學生的認識與課堂教學具有完整性。最后揭示出寓意,懂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三)練習

      同桌互相演一演“鷸蚌相爭”的故事。

      (四)小結:學完課文,談談體會。

      (五)作業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鷸蚌相爭課件素材2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片、對比記憶等方法自主學會5個生字。

      2.理解重點詞義,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把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5.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

      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論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故事所滲透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利用歷史故事導入

      戰國時候,中原大地并立著:秦、楚、韓、魏、趙、燕、齊。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滅其他六國,統一天下。但秦王心里明白:如果直接與六國為敵,即使自己再強大,也很難如愿以償。于是,他一直在等著機會。

      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出出心里的這口氣。秦王大喜,相信統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趙國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后,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個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爭,什么故事有這么大的力量呢?

      (設計意圖:故事引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練習概括

      1. 試讀課題

      (1)板書“鷸”字,學生書寫并數出筆畫。(出示“鷸”圖片)

      認識鷸。你有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2)請學生告訴老師“蚌”字的寫法,板書。(出示“蚌”圖片)

      認識蚌。

      (3)齊讀課題。

      2. 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生自己練習朗讀。

      (2)小組間互相讀,幫忙指出錯處。

      3. 讀:提出建議或表揚。

      4. 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 設計意圖:自主閱讀,解決字詞,練習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 指導有感情朗讀

      重點指導:(1)鷸生氣了,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這蚌就要活活打敗!”讀出鷸生氣的語氣。(2)蚌毫不示弱,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的餓死!”引導學生體會“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讀出不同的語氣。指名讀,男女對話讀,師生分角色讀。(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說一句話。(4)比較:“毫”與“豪”的區別,同音字組詞聯系。

      2. 兩人一組做動作,把鷸蚌相爭的過程表演出來:指派代表表演。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互不相讓”。(板書:互不相讓)有感情地朗讀。

      3. 想一想: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估計:兩敗俱傷;被漁夫捉走;不肯互相謙讓等)

      漁夫將鷸和蚌裝進網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網中的鷸和蚌此時會想些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揭示道理:做事要懂得退讓,一味相爭只會兩敗俱傷,有時還會讓第三者得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設計意圖:理解文章內容時,擯棄了煩瑣的講解,而是創設情境,把學生帶進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去。教師引導他們想象畫面,充分感受鷸和蚌的語言、動作、心理,再通過朗讀加深體驗。這樣,由朗讀——想象畫面——感悟情趣——朗讀升華,逐層深入,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內化文章的語言文字,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地被揭示了。)

      4. 回顧歷史故事。當年,蘇代就是給趙王講了這個《鷸蚌相爭》的故事,如果你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想呢?

      5. 體會寓言的魅力。

      師:小故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書:寓言

      你還聽過或看過哪些寓言故事?(生舉例)

      再讀課文體會,注意語氣,重點詞句的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抓“毫不示弱,互不相讓”等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四、創編故事

      師:“鷸蚌相爭,漁夫得利”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出示圖: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續編故事: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續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積累語言,體會寓言的寫作特點。)

      五、選擇性作業

      選擇一項適合你的作業:

      1.把自己新編的故事寫下來。

      2. 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板書設計:

      鷸 蚌

      相 爭

      (互不相讓)

      漁 夫 得 利

    【鷸蚌相爭課件素材】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培訓課件素材08-16

    北風和小魚課件素材05-17

    素材經顱磁刺激課件05-18

    《鷸蚌相爭》說課稿12-23

    課件制作中如何處理音頻素材05-12

    鷸蚌相爭的教學設計03-16

    作文:續寫《鷸蚌相爭》04-18

    《鷸蚌相爭》續寫(15篇)02-18

    《鷸蚌相爭》擴寫15篇06-15

    古代寓言故事:鷸蚌相爭08-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日本乱亲伦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