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

    時間:2021-03-30 10:20:09 課件 我要投稿

    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

      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歡迎大家來查閱!

    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

      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認識各部分名稱以及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活動、概括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的高。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師:生活中哪兒有三角形?(隨著學生說出示)

      3.引入。

      教師:真會觀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三角形的含義。

      (1)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現在請你畫一個三角形。

      (2)訂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出的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先畫一條線段,從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出發,再畫一條線段,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起來)

      預設:學生會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說畫法的過程中體會“圍成”。

      (3)課件出示

      教師:大家看,這兩個是三角形嗎?為什么?(有兩條線段的端點沒有連上)

      課件演示:畫三角形的過程。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必須相連,這樣相連的三條線段就是“圍成”。

      (4)教師總結: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2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22—24頁“認識三角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學習活動中,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感覺并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

      三角形定義及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在操作活動中探究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教學準備:

      學生每組準備小棒若干根、多媒體課件。

      課前游戲:

      我來提示你來猜

      一、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1、認識三角形

      師:同學們,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三角形?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一起看(紅領巾、自行車、交通標志)。

      它們的面都是(三角形,課件抽象出三角形),既然都是三角形,那么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能上來指一指嗎?

      2、理解“圍成”的含義。

      師:我們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那么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啊?誰愿意上來擺一個三角形?

      指名學生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

      師故意撥動小棒,問:這樣還是三角形嗎?看來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三根小棒要注意什么?

      二、動手操作,探究三邊關系

      1、初步感受三根小棒能否圍成三角形。

      師: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一定能圍成三角形呢?我們還得動手(試一試)。

      每個小組有這四組小棒,和你們組的同學趕快動手試試吧。

      (1)5cm、7cm、10m (2)4cm、11cm、10cm

      (3)4cm、3cm、10cm (4)6cm、4cm、10cm

      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

      交流:是不是都能圍成三角形?能圍成三角形的有(第一、二組),那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呢,一起說(第三、四組)

      師生移動驗證。

      師:有的時候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時候(不能圍成三角形)。

      2、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第一個結論。

      師:同樣是用紅黃兩條邊去配這條藍邊的呀,這兩組能圍成三角形,這兩組卻不能?這是為什么?

      課件出示:紅、黃兩邊的長度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才能和藍邊圍成三角形?小組內討論討論。

      集體交流后小結:看來要圍成一個三角形,紅邊加黃邊的和一定要大于藍邊。(出示:紅+黃>藍)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條藍邊10cm,如果紅邊長6cm,黃邊長7cm,能圍成三角形嗎?(演示驗證)

      師:再來一組,紅邊2cm、黃邊5cm?怎么想的呢?

      師:再來,紅邊7cm,黃邊3cm,怎么樣?

      2、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第二個結論。

      師:再來,紅邊3cm、黃邊15cm。認為能的舉手,一起來圍一圍。

      (指生上臺圍)引導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

      師:那如果一定要圍成三角形,這條紅邊和藍邊的長度和就必須要大于(黃邊)。(出示:紅+藍>黃)

      師:看來,紅、黃、藍三條邊要圍成一個三角形,光符合紅邊和黃邊的長度和大于藍邊這個條件是不夠的,還要考慮這個條件——紅邊加藍邊的長度和要大于黃邊。

      4、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第三個結論。

      師:是不是只要符合這兩個條件就夠了,紅黃藍三根小棒就一定能圍成三角形了呢?你們認為還要滿足什么條件?(師出示黃+藍>紅)

      出示 10cm 14cm 3cm(師生圍一圍)

      師:看來,確實還要符合黃邊和藍邊的長度和要大于紅邊這個條件。

      5、概括完整的結論。

      師:這樣看來,要圍成一個三角形,紅、黃、藍三條邊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哪三個條件?(指生說)

      師生齊說這三個條件。

      師:能不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把這三個條件全概括了?

      小結:角形任意兩條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邊。

      三、發現“兩短邊的和大于長邊”的判斷方法。

      能圍成的打√,不能圍成的打×。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判斷得又對又快!

      (1) (2) (3)

      8 cm 7 cm 6 cm

      2 cm 4 cm 8 cm

      5 cm 8 cm 5cm

      學生進行判斷。

      交流:以第三題為例,說一說行嗎?怎么想的

      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組快速判斷。生用手勢表示。

      (1)6 cm、3cm 、5 cm

      (2)2 cm、4 cm、6 cm

      (3)3cm、5 cm、5 cm

      (4)5 cm、5 cm、5 cm

      四、小結應用

      1、小結:這節課我們又一次認識了三角形是吧,那么你又學到了什么呢?

      2、三邊關系的實際應用。

      (出示),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條路線比較近?為什么?

      五、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其實三角形還有很多的知識等待著大家去研究、去發現。

    【認識三角形的練習課件】相關文章:

    角的認識教學課件11-16

    認識鐘表課件設計05-08

    認識動物活動課件05-12

    練習二的課件范文05-08

    《練習2》的課件設計05-04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倍的認識數學課件05-03

    《練習5》課件設計05-04

    《練習3》課件設計05-04

    認識三角形教學反思04-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免费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9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