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課伯牙絕弦課件

    時間:2021-04-11 09:20:52 課件 我要投稿

    25課伯牙絕弦課件

      【設計理念】

    25課伯牙絕弦課件

      文言文是一種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載體。本設計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學中堅持自學為主,重點指導朗讀和背誦,強化感悟、注重積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領,以讀為本,相機點撥,拓展積淀的方式,帶領學生去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古代文學大師對話,力圖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古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高山流水》錄音或FLASH動畫。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1、師:我們來看一下下面一組成語:

      展示:

      一琴一鶴 人琴俱亡 琴心劍膽

      琴挑文君 琴瑟和好 琴瑟不調

      琴棋書畫 焚琴煮鶴 對牛彈琴

      請大家讀一讀,找出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成語中都含有一個琴字。)

      2、師:誰能再說幾個帶琴字的詞語。

      (預設答案:琴瑟、琴曲、琴師、琴意、撫琴、鋼琴、月琴、胡琴、口琴、豎琴、小提琴、電子琴……)

      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一些詞語,可以使我們知識視野更寬闊,對寫作一定有幫助。

      3、師:有一個故事千古傳誦,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伯牙絕弦》,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們以往學的都是現代文,也就是白話文,今天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歡。

      4、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齊讀課題,解釋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從小游戲入手,引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興趣。然后激情導入新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

      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請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和平時課文的有什么區別。

      2、先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談談體會。

      3、師: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3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4、師: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代文不同,要讀出節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奏。

      5、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發。

      6、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7、學生互相交流讀,教師檢查讀,相機指導讀。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本環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讀的空間,力求通過朗讀激發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教師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韻味的范讀,把學生帶入到語言文字的情景之中,點燃了學生熱愛閱讀文言文的熱情。 )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

      (預設答案:伯牙再也不彈琴了。)

      2、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

      (預設答案: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預設答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3、師: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后交流。)

      4、預設交流1:

      我讀懂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伯牙很喜歡彈琴,鐘子期很喜歡聽。

      師: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4次。)

      師: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

      (預設答案:啊!好啊!)

      師:相當與現代的什么?用現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預設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厲害!……)

      師: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預設交流2:

      我讀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伯牙在鼓琴的時候,心理想著高山,琴聲里就會出現高山……

      預設交流3:我覺得伯牙彈琴的技術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彈出什么。

      預設交流4:我讀懂了“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就是說,他們之間心息相通,是知音。

      5、你們又從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預設答案:伯牙善鼓,鐘子期善聽。)

      6、師:假如現在你是子期,聽著伯牙的琴聲,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你怎么贊嘆?

      (生自由發表意見。)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來理解文本,引導學生對照注釋,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課文的文言形式已經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形成了白話文。 )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引導升華,拓展探究:

      ⑴ 師:我們的課外資料里也有介紹,伯牙是音樂家,他的琴聲里肯定不僅僅是泰山、江河吧?還會有哪些景色?

      (預設答案:還會有1:鳥語花香。2:春天百花盛開。3:冬天白雪皚皚。……)

      ⑵ 師:是啊,也許他的琴聲還表現了“清風徐徐”(再次出示詞語讀一讀)現在你就是伯牙,我們都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⑶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⑷ 師:好一個善聽的子期,好一個善彈的伯牙。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這就是──

      (預設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⑴ 師:真正的知音。在遇到鐘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

      (預設答案:因為其他人聽不懂,而鐘子期能聽懂他的琴聲。……)

      ⑵ 師:那么,別人對他的贊美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說。)

      師:你能想象別人那種空虛的贊美嗎?

      (學生自由說。)

      ⑶ 師:可以想象,當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生:峨峨兮若泰山。

      ⑷ 師:當伯牙志在流水。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生:洋洋乎若江河。

      ⑸ 師:當他聽不到子期的贊美時,心情會是怎樣的?

      (預設答案:1、失望。2、寂寞。3、憂慮。4、渴望。……)

      ⑹ 師:后來,終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樣的?

      (預設答案:快樂。激動。充滿希望。欣慰。……)

      ⑺ 師:此時,他們僅僅是音樂上的知音嗎?

      (預設答案:他們還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⑻ 師:知音的相遇是心靈的交融,是快樂的,幸福的。但是,人間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讓我們通過讀書再來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學生感情讀文。)

      ⑼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課文最后一句。“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伯牙為什么認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預設答案:1、因為子期能聽懂伯牙的琴聲。2、因為他們之間就像親人一樣。……)

      3、豐富內容,拓展課文:

      ⑴ 師:伯牙在斷絕琴的時候,也斷絕了什么?

      (預設答案:1、斷了他的前程。2、斷了他的心弦。3、斷了他的希望。……)

      ⑵ 師:伯牙在斷了琴弦,留下無邊無際的孤獨、寂寞。當你理解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再讀讀這段話。

      (學生再有感情地讀最后一句。)

      ⑶ 師:有記載,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經來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寫下了一首短歌。你們想知道嗎?

      配樂,教師深情朗誦: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

      三尺瑤琴為君死,此曲終兮不復彈!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是在指導朗讀時,師生融入課文中的角色,師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對話交流,入文,入情。這樣,教師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學生如同從遠古走來,文言語言如同己出,吟誦如吐心語,閱讀也就融入了生命的律動,師生在互動中成了“知音”。 )

      四、積累背誦,拓展延伸

      1、師:課文短短的77個字,寫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動嗎?你想安慰伯牙、贊美伯牙、或是鼓勵他嗎?將你此刻內心的想法寫出來。

      (學生動筆寫感受。然后交流。)

      2、師:聽了你們的見解,老師也忍不住在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難道不是在苦苦尋覓嗎?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該珍惜……也許一無所獲,但是事情不在于結果,而在于追求。愿你們能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溫暖。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文。

      (生齊讀課文。)

      3、師:……《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還根據這個故編寫了一首樂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音樂或FLASH動畫。全班學生再次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

      (或背誦課文。)

      4、師生分角色讀。

      5、引導背誦。

      (設計意圖: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努力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韻味,結合古文特點的滲透,讓薛孤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把對傳統文化的吸收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學生從讀通到讀懂,最后熟讀成誦,達到了“其詞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 )

    【25課伯牙絕弦課件】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圖片07-14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4-20

    伯牙絕弦說課稿15篇11-08

    《伯牙絕弦》閱讀答案3篇04-27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5篇)04-19

    伯牙絕弦教案(精選5篇)07-28

    《伯牙鼓琴 / 伯牙絕弦》文言文譯文05-07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3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9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