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課件

    時間:2022-06-17 17:07:43 課件 我要投稿

    《我的老師》課件(精選8篇)

      課件(courseware)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它與課程內容有著直接聯系。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老師》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我的老師》課件(精選8篇)

      《我的老師》課件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了解教師節的來歷。

      2、了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幼兒園里各部門老師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提供制作小禮物的材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胸戴大紅花進入活動室,導入對教師節的認識。

      老師今天為什么要戴上大紅花?大。考吧。幼。師網出處為什么那么高興?

      你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老師在幼兒園做些什么呢?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誰?老師在做什么?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帶領幼兒閱讀畫面上的文字。

      3、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過的各部門教師的工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參觀見聞。

      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的哪些部門?你看到那里的老師在做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老師,他們為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他們為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幫助呢?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怎樣愛老師"的心情。

      通過討論讓幼兒按自己的愿意選取材料,分小組進行小制作作為節日的禮物送給老師。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我的老師》課件 篇2

      課題:

      《我的老師》(海倫凱勒)

      教學設想:初一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初中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在作文和周記中抱怨連天。再加上初中學生尊重老師普遍做得不夠,我想借些進行德育滲透會比學習一些語文知識更有意義。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老師的情感,學會尊重老師。

      2、學習海倫能吃苦,敢于面對困難,應對挑戰的精神。

      3、指導學生開展適當的語文實踐活動,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尊重老師,學會做人。

      2、學習海倫吃苦的精神,從而正確面對初一相對緊張的學習。

      教學內容:

      導入:

      ①老師唱《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引出“老師”話題,并檢查課前布置的“感謝老師”為主題的手抄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且評出最好的幾份,課后張貼在學習欄。

      ②活動導入:請一同學閉上眼,讓同桌在手心寫一個字(3至5畫),然后猜猜看,到底寫了一個什么字?由此認識對盲文學習的困難。

      讀:

      ①放聲讀課文,熟悉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②概述文中最感人的情節。(指名回答)。

      ③找出文中描寫景物的段落,并說說有什么作用?

      說:討論:

      ①海倫對生活的態度和對老師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②莎利文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③中多數篇幅寫“我”,可文章是贊美老師的,請問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注:以此引出間接描寫)。

      寫: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你從海倫的成功中受到的啟發。

      提示:你目前的學習緊張嗎?跟小學相比苦嗎?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信學了海倫的學例后會更知道如何面對困難,用什么去克服困難?把你們的心得動筆寫下來吧!

      聽:跟著音樂齊唱閩南語金曲《愛拼才會贏》,激勵學生吃苦,奮發向上!

      《我的老師》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用切合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說出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設身處地感受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描述文章的結構,歸納、概括散文之特點——形散神聚。

      2.咬文嚼字,說出表達方法,用自己的話闡明表達的妙處并對其做出一定評價,初步內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歸納、概括散文之特點——形散神聚。

      難點:闡明、評價表達之妙。

      【教學方法】

      問題導讀法、朗讀法、默讀法、略讀法、啟發式、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閱讀期待

      1.結合單元主題“校園風”,談到學校生活,談及老師用心良苦,從而引出老師成了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的永遠的回憶,永遠的思念。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簡單介紹作者蘇叔陽。

      二、初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

      2.學生讀書,邊讀邊思考,教師督促學生讀書“圈點勾畫做批注”。

      3.全班交流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

      ⑴充滿勃勃生機的春天景物;(板書:春之美景)

      ⑵劉老師樂觀面對自己的殘疾;(板書:樂觀面對殘疾)

      ⑶劉老師上課依靠拐杖板書;(板書:依靠拐杖板書)

      ⑷劉老師上課激情飽滿;(板書:激情飽滿上課)

      ⑸劉老師喜歡課堂提問;(板書:喜歡課堂提問)

      ⑹劉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放風箏,劉老師堅持自己放風箏。(板書:喜歡放風箏)

      三、根據課文內容,抓住作者創作該文的目的,學習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感受文章總分總結構

      1.作者為什么創作該文?全班齊讀課文最后兩自然段,讀后交流看法。

      2.全班學生交流看法。

      3.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如何讓文章言之有物——作者圍繞自己對老師的懷念,選擇了劉老師留在自己印象深處的事情。這些材料散雜,但每件事中都充滿著作者老師的深切思念。揭示散文特點——形散神聚。(板書:形散神聚)

      4.感受文章的結構。

      讀文章1、2自然段,讀后總結歸納出:“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引起回憶)

      對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后說出:總結全文,表達懷念之情。

      感受文章的結構——總分總。

      四、研讀課文,學習文章的言語形式

      1.關鍵字“又”,擬人修辭表達的精妙。

      2.作者所憶劉老師的事情中的描寫表達方式及其中蘊含的感情,品評表達方式的精妙。

      3.抓住文中議論性的`句子體會其畫龍點睛的作用;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抒情性句子,體會何為直抒胸臆。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復習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復習文本中所用的表達方式。

      2.學文之后,談自己的理想人生,說出影響自己理想的人或老師。

      六、作業

      1.仿照課文作者對劉老師的事情的描寫,用一段話描寫你印象深處的某位老師的事情。

      2.抒發你對某位老師的愛慕、尊敬、感謝……

      《我的老師》課件 篇4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搜集有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②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師教“我”學習的具體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③通過分析本文獨具特色的寫人手法,積累寫作技巧。

      2、過程與方法:強調自主學習,讓學生在閱讀中品味,在品味中質疑,在質疑中撞擊,最終悟出文章之妙。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領會莎利文老師對學生深沉的愛,懂得珍惜和回報所有人對自己的愛,以及海倫頑強勤奮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教學重點:

      從文中獲取信息并進行概括及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①側面描寫和襯托的手法的運用。②細節描寫的作用及疑難句子的含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要求學生查閱海倫·凱勒的《海倫·凱勒傳》等相關資料并整理在學習筆記中,借助工具書查找詞匯,讀懂課文內容,并和同學交流,共享成果。

      二、課堂教學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海倫的生平圖片配鋼琴曲《命運》,讓學生感知海倫,由此創設情境,自主導入。

      2、解題釋題,確立目標

      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海倫生平、《海倫·凱勒傳》的故事梗概,并用投影儀展示學習目標。

      3、朗讀課文,揣摩文意

      ①學生自由朗讀,并畫出疑難之處。

      ②師生合作,質疑解題,把握文章脈絡。

      ③加強朗讀,對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等方面進行指導。

      ④請學生讀片斷,以體會文章語言之妙。

      4、師生對話,解讀文本

      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以“我認為這篇文章最精妙之處在于——,理由是——”為話題,開展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師生和文本的對話。如此,既讓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又提高了學生的文學鑒賞力。

      5、質疑釋疑,合作探究

      ①自由品析文本的內容,寫法和語言。②師生合作品析探究如下兩個問題:a、文題是“我的老師”,為何用那么筆墨寫自己?b、這篇文章正面描寫老師的同時,有沒有側面描寫?③在學生品析探究以上問題的基礎上,再接著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并加以解決。④學生品析文章的美點、妙點。

      6、梳理小結,遷移訓練

      ①自我梳理課文內容,層次寫法,并畫出優美之處。②交流學習體會。③遷移訓練。用最具個性的感受寫“秋”的印象,可以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角度入手,寫一兩句話,100字以內。

      三、布置作業

      1、查找魏巍或其他作家寫的《我的老師》,比較寫法上的異同。

      2、完成遷移訓練的書面作業。

      《我的老師》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明白本文記敘了幾件事,并能夠區分詳、略寫。

      2、說說蔡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教學內容、學生狀況及課前準備:指導預習,介紹作者,理清文章思路。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含輔助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有人把老師比作紅燭,說老師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也有人把老師比作春蠶,說老師像春蠶一樣,為別人吐盡了絲,同時也耗盡了自己的生命。其實,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老師也有自己的甘甜。有人要問,老師何時才會有這樣的感覺,看了下面一篇文章后大家就明白了。

      二、介紹作者(學生根據手頭資料簡介,老師作補充歸納。)

      三、聽課文錄音,完成下列任務:

      1、給文章標上小節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四、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圍繞著課題共寫了七件事,哪七件?用簡要的話概括每件事的內容。

      2、哪幾件事是詳寫,哪幾件事是略寫?哪幾件事寫了老師愛我們,哪幾件事寫了我們愛老師?

      3、你認為蔡老師是怎樣的一位老師?請闡述你的理由。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老師講解歸納并板書

      五、蔡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了本文的作者,以致于他成為了一個大作家也難以對老師忘懷。大家從小到中學,也接觸了許多老師,肯定也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下面請大家制作一張卡片,來送給這位老師。

      明確各式,卡片上的話語讓學生以這樣的形式來寫:

      聽到您的姓名,我。

      還記得,有那樣一件事,使我難以忘懷:

      老師,感謝您對我的,此時此刻,我想對您說。

      六、總結

      七、布置作業

      閱讀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并比較與本文在寫作方法以及表達的感情方面的異同。

      板書:

      假裝發怒(略)

      看寫字(略)

      教跳舞(略)

      排除糾紛(詳)

      觀察蜜蜂(略)

      夢中尋師(詳)

      教讀詩(略)

      《我的老師》課件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知道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是怎樣熱愛、尊敬自己的老師的。教育學生學習居里夫人這種品質。

      3.理解課文內容,有條理地回答課后作業中的問題。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居里夫人是怎樣熱愛、尊敬自己的老師的。

      教學難點

      理解人們為什么向居里夫人投來更加尊敬的目光。教學準備一幅彩色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我們都很尊敬自己的老師。課文“她是我的老師”(板書)這里的“我”是誰呢?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這位科學家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老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

      二、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注意聽,聽完寫出有幾個自然段。

      三、認讀本課生字卡片。(標上拼音。)

      四、講讀課文。

      (一)指名讀第1段:

      1.提問:居里夫人是什么樣的人?出生在哪兒?

      2.區別下面的句子:居里夫人是科學家。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什么叫“世界著名”?說明知名度大,聲望高。

      (二)齊讀第2段,說說有幾句?

      1.提問:居里夫人回到哪兒去開會?人們是怎樣對待居里夫人的?她是怎樣做的?說明什么?(要求回答出2、3句話的內容。)

      2.板書:擁、獻

      3.提問:突然,居里夫人有什么變化?人們有什么反映?4.板書:目光停下急匆匆地走下奇怪5.指名有語氣地朗讀這段。

      (三)指名讀第3、4段(邊聽邊思考:居里夫人走到誰身邊?怎么做的?)

      回答下邊問題:

      (1)居里夫人走到誰身邊?(出圖)

      (2)從哪兒看出居里夫人非常尊敬她的老師?

      (3)找出表示居里夫人尊敬她的老師的動作的詞來。(提示:擁抱吻推著)

      (4)她的老師怎樣做的?

      (5)理解“緊緊地、深情地、蒼老、慈祥”

      2.區別句子:居里夫人擁抱那位老人。居里夫人緊緊地擁抱那位老人。“緊緊地”說明居里夫人興奮、激動的情緒。

      3.指導讀3、4段,要讀出感情來。

      (四)指名讀第5段:1.理解“熱烈的掌聲”“更加尊敬的目光”2.提問:臺下為什么響起熱烈的掌聲?(提示:對居里夫人的做法表示擁護、贊賞。人們本來就尊敬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對自己的老師這么尊敬,人們對她也就更加尊敬了,用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3.板書:更加尊敬

      (五)齊讀第6段1.提問:這位老婦人是誰?2.討論:你明白臺下為什么響起熱烈的掌聲了嗎?說說你是怎樣尊敬自己的老師的?

      (六)小結:這課書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想法?

      板書: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一)輔導學習。

      1.分析字形半包圍結構筆順廣 席

      2.組詞:主席

      3.指導書寫: lian臉

      1.分析字形左右結構月—僉

      2.組詞:臉上洗臉3.指導書寫:

      (二)自學生字。她師主臺情目發雙要求分析字形,組出詞語,在本上寫一個。

      二、讀詞語。

      目光雙手老師事情親自發生熱情主席臺三、作業把本課生字在作業本上各寫3~5個。

      第三課時

      一、認讀生字卡片(不注拼音)。

      二、看拼音寫詞語、句子。

      三、比一比,再組詞語。

      自( )情( )臺( )目( )睛( )告( )難( )幫( )獅( )雄( )整( )師( )

      四、填空

      (一)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 )。

      (二)人們向( )投來更加尊敬的( )。

      (三)她是居里夫人讀( )時候的( )。

      五、作業:抄寫課后作業2的詞語。

      《我的老師》課件 篇7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臉型、發型等主要特征的基礎上,畫出老師的正面頭像。

      2、大膽作畫,并添畫有關景物。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活動準備:

      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今天是教師節,為我們最親愛的老師畫一幅畫,祝老師節快樂。

      2、講解示范。

      教師示范畫兩位老師,這兩位老師的臉型、發型都不一樣,通過對比,讓幼兒理解如何抓住老師的特征作畫。

      3、幼兒練習。

      畫己所畫老師的主要特征。鼓勵動作快的幼兒添畫有關景物。

      4、講評。

      ①請幼兒說說自己所畫的老師是誰。

      ②教師肯定幼兒的敬師之情。

      《我的老師》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2、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3、從一個具體的事例中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于發現、極具科學精神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認識“最好的老師”

      1.自由地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2、快速瀏覽課文,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

      3、合作探討

      4、交流匯報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回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于發現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我的老師》課件】相關文章:

    我的老師的課件03-26

    《我的老師》的課件04-01

    我的老師課件04-11

    我的老師免費課件09-10

    我的老師課件教案03-26

    我的老師課件設計04-30

    我的老師 說課稿課件03-23

    我的老師教學課件03-31

    《我的老師》課件模板03-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堂va在线视频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